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习作教案全册作文讲评教学设计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1-10-29 09:19
标题: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习作教案全册作文讲评教学设计
习 作 1
教学目标:
1、学会在习作中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2、学会细致的观察生活与大自然,养成留心观察、乐于及时记录的习惯,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3、热爱大自然,感受假期生活的乐趣。
4、引导学生对习作进行修改,养成习作之后认真修改的习惯。
教学重点:
学会细致的观察生活与大自然,养成留心观察、乐于及时记录的习惯,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描写细致,感受真实。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出示照片,讲故事:
(教师出示自己假期时在上海游玩拍摄的照片)
讲述自己假期愉快的旅游经历。
二、师生交流,激发写作兴趣:
1、师:我想我们都喜欢出去游玩儿,去拥抱大自然,在假期中,想必大家也定有难忘的经历?能告诉大家吗?
生自由交流。
2、师:是呀,通过刚才的交流,让我们回忆起了难忘的假期生活,与其回忆,
还不如现在就动笔记录下这一串串足迹,好吗?
三、片段赏析、发现写作方法:
1、师:我们到风景区游览,欣赏自然风光,增长见识,留影拍照,真是一件乐事。那怎样给自己最喜爱的照片配上一篇精彩的文章呢?大家相互讨论一下,一会我们来献计献策。
生讨论。
2、师:谁有好的建议,快给大家说说!
(学生初步谈到:(1)按一定顺序,也就是旅行的顺序来记,这样更清晰;(2)要围绕照片的内容来写,把那里的美丽景色生动的描绘出来;(3)可以把照片的地点和内容作为文章的一个重要部分,精彩片断;(4)要围绕快乐来写,写出旅途的难忘。)对于以上的建议教师要给与及时地引导、归纳和鼓励。
3、师:我也给大家介绍两种观察景物的方法,一种就是定点观察。如站在公园某一角,对公园进行由远及近的观察。又如我们登上塔顶,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对塔下景物进行观察。二就是移动观察,它又叫移步换位法。就是随着脚步的移动变换位置,一处一处地进行观察。选好了观察点,就是确定好了写的顺序。如这样,就有条理有重点地写下了作者在大会堂所看到的景物。
四、创设情景,感悟写作方法:
1、师:同学们,我们要记录自己的假期生活,你们还想到了什么?
生:要把自己最喜欢、印象较深的地方作为重点来写。
2、师:能结合你具体情况给大家具体讲一讲吗?
3、师举例让学生练习说。
五、理解“难忘”,拓宽学生思路,丰富写作素材:
1、刚才,大家在提建议时,说到了要记录假期生活的快乐,那在你在假期中除了快乐的经历让你难忘以外,还有不同的感受让你难忘吗?
教师引导学生广泛发表自己的意见,说出自己难忘的经历。
可以是惊险的一段历程;可以是紧张的一个画面;可以是兴奋的一个瞬间;可以是一次勇敢的尝试;可以是一次后悔的经历;可以是一种心酸的滋味……
2、师:现在,对于“难忘的假期生活”,你又有什么新的理解?
3、师:是呀,一段难忘的童年之旅,之所以难忘,就是因为纪录了你自己亲身感受,刻骨铭心的历程,也许是快乐的,也许是神奇的,也许是充满挑战的,只要你写出自己的滋味来,就是一篇有价值的好文章。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1-10-29 09:19
第2课时
一、写作提示:
这节课,就请大家先回忆一下假期生活,想想令你印象深刻的事及当时的感受,然后有条理的写下来,注意突出重点,写出真情实感,一会我们交流。
二、学生写作,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作文情况。
三、选择写的较好的文章,在班里进行赏析。
教师侧重选择两类文章:
1、条理清楚,内容具体,重点突出,结构好。
2、语言优美,对景色、心情、语言等的描写较生动,且表达了自己真实的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互相评一评,作文中有哪些地方值得大家学习。
四、刚才,我们欣赏了几位同学的作文,相信对每位同学都有所启发,这节课们来精心修改自己的文章。我建议大家可以用方位、时间等顺序来构成文章,这样可以让人视野清新,把笔墨多花在自然景观的特色上。联系自己的感受,把画面呈现于脑海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写出来。
1、学生自己修改。
2、教师发现问题及时帮学生解决,对部分学生帮他们开拓一下思路,发现共性问题随机点拔。
3、请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师生互评,发现问题,进行修改。
4、小组内相互读别人习作,帮助同学修改。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1-10-29 09:19
习作 2
教学目标:
1、通过认真观察插图,读书中的儿童诗,能从诗歌中感受到小作者对雪人的眷念之情。
2、在生活真诚地与人交往,并学会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通过用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向父母表达真挚的谢意的行动中,懂得报答,学会感恩。
4、根据要求完成习作,注意叙事清晰,结构完整,抓住任务的心理活动和神情变化反映人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学习习作要求,能根据要求完成习作。
教学难点:根据要求完成习作,注意叙事清晰,结构完整,抓住任务的心理活动和神情变化反映人物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让世界充满爱》,为学生创设一个温馨的氛围。
爱是love, 爱是 Amour,爱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人们用音乐来表达,用画面来表达,用语言来表达。相信心中有爱的你能从这样的音乐、画面、语言中读懂其中深意。
二、观察图画
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雪后放晴,太阳出来,小女孩依依不舍地与雪人告别。)
三、读懂小诗、感受情感
自由读,读通、读顺。
结合上图,再读小诗。思考: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上半部分的惋惜、难过、无奈,下半部分的真情告白)
四、感情朗读,表达情感。
五、其实爱并不遥远,爱就在我们的身边。补充:《妈妈的爱》刘丙钧 《父
爱无言》
六、爸爸或者妈妈做的一件什么事情让你特别感动。
七、“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正如〈〈念亲恩〉〉中唱到的那样:
父母亲爱心 柔善像碧月 常在心里问何日报
虽然我们报答不了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但是我们至少可以通过语言表达自己内心深深的感激和谢意。
将自己对父母真心想说的话写在纸上。
相互交流,完善自己想表达的意思。
八、要求:回家后直接或间接表达自己的感谢之情。
注意观察父母的神态和动作。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
九、明确习作要求
1、记叙父母关爱自己最受感动一件事。
2、由衷而又自然地直接或者间接表露对父母的敬意或爱意。
3、注意观察父母的反应,尤其是语言、神态以及动作。
4、将事情的经过记叙完整。
十、写法指导
如何使场面描写生动感人。
1、环境描写进行铺垫
《爱之链》第一自然段
《爱如茉莉》
2、关注细节,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
引用《爱之链》中的第四自然段。
作者抓住乔伊的修车动作与神态,把乔伊认真负责的助人态度刻画得淋漓尽致。
如:脚腕被蹭破了 没穿袜子 摘下破手套 喘着粗气 清水鼻涕也流下来了 两只手上沾满了油污
如《爱如茉莉》
第七自然段:母亲在住院前的嘱咐(语言描写)
父亲赶往医院那急匆匆的脚步。(动作描写)
清晨病房中感人的画面(环境描写)
十一、学生习作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1-10-29 09:19
习作3 我喜欢的一种美味
习作要求:
1、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美味,可以用他的名字为习作命题。
2、写的时候,要从色、香、味、形几个方面有重点的介绍这一美味,突出其特色。
3、适当地介绍这一美味的做法,增加习作的感染力。
4、交代清楚自己喜欢这一美味的原因,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习作重点:
1、写的时候,要从色、香、味、形几个方面有重点的介绍这一美味,突出其特色。
2、交代清楚自己喜欢这一美味的原因,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第1课时
一、图片导入
出示:你看见了什么?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二、创设情景,介绍美味
1、模拟在饭店吃饭前的场景,介绍自己喜欢的美味。
介绍:指名介绍自己喜欢的美味的色香味形。
2、讨论:听了他的介绍,我看见有人咽口水呢?谁来评一评,他介绍得怎么样?
3、模拟在饭店吃饭的场景。
4、这道菜不错!我也想做一做可以吗?
口头练习说。
5、小组讨论。
(1)代表发言 (2)集体评议
你品尝之后有什么感受?
三、现场采访,表达感受
1、你是怎么品尝这道美味的?有没有听过关于他的传说?只有写出他的一些细节,习作才会生动充满情趣。
2、你一定非常喜欢自己介绍的这道美味吧!把你与这道菜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好吗?
3、学生交流
四、学生习作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1-10-29 09:19
第2课时
一、交流习作,指导修改
1、指名学生读习作,师生共同评议。
2、小结提出修改意见。
3、学生修改。
二、佳作欣赏。
1、选择写的较好的文章,在班里进行赏析。
教师侧重选择两类文章:
(1)条理清楚,内容具体,重点突出,结构好。
(2)语言优美,对景色、心情、语言等的描写较生动,且表达了自己真实的感受。
2、教师引导学生互相评一评,作文中有哪些地方值得大家学习。
3、这节课,我们欣赏了几位同学的作文,相信对每位同学都有所启发,这节课我们来精心修改自己的文章。我建议大家联系自己的感受,把画面呈现于脑海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写出来。
4、教师发现问题及时帮学生解决,对部分学生帮他们开拓一下思路,发现共性问题随机点拔。
5、请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师生互评,发现问题,进行修改。
6、小组内相互读别人习作,帮助同学修改。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1-10-29 09:20
习作 4
教学要求:
1、仔细观察一幅剪纸作品,看懂作品的内容。
2、展开丰富的想象,便宜个合理的故事,并吧这个故事写下来。
3、要求内容具体,叙事祥略得当。题目自拟。
教学重点:
仔细观察一幅剪纸作品,展开丰富的想象,便宜个合理的故事,并吧这个故事写下来。
教学难点:
要求内容具体,叙事祥略得当。
作前准备:
准备一些精美的剪纸作品或可以组织民间艺人到现场剪纸,组织学生观看、欣赏。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回忆课文《姥姥的剪纸》,导入新课。
二、看图练习说话
1.仔细观察剪纸作品,看图练习说话,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经过。
2.叙述主要人物,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衣着打扮。
3.连起来按一定的顺序说一说剪纸的内容,要求细致具体。
三、放飞想象
1.张开想象的翅膀,想象事情的前因后果。
2.小组讨论,把事情的前后经过说清楚。
3.各自展开丰富的想象。把事情连起来完整的说一说。
四、展开联想
看着这么精美的剪纸作品,你会联想到什么?
集体交流。
五、构思布局,酝酿写作
1.请同学们把自己编写的故事完整地写下来。
2.教师巡视指导。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1-10-29 09:20
第2课时
一、交流习作,指导修改
1.指名学生读习作,师生共同评议。
2.小结提出修改意见。
3.学生修改。
二、佳作欣赏。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1-10-29 09:20
习作5 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例文《银杏》,了解其主要内容和写作思路,初步感知作者是抓住哪引起方面来写银杏的。让学生懂得全面了解某一事物,光靠看还不行,还要学会问、学会查找资料。
2、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一种产品,仔细观察,并询问有关的人,查找有关资料,对这种产品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培养搜集材料的能力的良好的习惯。
3、借助习作要点的提示,学习例文的方法,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询问到的与查阅到的资料按一定的顺序整理成文。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例文获取作文材料的方法。
2、训练学生如何把观察到的、询问到的、查阅到的资料整理成文。
教学准备:
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引导学生像沈平平那样自己支观察、搜集作文材料。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指导观察,激发兴趣
1、出示挂图,让学生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2、谈话:刚才同学们观察了这幅画,说了自己观察到的内容,如果我们就这样写下去,不仅显得零乱,而且也不够形象、逼真。沈平平同学根据金老师的要求写了这棵银杏,写得很好,下面我们就来向她学习,看看她是怎么写的。
二、初读例文,感知内容
1、学生自由轻读例文,思考:这篇例文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用“—”画出来。
2、讨论交流。
3、小结:这篇例文先写了银杏的枝干、叶、花、果的特点,
再写银杏的价值,最后写出人们为什么称银杏为“活化石”。
三、再读例文,讨论写法
1、学生自读,思考:沈平平是如何一步一步地按照金老师的要求完成《银杏》这篇习作的。
2、交流讨论。
小结: ⑴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沈平平同学介绍了银杏的干、靶、花、果的特点,还写了形状、颜色等。
⑵在观察的基础上,沈平平询问自然老师,查阅有关资料,知道了银杏的价值和为什么银杏被称为“活化石”。
3、读“习作要点提示”,对照例文,明确写作要求。
⑴齐读例文后面的“习作要点提示”。
⑵讨论本次写作的要点和重点。
⑶小结:这是一篇状物类的习作训练
习作内容: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可以是农副产品,也可以是工业产品。
习作题目:自定。
习作重点:把观察到的、询问到的、查阅到的资料整理成文。
四、读写迁移,运用写法
1、确定习作内容及要点。
⑴你准备介绍家乡的哪一种产品?
⑵在观察的基础上介绍产品的外部特征,如形状、颜色、大小、质地等。
⑶在询问和查阅资料的基础上,介绍该产品的营养价值或用途、食用方法或使用方法。 ⑷通过询问和查阅资料,介绍该产品在食用或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2、组织学生交流、评议。
3、教师指点:介绍产品的三个方面内容时不要平均用力,要注意有详有略,侧重写一两个方面的内容,注意说法要有根据 4、学生起草慰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第2课时
一、交流习作,指导修改
1、指名学生读习作,师生共同评议。
2、小结提出修改意见。
3、学生修改。
二、佳作欣赏。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1-10-29 09:20
习作 六
教学目标:
1.领会本次习作的要求,知道本次习作采用调查访问或直接拜访的形式,走进社会,了解自己家乡的名人。
2.能根据习作的要求,写出一篇介绍家乡名人事迹的习作。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调查访问名人)
1、明确调查访问的对象。
(1)以本单元课文入手告诉学生巴金、钱学森、林肯等都是名人。
(2)教师举一些学生熟悉的例子,激起学生了解名人的兴趣。
(3)学生自己确定要采访的名人。
2、明确调查访问的途径。
(1)直接拜访。
(2)调查了解“名人”周围的人。
(3)通过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作一些资料的搜集。
3、指导做好调查访问的准备工作。
(1)确定采访的对象、时间、地点、以及各自的分工等。
(2)调查访问中除了用文字记录外,还可以通过摄影、摄像、录音等形式进行。
二、习作指导。
1、教师出示一些家乡名人的资料。
2、学生交流自己了解的家乡名人,丰富习作材料。
3、引导学生阅读例文,明确习作要求。
(1)出示教师自己精选的媒体上介绍人物事迹的文章让学生读一读。
(2)讨论明确写名人的事迹应该抓住什么来写?——最能反映人物特点的具体事例(如:名人事迹中最感动人的故事)
4、交流作文构想。
(1)学生交流:自己选择的要点、写作顺序、详略方案。(打腹稿)
(2)指导学生筛选素材。
①说清楚人物的外部特征。
②名人在某个领域做出的突出成绩。
③“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的最感人的事迹。
④彰显出的精神、品质等。
(3)注意点:一定要通过具体的事例来介绍,切忌泛泛而谈。
5、选择习作对象,学生习作,教师巡回检查指导。
6、学生写好草稿后,再组织交流,引导学生根据习作要点进行评点,指导修改作文。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