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小学美术优秀教案《重叠的形状》教学设计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1-11-9 20:13
标题: 小学美术优秀教案《重叠的形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自然界中重叠的现象,学生初步了解重叠形状的特点。
  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能力,从而提高审美素养。
  3.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学会用一种或二种重叠形状排列的方法,并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
  教学重点:了解重叠形状的特点,并制作。
  教学难点: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重叠方法,创作图案。
  教具准备:水果两个、几何图片若干、重叠形状拼贴画一幅。
  学具准备:彩色纸(两色以上)、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观察导入
  1、重叠的概念:
  师 出示两个水果,做重叠摆放,提问水果产生了什么效果?
  生 答略,师引导学生观察上下、前后的重叠特点
  2、观察自然现象
  师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窗外的树,前后树的重叠,上下、前后树叶的重叠
  师 小结,自然界有了重叠就变得更加有节奏和美丽
  3、导入课题:《重叠的形状》
  三、新课教授
  1、知识窗:
  一样物体在另一样物体的前面,就产生了重叠。
  一样物体在另一样物体的上面,也会产生了重叠。
  2、学生活动:
  活动一:请2组学生(每组5人)上讲台表演重叠。(加强重叠的印象)
  活动二:请2位学生上讲台用教师准备的几何图片教具拼摆重叠的形状。
  3、欣赏课本范图(加深重叠的印象)
  城市雕塑(世纪之钟)、油画(静物)、学生作品
  4、重叠形状的制作
  a、选择造型:动物、植物或人物
  b、选择重叠的方式:上下或前后
  c、欣赏教师范画,学生讨论画中的重叠形状.更加深学生对重叠的印象
  四.学生实践创作(探索阶段)
  1.完成重叠形状的设计和制作
  2.鼓励学生大胆创作
  五.作品展示
  1.分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
  2.欣赏他人的作品,并评述
  六.收拾整理
  整理桌面,收拾工具和材料。
  七.归纳拓展
  1.生:谈感受
  2.师:小结
3.拓展:展播电视风光片,让学生感受重叠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和运用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