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九年级语文《出师表》优秀教学设计及教师随笔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1-8-18 13:30
标题:
九年级语文《出师表》优秀教学设计及教师随笔
《出师表》教学设计
张孝纯
1.预习指导
激发学生预习兴趣:教师吟诵并解释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赞美诸葛亮及《出师表》的诗句,如:“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管仲)乐(乐毅)盖有余。”(《武侯书堂》)“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病起书怀》)
提供预习参考资料:
①《出师表》的时代背景:这篇《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公元227年(蜀汉后主刘禅建兴五年)出兵伐魏,临行时写给刘禅的奏章。当时刘备已经死了四年(223年),蜀国和吴国的联盟已经破裂,荆州已经失守,蜀国实际只占有益州,实力本来不厚,再加上连年战争,国力更加困乏。于是诸葛亮派人与吴国修好,又亲自领兵平定了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叛乱,稳定了后方(即“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然后趁魏国君主曹丕身死、魏国大将司马懿被贬的机会,抱着“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的心情,出兵北伐,企图巩固蜀汉政权、消灭魏国进而统一中国,复兴汉室。
②关于“三顾茅庐”及其后二十一年的形势发展:诸葛亮本来隐居湖北襄阳城西二十里的隆中。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他在茅庐中向刘备分析国家形势,提出了一整套富有远见性的战略方针,即“联吴抗曹,跨有荆、益,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内修政理,北伐中原,统一中国,兴复汉室”。形势的发展一再证实诸葛亮的预见的正确性。公元208年,刘备虽然在湖北中部当阳一带被曹操的优势兵力战败,但同年诸葛亮出使东吴,说服孙权实行联合抗曹,孙刘联军在赤壁大败曹兵,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刘备占据荆州。公元214年,刘备、诸葛亮进兵益州,益州牧刘璋投降;219年又向北攻占汉中,实现了诸葛亮的“跨有荆、益”的战略计划。形势的发展对刘备十分有利。但是,由于公元219年孙权发兵攻荆州,而荆州守将关羽不善于应付,荆州失守,关羽被杀,吴蜀联盟破裂。223年刘备率兵攻吴,又遭惨败,死于白帝城。诸葛亮的战略部署遭到严重破坏,蜀国陷于困境。
③关于刘备托孤:《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章武(刘备即帝位后的年号)三年(即公元223年)春,先主于永安宫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指刘禅,即阿斗)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勒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也可语译。)
④关于刘禅:刘备子,小名阿斗。刘备死后他继任蜀汉皇帝,昏庸无能,由诸葛亮辅政,“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公元234年,诸葛亮病死北伐军中,他逐渐信任宦官,朝政腐败。公元263年魏军攻成都,他出降,第二年举家迁洛阳,被封为安乐县公。由于他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庸碌无能的皇帝,所以后世就把“阿斗”当做昏庸无能的人的代称。
⑤古今异义的词:开张(今义是商店开始营业或商店每天第一次成交,本文中的古义是开放、扩大)。
痛恨(今义是深切地憎恨,古义是痛心和遗憾)。
卑鄙(今义是品质恶劣,古义是地位低微、见识浅陋)。
感激(今义是由衷感谢,古义是感动、激动)。
谨慎(今义是做事小心,古义是认真、慎重)。
单音词古今异义的更多:先、崩、弊、诚、义、否(pǐ)、遗(wèi)、愚、阙、慢、雅等。应当注意加以分辨。
“不宜异同”里的“异同”是“复词偏义”,就是把两个含义不同而又有关联的词用在一起,但只取其中一个词的含义,这里只取“异”义。现代汉语也有类似情况,如:国家、妻子,但那是偏义复合词,而在文言中不是复合词。
(以上材料,可采用多种方式提供。)
针对本文特点进行预习。可引导学生思考本文中出现的一些特殊现象,如:
甲、本文是诸葛亮为北上伐曹而给刘禅上的奏疏。论理应当首先提出兴兵北伐的请求,接着说明理由以及此次北伐的战略计划等内容。但本文只在第七、八两段各有一句涉及北伐,其余内容都与北伐无直接关系,而只是对刘禅提出劝告和建议,这是不是文不对题?为什么?(清人林云铭曾提出这一重要问题。)
学生思考这一问题时,可结合课文后“思考”中第一题。
乙、从表面看,诸葛亮的建议都不是从北伐的角度提出的。试分析一下他提出了哪些建议?其中哪条是关键性的?你根据什么这样认为?他提出这些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思考这一问题时,可结合课文后“练习”中的第一题。
丙、诸葛亮是在向刘禅提建议,但文中提到“陛下”不过七次,而提到“先帝”却有十三次之多,这是为什么?
学生思考这一问题时,可结合课文后“练习”中第二题的第2小题。
丁、三顾茅庐、长坂之败、刘备托孤和五月渡泸都是已经过去的事,诸葛亮在出师北伐时却又重新提起,这是为什么?
学生思考这个问题,可以结合课文后“思考”中第二题、“练习”中第二题第3小题。
以上预习活动可占用一课时。教师随时予以指导。
2.教与学设计
可采用诵读、问答、讨论、评点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课文研读。
研读第一段:
(1)问答、讨论(示例):
①解释加点的词:先帝、崩殂、疲弊、诚、秋、盖、报之于陛下、妄自菲薄。
②文章一开头就提出“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用意何在?第一句提出个什么问题?
③“侍卫之臣”、“忠志之士”各指哪些人?第二句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④第三句的作用是什么?与上两句有何关系?从“宜”与“不宜”两方面提出有什么好处?
(2)分段评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先:尊称死去的人,用于长辈和功高德重者。
业:统一中国、复兴汉室的大业。崩殂:天子死曰崩,是避免“死”字而用山崩代替;殂字从“歹”(残骨),从歹的字都与死伤有关。?以无限痛惋、追念之情从先帝创业未成起
笔,意在唤起刘禅完成其父未竟事业之志。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疲:人力 疲惫。弊:通敝,指物力困乏。诚:实在、的确。秋:原是以季代年(部分代全体),这里是“时数”。指出客观形势危急,以激其发愤图存之志。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侍卫之臣:指内廷和朝廷的官员。内:宫内和朝内。
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忠志之士:指地方和边疆的将吏,主要指将士。外:指地方、边疆。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盖:原来,大概,这里兼有表委婉判断和对原因的解释作用。第二个“之”代“殊遇”。指出主观条件有利及其原因,以促其励精图治之行。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先从正面建议,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再从反面告诫。此句以前两句为基础,提出第一条建议:广开言路。从正反两面提出“宜”与“不宜”,恳切、有力。
第一自然段:在分析主客观形势的基础上提出广开言路的建议。
研读第二段:问答、讨论的具体内容,略。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陟:从阜,从步(正反二止),本义是向高处走,引申为提升(官职)。异同:复词偏义。?
提出第二条建议:赏罚公平。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昭:显示。平明:公正、严明。?从正面阐明。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偏私:不公正,指偏向袒护一方。内:指宫中,外:指府中。?从反面阐明。又一次提出“宜”与“不宜”,具体阐明“陟罚臧否”的做法。用意在于提醒不可偏私宫中。
第二自然段:提出第二条建议──严明法纪、赏罚公平。
研读第三段:问答、讨论的具体内容,略。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推荐可靠文臣。愚以为宫中之事,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裨:这里读bì,本义是做衣服时把短布料接长,引申为补益。阙:通“缺”。愚:谦称,代第一人称,这里是作者自称。?语气肯定,出言负责。
第三自然段:从思想品德着眼,力荐执法贤臣,是实现“开张圣听”的重要保证之一。
研读第四段:问答、讨论具体内容,略。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向宠:原为刘备的牙门将,公元222年,刘备被吴军战败时,只有向宠军队完好无损。?推荐可靠武将。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行:音háng,行列。
和睦:这里指协调一致、团结友爱。“优劣得所”照应上文赏罚公平。?同样语气肯定,出言负责。
第四自然段:从人品才略着眼,力荐治军良将,是实现“开张圣听”的又一重要保证。
研读第五段:问答、讨论具体内容,略。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远:均为形容词用作动词。先汉:前汉,也称西汉。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之所以倾颓也。后汉:即东汉。小人:这里主要指宦官。东汉自光武帝以来多次因信任宦官造成祸害。?此句从正反两方面引证本朝的经验教训,有力地证明:兴衰的关键在于君主是否任人惟贤,从而提出第三条建议:亲贤远佞。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恨:感到痛心和遗憾。于:对,介词。桓帝宠信外戚梁翼,后又宠信宦官单超等;灵帝重用宦官曹节、张让等。他们都捕杀正直人士,动辄株连千百人,政治严重腐败,导致黄巾起义,终至使汉朝灭亡。再称先帝,动之以情。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隆:兴盛。计日可待:能预算日期,安心等待,指为期不远,也说“指日可待”。?进一步推荐贤能,并强调“亲贤臣”的积极效果。
第五自然段:上承三、四两段,引用本朝历史正反两方面经验,提醒刘禅勿蹈桓、灵覆辙,提出亲贤远佞的建议。
以上五段为第一部分:分析形势,提出建议。
研读第六段:问答、讨论的具体内容,略。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躬:亲身。苟全:姑且保全。闻:出名;达:做官。诸侯:指当时割据一方的各军阀。?开始追述自身经历。先写出山前的情况:身份、职业、志趣及隐居原因。先帝不以臣卑鄙,以:因。猥自枉屈,枉屈:委屈、屈就、俯就。枉本义是弯曲,引申表示受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顾:看望,探访。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由是:因此。感激:感动而奋发起来。遂许先帝以驱驰。许:答应。以:介词,把、将、拿。此句与“咨臣以当世事”句之法相同。?再写出山原因:感三顾之恩。后值倾覆,倾覆:倒塌、覆灭,这里指大败。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指公元208年刘备在长坂被曹操战败后,接受诸葛亮的建议,派诸葛出使东吴,说服孙权联合抗曹一事。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尔来:那时以来。尔,指示是指207年刘备三顾茅庐的时间。?又写出山后与先帝患难与共,一经以身相许,历久不改初衷。
第六自然段:紧承上文“亲贤臣”,回顾先帝三顾之恩,表明自己受恩感激,忠贞不渝。
研读第七段:问答、讨论具体内容,略。
先帝知臣谨慎,谨:认真;慎:慎重。
“诸葛一生惟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指统一中国,兴复汉室。(不是指一般的国家大事。)刘备临终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这两处“大事”是一致的。?由上文谈辅佐先帝开创基业,进而谈接受托孤重任──辅佐刘禅,兴复汉室,为后文请命北伐张本。由上文提出劝谏到转入请命北伐,从此句开始。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效:有成效,有实际效果。以伤先帝之明,伤:损害。明:知人善任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指公元225年,平定孟获等南方叛乱,以稳定蜀国后方,免除北伐的后顾之忧。这是诸葛亮“南抗蛮越”的战略思想的具体实践。?写受命以来念念不忘先帝托付的大事,时时担心不能完成先帝交付的重任,以及为完成大事和重任所采取的一项战略行动──平定南方。此句实际是写为北伐做准备。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兵甲:军从和军事装备。《三国志》本传载:诸葛亮平定南方后,“军资所出,国以富强”,在两年中“乃治戎讲武,以侯大举”。当奖率三军,奖率:奖励、率领;三军:军队的统称。北定中原,中原:指曹魏占据的黄河中下游广大地区。庶竭驽钝,庶:音shù,是表示希望或可能的副词。竭:用尽。攘除奸凶,奸:奸邪,指不忠于国家或君主。凶:凶恶。这里“奸凶”是奸邪凶恶的敌人的意思,指曹魏方面。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旧都:指西汉曾分别建都的长安和洛阳。“还于旧都”的主语是朝廷。根据北伐的主客观条件已经成熟,正式提出北伐中原、兴复汉室的申请。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所以:用来(介宾倒置)。职分:职责、本分。?归结上文,申述出兵伐魏是先帝托孤时交付的重任,责无旁贷,也理应准允。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进、尽:都是动词,前者表示知无不言,后者表示言无不尽。则攸之、?、允之任也。此句上应第三自然段“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下启下段“若无兴德之言……”。出征、留守,两面都照顾到。安排周密。
第七自然段:从实现先帝托付的重任的高度,根据主客观业已成熟的条件,提出北伐之请。
研读第八段:问答、讨论具体内容,略。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两“效”:前者是效果,可译成任务;后者是见效果、取得效果。?提出希望一。措辞委婉,态度坚决。若无兴德之言,兴德:使先主的圣德得到发扬、更加盛大。则责攸之、?、允等之慢,以彰其咎:提出希望二。照应上文亦宜自谋,自谋:为自身设想。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指出希望三。与上文“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亲贤臣”、“悉以咨之”相应。刘备给刘禅的遗诏中有“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等语。臣不胜受恩感激。表明期望之深之切。
第八自然段:分三层提出愿望,收束全篇议论。
研读第九段:问答、讨论具体内容,略。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临:面对着。涕:泪。零:落。不知所言。
第九自然段:本是写奏章的套语,但由于全文情真意切,寥寥十二字表达出临行前百感交集、无限恋念之情。
以上四段为第二部分:回顾经历,表明对蜀汉的忠贞和请命北伐、兴复汉室的决心。
(3)总评:
①讨论“预习指导”
题甲参考答案:这绝不是文不对题,而是因为诸葛亮此次上表虽然是为了请命出征,但主要意图却在于劝谏刘禅“内修政理”,并向他提出有关的建议。根据史料,我们知道,刘禅一贯平庸无能,朝政事无巨细,都由诸葛亮负责处理。此次诸葛亮出师北伐,势难匡误救失,对国内政局是很忧虑的,因此他只有提出建议并荐人自代。这正是针对蜀国当时朝廷形势而定的。
题乙参考答案:诸葛亮在表中提出三条建议:广开言路;赏罚公平;亲贤远佞。其中第三条是关键性的。因为如果做到了“亲贤臣,远小人”,那么广开言路、赏罚公平也就容易做到;反之,则前两条建议也就无法实现。这是诸葛亮从历史中总结出来的维护封建政权的宝贵经验。正因如此,诸葛亮对第三条建议在第三、四、五、六、七、八各段中不仅结合正反两方面的历史实例和本人经历加以说明,而且推荐贤臣良将并明确职分,反复陈述,不厌其烦。全文也以“开张圣听”起,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收。从表面看来,这些建议确实都不是从出师北伐的角度提出的,与北伐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内修政理”是早在三顾茅庐时诸葛亮就提出的一整套总战略中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现在重新提出,目的正在于为北伐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使北伐无后顾之忧,所以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题丙参考答案:表中十三次提到先帝,大体可分为四种情况:
论天下形势,则强调先帝中道崩殂(不利)
追先帝之殊遇(有利)
论亲贤远佞,则强调先帝简拔
先帝称“能”
先帝叹息痛恨
表本人心志,则强调先帝之顾
许先帝以驱驰
先帝之托
先帝之明
报先帝
告先帝之灵
对刘禅告诫,则强调光先帝遗德
深追先帝遗诏
不难看出,诸葛亮事事都以先帝之意为依据,句句都借先帝之口说出,既不失人臣之礼,更无教训人主之嫌,使刘禅听了,忠言而不逆耳(即所谓“直而不肆”),十分得体;同时也表明他本人处处念及先帝之遗德、遗训,时时不忘先帝之殊遇重托,既能表明自己的心迹,又容易以情打动刘禅。文中虽然明提陛下只有七次,但“暗提陛下”尚有五处(即:“诚宜开张圣听”之前、“宣付有司”之前、两次“悉以咨之”之前、“则责攸之”之前),实际共十一处,或表忠诚,或表心愿,或提具体建议,表明诸葛亮处处为刘禅着想,使再昏庸的皇帝也不能无动于衷了。总之,“受恩感激”“报先帝”“忠陛下”的思想感情,贯穿全篇,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刘备父子的无限忠诚。
题丁参考答案:诸葛亮在表中重提三顾茅庐、长坂之败、临崩托孤、五月渡泸等往事,并非一般的忆旧。诸葛亮在这里追述自己追随先帝艰难创业、忘身忧国不避辛劳的历史,固然有以自己的一片忠贞激励刘禅的用意,但主要的还是为北伐中原请命,因为这样写能够更亲切感人地表明:北伐中原是先帝托付的大事,也是诸葛亮本人“追先帝之殊遇,而欲报之于陛下”(或“报先帝而忠陛下”)的决心和行动。这一点很容易被忽视;而忽视了这一点,就看不出文章后半部主要是请命北伐,而误以为只在第七、八两段各有一句涉及北伐,此表也就不大像“出师”表了。
②总观全文,作者以托孤老臣的身份,规劝刘禅广开言路、执法公平、亲贤远佞,向他力荐贤臣良将以修明政治,并在此基础上以“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的一片忠诚,从完成先帝临崩托付重任的高度,提出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恳切要求。这就是《出师表》的主题思想。但作者表达这一主题思想时,既晓以理(主要在前半),又动以情(主要在后半),情深词切,语重心长,句句从肺腑中流出。
但应当指出,诸葛亮忠于刘备父子的思想,是他的封建正统思想的表现。这就是本文局限性所在。但这是具体历史条件使然,我们不应苛求于古人。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1-8-18 13:30
24 《出师表》教学设计
湖北省宜昌市第四中学 郭锋 郑小蕾
【教学依据】
本文情词恳切,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叙事,表达流畅而自然,言辞中肯而声情并茂。开头分析蜀国面临的形势,陈述自己的治国主张;中间回顾往事,追忆诸葛亮自己以身许国的经过,抒发忠于蜀国、忠于刘备父子的感情;结尾时理清君臣职分,表达竭诚图报的心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本文文质兼美,情理交融,实在不可多得。教学应该学生读、背、悟、思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得到提到。
综合性学习是新课程下语文学习的一大特色,语文综合性学习应该是有机渗透于阅读教学过程之中的。在学习本课时,还应该结合文章涉及的信息丰富、包含的思想深邃的特点,组织相关综合性学习,合理地将语文学习发散到课外,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发展。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在学习中了解“表”这种文言文体的一般知识;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概括内容要点;多层面解读文章,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迁移性阅读的能力;品读语言情感的深切,体会行文构思的明晰的特点;掌握阅读“表”这一文言文体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反复诵读,在读中感知文章大意及内容要点,在读中品味语言情感的深切,在读中质疑探究、迁移发现;鼓励学生对课文内容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强调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之间的对话、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实现师生的互动;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多角度阅读。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通过对本文的学习,学会怎样对他人“声情并茂”的陈述自己的观点和建议;怎样正确对待他人对自己的恩惠;怎样看待自己的责任等问题。在讨论思辨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这一情感培养绝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应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自己从多角度去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而学生对诸葛亮人品、气节的思考解读过程,实际上就是情感培养过程、价值观的形成过程。
〖教学方式〗
1.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品味。
2.由单向思维转向多向思维,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多元化思考。
3.注意传授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在学习思考,在思考中发现,在发现中走向完善。
4.重视教与学的双边性,重视师生互动,注重学生的自主理解和思考,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与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成功的喜悦。
5.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自然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切忌为了完成目标而强行设计教学环节。
6.要借助学生的学习兴奋点和兴趣所在,以知识链接的形式,将学生对文本本身的学习拓展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更为广阔的时空中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
课时可根据课堂推进状态自我调节。
一、诗句导入,激发兴趣。
以组合诗句的方式,通过“出师一表”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课文。
二、自读课文,扫除障碍。
通过学生自读课文,熟悉课文,提出疑难,扫除朗读和理解的障碍。
三、共读课文,理清要点。
以理清文章结构为目标,以教师范读为引子,通过师生共读课文,在读中理解课文,在理解中反复朗读,把握要点,品味语言。
四、综合学习,自主探究
学生围绕人物和作品评价或其他学习中的问题自我发现,自谈感受,合作探讨。
五、选背课文,文化积累
学生选背精彩片断,展开竞背,师生共评。
【教学实录】
一、对联导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三组被打乱的诗句,想请同学们把他们重新组合完整。(出示打乱了的对联)出师一表真名世,夜半挑灯更细看。
出师一表通今古,远比管乐盖有余。
出师一表千载无,千载谁堪伯仲间?
生: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生: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
生: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生:(小声嘀咕)怎么都有“出师一表”?
师:(笑着问)可不是吗?都有“出师一表”,而且都是在赞诵“出师一表”。这“出师一表”是什么呢?我们的历史小博士能不能帮大家解答这个问题啊?
〖点评〗以古代诗句对作品的评价引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增添学生人文素养。
生:可能是说的诸葛亮的《出师表》吧。
师:诸葛亮的情况,你能给大家做一个介绍吗?
生: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先生,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青年时隐居乡间耕种,后来,受刘备“三顾茅庐”,出山相助其完成大业。他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巧借东风、火烧赤壁、三气周瑜、七擒孟获、、空城退敌、六出祁山,一生辛劳,万古留芳,成为人们心目中智慧的化身。(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
师:真不愧为我们的历史小博士。难得你用这样整齐的句式向我们概括了诸葛亮辉煌而又多彩的一生。谢谢,请坐下。智慧的确是诸葛亮身上耀眼的光芒,除此而外,他忠诚报人的品格也令后人所称道。这三句诗中提到的《出师表》就是力证。
〖点评〗由人所共知的“智慧”自然过渡到学生不太熟悉的“忠诚”,为全文的理解和阅读打好基础,做好铺垫。
二、自读课文,扫除障碍。
师:下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在朗读时,注意字词的读音和句子的断句。如果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请做好记号,一会儿我们通过集体讨论来解决。(学生自读课文并提出疑难之处)
生:“开张”是什么意思?
生:“痛恨”是什么意思?
生:“感激”是什么意思?
生:“谨慎”是什么意思?
师:看来大家还真遇到了不少难题,有没有哪位同学能帮大家解决一下呢?(生紧皱眉头,若有所思)
生:老师,我知道,可当我将自己的理解放到原文中后,就讲不通了。(其他同学表赞同的点点头)
师:这是因为大家提出的这些词的意义随着时间的演变发生了变化。“开张”:今义是商店开始营业或商店每天第一次成交;本文中的古义是开放、扩大。“痛恨”:今义是深切地憎恨;古义是痛心和遗憾。“感激”今义是由衷感谢;古义是感动、激动。“谨慎”今义是做事小心;古义是认真、慎重。同时,这篇课文中还有许多单音词也是古今异义。如:先、崩、弊、诚、愚等,大家在学习时应加以分辨。
生:“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这句话该怎样断句呢?
生:应是“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师: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要这样断句吗?
生:根据课文注释,这句话是讲:如果有违反法令的或者是品行良好的人,应交给主管的官来判定他们受罚或受赏。用这来表明帝王的治理是公平英明的,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让宫内和朝廷行赏之法不同。
师:讲得不错,看来,大家通过三年的学习积累已形成了良好的文言语感。我为大家感到高兴和自豪。下面,这样,大家还可以从文章中找找这样的长句,读读看。
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生: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
〖点评〗放手让学生自由阅读,互质疑难,合作解答,体现自主和合作的学习精神。在合作学习中把握本文长句较多的特点给予重点引导,体现教师在关键处参与的重要性。
三、共读课文,理清要点
师:大家都读得不错。对句子的朗读节奏把握的很好。下面,我把全文给大家朗读一遍,请大家在对照我和大家朗读异同的时候,请重点关注:本文先后写了哪些内容?试着把文章的思路整理出来。(教师范读)
师:你了解到文章写了哪些内容
生:写向刘禅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师:哦,“一系列”建议。哪些建议呢?在课文哪些段落写的呢?
生:在课文1-5段写了这些建议。一共三条:一是开张圣听;二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三是亲贤臣,远小人。
师:你对这三条建议是如何理解,有何看法呢?
生:“开张圣听”,就是要广开言路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听到真话,从而更好的治理国家;“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就是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样人们遵规守法,国家才不至于一片混乱;至于“亲贤臣,远小人”,就是保证国家向良好的方向发展,不被奸臣所害。
师:恩,解答得真不错,还使用了我们现在的惯用语。看来,对文章的一部分内容已经深有体会了啊。大家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生:我觉得这是诸葛亮在充分分析了当时的形势之后得出的结论。因为,在“三国鼎立”的时候,只有蜀国是最弱小的,如果不发展,必遭灭亡。而要发展壮大,就需要帝王是贤君、明君,而要想成为贤君、明君,就应按诸葛亮提的三条建议去做。所以,诸葛亮提出了这些建议。
生:诸葛亮重点提出的建议是第三条:亲贤臣远小人。而且这一条建议十分具体,把自己举荐的人具体特点和优势都一一讲明了。
师:大家读到了吗?有哪些人,又各有怎样的特点?
生:文官有郭攸之、费羿、董允等人,他们的特点是“良实”“忠纯”;武将是向宠,他的特点是“性行淑均,晓畅军事”。
师:举贤荐能,可谓用心良苦;坦诚进言,可谓竭尽忠诚。除此提出建议外,文章还写了什么呢?
生:诸葛亮还回顾了自己的身世和历史。在课文的第6-7段。
师:我们一起朗读这两段,一边读,一边和诸葛亮一起回顾他过去的岁月,看看他在这里回顾了哪些事情?(生齐读6-7两段)
生:老师,第7段并不都是在回顾过去。
师:哦。很有发现的眼光。不是在回顾过去,那是在写什么呢?这个问题我们一会来探讨。现在,我们先来看看诸葛亮回顾了过去哪些事情。大家都看过《三国演义》,对这些事情大致上都应该了解的,我们一起结合原文来明确一下。
生:有隐居隆中的事──“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生:有三顾茅庐的事──“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生:有襄阳兵败的事──“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生:有白帝城托孤的事──“临崩寄臣以大事”。
生:有南征孟获的事──“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师:人们回顾前尘往事,有人感叹时光匆匆、岁月易老,有人感叹平生多事、磨难万端,……21年来的风风雨雨在诸葛亮心头翻涌,勾起了他怎样的情怀呢?我们能否从这些往事的字里行间觉察到诸葛亮心头的情感波澜?
生:他内心充满着对刘备知遇之恩的感激与报答之情。三顾茅庐时,诸葛亮就是出于“感激”,也就是被刘备不因为他身份低微,礼贤下士,一而再再而三地登门求教而感动才出山相助;后来刘备又在临终之时把国家大事再次托付给他,他感到莫大的信任和感动,当然想要报答这种知遇之恩。
师:诸葛亮对刘备的情感真的有这么深厚吗?有一句古语描述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在这类问题的人格特点,它是最好的注解。大家知道这句话是怎么说的吗?
生:(很多同学齐声回答)“士为知己者死!”
师:是啊。因为刘备就是诸葛亮毕生才干的欣赏者,诸葛亮甘愿受他“驱驰”,唯恐自己不力,不能报答恩遇。这种竭心尽力的忠诚在刘备离开人世后就转移到他的后代身上。现在我们来看刚才那位同学提出的问题:第7段究竟还写了些什么呢?(师朗读“今南方已定……之任也。)
生:这是写诸葛亮出师伐魏的有利条件和迫切愿望。
师:诸葛亮伐魏兴汉的愿望有多迫切?你能结合第7段的原文来体会吗?
生:“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一连串的语句写出了诸葛亮规划伐魏计划的兴奋心情。可见愿望之强烈。
生:“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诸葛亮把伐魏兴汉视为自己不容推卸的职责所在。
生:后面的文章中还有。“臣不胜受恩感激。”诸葛亮“感激”的原因,其中也有刘禅委托他以讨贼兴复大任的原因。
师:我们共同来读一读,最后两段表达了怎样的意思。(师发起,全班齐读)
生:这里诸葛亮在表明自己的讨贼兴复愿望和决心的同时,也明确了治国职责,同时对刘禅委婉地提出了咨诹善道,察纳雅言的谏言,为自己离朝远征做好了妥善安排。
生:这两段文章同时还表达了报答刘备,尽忠刘禅的情感。
师:你从哪些体会到的?
生:“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就是报答刘备;立下这样的“军令状”来表明自己的全力以赴,就是尽忠于刘禅。
师:全文从提出建议到回顾历史再到表达伐魏兴汉的决心,应该说从始至终都贯穿着这样的情感。所以,后人说《出师表》中有6个字是文脉所在。大家看,是哪6个字呢?
生:“亲贤臣,远小人”。
生:不对,应该是“报先帝,忠陛下”。
师:为什么?
生:“亲贤臣,远小人”是诸葛亮向刘禅建议的关键所在;而文章中所说的一切,诸葛亮在实际里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报答刘备知遇之恩、效忠刘氏王朝。
〖点评〗阅读和理解紧密结合,通过朗读来增进理解,在理解中推动朗读,使文言解读轻松自然。
四、综合学习,自主探究
师:阅读了《出师表》,你对文章有怎样的感受,你对诸葛亮做何评价?下面请大家利用自己课外收集的资料,围绕这两个问题谈谈你的看法,也可以就学习本文过程中的其他问题自由地提出自己的疑惑或者发表自己的见解。
〖点评〗围绕作品开放课堂,为学生的自由思索和学习创设空间与平台。
生:我谈谈对《出师表》的一些看法。《出师表》从严格意义上讲是一种例行公文,其之所以能流传久远是因为它文中的报国的至诚,情意的真切,对后世影响的深远。历史上有不少文人对其作出了高度评价。如:陆游在《书愤》中写到“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文天祥在《正气歌》中写到“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等。
生:我提一个问题请大家帮我解答:本文是诸葛亮向帝王刘禅的上书,可在文中多次提到“先帝”,这是为何?
生:我觉得这是为了让刘禅牢记父亲的遗志。
生:我认为这是为了让刘禅学习父亲的用人之术。
生:我觉得这是诸葛亮为了表明自己对蜀国的忠心。
师:同学们分析的都很有道理。从此,我们能进一步了解这篇“表”文“声情并茂”的特点。大家还可以再去读课文,仔细品一品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蕴涵了作者丰富的情感。
生:我根据本文对刘备的死的称“崩”,查阅了相关资料,了解到古代对“死”的一些表达。一般帝王之死称“崩”,诸侯之死称“薨”,大夫之死称“卒”,士死称“不禄”,庶人之死称“死”。
生:学习本文中我学会了向别人陈述自己的观点时应条理清晰,思路清晰。
生:我们觉得还应注意加进自己的情感,就是人们常说的,做到“言之有裾,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样更有说服力。
生:我谈谈对诸葛亮的看法。诸葛亮是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他有政治远见,能对复杂的形势进行分析并从中找出规律,定出方针。政治上赏罚严明,恩威并重。其他如开发生产、发明新武器等,都有其突出的历史价值。同时,他的散文独具特色:语言恳切,感情诚挚,论事透辟,推理严密,文风平易。《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称他的文章“声教遗言,皆经事综物,公诚之心,形于文墨,足以知其人之意理,而有补于当世”。
师:这位同学结合自己课外了解到的历史资料来评价人物,值得肯定。有没有同学能够谈谈阅读《出师表》后对诸葛亮的感受?
生:我谈谈自己的一点感受:我觉得太压抑。以诸葛亮经天纬地之才,辅佐刘禅实在是亏了。(众笑)大家都知道一句俗语:“扶不起的阿斗”。这个阿斗就是刘禅。他后来听信宦官,朝政荒废,无所作为,蜀国终于被人家灭亡。实在是让诸葛亮一世英名和心血付之东流了。坚持对这样无用的人尽忠,实在是令人不可思议!!
生:可见诸葛亮有先见之明。在本文中,他不是力陈“亲贤臣远小人”吗?
师:这位同学的感受很值得探讨,很多史学家也在这样的问题上争论不休。有人摇头感叹诸葛亮的尽忠是“愚忠”,有人又对他的忠诚品格推崇备至。我想,准确评价一个人不能离开他具体所处的时代,而用现代的观点来思考又能使我们得到很好的经验和教训。对这个问题同学,请课下查阅相关资料,把自己的观点整理成文章,我们再做专题交流,好吗?(生赞同)
〖点评〗表面上虽然对课堂上产生的观点不置褒贬,但却从多个角度引导思考方向,并激发学生将学习由课堂发展到课外,推动学习成为“不终止于课堂”的自主历程。
五、选背课文,文化积累
师:大家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表现的很出色,相信在接下来的环节中会有更精彩的表现。前面提到的三副对联对本文给予了高度评价,我想,但凡好的文章,看到了是一种幸福,若能诵记下来,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了。下面,请同学们选择文章中自己最欣赏的一段,读熟并背诵下来,看谁选得好,背得快。(学生读背,学生竞背,师生共评。)
〖点评〗在理解的基础上做好古典文化积累,帮助学生吸取优秀文化的营养。
【教学反思】
一、文言文的理解应该是和阅读始终结合在一起的。通过朗读来增进理解,在理解中推动朗读,二者就会形成解读的合力。
二、在综合学习的过程中,应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提倡多角度、有个性的阅读。让学生在多种见解中产生思想的碰撞,迸发智慧的火花。这样在解读中就会出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喜人场面。师生都能从此环节中收获意外的惊喜。
三、注意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佳境。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1-8-18 13:31
24 忠诚与智慧共铸《出师表》奇文
浙江省建德市寿昌初中 唐正富
提起诸葛亮,人们首先会联想起他那杰出的明睿智慧。然而通过学习,我们更会认识到是忠诚与智慧共同铸成了诸葛亮《出师表》这篇千古奇文。该文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国尽忠为民谋命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熠熠生辉、光照万古。
目标的思想内容兼容忠诚与智慧。蜀国偏居蜀地,穷山恶水居多,偏安不是长久之计。蜀国君臣们最终目标便是要“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在诸葛亮未出茅庐时那番著名的“隆中对”里已分析过先三分天下最后一统天下的形势,显示出了诸葛亮智谋非一般聪明人可比。为“光复汉朝”献计献策殚精竭虑深入不毛七擒孟获平定南方北伐中原都体现了诸葛亮的坚贞忠诚。然而,智慧的诸葛亮在这次北伐前已敏锐地感觉到此番出师的不利:后主沉缅于声色犬马,玩物丧志,亲近小人,远离贤臣,是国家败亡兆头啊!何况即将北伐,后方不稳,前线岂能成功?借实现宏伟目标忠贞思想售出自己“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三条治国建议的套餐,犹如箭在弦上不得不撰文加以告诫,在诸葛亮实在算得聪明。其中“亲贤远佞”条目,作者是反复叮咛,明确其实现与否是“先汉所以兴隆也”及“后汉所以倾颓也”的不同结果产生的前提条件。言下之意,要做中兴汉朝之明君必需“亲贤远佞”,否则亡国局面指日可待。这样的话语,在人们说来大抵会太露形骸,而在诸葛亮口中、文中见去忠贞思想多多却又无比让人感觉妥帖舒坦,骨子里呢又同样达到了劝谏他人改过的目的。
艺术笔法内容详尽表达了忠诚与智慧。首先,写法上皮里阳秋笔法堪称一绝。《出师表》借忠诚报国之名行劝箴智谋之实明确无误。一般大臣劝谏君主改过,不是太过于指责遭来横祸,就是太过于委婉没让君主醒悟达不到目的;而诸葛亮置身其中,再三明示忠诚,又搬出最高奋斗目标──“兴复汉室,还于旧都”金苹果来诱导,然后指出为达此目标君主还须加强管理统治,既中听又管用。确实,“北伐中原”与“宦官弄权”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不预先解决,不但北伐无功而且可能会祸及社稷。也即“亲贤远佞”确实是对宫中祸国现象祸国之人有所指,故希望后主能加以防范。诸葛亮未曾托大来教训,而以实现远大目标来谈当务之急“一石也而两鸟”,实在忠贞有余且也明智有余。其次,擅用对比笔法来阐明观点,一示忠诚,再融聪明。全文大基调为我诸葛亮及众臣一生总忠先帝报陛下,说明先帝有亲贤气度,希后主“光先帝遗德”、“咨诹善道,察纳雅言”,也来励精图治亲贤远佞光复汉室。其忠心可鉴。办事总为君主及他人着想又是诸葛亮的智慧。还有,在阐述“亲贤远佞”的第三至第五的三个自然段中,作者从国家事业这个高度“是兴隆还是倾颓”来对比论证它的作用,让后主明确了“亲贤远佞”方能“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特别是围绕“亲贤远佞”问题将先汉与后汉不同结局作出对比,危害易见,益处也更突出。而避害向善也人之常情,君主更不例外。诸葛亮行大智谋大忠,令人称羡。不仅于此,作者还从后主施行“亲贤远佞”不力情况角度对比来举例以示忠诚决心,这也很有远谋。“愿陛下托臣以兴复汉室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然后再对后主也提出“亲贤远佞”希望,作者对自己及臣下说的是反面情况,对后主讲的是正面希望。为君主考虑问题在事先,入情入理又体现在语言上,后主定然心悦诚服,虚心接受。诸葛亮这样的大忠大智在人间真正不多见。
综上所述,诸葛亮用心血以大智与大忠共同铸成了一曲千古绝唱《出师表》,它的思想价值及艺术价值无疑都是不朽的。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