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观潮预习作业及课后练习题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1-9-7 20:45
标题: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观潮预习作业及课后练习题
1、观潮  

[预习提示]  

  1、课文按(       )顺序写的,先写(       ),再写(       ),最后写(       )。  

  2、观潮的最佳时间是___________,地点是___________。  

[基础达标]  

一、看拼音写词语。  

    h?i  ch?o  l?ng  zh?o  ?ng  sh?u   f?i  t?ng    ch?n  ji”     hu‰  f”  

    (        )  (        )  (        )  (        )  (        )  (        )  

二、补充下列词语  

    山(      )地(      )    人(      )人(      )    (      )天(      )地  

    人(      )鼎(      )    风(      )浪(      )    (      )头(      )进  

三、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若:A、如果,假如    B、如、像    C、你  

   (1)①若隐若现(     )   ②求贤若渴(     )   ③若是(     )   ④若辈(     )  

        漫:A、水过满,向外流    B、满、遍    C、没有约束  

   (2)①漫天卷地(     )   ②漫山遍野(     )   ③漫谈(     )  

        观:A、看    B、看到的景象    C、对事物的认识  

   (3)①天下奇观(     )   ②观赏美景(     )   ③走马观花(     )  

四、选词填空。  

            宽阔    宽广  

   (1)(       )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传来    传动  

   (2)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       )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屹立    耸立  

   (3)人民英雄纪念碑(       )在天安门广场。  

五、按要求改写句子。  

   (1)钱塘江大潮,自由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把”字句:  

   (2)钱塘江不是传大的奇观么?  

    陈述句:  

六、排列下列句子顺序,用序号表示。  

    (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  

    (     )潮来了,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出了一条白线。  

    (     )潮头奔腾西去,过了很久,江面才恢复了平静。  

    (     )潮近了,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水墙。  

七、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        ),好像(        )。顿时人专用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向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1、给文章空白处补充完整。  

    2、解释“鼎沸”                                                                 

       造句:                                                                       

    3、按时间顺序把这段话分成两层,用“|”标出,点明这一顺序的词语是                

    4、第一层写江潮要求时的特点是:                                                 

       第二层写江潮要来时的特点是:                                                 

[拓展运用]  

1、词句积累。  

   A、写声音的四字词语:                                                            

   B、写形态的四字词语:                                                            

   C、你欣赏的句子:                                                                

2、在下面歇后语中填上人名。  

   (          )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          )的居处——开门见山  

   (          )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          )断案——铁面无私  


作者: CASH    时间: 2013-7-13 11:01
很好,适合课前预习及课后巩固
作者: 电动车太阳能倍    时间: 2013-7-16 19:01
太好了!

作者: layli    时间: 2013-8-19 16:31
需要的
作者: layli    时间: 2013-8-19 16:33
怎么没有下载地方 不能下载吗?
作者: 陈焱超    时间: 2013-8-26 22:45
好东西,谢谢分享!
作者: 嘟嘟love猪猪    时间: 2013-9-3 12:29
实用。。
作者: 嘟嘟love猪猪    时间: 2013-9-3 12:37
嘟嘟love猪猪 发表于 2013-9-3 12:29
实用。。

为什么回复了,还是不能下载的?
作者: 开心可可    时间: 2013-10-17 10:49
怎么下载啊
作者: 罗尔淇    时间: 2013-12-1 21:51

作者: 编辑人生    时间: 2014-7-7 08:39
我希望下载,假期孩子   谢谢
作者: 博文教育    时间: 2014-9-1 11:46
很好
作者: fxxmst    时间: 2014-9-3 15:01
想下载
作者: 山那边的月亮    时间: 2014-9-13 20:06
很好
作者: 宝贝宝贝123    时间: 2014-10-1 10:10
呀,很好的东东耶,可是请问怎么下载呢?
作者: lilylove    时间: 2015-7-30 10:03

作者: hcs    时间: 2015-9-3 21:16

作者: -静儿    时间: 2015-9-13 14:31

作者: dodods    时间: 2015-10-7 13:52
很好啊,谢谢
作者: 杨熙涵    时间: 2015-10-23 23:32
想下载,非常实用的练习
作者: longjuanjuan    时间: 2015-11-23 11:20
怎么能下载呀谢谢
作者: 哇哈哈1234    时间: 2016-7-6 11:16
好好
作者: sfn    时间: 2016-8-24 22:03
好资料
作者: 李云云    时间: 2016-9-1 14:35
谢谢分享


作者: leo好耶    时间: 2016-9-2 16:08
谢谢分享

作者: leo好耶    时间: 2016-9-2 16:09
怎么下载啊

作者: 活化    时间: 2016-9-6 23:05
怎么下载

作者: 林冰娥    时间: 2016-9-11 21:00
有没有答案
作者: zhuzhudaxia    时间: 2016-9-19 10:25
怎么下载呀
作者: lybcw    时间: 2017-1-18 17:43
很好。
作者: duanlee    时间: 2017-7-6 13:51
怎么下载a

作者: LOVELYLILY    时间: 2017-7-18 06:38
zenmexiazai
作者: wllug    时间: 2017-8-12 12:59
bjklm,,.mkklkl
作者: Amy2017    时间: 2017-9-10 08:46
怎么不能下载吗?有没有正确的答案!?
作者: Amy2017    时间: 2017-9-10 08:47
怎么下载
作者: 张实事求是    时间: 2017-9-11 17:35
实用。。
作者: shendanxuan    时间: 2017-9-26 20:07
如何下载?
作者: chianren    时间: 2017-10-23 14:38
hj
作者: 久久教育    时间: 2018-7-15 14:30
好东西,感谢分享
作者: 土家山人    时间: 2018-8-30 12:47
{:1_1:{:1_1:}{:1_1:}
作者: 快乐畅儿    时间: 2018-9-9 13:51
实用。。
作者: 喜洋洋1979    时间: 2018-9-20 16:38
zenmexiazai
作者: lichaohao    时间: 2018-10-11 17:19
很好,太好了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