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11.“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这里的“他”是( ) A.周武王 B.齐桓公 C.晋文公 D.楚庄王 12.元代高明在《琵琶记》中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句话反映的社会现象在中国最早出现的时期是( )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13.近代史上那位清朝皇帝“富有青年人的进取精神,愿意接受新思想,不甘做亡国之君,积极支持变法”?( ) A.康熙帝 B.道光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 14.右图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图片。据图片内容判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平型关大捷 D.淮海战役 2008年3月5日是周恩来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日。回答15-16题。 15.为纪念周恩来总理,某班历史小组要创办一期历史板报。在“烽火中的周恩来”版面中,能选用的素材有( ) ①南昌起义 ②秋收起义 ③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④重庆谈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③④ 16.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强调“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存异。”下列有关“求同存异”方针的说法,正确的有①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意见,达到团结的目的 ②促进了碗龙会议的圆满成功 ③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④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 17.在四川抗震救灾的现场上,到处活跃着带有“红十字”标记的医护人员。“红十字”成为舍己救人的象征,始于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据此,你认为“红十字”标记起源于下列哪一宗教?( )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18.1861年3月,美国南方的一些州联合起来,宣布组成一个独立国家,号称“南部联盟”。这导致了下列哪一战争的爆发?( ) A.美国独立战争 B.南美独立战争 C.美国南北战争 D.普法战争 19.“我知道我会下地狱,但是我会在哪里看到大资本家、窃贼、刽子手和美国总统们。”这是拉丁美洲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名言,这个国家是( ) A.古巴 B.埃及 C.巴拿马 D.朝鲜 20.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这主要表明( ) A.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B.地区性经济合作组织快速发展 C.世界文化一体化趋势加强 D.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 第二卷 34.(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 材料二:在战国时代,我国已普遍使用印章(用木、石等材料雕刻而成的图像章)。……如果把“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看作一个汉字“京”,她便是奥运会会徽史上第一次汉字字形书法的引入。……如果把“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当作一个“人”形画,她便是东方绘画表现手法上的一次杰出的应用。……她将当之无愧地成为奥林匹克运动视觉形象史上的一座艺术丰碑。 ──北京2008奥运会会徽说明 (1)跟据材料一、二级所学知识,说明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融合了中国哪几种传统艺术形式?(4分) (2)上述传统艺术形式在我国古代都有着辉煌的成就,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艺术家。请你选择其中两种艺术形式,根据所学历史教材,各说出两位我国古代艺术名家。(4分) (3)2008北京奥运会即将召开,请将从展示和弘扬中国传统艺术的角度,为本届奥运会期间的文艺表演或宣传设计两项活动。(2分) 35.(14分)3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含义的重要会议,他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树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他在拨乱反正,提出改革任务,推动农村改革方面起了伟大的历史作用。 ──《中共党史的80件大事》 (1)在这次会议以前,由于“左”的指导思想,我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出现了一些严重错误。这些错误主要有哪些?(3分) (2)这次会议后,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2分)其“伟大的历史作用”如何?(2分) 材料二:
(3)比较材料二中的两幅图片,说明深圳发生了怎样的巨大变化?(2分)发生这种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4)随着我国农村和城市的巨大变化,20世纪末,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有了什么新发展?(1分)祖国统一大业取得了哪些举世瞩目的成就?(2分) 36.(11分)2007年11月,俄罗斯“中国年”胜利闭幕,中俄互办“国家年”活动圆满结束。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05年7月胡锦涛主席访俄期间,中俄两国元首共同宣布,为全面推动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向前发展,双方2006年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年”,2007年在俄罗斯举办“中国年”。 ──人民网2007年11月3日 材料二:通过举办俄罗斯文化节,“中俄友谊之旅”、北京“莫斯科周”、上海“圣彼得堡周”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加深了中国人民对俄罗斯悠久里是、灿烂文化和发展现状的了解,增进了两国人民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 ──中广网2006年11月9日 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俄互办“国家年”活动的目的是什么?(3分) (2)材料二中的“圣彼得堡”,1914年更名为彼得格勒,1924年改称列宁格勒,1991年恢复原名圣彼得堡。请你分别说出这个城市在1924年和1991年两次更名的主要原因。(4分) (3)你对俄罗斯的“灿烂文化”肯定有所了解,请写出被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的文学巨匠及其不朽名作。(4分)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B | B | C | A | D | B | C | C | A | D |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