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打印本页]
作者:
王静
时间:
2008-6-12 19:50
标题: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不懂的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主要段落。
3、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4、
了解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学生实际及教学策略:
这篇课文的内容,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因此:
a
、在学生已具备独立预习能力的基础上,重视预习的布置,为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情感打下良好的基础。
b
、在阅读过程中,抓住重点词语的理解,充分启发学生的想象,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有效手段,强化感悟,体验情感。
C
、充分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以保证教学理念的实施和教学目标的落实。
各环节教学目的及教学流程如下:
一、
重视预习的布置,为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情感打下良好的基础。
1、
收集有关抗美援朝的资料及英雄事迹。
2、
通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音。
3、
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雪中送炭”“唯一”“同归于尽”“代价”“噩耗”“片刻”
4、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5、
在书上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内容。
二、
放录像,简介时代背景和作者,引入情境;板书课题后提问,范读课文,触发情感。
1、
放录像
a
、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唱《志愿军军歌》跨过鸭绿江,奔赴抗美援朝战场。教师提问:你知道录像中表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吗?
你能简要地谈谈这一事件的历史背景吗?
放录像
b
、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在车站告别的场面。
提问、引导:录像中表现了什么样的告别场面?你有怎样的感受?
2、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范读课文。
导语:中朝人民并肩作战,美帝国主义受到了沉重的打击,被迫于
1953
年
7
月
27
日在朝鲜停战协议上签字。中国人民志愿军遵照党中央的指示,分期分批撤出朝鲜回国。著名作家、志愿军随军记者魏巍,以真切的情感和生动的笔墨,记录了
1958
年最后一批志愿军战士回国时,在车站与朝鲜人民告别的情景。那场面催人泪下,那话语萦绕耳畔,传遍车站,弥漫天空:“再见了,亲人!”(板书课题)
下面认真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想:
a
、这篇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b
、“再见了,亲人!”这句话是谁说的?为什么这么说?
3、
学生交流、讨论、汇报,教师引导上述问题。(依依惜别的深情,赞扬了中朝人民的友谊。这句话是志愿军战士说的,因为课文是以志愿军对送别的朝鲜人民谈话的口气写的;也可以说是朝鲜人民为志愿军送行说的话,因为他们在与志愿军长期的并肩作战中结下了深情厚谊。)
三、
指导学生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悟情感,初步形成一些表象化认识。
1、
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默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都写了哪些告别的场景?可以分为几大部分?
3、
再认真默读课文。
a
、在文中标出明确表达志愿军和大娘、小金花、大嫂依依惜别的句子。
b
、想想文章前三个自然段在写法上都有什么特点。
4、
初步进行有感情地朗读,把自己喜欢、印象深刻的段落多读几遍。
5、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6、
指名读全文。进一步体会志愿军和朝鲜人民结下的深情厚谊,初步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
四、
精读课文,典型段落引路,培养自学能力;理解重点词、句,展开丰富想象,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强化有感情地朗读,深化、升华情感,逐步形成一些理性化认识。
1、
质疑:
a
、你喜欢文章的哪一部分或哪一自然段?简要地说说理由。
b
、熟读课文后,还有哪些内容没有理解?
2、
精读课文第一部分。
精读第一自然段,典型引路。
(
1
)教师提示、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汇报。加强朗读评价、指导。
a
、这段话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可以分为几部分?
b
、读了第一句话,你知道了什么?怎样读好这句话?
c
、志愿军为什么让大娘停住送别的脚步?标出有关内容。
d
、想象大娘摇头时的情景,她会怎么想?怎么说?
e
、志愿军战士为什么永远不会忘记朝鲜阿妈妮?怎样读好
2~7
句?特别是重点词语和带“?”“!”句子的语气。
f
、是谁在什么情况下送来什么?“雪中送炭”是什么意思?
g
志愿军光是看着打糕而感动的流泪吗?望着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打糕的朝鲜妇女,他们会想些什么?心情怎样?怎样读好送打糕这部分内容?。
h
、“唯一”
是什么意思?文中是怎样描写大娘救伤员的?这“一景”“一丢”说明了什么?怎样读好救伤员这部分内容?注意读好重点词语。
i
、把最后一句话变成直接叙述的句子,比较一下,和原句有什么不同?怎样读好这句话?注意句中停顿。
j
、对于大娘这样的慈母,我们应该怀着怎样的感情来读这一段?指名读,师生评价,教师指导读,学生再练读。
(
2
)回顾小结:教师提示、引导,总结学习方法。
a
、你理解这一段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吗?可以分几部分?
b
、抓住重点词语的理解,展开想象,感悟朝鲜大娘对志愿军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
c
、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有感情地朗读,注意读好重点词语和带“?”“!”的句子,特别是第一句和最后一句,以表达真切、强烈的情感。
引导学生按照学习第一自然段的方法学习第二自然段。默读思考,交流,讨论,汇报下列问题:
a
、这一段写的三部分内容都是什么?当志愿军劝慰小金花时,她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怎样读好
1~4
句?
b
、小金花和妈妈在救侦察员老王的整个过程中,是怎样做的?说明她是怎样的小姑娘?怎样理解“同归于尽”和“焦急”?
小金花是怎样焦急地等待妈妈的?怎样读好这段的
5~11
句?
c
、小金花是个孩子,我们应该怀着怎样的感情读好这段话?注意读好重点词语和带“?”“!”的句子。师生评价,练读,指名读。
独立阅读第三自然段。
导语:通过前两个自然段的学习,我们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围绕三个方面,自己提出问题来理解这一段。
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学好这一段应做些什么?”然后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讨论、汇报的要点:
a
、这段写了哪三部分内容?当志愿军劝慰大嫂时,大嫂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b
、“代价”
是什么意思?大嫂为志愿军付出了怎样高的代价?想象大嫂到前沿阵地为志愿军挖野菜、倒在血泊里是怎样的情景?她会怎样做?
c
、大嫂是个中年妇女,应该怀着怎样的感情读好这段话?
师生评价,练读,指读。
3、
精读课文第二部分。
(1)
为什么志愿军称朝鲜人民为“亲人”?
为什么称朝鲜的土地为“亲爱的土地”?
根据课文内容,想想:在战争年代,志愿军为朝鲜人民做了些什么?朝鲜人民为志愿军又做了些什么?补充介绍
补充介绍
:在朝鲜停战后,志愿军是怎样帮助朝鲜人民重建家园的。
(2)
从这些生动感人的事例中,可以看出中朝两国人民结下的深情厚谊是怎样的?
(3)
当志愿军在车站与朝鲜人民话别时,心情是怎样的?会说些什么?朝鲜人民的心情是怎样的?他们又会说些什么?
(4)
“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5)
认真理解这部分内容,并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
五、研读课文,强化内容的理性化认识,领悟表达方法。
1
、你认为我们的志愿军战士是怎样的人?你还能介绍一些有关志愿军战士的事迹吗?
2
、战争过去了,在现代和平的生活中,还有哪些我们认为可敬、可爱的人?
3
、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觉得这篇课文写得怎么样?为什么?(
a
、情感真切、强烈。通过对依依惜别场面的描写,盛赞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b
、运用典型人物几典型事例,采用多种句式,表达的情感淋漓尽致。)
六、课外拓展,学习、借鉴、积累。
1
、以《梦中见到阿妈妮》或《金花来到我们中间》、《我想对朝鲜大嫂说》为题,写一篇想象作文。
2
、阅读魏巍的散文集《最可爱的人》,摘抄你喜欢的段落。联系现实生活,以《新时代最可爱(或可敬)的人》为题,写一篇学习课文的心得。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