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最近9月28日利比亚卡扎菲最新消息9.28利比亚最新局势快讯9.27利比亚最新军事情况9月28号反对派原政府军战况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1-9-28 12:41
标题:
最近9月28日利比亚卡扎菲最新消息9.28利比亚最新局势快讯9.27利比亚最新军事情况9月28号反对派原政府军战况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1-9-28 12:42 编辑
9月27日电 利比亚前领导人卡扎菲的次子赛义夫·伊斯兰·卡扎菲27日出现在电视荧屏上,呼吁卡扎菲的支持者继续抵抗。
根据叙利亚“舆论”电视台当天播出的画面显示,赛义夫手持自动步枪,身着军服,在一处未知地点向卡扎菲支持者讲话,要求他们“不要交出祖先的土地”。他说:“我已不在军队,但我会向你们提供武器。”
这是一个多月以来赛义夫第一次现身电视画面,这段视频据信录制于9月20日。他上次“出镜”是在8月23日。
据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军方发言人说,赛义夫目前身处拜尼沃利德。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1-9-28 12:42
9月28日电 综合报道,躲在苏尔特城中的忠于卡扎菲的武装人员用狙击步枪和猛烈的炮火让试图攻入城中的利比亚执政当局武装大伤脑筋。 苏尔特是目前仅剩的被亲卡扎菲武装控制的两个重要城市之一。这座城市已被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的武装包围,并随时有可能遭到北约战机的轰炸。
亲卡扎菲武装顽强抵抗着“过渡委”部队的进攻,他们在卡扎菲政权倒台一个多月之后,仍牢牢控制着苏尔特。 前线部队存在分歧又不善于协调合作,这也阻碍了利比亚执政当局攻占苏尔特和拜尼沃利德努力。
一名正在指挥进攻卡扎菲家乡苏尔特的指挥官27日称,他正在与苏尔特城中的长老就停战协议进行谈判,但另外一支反卡扎菲的部队长官却对停战表示出了拒绝。
利执政当局调来2两坦克和多辆运兵车试图突破亲卡扎菲武装的防线,但提前占据有利地形的狙击手让这些进攻者们不得不躲在厚厚的金属挡板后。 苏尔特以东220公里的拉斯拉努夫已在执政当局的控制之下,那里的医疗人员称,他们已经接收了6具“过渡委”士兵的尸体,另有45人受伤,其中多被狙击步枪击中。
北约对利比亚军事行动发言人罗兰德?拉瓦伊上校,27日在位于那不勒斯的北约对利比亚军事行动指挥中心表示:“效忠于卡扎菲的部队躲藏在平民区,拒绝承认失败。” 罗兰德?拉瓦伊介绍说,苏尔特和拜尼沃利德地区是北约近期行动的重点。他相信卡扎菲残部在这些地区不会坚持太长时间。
此外,罗兰?拉瓦还说,利比亚执政当局“全国过渡委员会”目前已控制了在利比亚中部和南部存储的化学武器和核材料。但他没有透露这些材料存储的具体地点。 美国白宫27日称,为防止武器扩散,美国正在与利比亚执政当局紧密合作,确保所有武器库的安全。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1-9-28 12:43
利比亚新政府组建将推迟到全国解放后 卡扎菲称将像烈士一样战斗到死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方文军):由于遭到卡扎菲支持者的顽强抵抗,利比亚执政当局武装目前仍然在卡扎菲的老家苏尔特以及的黎波里东南170公里的拜尼沃利德镇两地与卡扎菲支持者进行战斗。而卡扎菲27号当天再次发表讲话,称自己仍在利比亚指挥战斗,并将像烈士一样战斗到死。此外,利比亚执政当局决定再次推迟组建新政府,直到把整个国家从卡扎菲支持者手中解放出来。本网连线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北非记者方文军,介绍目前利比亚的最新战况。
记者:目前利比亚执政当局与卡扎菲支持者之间的战斗,主要还是在卡扎菲的老家 苏尔特 以及 的黎波里 东南170公里的 拜尼沃利德镇 两地展开。
在苏尔特,利比亚执政当局武装27号当天继续与卡扎菲支持者展开激战。一位执政当局的武装人员说,执政当局目前在 苏尔特 市内的 马哈里 酒店附近与卡扎菲支持者展开激战。卡扎菲支持者身穿平民服装,使用重型武器向执政当局武装开火。而为了避免造成大量平民伤亡,执政当局武装却没有使用重型武器。这名武装人员还说,卡扎菲家庭一名成员目前仍在苏尔特,并受到大量卡扎菲支持者的保护,但他没有具体说明这名卡扎菲家族成员是谁。而另一名执政当局武装人员说,执政当局武装目前正向市中心推进。估计不久就会与效忠卡扎菲的武装展开巷战,进行短兵相接。而在当天早些时候,利比亚执政当局部队宣称已经占领苏尔特的港口,并继续向城市中心进军。此外,执政当局武装还称,在苏尔特市内的普通民房里发现了大量军火。
而在 拜尼沃利德镇,由于遭遇卡扎菲支持者的顽强抵抗,执政当局武装从一些已经控制的区域撤出。
主持人:那么关于卡扎菲的下落目前有没有眉目呢?卡扎菲还在利比亚境内,还是已经逃到国外了?
记者:目前卡扎菲的下落依然不得而知。而据亲卡扎菲的一家网站,当地时间27号援引 拜尼沃利德一家电台播出的卡扎菲讲话称,卡扎菲仍在利比亚这片国土上“战斗”,没有逃往别的国家。他表示,准备像“烈士”一样“殉难”。 卡扎菲说,“你必须知道,我仍与你们同在这片土地上。”卡扎菲还说,在未来数日内,利比亚执政当局将遭遇一个“意想不到的冲击”。 此外,卡扎菲在讲话中还对北约打击利比亚的行为进行严厉批评。他指出,西方的殖民主义入侵是为了占有利比亚的石油。
主持人:据了解,最近一段时间,利比亚执政当局正在为组建新政府事宜与各方面进行磋商,那么目前有没有取得突破呢?
记者:自上个月推翻卡扎菲政权之后,利比亚执政当局“全国过渡委员会”曾于9月11号宣布将组建临时政府,并计划于1周至10天内公布,但一周后,“过渡委”宣布未能就组建新政府达成最终一致。20号的时候,“全国过渡委员会”执行委员会主席马哈茂德·吉卜里勒说,利比亚可能10天内成立新政府。但有关人士称,“过渡委”高级成员对多个新政府部长职位人选未能达成一致,组建新政府的讨论仍在继续。
而27号当天,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成员穆斯塔法·艾尔·胡尼称,通过商谈,“全国过渡委员会”决定推迟组建新政府,组建新政府将在整个国家从卡扎菲的支持者手中获得解放后进行。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1-9-28 12:43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9月27日报道,利比亚石油部副部长奥马尔·沙克马克称,利比亚自卡扎菲倒台以来的首批出口原油预计于27日装运,这意味着利比亚的高品质原油供应在中断数月后终于得以恢复。
沙克马克称,这批原油总计50万桶,将从多布鲁克东部的中转油库装船,由利比亚内战期间向反对派提供燃料的Vitol公司负责运输。他没有说明这批原油将运往何处。
在此之前,法国道达尔公司参股的一家合资公司于上周末宣布恢复生产。随后,意大利能源集团埃尼公司于26日早些时候宣布重启一处主要油田的生产。《俄罗斯生意咨询》报26日报道称,埃尼公司近日恢复了在利比亚的15个油井的开采作业。据估计,埃尼集团在利比亚的首日采油量将达31.9万桶。埃尼集团的负责人早些时候介绍说,要完全恢复利比亚的石油开采,保证满负荷开采需要等到2012年底。他同时乐观地预计,鉴于现阶段在利比亚的石油开采的恢复进程比较顺利,要达到战前的开采水平,可能不会等待太长的时间。据悉,意大利埃尼集团是利比亚国内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项目的外国运营商。俄罗斯天然气公司于23日与意大利埃尼集团签署了协议,俄天然气公司从埃尼集团收购了位于利比亚大象油田项目一半的股份。
利比亚国家石油公司高层人士22日说,利比亚原油产量10月初有望达到日产50万桶,接近今年2月冲突爆发前产量的三分之一。利比亚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原为非洲主要原油出口国。今年2月国内爆发冲突前,利比亚原油日产量160万桶,其中85%出口至欧洲。冲突爆发后,原油生产和出口近乎中断。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1-9-28 12:44
9月28日电 据外电报道,美国白宫27日称,为防止武器扩散,美国正在与利比亚执政当局紧密合作,确保所有武器库的安全。
白宫发言人卡尼说:“自危机开始以来,我们就一直在与盟友及伙伴密切合作,对利比亚保护所有常规武器的努力提供支持,包括找回、控制与处理肩扛式防空导弹。”
“我们正在探索所有的选项,增强我们的支持力度。”
领导第一阶段北约联军对利比亚军事行动的美国将军哈姆曾在4月初表示,武装分子可能夺取利比亚据约2万枚肩扛式导弹,称这是“威胁地区与国际的问题”。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1-9-28 12:44
幸亏到了班加西
北京晨报:怎么想到写这么一本书呢?
闾丘露薇:别人约我写第一本书时,我说五年后再说,因为书要很认真地去写才行,它是人生的奖金。有点不好意思,《不分东西》之后,新书这么快又出来了。今年四五月间,我在班加西,当时局面还平稳,就每晚花2小时至3小时来写日记,这些日记集合起来,就是这本书了。幸亏在班加西,可以随便走动,可以去找当地人聊天,了解他们的想法。如果在的黎波里,会被关进五星级宾馆中,任何采访都要事先申请。
北京晨报:本书只有班加西方面的声音,是否太片面?
闾丘露薇:是这样,每个人能看到的就这么多,所以希望在的黎波里的记者们也能写本书,不同视角拼凑在一起,就全面了。
北京晨报:班加西和的黎波里看到的情况,差别这么大吗?
闾丘露薇:是的,在战乱的氛围中,各方媒体展示的都是对自己有利的信息,如何核实,而不是帮助扩大假象,这是一个考验。而我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时,这种感受并不深。
对报道仍忐忑不安
北京晨报:为什么在伊拉克、阿富汗时的感受不同?
闾丘露薇:一方面,那时各方利用新闻来自我宣传的意识没这么强,另一方面,我那时刚开始做战地记者,警觉性不如现在,认为看到的就是真实的,报道出来就行了,随着经验的提升,会刻意去审视消息中的漏洞。
北京晨报:在班加西,有多少消息是有漏洞的?
闾丘露薇:比如卡扎菲的雇佣军,自始至终没能得到证实,据说卡扎菲给他们每个人5千美元,反对派甚至拿出当局签字的美元支票给我看,但我说,至少要找到其中的一个人。不错,这个消息很有吸引力,就算报道出去,也是给万里之外的中国观众看,对利比亚局势影响不大。但影响还是有的,因为会影响大家的判断,他们会因此觉得卡扎菲是坏蛋,也许卡扎菲确实是不正义的人,但并不等于他真的做过这件事。
北京晨报:可核实这样的消息,实在太难了。
闾丘露薇:是啊,所以对自己的有些报道仍忐忑不安,比如说当局军队强奸女性,我确认了多个信源,心里依然有点没底,CNN也报道了,我问他们,他们心里也没底。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1-9-28 12:44
我们的差距在个体
北京晨报:心里没底,怎么办?
闾丘露薇:这就需要时间来考验了,时间会让所有真相最终暴露出来的。在今天,好记者首先要学会放弃。
北京晨报:在利比亚战局的报道中,中文媒体和国外媒体的差距在哪里?
闾丘露薇:在今天,这个差距更多体现在个体,而不是整体。2001年在阿富汗,只有三家中文媒体,后来伊拉克战争,内地媒体已参与进来,这次在利比亚,中文媒体就相当多了,光女记者就不下10人。相比之下,今天记者个体间差距更明显,这种情况在国外媒体中也存在,比如在前方报道中,CNN用了个新人,就比老记者差很多,报道缺乏细节,说的都是个人结论。以爆炸为例,新记者只会说发生了爆炸,而老记者会发现,现场的地上散落着苹果,其中一个还被咬了半口。
北京晨报:个体的差距怎么弥补?
闾丘露薇:这是个经验问题,需要一次次事件来积累,关键看你愿不愿意花时间,看你对国际知识了解的程度。新记者刚到战地,看什么都新鲜,报道会表面化一些,而老记者看了10多年了,已经麻木了,就会寻找一些更独特的东西。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1-9-28 12:45
9月28日电 综合报道,一名正在指挥进攻卡扎菲家乡苏尔特的指挥官27日称,他正在与苏尔特城中的长老就停战协议进行谈判,但另外一支反卡扎菲的部队长官却对停战表示出了拒绝。
苏尔特支持卡扎菲的最后几个阵地之一目前已被利比亚执政当局武装包围并不断遭到北约战机的轰炸。
托哈米-扎亚尼是驻守在苏尔特城西的利比亚执政当局El-Farouk旅的指挥官,他说一名卡扎菲部落的长老在城内通过卫星电话与他进行了联系。
扎亚尼说:“他打电话给我说正在为平民和民兵们离开苏尔特寻找安全通道。”
扎亚尼已经同意了卡扎菲部落中平民的安全离开,目前正在就忠于卡扎菲的武装人员的投降事宜进行谈判。
“我们尚未谈及事情的细节,我们还未仔细探讨他们将如何离开苏尔特,但我认为他们首先必须放下武器。”
与城西同盟已经停火正等待和谈的结果不同,在苏尔特城东的前线指挥官卡特拉尼仍在指挥战斗。这也再次反映出,各方缺乏协调合作是利比亚执政当局组建新政府的努力频频受阻的原因之一。
在被问及与亲卡扎菲士兵的停战前景时,卡特拉尼说:“那些人并不想谈判,我们对他们已经不再关心。”
他说:“我们最关心的是撤离苏尔特城中的平民,然后我们将轰炸这座城市。”
北约27日指出,仍有大约20万利比亚平民受到卡扎菲残部威胁,这些平民主要集中在苏尔特和拜尼沃利德地区。
北约对利比亚军事行动发言人罗兰德·拉瓦伊上校,27日在位于那不勒斯的北约对利比亚军事行动指挥中心表示:“效忠于卡扎菲的部队躲藏在平民区,拒绝承认失败。”
利当局军事指挥官当天早些时候说,经过连夜激战,他们已从卡扎菲支持者手里夺取了苏尔特东部的港口。
不过,还是在27日,卡扎菲在拜尼沃利德通过电台发表讲话称,他目前仍在利境内,并发誓将抵抗到最后。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1-9-28 12:45
9月28日电 据外电报道,利比亚执政当局全国过渡委员会27日向南部城市塞卜哈拨款2000万第纳尔(合1600万美元),以寻求当地对革命力量的支持。塞卜哈目前依然被支持卡扎菲的武装围困。
利比亚过渡委石油和财政部长阿里·塔胡尼当天携带巨款飞往塞卜哈。该地区自三月起被北约列为禁飞区。塔胡尼此行是塞卜哈首次通航。款项被移交给塞卜哈中央银行。
革命力量已经控制了当地大部分地区,但是依然受到来自亲卡扎菲武装的抵抗。
利比亚过渡委在萨卜哈的发言人巴希尔说,“这些地区的武装并不反对加入我们,但是他们也不想解除武装。他们武器充足但人手不够,而我们恰恰相反。”
目前,支持卡扎菲的部队依然在卡扎菲的老家苏尔特、拜尼沃利德以及包括萨卜哈在内的南部沙漠地区与革命军作战。而在苏尔特和拜尼沃利德两处的交战最为激烈。
卡扎菲的下落依然不明,他只是通过录音讲话号召支持者们坚持战斗。
在塞卜哈地区,革命军占领了与其接壤的另一座城市al-Gurtha,成立了在该市的过渡委办公室,并在通往亲卡扎菲部队控制地区的道路上设置了检查站。有亲属身在受亲卡扎菲部队控制地区的居民可以通过检查站前往这些地区。
巴希尔表示,这些地区没有支持卡扎菲的大型编队。但是当地的革命力量依然受到亲卡扎菲的武装分子的袭击威胁。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1-9-28 12:46
比军事专家预测得准
北京晨报:大陆一些“军事家”曾预测说战争要打到明年,您当时怎么看?
闾丘露薇:我采访了一个利比亚人,是个老革命,他当年和卡扎菲一起闹革命,后来却成了反对者,坐过牢,我在利比亚的时候,他负责军事行动指挥,他认为,需要半年左右,我当时的估计也是这样,这次采访比较满意的是,我的一些趋势预测还是比较准确的。
北京晨报:为什么您预测得这么准?
闾丘露薇:预测趋势主要靠经验和对情况的了解,战争开始时,美国媒体给出的信息也比较模糊,所以白宫在做决策时非常犹豫。后来美国国务院干脆自己派人到班加西采访,他们满街拉人,见人就问问题,我都被拦住过。我去过埃及,从当地人的神情中就能发现,他们普遍有一种焦虑感,而利比亚人的神情是不同的,他们充满乐观和自信的情绪,让人放心。
冒充韩国记者却穿帮
北京晨报:那些反对者究竟是怎样的一些人?
闾丘露薇:其实所谓的反政府武装,就是一些普通民众,看他们军事训练,很多时候会觉得很好笑,但问题是,他们需要的只不过是时间,而时间证明,他们确实越来越专业。当然,他们得到了西方的支持,毕竟人民的力量和政府军之间相当悬殊,不过最重要的是人民的那种决心。利比亚的特别之处在于,他们深信:不是自由,就是死亡。
北京晨报:作为来自中国的记者,采访他们会遇到麻烦吗?
闾丘露薇:初期为避免麻烦,所以我说是韩国记者,但说不了两句我就穿帮了,不过这时大家已经聊开了,他们认可的是你这个人,而非你的身份。这其实也体现出中国影响力的增加,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当地人只关心中国的商品,而在利比亚,人们开始关注中国的意见。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1-9-28 12:46
卡扎菲失败有原因
北京晨报:利比亚的福利政策似乎不错,在医疗、教育等方面投入不少,为什么大家还不满意?
闾丘露薇:卡扎菲在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投入,都是在他刚刚上台的时候做的,在开头的20年,因为和西方对立,为了让民众相信他,确实投入了一些,但之后的20年,民众看到国家富裕了,西方的制裁也取消了,可自己的生活却没什么改善,尤其是那些年轻人,他们没经历过和西方对抗的时期,他们想不通,为何卡扎菲给不了他们想要的生活。
北京晨报:年轻人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闾丘露薇:这一代利比亚年轻人都是看卫星电视长大的,他们会思考,他们在问:为什么自己会失业,为什么物价这么高,为什么贫富差距这么明显,为什么得不到世界的尊重。许多中国观众不理解利比亚,以为还是个“部落国家”,其实利比亚年轻人平均受教育程度可能比我们还高。
传统力量遏制了暴民
北京晨报:任何一次社会动荡,都有走向暴民政治的风险,利比亚会不会也如此?
闾丘露薇:事实证明没有,我也努力在寻找这其中的原因,我是带着这个问题去采访的,但采访时间太短,只有一个月,不敢说已经找到了答案。在我来看,问题的关键在于利比亚社会道德基础没有消失,传统依然起着巨大的作用。在卡扎菲统治后期,情况那么糟,假冒伪劣商品等情况,对当地人来说依然是匪夷所思的。当然,存在腐败,但利比亚没有利益集团,除了卡扎菲和卡扎菲的人,就是老百姓,所以局面容易掌控。利比亚人民的传统令人敬佩,礼拜的时候,几万人在广场上整齐划一,鞋子都摆得整整齐齐的,完成后,不过十几分钟,大家就有秩序地散去,地上干干净净,没有人告诉他们不能乱扔废纸,他们自觉做到这一点。在整个反抗卡扎菲的过程中,人民也在学习,也有人在教他们,比如如何对待战俘,如何遵守国际规则、人道规则,也有无数的团体和媒体在当地观察,所有的这些,都让他们更加自律。利比亚给我的感受,就是永远不要低估人民,低估人民就可能做出错误的判断。
年轻人如何坚持下来
北京晨报:对于利比亚年轻人来说,刚开始会靠血气之勇,可为什么会坚持这么久?
闾丘露薇:在利比亚剧变中,两个群体比较活跃,一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一是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年轻人初期参与进来,可能有青春躁动的成分,但能坚持下来,还是因为卡扎菲,因为大家看到不抵抗的结果就是死,确实有许多平民遇害,这坚定了他们的信心。利比亚在突尼斯和埃及之间,邻国的局势对他们也有影响,但突尼斯与埃及的幸运是没有卡扎菲,情况相对平缓,利比亚不同,老百姓没法选择,用他们的话说:连卡扎菲都忍了42年,再难几年我们也坚持得住。许多人说利比亚是什么“之春”,其实利比亚年轻人很反感这种说法,他们是自己想改变的,并非外来影响。
北京晨报:这些年轻人还没有尝到权力的滋味,难免理想化,当现实与理想存在差距时,他们会不会失望?
闾丘露薇:在得到权力后,关键看宪法如何修订,如果制度设计有问题,很可能前功尽弃,所以利比亚的未来仍值得关注。
社会和解最重要
北京晨报:担心什么呢?
闾丘露薇:担心战后社会如何实现和解。任何一个社会,大家的意见不会都统一,相信还有不少人是支持卡扎菲的,不同想法的人们之间的裂缝如何弥合,这将决定着利比亚的未来。
北京晨报:说到社会和解,可能对当下中国也有警醒意义。
闾丘露薇:是这样,今天中国有很多公共知识分子,在他们身上,很难看到和解精神,只要观点不统一,就会谩骂、不宽容、互相排斥,认为对方是敌人,这是不正确的。承认另一种声音可以生存,这对彼此都有利,否则对方的意见占上风,也会把你的声音消灭。理念的分别没有绝对的正确与绝对的错误,关键是要相互沟通,意识形态不应成为仇恨的理由。
北京晨报:今天我们在网上意见对立的程度,确实非常激烈。
闾丘露薇:这种情况在香港也存在,部分年轻人会用很脏,甚至是“文革”语言来批评,但相比于内地,香港的情况要好很多。民主是一种习惯,需要习得,在今天,我们应学习尊重每一个生命。当然,要改变这种局面,只有个体的努力和坚持是不够的,还要有更深层的改变。
对年轻人有信心
北京晨报:今天内地90后年轻人似乎也还需要进一步学习。
闾丘露薇:我没你那么悲观,我在香港也教学生,都是内地来的90后,他们更看重个人权益,如果侵犯了他们的权益,他们会很难缠,我觉得这样也很好,不要空洞地谈社会责任感,坚持自己的权益,是公民意识的开始,90后年轻人和我们不同,许多习惯我们是后天学会的,而他们把它当成生活的一部分。非上升到社会责任那样的高度,没有必要。
北京晨报:但是他们遭遇的困境也很多,比如机会越来越少,您对他们的建议是什么?
闾丘露薇:如果眼前有一个机会,先抓住,踏踏实实地做好,或许会有第二个机会出现,也可以边好好干,边等待和发掘其他的机会。
北京晨报:当他们终于在生活中站稳脚跟,成了所谓的中产人群,恐怕又有新的迷茫。
闾丘露薇:是的,内地的中产人群对公共事务中投入的关心太少,他们太沉默,可你不说出来,没人知道你满意不满意,领导也不知道如何才能做得更好,其实别人愿不愿听不重要,首先要表达,先说出来,如果怕表达出来就再没说话的机会了,自动噤声,那只会导致双输的结果,就再没有改善的希望了。而没了希望,那就只能熬。中国当然只能够依靠中国人自己,如果自己都没有变革的愿望,外力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
坚持自己的生命理解
北京晨报:现代人坐在电视机前,他们像看电视剧一样看战地报道,这是否是在消费苦难?想到这些,您是否会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感到失望?
闾丘露薇:对于有的媒体来说,这是机会,对于有的媒体来说,这是责任。对于我来说,我只要知道自己是在努力报道这些的原因,那就足够了,人是多种多样的,总不会都是一种状态,一种想法的。
北京晨报:每个人都在寻找生命的意义,您是否找到了?还是用工作打断这个思考,让自己沉浸在拥有生命意义的错觉中?
闾丘露薇:我读大学时选择哲学系,就是为了追寻生命的意义。而忙乱的工作,正是让我找到了我自己的人生意义:观察、思考、分享。作为战地记者,我的体会是:生命是美好的,也是脆弱的,所以要过好每一天。陈辉/文
1 2 上一页 下一页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