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小学美术教案精选 [打印本页]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6-8 06:39
标题: 小学美术教案精选
奇妙的建筑

执教老师:黄水木



教学目标:

1、          观察感兴趣的生物的外形、结构特征、模仿他们的样子设计出有趣的建筑;

2、          通过观察、比较感受建筑物的美,在学习中体验发现和创造的乐趣;

3、          培养有喜欢大自然的情感,有创造性学习的愿望。

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由生物的外形特点联想和设计奇妙的建筑。

教学难点:

如何设计出奇妙的建筑,让生物的特点与建筑的特点巧妙地结合。

教学过程:

一、     引入课题

1、          将准备好的玉米棒、贝壳或仙人球实物带入课堂,然后开始组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课堂用语:老师现在要拿一些很棒的东西给大家看:“这是什么东西?”你们可别小看这些东西哦,知道吗?世界上有些非常著名的建筑还是模仿他们的样子设计出来的呢!

2、拿一种实物出来提问,了解模仿它的原因(从实物的外形、结构特征和色彩去分析)。

提问:你知道为什么要模仿它的样子设计吗?

学生:因为它的形状是圆的,表面长着很多刺,外形既特别又有趣。

问:那么有趣设计,你们觉得奇妙吗?

好!那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学习“奇妙的建筑”,好吗?

幻灯出示课题

(板书:奇妙的建筑)

二、探讨与想像

1、刚才我们了解到有些建筑是模仿一些生物、植物或者是动物的样子来设计的,那在我们学习设计建筑前先来观看一些图片,进一步了解建筑。

2、幻灯演示图片:

(1)提问:看了这建筑让你联想到什么东西?好像是模仿什么东西的样子来设计的呢?你觉得它哪里最奇妙,最独特?

(2)除了刚才看到的这些奇妙的建筑,在生活和我们的周围里,你还见过哪些奇妙的、让你难忘的建筑吗?

(3)同桌讨论

小结:从刚才看到的建筑、你们有没有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呢?是什么呢?

回答:他们的外观、结构都很独特,很奇妙。

(4)通过上面的探讨,我们了解到这么美观、奇妙的建筑物都是设计师设计出来的,你们想不想也来当一名设计师?

提问:谁来说说你准备设计一组怎么样的奇妙建筑?

三、    引导设计

我们如何来设计一组奇妙的建筑呢?

想一想:

模仿什么东西把奇妙的建筑设计出来呢?

步骤:

1、          构思(模仿什么东西来设计?)

2、          起稿(画出建筑的形状)

3、          上颜色(注意色彩的搭配)

4、          调整画面

四、     同桌讨论后作画。

五、    评一评,比一比

1、          作品展示:画好的作品拿上展板展示。

2、          自我评价:作者发言,你设计了什么样的建筑物?是怎样想出来的呢?

3、          他人评价:你最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可以从建筑的奇妙、结构、特点和色彩去评价)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6-8 06:40
标题: 回复:小学美术教案精选
《菊花邮票设计》

小榄镇升小学  执教:黄水木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和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新课标在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中提出:用身边容易找到的、熟悉的各种媒体,通过看看、想想、画画等方法进行简单的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在设计这节课过程中,我首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从猜谜语来导入课题,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习积极性。继而,通过欣赏中国邮票、菊花等图片,层层递进,使学生沉浸在菊花邮票的艺术海洋之中,不知不觉产生创作欲望和创新意识。在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对学生作品的评价进行自评、互评,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邮票图案独特的构图和色彩,学会用菊花图案来设计一枚漂亮的、独特的纪念邮票,感受美,喜欢邮票。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设计和制作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实践,体验菊花邮票美、表现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设计一枚图案简洁、主题突出、色彩鲜艳的菊花邮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运用表现手法创作菊花邮票。

【教学准备】

教具:信封、邮票、邮票课件、范例、创作材料等

学具:菊花、绘图纸、卡纸、油画棒、彩色水笔、剪刀、胶水或双面胶。

【课堂过程】

谜语导入,趣味引题



1.师:黄老师跟菊城小学三(1)班的同学接触了一会儿,我感到咱们三(1)班的孩子都很聪明,现在我出个谜语考考大家,看谁是最聪明的孩子。



薄薄一张纸,四边细牙齿,两地朋友要谈心,必须请他当差使。



2.课件展示:邮票



授新课



一、观察、欣赏邮票

1、师:果然是聪明的孩子。为了奖励你们,黄老师特意为大家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邮票图片,让我们一起细心观赏,了解它的特点。(投影机出示邮票图片几张,不同形状、不同图案,连续出示。)

3、师:谁观察到邮票上有哪些东西呢?(学生边讲老师边板书齿边  图案  颜色  面值  发行时间、地点)

4、师(小结):看,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中间是漂亮的图案,旁边还有邮票的面值、发行时间、发行地点、边上有整齐的齿孔,构成了一枚漂亮的邮票。

5、师:让我们也来设计一些具有小榄特色的邮票好吗?最能代表小榄特色的是什么呢?

6、师:对了,菊花是小榄的镇花,它的名声享誉全国各地,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小榄的菊花我们就一起来设计菊花邮票吧!

7、板书课题:菊花邮票设计

二、欣赏菊花

1、  师:在设计菊花邮票前让我们先来欣赏菊花盛会中百花齐放的景象吧!

2、  (出示菊花图片 1、造型  2、单独  3、造型单独)

3、  师:那么多的菊花,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喜欢呢?

4、  师(小结):是呀,菊花种类繁多、千姿百态、色彩绚丽,怪不得我们小榄人那么喜爱菊花,赏菊、品菊、咏菊已经成了小榄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三、菊花邮票设计

1、(小组讨论)今天,我们就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设计这具有小榄特色的菊花邮票。如果让你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设计,你会怎么设计呢?就让我们一起在小组里讨论吧。

2、(学生汇报)谁能代表自己的小组说说怎么设计菊花邮票呢?(至少请五六个学生说)



出示:

邮票设计:

选择外形

确定图案

写上面值、发行地、发行时间

剪出齿边



3、看来,同学们都能从菊花的造型、颜色等来设计菊花邮票,我们马上就要小组合作制作菊花邮票了。制作前要提醒大家注意,小组合作要有明确的分工、互相协调,每位同学负责一部分工作。



四、学生设计

1、  要求(课件展示):

图案造型生动,形象饱满,主题突出,色彩鲜艳,富于装饰性;文字要精心设计,写艺术字,邮票的各个要素要安排合理。

2、学生设计邮票,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及时指出学生在设计存在的问题,对设计精巧、新颖的学生,及时给予鼓励、展示。发现基本要素安排有遗漏的及时提醒。

五、展示评价(总结):

1、  学生主动将设计好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2、  谁说说喜欢哪一张?为什么?

3、作者介绍自己的设计意图,优点在哪儿?有什么改进的地方?

教师总结、拓展:

其实邮票的主题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菊花只是其中的一种主题,以后我们还可以设计以人物、动植物等为主题的邮票,只要我们能够细心观察、用心创造、大胆设计,就能设计出很多既精美又有特色的邮票来。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6-8 06:41
标题: 回复:小学美术教案精选
《苗家花前篼



李永永老师 提供并辅导

  一、欣赏评述

  1.你见过背篼吗?背篼是用来干什么的? (引发学生思考)
  背篼是我国老百姓原始的一种生产生活用具,特别是农民在农耕与收获的过程中,它发挥厂极其重要的作用。

  2.出示少数民族的苗家花背篼与一般的背篼让孩子比较,学会分析判断不同事物的不同特征。
  发现问题:
  a.外形上有什么不同特点?
  b.竹块在编织上有什么不同特点?
  看了背篼之后,你联想到了什么?
  “苗家花背篼变化丰富,很美,农民伯伯很辛苦,很勤劳,它美观又实用。”

  二、视觉表达探究

  1.寻找感觉——用毛笔在宣纸上画出墨线:
  引导学生尝试比较:
  粗线条与细线条在画面中的效果:
  中锋与侧锋在画面中的效果;
  湿笔与寸:笔在画面中的效果:
  浓墨与淡墨在画面中的效果。

  2.浓墨重彩法介绍:
  a.用于指在宣纸上轻轻勾出物体的外形;
  b.用大笔浓墨将形填满:
  c.用浓重的彩色直接点写。

  小结:表现对象时,用色彩刻画物体的精细部分,笔尖调尖勾线细,用笔稍干,墨色浸润的地方水分要多。

  三、学生作业
  用浓墨重彩表现方法写生花背篼。
  要求:仔细观察背篼的花纹及形状写生,可以添加内容。

  四、教学后记:
  本节课是一节国画游戏课,—方面让学生感知体验用线、色、墨的乐趣,另一方面又让学生初步了解国画表现的多样性,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6-8 06:41
标题: 回复:小学美术教案精选

教改公开课之二《撕纸添画》



一、出示纸片,教师示范怎样撕纸添画,激发学生兴趣。
导入课题:《撕纸添画》
二、出示色纸卡片,要求学生讲出色纸颜色的名字,并说说哪些东西是这种颜色的。
三、课件演示:各种颜色的物体。
四、学生讨论:你见过的哪些东西,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
五、课件演示:家中的生活用品
常见的交通工具
可爱的小动物
六、教师示范撕纸
七、请学生上台示范撕纸
八、学生练习撕纸
方法: 一个人用手蒙着另一个的眼睛,另一个人用手撕纸。
介绍: 向别人说说你撕的纸象什么。
思考: 小组一起想想,撕出来的纸可以有多少种变化。
九、学生作业点评。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6-8 06:41
标题: 回复:小学美术教案精选
《拼拼摆摆》教案


版主以下是我的部分教案,请多多指教哦!
     
教学过程
            
引入激趣:
老师变魔术学生猜形状:同学们你们看(亮出手中的圆卡纸)这是什么?是吗?不全对!因为它是一张回变魔术的魔术纸!
不相信你就来瞧瞧看!只要同学们请闭上眼睛说:一二三变我就变魔术     
生答:纸!     
老师用投影演示折、画、剪、拼(书中的图形),你们看这是什么?     
生答:花瓶、树 金鱼…     
是吧,一张小纸片能变出这么多的东西厉害吧!那就给点掌声咯!谢谢、谢谢为了回报大家我就吧魔术的秘密告诉同学们,
你们想学吗?那么就赶快打开书本一起来学习《拼拼摆摆》的魔术。(出示课题)     
生:(掌声)好!
     
学习新内容    学习圆片的分解和摆拼:

    好我们先学习圆形纸片的制作,同学们请拿起你的纸片和剪刀!(用投影演示折、画、剪、拼)先对折纸片再画出要剪的
形状最后剪下来各块小纸片就可以摆图形了。同学们在你的桌面上试一试吧。看看谁变得快!
师巡查,辅导。     
生:跟着老师一起来制作。     
引导探索分法(分多少好)
    请一个最快摆好的同学的在投影仪上展示作品,师:大家说好看吗?是吗!那老师再考考你。(再剪碎点小纸片)这个你
又能摆吗?同学们,又试试看     
生:(停手,看背投屏幕)答:好
生:剪和摆     
引导:
师问:把纸片分多了几块好不好拼图呢?比起上次的那个易拼?为什么呢?
生答:难了,以为小了很多碎可很多!
表扬:这么难的问题也想到,真聪明!鼓掌    生:鼓掌     
自主探索:
那我们再来做一做难点的方形纸片,看它又会变什么呢?不如我做了再回答!
师巡查,辅导     
生:制作     
问:大家说一说它该剪成几块好?想一想每一块的形状又是怎样?一定要按照书的剪法吗!我们再剪一剪摆一摆比较比较。
师巡查,辅导     
生:思考、制作     
3分钟后请两位学生回答老师总结:剪时要注意剪4——6块为好、形状、大小、方向要有变化,以曲线为主、直线为辅。五
块!我剪的是…形、不一定,可以摆…     
拓展:
那其他形状同学们会不会呢?好!不如我们来比一比看!(课件展示:各组在5分钟内用两个自选形状拼图。给出几个形状
(参考)     
生答:能     
评价
选大魔术师:每位同学都有颗,把你的小星星贴到你喜欢的作品上!教师揭晓,访问得奖者和评委。高兴吗觉得自己为什么
会赢?你投谁的票?为什么选他们?     
生答:     
结束:玩七巧板游戏结束学习     
大家知不知道发明和玩这种拼图魔术是那个国家的人吗?是中国人!(了不起)早在宋朝就有了,还流传到了国外,并受
到世界人民 的喜爱,像。。它就是玩七巧板。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玩一玩吧!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6-8 06:42
标题: 回复: 小学美术教案精选
《在瓶子上的创意》教案


课题:在瓶子上的创意
年级:一年级(下)
课时:二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初步了解相关的设计知识,了解一些简单的技巧、技法。能结合所讲的知识和技法,通过学习,学会自主选择不同的材料工具,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 
自主选择不同的技法和材料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在瓶子上进行设计创作的构思。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学具准备:
空瓶、颜料、剪刀、纸、铁丝、黏土、白胶、钮扣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展示多种不同的瓶子、让学生发挥详细说说它们的用途
观察、欣赏
感受、分析不同瓶子的特点和用处


二、课



1
多媒体演示,并根据内容相应提出有关问题并解说。
2
拿出多媒体课件中出现的样品,得出结论:一种制作方法可以用不同材料来完成,而一种材料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现

1
欣赏多媒体演示:一个装满果汁的瓶子成为了废品,又如何变废为宝。
2
尝试用水粉颜料涂在塑料瓶上。
3
欣赏图片并以分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将自己的想法畅所欲言。
通过学生的自主体验与观察培养学生的发现与归纳问题的能力。
三、作



1
教师示范:如何在塑料瓶上上水粉颜料(添加一些洗洁精)
2.
让学生欣赏一些图片,启发学生思考“准备用什么方法、材料来装饰手中的瓶子?”
3.
3
(揭示课题)要求学生运用手中的材料,发挥想象力,在瓶子上进行创意。
4
板书:在瓶子上的创意
l、欣赏美术品。
2、讨论其他表现点的方法和材料。
充分运用直观的视觉形象,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学



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自主选择一些材料和方法对瓶子进行变化。
各自、小组合作创作
培养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利用各种工具材料进行美术造型的能力。
五、学生作品评价与教师总结。
1
组织学生以不同的方式来感受自己的作品,或分组、或个别。

2
教师和学生一起对作品的分析、修改、调整。

让学生作简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选一选哪一小组在学习中比较认真,作业效果也比较好。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评价与欣赏感悟能力。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6-8 06:43
标题: 回复: 小学美术教案精选
《月亮的故事》教案


课题:《月亮的故事》
年级:一年级(下)
课时: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形、色知识进行自由的、无拘束的表现
2.激发学生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激励学生成为探索太空的有志者。
教学重点: 发挥想象,大胆创作。
教学难点:激活学生的想象力,画出人和月亮之间的关系、有趣的故事,创作生动活泼的画面。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范画。

学具准备:
全套画画工具、深色纸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1.看录像,听音乐,创设情境观月亮。
2 .讲故事,念童谣,激情涌动想月亮。
观察、欣赏
感受、分析,观看


二、课



1、揭示课题,看课本 (读一读:月亮是地球的好朋友、地球的卫星。 月儿在云朵里穿行,她有很多美丽的故事,我们也来说说,好吗?)
2、启发构思 (调动学生的记忆、想象,分小组议论、交流关于月亮的故事、传说、儿歌、人类登月等。还可让学生上台讲讲人类与月亮之间的关系等。)


在欣赏中锻炼自我感悟图形的能力,调动学生的记忆、想象
通过学生的自主体验与观察培养学生的发现与归纳问题的能力。
三、作



借助教材中的图片及学生作品,开阔学生的创作思路。同时教师渗透构图、形、色知识教育。

l、欣赏美术品。
2、讨论其他表现点的方法和材料。
充分运用直观的视觉形象,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学




自主方式、合作方式。
作业要求:发挥想象,大胆表现《月亮的故事》


各自、小组合作创作
表现方法:可绘画,可剪贴,可手工制作等。
培养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利用各种工具材料进行美术造型的能力。
五、学生作品评价与教师总结。
从教学目标、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等方面作综合评价。
评价活动还穿插在学生的创作过程中,以激发学生的表现热情。

采用自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交流创作感受,评价作业效果。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评价与欣赏感悟能力。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6-8 06:43
标题: 回复:小学美术教案精选
《鱼的剪纸》教案



课题:《鱼的剪纸》

年级:一年级(下)

课时: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剪纸语言的审美特征,用发展的眼光、开放的思维学习剪纸技法并能注意运用最适合的剪纸技法表现作品。制作有特点的剪纸作品。

过程与方法:激励学生在探究剪纸语言特点的过程中,积极、主动、灵活地使用剪纸技法制作作品。

教学重点: 

体验剪纸艺术的独特美感,制作有自己想法的剪纸作品。

教学难点:学生对不同剪纸技法产生的效果的感受和实际的使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范画、刻刀、垫板。

学具准备:

全套剪纸工具、深色纸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


     展示鱼的剪纸作品,揭题:《鱼的剪纸》。鱼是人们司空见惯的水中动物,形态多样,学生的创作的兴趣点比较广,容易发挥想象
观察、欣赏
感受、分析剪纸语言



二、课






l、民间剪纸作品欣赏

2、现代儿童剪纸欣赏
在欣赏中锻炼自我感悟图形的能力,体验民间剪纸的审美情趣,以及艺术风格。 在欣赏中使学生对同龄人的剪纸作品产生情感共鸣,激发创作欲望。
通过学生的自主体验与观察培养学生的发现与归纳问题的能力。

三、作






民间剪纸和儿童剪纸的共通之处是:通过夸张、自由、多变、诙谐、自然的艺术形式来体现真、善、美。


l、欣赏美术品。

2、讨论其他表现点的方法和材料。
充分运用直观的视觉形象,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学












剪纸技法分析、示意

分析感悟上述剪纸作品的技法。出示有不同剪刻技法的剪纸作品,请同学们研究分析“用什么方法做的?…‘这样做有什么特点?认识到不同的技法有不同的视觉效果。“最合适的技法,就是最好的技法”。教师再对每一种技法进行归纳,示意,并鼓励学生创造新的表现方法。

演示作业过程:

选用深色彩纸→用铅笔构思起稿→刻制作品→调整作品→粘贴作品




各自、小组合作创作
培养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利用各种工具材料进行美术造型的能力。

五、学生作品评价与教师总结。
1、  组织学生以不同的方式来感受自己的作品,或分组、或个别。

2、  教师和学生一起对作品的分析、修改、调整。
让学生作简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选一选哪一小组在学习中比较认真,作业效果也比较好。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评价与欣赏感悟能力。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6-8 06:43
标题: 回复:小学美术教案精选
《用线作画二》教案



课题:《用线作画二》

年级:一年级(下)

课时:二课时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发现线能变画的奥秘,掌握方法

实践与创造:感受用线抽拉的乐趣,拓展想象

欣赏与评议:自谈画面蕴意与表现方法并评

教学重点: 用线创设画面

教学难点:表现方法与思维的拓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纸、范画、纸等。

学具准备:书、颜料、调色盘、毛笔、水罐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回顾与观察(导入)
由绕线画转入用线抽拉作画,发现两者之间的联系与操作要点
1、引发兴趣:不用笔。可用什么工具或材料作画?由此导入课题

2、活动感受:请学生在黑板上用线摆图形并作介绍

3、看图尝试:仔细看教材上的步骤图,请学生在组内尝试

4、教师引导:怎样才能拉出与别人不一样的图形

5、全班学生共同尝试
发现用线作画的奥秘,产生创作的欲望

二、课






  发现隐藏在作品中的图形,并能多手段、多方法的去制作、创造肌理,感受肌理艺术的美。


1、引导发现:抽拉后的图形其美感来自无意识的抽象美,是肌理效果

2、引导想象:抽拉后的图形象什么?可多角度观察,也可组内同学互相交流,谈各自感受

3、引导创造:不用笔,就现有的材料进行添加、变化
通过学生的自主体验与观察培养学生的发现与归纳问题的能力,发现作品内容(主题)与形式(线的存在方式)的和谐统一

三、作






研究已有作品中线存在的形式,与画面表现蕴意的内在联系。鼓励学生思考、尝试、发表意见


l、欣赏美术品。

2、讨论其他表现点的方法和材料。
充分运用直观的视觉形象,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学




   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自主选择一些材料和方法进行创作。
各自、小组合作创作
培养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利用各种工具材料进行美术造型的能力。

五、学生作品评价与教师总结。
全班学生作品贴在黑板上,共同欣赏

1、  评价内容:

抽拉的图形有趣吗?(2)肌理变化多不多?(3)想象是否丰富,添加效果好不好?

2、评价方法:在学生自评与互评基础上,教师适时总评
1、  欣赏、讨论、评价

2、  思维延伸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评价与欣赏感悟能力。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6-8 06:44
标题: 回复: 小学美术教案精选
《用线作画》教案


课题:用线作画
年级:一年级(下)
课时:二课时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欣赏各种用“线”构成的画,发现线造型的魅力
实践与创造:自我构思,用线创造新画面
欣赏与评议:互相观摩,挖掘闪光点
教学重点: 点、线、面的关系
教学难点:画面表现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纸、范画

学具准备:书、钢笔、勾线笔、色纸、刻刀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回顾与观察(导入)
引导学生观察:现实生活中“线”与艺术表现上的“线”,发现线与点、面的相互联系
1、启发谈话:上节课我们运用了一根纱线,通过蘸色,表现了偶然效果,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到处都有“线”例:窗外的树叶由两条弧线组合成、教室里的桌椅用直线组合------线是无处不在,无所不有的
2、作品感受:在美术表现手法中,都离不开线,例:儿童画、版画、水粉(彩)画、素描、刻纸等都是用线来表现的(请学生交流、介绍)
3、揭示课题


认识线的功能,产生创作的欲望


二、课




多媒体演示,并根据内容相应提出有关问题并解说。

1、引导欣赏:线的不同表现方式
2、引导思考:各异的“线”给人的感受(发表想法)
3、引导创造:构思与表现方法的选择(画、刻等
通过学生的自主体验与观察培养学生的发现与归纳问题的能力,发现作品内容(主题)与形式(线的存在方式)的和谐统一
三、作



研究已有作品中线存在的形式,与画面表现蕴意的内在联系。鼓励学生思考、尝试、发表意见

l、欣赏美术品。
2、讨论其他表现点的方法和材料。
充分运用直观的视觉形象,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学



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自主选择一些材料和方法进行创作。
各自、小组合作创作
培养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利用各种工具材料进行美术造型的能力。
五、学生作品评价与教师总结。
全班学生作品贴在黑板上,共同欣赏
1
评价内容:
1)表现“线”十分妥切、十分多样、灵活?
1
欣赏、讨论、评价

2
思维延伸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评价与欣赏感悟能力。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6-8 06:44
标题: 回复: 小学美术教案精选
影子大王》教案


课题:《影子大王》
年级:二年级(下)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增强自我情感流露及对事物的好奇心。
2、步接触依形想象并绘制的基本方法
3、初步认识较复杂的平面形,发展对形和色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 
1、让学生学习和初步掌握观察后对影子进行更丰富的造型表现;
2、能进行一定的配色和创意造型与表现。
教学难点:影子的互相重叠以及想象和描绘。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师作品、结合教材实际准备和收集网络上有关影子的资料。
学具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自己到操场上去仔细观察有关树和自己、同学的不同变化的影子;
2、教学直观示范作品等;
3、准备一些粉笔或者用水作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1、教师带学生到外面操场上,指导学生分小组仔细观察树的影子、别人的、自己小手和其他部位的影子变化;
2、问题思考:如果把影子给重叠起来又会有什么变化?
学生分小组仔细观察树的影子、别人的、自己小手和其他部位的影子变化,边观察边互相说一说。 学生观察与思考,边回答教师的问题。
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二、课





1、赏与启发。
指导学生分小组先进行自由观察,把观察到的感受在小组里说一说。

2、请每个小组同学用自己的小手在太阳光线投射下的不同变化。

3、重点指导学生学习用对称的方法用已准备的粉笔或者水进行描绘。教师边示范边讲解。

4、看一看重叠后的影子有什么新的不同变化?

一、全班分成八个小组,每个人都要观察、尝试影子变化所带来的兴趣;

二、讨论并说一说对影子的了解和认识;

三、学生主要观察物体对影子所呈现的不同变化效果;

四、重点学习、观察影子重叠的变化。五、学习运用对称的描绘方法进行联想、想象和创意。

通过学生的自主体验与观察培养学生的发现与归纳问题的能力。

三、美术作品中的奇妙运用。
1、请你对所描绘的影子展开想象和联想。
2、让学生在的这一活动过程中,根据各自的所看到的、所感所想,进行有趣的描绘,并找到适合表现的方法。

l、欣赏美术品。
2、讨论其他表现点的方法和材料。
充分运用直观的视觉形象,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学生练习。




教师作简单的作业布置。
1、学生根据作业要求进行创作:
用粉笔或者水进行造型; 有主题的所感所想,进行 想象、联想、 创作;
2、鼓励学生要有与别人不同的想法,还可以小组合作的方法进行创作。
3、让学生知道本节课学习评价要求及标准。
培养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充分利用各种工具材料进行美术造型的能力。
五、学生作品评价与教师总结。
指导每个小组参观其他小组的作业情况,根据评价标准进行简单评价每小组有创意的作品。
让学生作简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选一选哪一小组在学习中比较认真,作业效果也比较好。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评价与欣赏感悟能力。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6-8 06:45
标题: 回复: 小学美术教案精选
《叶片上的脉纹》教案


课题:叶片上的脉纹
年级:一年级(下)
课时:二课时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 观察并发现不同脉纹的排列规律
实践与创造: 寻找并表现出不同叶片上的脉纹
欣赏与评议: 集体作业展示并评价,互相交流
教学重点: 画出有脉纹的叶片
教学难点:1
叶片的外形描绘

2、纹的排列组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范画、纸、树叶

学具准备:采集不同造型的叶片、黑或蓝的勾线笔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回顾与观察(导入)
启发学生明白:生活中存在着许多不同形态的线,关键在于观察、表现、寻找构成规律
1
知识回顾:(展示前几节课的作业)讨论: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变化各异的线条,怎样能发现它们?(寻找线条的存在规律)

2
观察叶片:不被人们注意的叶片,叶面上也分布了密密的纹理、线条主次分明、排列流畅有序,多么像人类身上的血脉,请大家找一找规律


感受、分析不同叶子的特点和用处


二、课



1
多媒体演示,并根据内容相应提出有关问题并解说。
2叶片外形的表现
特征分析:左右对称,都有主脉(引导:主脉与次脉的联系)

能表现出造型各异的叶片以及脉纹
通过学生的自主体验与观察培养学生的发现与归纳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观察与比较法
三、作



3
脉纹的表现

1)范画欣赏:观察小脉纹的构成及组织规律
2)教材欣赏:掌握表现要领
3、引导创造:(相互讨论)

l、欣赏美术品。
2、讨论其他表现点的方法和材料。
充分运用直观的视觉形象,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学



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自主选择一些材料和方法对叶子进行变化。
各自、小组合作创作
培养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利用各种工具材料进行美术造型的能力。
五、学生作品评价与教师总结。
全班作品贴在黑板上欣赏
1、评价内容:
1)脉纹表现是否清晰?
2)主、次脉纹表现是否分明?
2、评价方法:在学生自评与互评基础上,教师适时总评
3、思维延伸:我们今天所表现的是自然界的纹理,思考:橘子皮的脉纹、木纹以及其它纹理如何表现,可动手画一画
1
欣赏、讨论、评价

2
思维延伸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评价与欣赏感悟能力。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6-8 06:45
标题: 回复: 小学美术教案精选
《树上的小鸟》教案


课题:《树上的小鸟》
年级:一年级(下)
课时:二课时
教学目标:
情感领域:
养成在创作中生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

认知领域:
感受正负形的差异,并了解负形的一些用法。

能力领域:
掌握镂印版画的基本操作方法。

教学重点: 以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为主,在探究活动中不断生成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多方向表现作品

教具准备:鸟鸣的声音文件、多媒体教学课件、示范教具、水粉纸、调色盘、水粉色、海绵、双面胶等。

学具准备:展示模型,水粉纸、剪刀、胶棒、透明胶、调色盘、水粉色、海绵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1、播放多媒体课件,欣赏鸟的声音和姿态。
2、刚才,我们看到了各种姿态的鸟,你能剪一只吗?

(用鸟鸣的声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播放多媒体课件直接导入主题)

感受、分析,观看


二、课



分享,出示镂版,介绍


尝试练习
学生研讨镂版的使用方法,汇报讨论结果
通过学生的自主体验与观察培养学生的发现与归纳问题的能力。
三、作



借助教材中的图片及学生作品,开阔学生的创作思路。同时教师渗透构图、形、色知识教育。

l、欣赏美术品。
2、讨论其他表现点的方法和材料。
充分运用直观的视觉形象,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学




出示展示用的模型,重点提示在制作过程中的需要注意的事项,并进一步引导学生的创作方向,如镂印树叶或用其它材料镂印。
(结合学生的实际创作情况适当增加学习活动的内容和难度)
各自、小组合作创作

培养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利用各种工具材料进行美术造型的能力。
五、学生作品评价与教师总结。
从教学目标、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等方面作综合评价。
评价活动还穿插在学生的创作过程中,以激发学生的表现热情。

采用自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交流创作感受,评价作业效果。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评价与欣赏感悟能力。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6-9 06:47
标题: 回复: 小学美术教案精选
《奇妙的点》教案


课题:《奇妙的点》
年级:二年级(下)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点”的奇妙形状与排列方法;学习利用各种工具、材料的性能进行美术平面造型。
过程与方法——合理利用自己喜爱的造型手段,以点的表现方式,创作一幅美术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自主的参与表现美术作品,体验用点创作美术作品的不同美感与奇妙乐趣,了解更多的美术表现方法。
教学重点:学习“点”的奇妙形状与排列方法,了解和运用各种表现点的造型手段。
教学难点:合理运用各种造型手段,以点的表现方式,创作一幅美术作品。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师作品。
学具准备:各种“点”的创作素材、用具。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初步感知与体验用点作画的奇妙之处。
1、导入:出示两幅教师创作的美术作品,请同学观察、交流两幅绘画的共同点。
2、揭示课题:《奇妙的点》
观察、交流作品,初步感受用点作画的奇妙之处。


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二、点的奇妙形状与排列方式。


l、点的奇妙形状。欣赏米罗的作品《午夜和晨雨
中夜莺的歌声》,观察点的各种奇妙形状。

2、点的奇妙排列方法。观察两幅作品,交流点的不同排列方法
l、表现与归纳点的不同形状。
2、观察讨论点的不同排列方法。
通过学生的自主体验与观察培养学生的发现与归纳问题的能力。

三、点在美术作品中的奇妙运用。
l、欣赏一些主要用点表现的美术作品。(重点介绍点彩派)
2、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其他表现
点的方法和材料。

l、欣赏美术品。
2、讨论其他表现
点的方法和材
料。

充分运用直观的视觉形象,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学生练习。




1、作业要求:自命主题,用奇妙的点来表现、创作一幅美术作品。(选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和用具:可与同桌合作完成)
2、教师巡视,及时引导与导。
自命主题,大胆尝试与创作。




培养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充分利用各种工具材料进行美术造型的能力。
五、学生作品评价与教师总结。
1、组织学生交流美术作品,适时评 价、鼓励。
2、总结与拓展。
交流创作的美术作品。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评价与欣赏感悟能力。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6-9 06:47
标题: 回复: 小学美术教案精选
《美丽的风帆》教案


课题:《美丽的风帆》
年级:一年级(下)
课时: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用彩泥、花布、彩纸或身边多种多样的可用物品可以制作成小帆船。
2.培养学生多色彩的感受及动手能力。
  3.分组在操场上做帆船游戏。
教学重点: 用丰富的想象力表现船帆的美。
教学难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现对大海的认识。

教具准备:各种帆船的图片,有关大海的视频资料,音乐、歌曲。

学具准备:彩泥、彩纸、彩笔、花布或纸盒。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欣赏
播放用关大海的影视资料和有关图片

(讨论
你有什么感受?


感受、分析,观看


二、课



出示各种帆船的图片:帆船有几部分组成?(船身、帆)

小组讨论:准备设计怎样的船身,怎样的帆?可以画出草图。 准备用什么材料来制作?

 
通过学生的自主体验与观察培养学生的发现与归纳问题的能力。
三、作



借助教材中的图片及学生作品,开阔学生的创作思路。总结:用料、色彩、装饰。

l、欣赏美术品。
2、讨论其他表现点的方法和材料。
充分运用直观的视觉形象,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学




用自己带的不同的材料制作一条小帆船。要富有想象力地表现风帆的的美。
(结合学生的实际创作情况适当增加学习活动的内容和难度)
各自、小组合作创作
用彩泥捏,彩纸剪,用纸盒组合或用彩笔画。

培养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利用各种工具材料进行美术造型的能力。
五、学生作品评价与教师总结。
从教学目标、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等方面作综合评价。
评价活动还穿插在学生的创作过程中,以激发学生的表现热情。

采用自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交流创作感受,评价作业效果。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评价与欣赏感悟能力。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6-9 06:47
标题: 回复:小学美术教案精选

《立方体和圆柱体》教案

课    题:《立方体和圆柱体》
年    级:三年级(下)
课时:三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立方体和圆柱体的透视现象,使学生掌握它们的透视画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透视知识,画画的方体物和柱体物。
教学重点:立方体和圆柱体的透视规律
教学难点:掌握透视规律,准确表现物体的透视关系
教学准备:立方体和圆柱体石膏、透视知识插图、图片、易拉罐
第一课时:立方体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照片中平放的计算器的按键为什么到远处显得越来越 小?(近大远小)
二、  立方体的透视规律:
  出示立方体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照片,请同学分析、归纳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特点:
1、  平行透视:又称为一点透视,是指立方体的一个面与视平线平行的透视。立方体的消失线汇聚到一个点上。(出示透视图)                 
2、  成角透视:又称为二点透视,指立方体的任何一个面都不和画面平行,它的消失线将汇聚到两个点上。(出示透视图)                 
三、 准确表现立方体的透视关系:
1、  请同学描绘立方体的透视现象。(将石膏摆放在讲台当中,坐在不同位置的同学看到的立方体呈现出不同透视现象。)
2、  同桌之间互相检查评比,找出错误的画法并给予纠正。
(注意点:眼睛位置的高低、偏直直接影响着画面中物体的透视形状。)
四、  作业:以自己的方形的文具盒为对象进行立方体的写生。
五、  教师巡视辅导。
六、  小结:
  立方体的物体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许多,电视机、电脑、书本等都是立方体,要形象地表现这些立方体,就要运用立方体的透视规律,才能把对象描绘得惟妙惟肖。
第二课时:圆柱体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  请同学们列举生活中的圆柱体:茶杯、水桶、易拉罐等。
2、  圆柱体也会因为我们观察的角度不同而产生透视现象。                 
二、圆柱体的透视规律:
演示圆柱体处于的不同位置(相对于眼睛位置)的透视现象,进行观察、分析。
1、  当圆柱体的圆面与视线等高时:圆柱体的圆面成一条直线
2、  当视线高于或低与圆柱体的圆面时:圆柱体的圆面成椭圆状
3、  圆柱体的圆面随着视线的变化,圆面椭圆的大小也随之变化
三、准确表现圆柱体的透视关系:
1、  圆柱体的圆面透视的画法:(示范)
a、椭圆的四周正好与梯形的四边相邻
b、画时先连接梯形的对角线
c、过对角线的交点分别作平行线与垂线
d、平行线与垂线和梯形四边相交,利用四个交点画出椭圆
2、  请同学描绘圆柱体的透视关系。(将圆柱体石膏摆放在讲台当中,坐在不同位置的同学看到的立方体呈现出不同透视现象。)
3、  同桌之间互相检查评比作业,找出错误的画法并给予纠正。
四、  作业:以自带的易拉罐为对象进行立方体的写生。
五、  教师巡视辅导。
六、  小结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6-9 06:48
标题: 回复:小学美术教案精选
第一学期二年级美术课计划

小学美术教学内容主要分绘画类、手工制作类与美术欣赏类,考虑到课堂上基本以绘画类为主,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提高学习兴趣,以手工制作类为和美术欣赏为辅。拟定一学期教学计划:
一、目标
(一) 引导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多角度的体验和尝试,使各个知识构件的综合效应扩充知识的交融性和通识性,有一定的专业要求,综合能力则相对具体。
(二)深入了解学生是已有或潜在特长和爱好,并进行分析,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注重因材施教。
响应学校“立德为先,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发展思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开展专项培训辅导,让同学们通过参加专项兴趣学习培养一门特长。
(三) 明确总教学方向后再详细分项目教学,其中手工制作类设有中国传统民间剪纸、工艺刺绣、中国结艺、针线布艺、风筝课程。

三、时间安排
九月份:
1、制定教学计划、进度。
2、组建第二课堂培优班,并正常开始活动。
3、有计划有步骤的做好校园文化建设迎接市一级验收
十月份:
1、具体内容教学阶段
2、结合十一月份的全镇菊花创作比赛开展教学活动
3、调整修改校园文化建设迎接市一级验收
4、收集学生作品,修改指导作展览资料
十一月份:
1、辅导学生参加镇美术、书法比赛
2、具体情况作教学内容调整
十二月份:
1、 辅导学生制作圣诞和新年的节日手工作品
2、 手工制作特长生培优教学
一月份:
总结
  


综合科组: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6-9 06:48
标题: 回复:小学美术教案精选
自己的漫画像


一教学目的:
通过绘制自己的漫画像,学习漫画夸张、变形手法。

二作业要求:
认真观察自己的特征,用夸张、变形的画法,画一幅漫画像。

三教学重点:
漫画肖像画的变形、夸张手法。 教学难点:用夸张、变形的手法画出自己的特征。


四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并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二、 讲授新课:
(一) 引入: 出现一些人物的漫画像。 提问:这些人物你们都熟悉吗?你觉得他们的画像怎么样?跟平时的画像有什么区别? 小结:这些是漫画像。(出现课题)人们看了会想笑,并能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今天也来画一画自己的漫画像。(再次出现课题)
(二) 分析: 我们来看一看这些同学的照片,再看一看他们的漫画像。你能找出漫画的特点吗?(同学间可以互相讨论一下)。 小结:漫画的特点是把人物外形及表情夸张变形了。把人物最有特点的地方表现出来。比如:带的眼镜等。
(三) 观察: 你想为自己画一幅漫画像画什么样的呢? 先来看看自己有什么特点。拿出镜子对照着观察自己,还可以同学间互相找特点。 小结:请几个同学说一说并画在黑板上。
(四) 演示: 教师示范画一幅漫画像,边画边告诉学生抓住突出的特点。从整体入手不要从小部分画。
(五) 欣赏: 出现几幅单线勾画的作品及添加少许色彩的作品。再欣赏一些学生作品。
三、 学生作业: 可以先用铅笔画一幅小草图再用深色的油画棒或彩笔放大画出来。画完后可以贴到前面来。
四、 总结:展评作业。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6-9 06:48
标题: 回复:小学美术教案精选
小小名片设计师    


活动目的:进一步了解名片的功能,初步学习设计名片。   
活动准备:教师--“名片树”两棵,上面悬挂各种各样的名片。   
学生--每桌上放有铅笔、模板、彩笔、卡纸、剪刀;学习书写数字、名字。   
活动过程:   
一 、总结故事中名片的功能   
1提问:小老虎来到森林以后,是什么帮助它认识了那么多的新朋友?后来,小老虎生病了,又是什么帮助它请来了河马医生?   
2小结:有了名片真好,既可以用它认识许多新朋友,又可以根据名片上的电话号码、地址与朋友保持联系。   
二、欣赏名片树上的各种各样的名片   
1提问:小朋友,平时,你们见过名片吗?见过谁的名片?   
2我这里也有名片,还有两棵名片树呢!(出示名片树,幼儿观察名片的形、色、装饰方法)   
3小结:名片树上有各种各样的名片,都装饰得很漂亮。   
三、 一步了解名片的功能,和设计名片的要素。   
1提问:刚才,我们看了各种各样的名片,你们知道名片有什么用?   
2小结:名片有各种用处,认识新朋友、与朋友保持联系、介绍自己单位的产品等。名片为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带来了不少方便。   
3请幼儿当设计师为自己设计名片。要求幼儿不忘名字、电话等设计要素,还可以写上自己的班级。   
四、 幼儿设计名片   
五、 教师巡回指导:名字、电话号码是否写清楚;是否会使用模具剪各种形状的名片;装饰得是否漂亮。   
六、 相互交流   
1提问:你想把名片送给谁?为什么?(提醒幼儿可以把名片送给其他班级的小朋友。)   
2 学生,教师之间相互交换名片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6-9 06:49
标题: 回复:小学美术教案精选
《听听画画》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节学科之间的综合课,以美术学科为主。结合音乐的课程内容进行学习。活动设置为学生提供了多渠道的情感体验,透过美术、音乐、文学感受相织的艺术情感。让学生产生共鸣,选择自己的绘画表达方式进行交流学习。教材中的一些学生作业是听听画画的一种呈现方式,听的过程以学习活动的展开为线索,通过听声音——听歌曲——听曲子这三个过程营造美术、文学、音乐学科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根据实际绘画能力,选择自己喜爱的表现方式表达对艺术的感悟和共鸣。   本课试图构建视觉与听觉之间的通道,潜在地在幼小孩子的心中埋下综合性艺术智慧的种子,将美术 ( 绘画 ) 、音乐 ( 旋律 ) 、文学 ( 歌词 ) 三种艺术,形式的美积淀、渗透到学习之中,不断提高学生对美的直觉判断和表现能力。对于这种学习方式,学生将呈现极大的学习热情,作业表现将呈现异彩缤纷,如教材图例所示。

二教学目的   
1 、认知:感受音乐旋律、节奏的律动起伏,欣赏与歌曲匹配的画面,激活感觉联通,让学生明白对音乐的感觉可以用色彩与线条来表现。   
2 、能力:能用绘画的形式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听歌曲的感受。能用简单话语表达内心的感受。   
3 、情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综合性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感悟音乐、文学与美术的联系,重视自我感受和表现。

三重点难点   
激发学生参与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热情,能听歌曲把自己的感受画下来,并注意视觉 听觉的协调运动。

四教学过程   
一、 兴趣导入   
l、绘画   播放克莱德曼钢琴曲 ( 乒乓之歌 ) 与儿童歌曲《表情歌》多媒体选段不同旋律与节奏自然衔接的音乐,学生听并感受音乐的旋律和节奏,随着音乐做律动。学生可选择—种颜色蘸在手上,在专门的墙壁上或大张纸上随音乐的旋律涂抹作画 ( 画完后,用湿布把手擦干净 ) 。   
2 、回味   让学生相互说说在作画时的感受,如:听音乐作画时的心情。手触摸颜料时的感觉,不同的色影碰到—起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速度、力度影响了线条的粗细、长短、转折等的变化 )学生以尝试表现的方式体验音乐和美术相交融活动的感觉。才会急切地投入到综合学习的活动中来。   
二、 综合学习活动   
1 、 观看课件配乐的抽象、具象图画:优美的歌曲运用平缓的线条,调和色彩来表现。活泼的歌曲运用起伏的线条、对比色彩来表现。   
2 、播放贴近儿童生活的歌曲,让学生听一听并随着歌曲齐唱。   
3 、请喜欢舞蹈的学生上台挑选彩带或彩球,根据歌曲运用色彩配合律动即兴表演。   
4 、欣赏与歌曲匹配的画面,并请学生想象歌词大意。用简单富有感情的语言描绘场景。通过学习活动,激活音乐、文学与美术的感觉联通,明白音乐的感觉可以用色彩 线条来表现。   
三、 创作表现   用绘画的形式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听歌曲的感受,借助多媒体呈现听觉效果,把流水、下雨、刮风、鸟叫、车鸣、敲击声、运动声。儿童歌曲 ( 《大自然的声音》、《小月亮》的听声音与听曲子听歌词自然而流畅地衔接起来播放,学生倾听。选择印象最深。最愿意表现的绘 画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表现工具不限,如用彩笔进行具象表达;用毛笔、水彩、油画棒进行抽象表达。   
三、 学习活动评价  
自评与互评都参考下列条件:
1 、自己是否对本次学习感兴趣   
2 、是否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   
3 、自己是怎样理解音乐。并能否大胆地用绘画形式表现听歌曲的感受。   4 、在体验练习及创造时有无注意清洁 ?   
5 、是否与同学和睦相处,不发生冲突 ?   
6 、能否发现自己或别人在学习以及创造表现的优缺点 ? 还可以怎样表现会更好 ?   
四、 学习迁移   
出示—些绘画作品,让学生联想到—些曲子或歌曲,看看作者是怎样表达对音乐美术的感受,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综合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画家和小朋友的画再次证明。音乐和美术是相通的。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6-9 06:49
标题: 回复:小学美术教案精选
美丽的热带鱼
     
一、 教育目标   
1. 初步学习使用剪刀、学会在双三角的基础上变化各种图形。   2. 提高手部肌肉动作的灵活性。   
3. 继续培养幼儿对海洋生物的兴趣。   

二、 重点和难点   
使用剪刀在双三角上变化图形。   

三、 材料及环境创设   
1. 参观海族馆,培养幼儿对海带鱼的兴趣。   
2. 墙面创设“海底世界”背景。   
3. 正方形彩色纸、剪刀、糊、抹布、水彩笔。   

四、 设计思路   
制作热带鱼是一个集折、剪、画、贴为一体的操作活动过程。四月份,组织过幼儿参观海族馆,幼儿对形状各异,色彩斑澜的热带鱼非常感兴趣,并积累了一些感性的认识,设计这一活动,同时也帮助幼儿掌握鱼类尾鳍的主要特征——扇形式三角形、这是开展这一手工活动基础。一方面可以满足幼儿想象表现的愿望,继续培养其对海洋生物的兴趣。 此时期幼儿,手眼一致动作的能力逐步提高,但小肌肉动作尚不灵活,并且刚使用剪刀、如要剪出很规则的圆形或精巧的东西对幼儿来说难度太大,而热带鱼本身形状各异,幼儿只要抓住尾鳍特征,寺中留三角形,两边剪去就能体验形成功的乐趣,在此基础上,幼儿还能根据自己已有的水平来装饰鱼,在花纹、配色上大胆想象,使学习知识技能成为幼儿探索如何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   

五、 活动流程   
1.参观海族馆(前期活动)建议在活动中引导幼儿看看说说热带鱼的特征:色彩斑澜,背鳍、胶鳍、尾鳍的位置、形状等,培养幼儿对热带鱼的兴趣。   
2.出示范例欣赏讨论。设问1:制作热带鱼先要折出一个形?   说明:此设问主要是提示那些能力属中等的幼儿的。   双三角的折叠法:   a.对折 b.一角向前折,一角向后折腾 c.对折按中线中间打开 d.双三角   建议可让幼儿观察范例思考:尾鳍是什么形状的?怎么能让尾鳍两边对称?两条斜边可以留出做什么?然后让几名幼儿根据不同的方式来示范,供大家讨论;哪条鱼游得快?哪种方法剪起来方便?  说明:以上的示范、讨论可以帮助幼儿掌握剪剪的方法,可能鱼的种类很多.鳍也各不相同,敢于去尝试。   
3.幼儿操作说明:因幼儿使用剪刀尚不灵活,折叠后剪有困难可展开成双三角在两边剪,不强求对称。同时在操作过程中要指导幼儿  正确使用剪刀的方法,鼓励幼儿克服困难。剪好热带鱼可按自己意愿去装饰、剪贴、绘画都行,最后让鱼游到“海底世界”去。   4. 讲评  集体观察讨论:建议让幼儿看看这是每条鱼都能在水里游吗?为什么?哪条鱼最漂亮?   说明:只要有尾鳍就能游,这是最低层次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让幼儿体会有背鳍,胶鳍的鱼和身上有花纹的鱼更好看,鼓励幼儿在区角活动中继续去探索,有了进步就可去换下以前的作品或添上新作品,在比较中体会成功,更好地认识自我。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6-9 06:49
标题: 回复:小学美术教案精选
《鱼儿游游》
     
教学对象分析:   
1、 一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美术工具和材料,对不同材料和工具的运用已有一定的掌握;   
2、 一年级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好动,爱表现自己,能稚拙地通过作品表现自己的想法;
3、 学生对动画片比较熟悉,对其中的角色有自己的喜好,可用美术的方法表现自己的感觉。   

教学内容分析:   
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鱼的美,理解鱼的外形和颜色,表现各种各样的鱼。   
2、 教学难点:了解鱼的外形和颜色,拓展学生对鱼的表现能力,引导学生对美的追求。   
3、 解决方法:运用动画片导入,图片欣赏了解鱼的外形和颜色,通过对不同的表现手法的鉴赏,掌握并运用一种自己喜欢的手法表现各种各样的鱼。   

教学目标:   
1、(审美)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创造力、审美力;   
2、(双基)指导学生分析鱼的外形和颜色,引导学生大胆夸张表现各种各样的鱼,锻炼学生用线、用色表现或剪刻、捏制鱼。   
3、(思想)增长学生知识,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懂得珍惜自然,以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激发学生友善的意识。   

教学准备:   
1、 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彩色纸、剪刀、胶水、笔、彩泥;   2、教师准备多媒体资料,动画片<海底总动员>。  

教学:   
一、 组织教学: 根据兴趣爱好分小组,并确立组长,统一小组意见。   二、 欣赏故事导入: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故事:在大海里住着鱼爸爸和他的儿子,爸爸很胆小,怕儿子出事,不想让他上学;而儿子很喜欢上学,也很顽皮。有一天…… (播放动画故事:鱼爸爸失去儿子尼莫这一段) 当鱼爸爸失去了唯一的儿子以后啊,他会怎么做呢?  
三、 新授:   虽然鱼爸爸比较懦弱,但他深爱着自己的孩子尼莫,由于他的爱心,会有许多朋友帮他找寻失去的儿子。 假如你是鱼爸爸的朋友,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对,帮助有困难的朋友是我们的美德。   鱼爸爸的朋友大都是鱼,我们来认识一下,海洋里有哪些鱼爸爸的朋友呢?请看大屏   (展示各种不同的鱼的图片)   你最喜欢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鱼朋友?   师复述鱼的形状和颜色。   你能模仿鱼儿游一下吗?   让我们都来模仿鱼儿游一游,想怎么游就怎么游。   我们来看一下鱼究竟是怎么游的。 (动画:鱼游时的样子。)和我们游的一样吗?  哦,尾巴左右摆动呢,嘴里还在吐这泡泡,好象在说:尼莫,你在哪儿?我们找你来了。   鱼爸爸的朋友啊到处帮着找他的儿子。 你看,黑板上也有一条鱼朋友呢,正在帮着找尼莫呢。   (师示范表现鱼)   老师是画的鱼朋友,我们看看别的小朋友怎么表现鱼的。   (出示学生的作品)  老师的和同学的一比啊,老师的有点差劲了,还是擦去吧。   我们美术课还学过什么表现手法?   对,除了画之外啊,还有彩泥捏,彩纸剪,这些方法同样可以表现我们的想法。   接下来老师请每一位小朋友来表现一条游动的鱼朋友,让我们一起来帮鱼爸爸找回他失去的儿子尼莫,好不好?  请先确定自己的表现方式。   四 、 作业   按小组制作或画鱼,老师及时解决学生作业过程中的问题,并适当展示优秀的学生作品。(大屏展示各种鱼以及不同的表现方法,音乐伴奏)   五 、 作业展示   很多小朋友啊都表现好了鱼爸爸的朋友,现在你就是这位朋友,你能把帮助鱼爸爸找儿子的过程说出来吗?   
六、 拓展   遇到了困难怎么解决的?(介绍好的小朋友把作品贴在大图上)   让我们来看一下朋友多莉是怎么帮助鱼爸爸克服困难的。(播放动画片)   我们一起跟着朋友多莉来说一下。   在我们大家的帮助下,儿子尼莫找到了,他也交了很多朋友。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6-9 06:50
标题: 回复:小学美术教案精选

《捏泥动物》
     
一、 教学目标:
认识与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用橡皮泥抓住动物的特征做自己喜欢的动物,进一步掌握做泥塑过程中捏、粘、卷、揉、搓、揉等技能,培养学生的立体造型能力。激发学生爱护动物的情感与团结合作的精神。   

二、 教学重点:
用橡皮泥做自己喜欢的动物。   

三、 教学难点: 动物的特征   

四、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认知体验   
1 、几位头戴动物头饰的学生出来进行角色表演。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几位好朋友,看!是谁呀,它们有什么特征?   
2 、教师播放课件,学生观看有关动物的影片。教师板书课题:动物   
二、师生互动,深入体验   
师:你们看了这些动物,最喜欢哪一种动物,它有什么特征?   1 、学生分别描述一下自己喜欢的动物有哪些特征。   
2 、教师出示用橡皮泥做的动物,板书课题:捏泥动物  
三、表现   
1 、你们知道老师是怎样做出来的吗?   
2 、小组合作探讨制作的过程:   
① 构思你要作什么动物   
② 用捏、揉方法做动物的身体与头部   
③ 上动物的细部特征,加上装饰,使动物更生动   
师:大家能动脑总结做动物的步骤,一年级我们学过什么方法来做食品?   
3 、复习旧知识:搓、捏、压、粘、卷、揉等技能   教师用较快的速度示范动物的制作过程与方法   
四、 创作体验:
展示作业要求:用橡皮泥捏一只你喜欢的动物,与小组成员合作完成小小动物园。教师巡视指导鼓励。   

五、 作品展示,角色表演   
小组交叉参观交流,互相评价小小动物园。请小组代表手拿着作品上台表演。   

六、 回味体验,课外延伸
师生总结全课,谈谈自己的收获或感受。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与我们人类息息相关,大家都要关心自然,爱护动物,共同保护环境。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6-9 06:50
标题: 回复:小学美术教案精选
《大 嘴 巴》 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湘版美术教材二年级上册的第九课,是一节以折纸、剪贴装饰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制作课,取材于深受儿童喜爱的传统自制折纸玩具--“东西南北”其折法一折纸“东南西北”的折法完全相同,加上一步“粘合”就在了“大嘴巴”的基本形,再通过剪、贴和添画的方法突出具象化的形象特征。由于本课是从儿童熟悉的自制玩具入手,难度不大,有新切感,因此,学生大都能够轻松、愉快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教师则只需要帮助学生把握表现对象的形象特征,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就可以得到生动活泼,与众不同的作业效果。     

二、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握折和粘的方法制作出“大嘴巴”的基本形。   
2、学会把握剪贴装饰的基本要求。     
情感目标:    
1、通过有趣的美术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2、培养学生耐心细致和整洁的学习习惯。     

三、 教学重点:   
剪贴、装饰“大嘴巴”     

四、 教学难点:    
有创新地对“大嘴巴”进行装饰。    

五、 教具准备:    
制作好的“大嘴巴”若干,磁带录音机。     
学具准备: 剪刀、胶水、各色蜡光纸     

六、 设计思路:    
由于本课取材于儿童最熟悉的折纸玩具,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强调学生的自主的学习行为,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学生自己的观察,探究已完成的作品,到制作出自己喜爱的“大嘴巴”形象,均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在制作结束后,设计学生的展示活动,把学生自评与互评促使学生从多方面了解自己,从而获得自信及成功的喜悦。     

七、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入新课(4分) 教师与手中的“大嘴巴”进行对话导入,学生倾听教师与“大嘴巴”的对话,欣赏教师制作的“大嘴巴”。    
设计意图:通过这种“对话”形式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并激发起学习兴趣,     
二、学习新课    
1、探究(4分)展示几个制作好的大嘴巴,分发给每个小组。学生欣赏这些作品,对分发到小组的“大嘴巴”进行研究。说一说这些作品是怎样做的。    设计意图:通过这种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大嘴巴”的制作方法,进行自主学习。    
2、制作(5分)放两首儿童歌曲,学生在这两首歌曲的时间内完成“大嘴巴”的基本形--即“东西南北”的折叠。    设计意图:通过限时完成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并为下一步装饰打好基础。    
3、谈话(4分)提问:你打算怎样装饰“大嘴巴”,学生谈谈自己的打算    设计意图:在谈话的过程中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启发         三、学生作业(15分)    
1、提出作业要求学生对前面折好的“大嘴巴”基本形进行设计、装饰。即可独立完成,也可以合作进行。    
2、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并在作业过程中放音乐。设计意图:通过设计学生独立完成或合作完成两种形式,让学生有更多选择,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不同对待,面向全体,通过放音乐使较长的作业时间不至使学生感到疲劳、枯燥。     
四、评价    
学生自愿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同学之间相互评价、欣赏。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同时在欣赏别人的作品的过程认识自身不足。     
五、小结    
1、清理卫生    2、小结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6-9 06:50
标题: 回复:小学美术教案精选
〈海底世界——手摆鱼〉    

一、 教材分析:  
海底世界是儿童喜爱表现的对象之一,深蓝色的海水里生长着各种各样的鱼类,同时还生长着各种门类的海洋生物,海底是一个充满了神秘色彩的水下世界。
本课通过制作手摆鱼,了解立体鱼制作的基本方法,并设置海底世界情境,让学生模仿鱼儿在水中游动的各种动态变化。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享受创造的乐趣,感受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的快乐生活,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 教学设计:  
1、设置海底世界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手摆鱼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通过做游戏“我是一条鱼”,体验创作带来的乐趣。  

三、 课前准备:  
用上一节课剪刻的鱼形,并剪贴一些海底生物、植物装饰教室。课前把美术室布置成海底世界的情境,让学生一进来就能被这情境所感染,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  

四、 教学过程:  
1、播放歌曲《我是一条鱼》,学生听着音乐进教室,分四组坐好。  
2、语言导入新课。师:欢迎各位小朋友来到我们的海洋世界  3、播放海底世界录像带,欣赏海底世界里各式各样的鱼儿。  师:海底世界是个美丽的家,鱼儿在这里自由自在地邀游,快乐极了!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变成一条鱼遨游在我们教室里的这个海底世界呢?  
4、教师指导学生思考或小组讨论如何变成一条鱼?各小组发表意见后,大家评一评谁的想法妙。  
5、出示手摆鱼:(套上手表演)我是一条美人鱼,游啊游到你们身边来,小朋友,快快跟我到海洋世界里来玩吧!孩子们这时热情高涨, 巴不得马上把手摆鱼制作出来。  
6、想一想,说一说,手摆鱼是如何做成的?  
7、教师讲解制作方法:(示范制作过程)  ①剪出两张一样大小的鱼形,注意鱼形比手掌大一些。(想一想为什么?)  ②把鱼形四周粘合起来,注意留出鱼尾部分。  ③给鱼装饰图案。  
8、学生制作手摆鱼:播放海底世界录像,学生进行手摆鱼制作。(强调黑板是海洋的入口处,漂亮的鱼儿可顺利进入海洋,不够漂亮的老师将会请他再回去打扮打扮o)  
9、游戏:①手摆鱼邀游大海比赛,请四名先制作好手摆鱼的学生,把鱼套在手上,到大海里来一试身手, 比—比谁的鱼儿长得美,谁的鱼儿游得好看,谁的鱼儿游得快。  
②邀游大海训练,请小朋友把制作好的手摆鱼套在手上,排好队,跟着老师这条美人鱼在浅海区里学游水,强调游时尽量模仿鱼儿的各种动态。  
③邀游大海:让学生在教室里自由邀游。强调注意纪律,在大海里邀游时应注意灵活应变,避免与其他鱼儿相撞。  
10、总结教学;祝愿小朋友在知识的海洋里也能畅快地邀游!最后请小朋友收拾好学习工具和废纸,不要留下任何垃圾,给我们的海洋世界留下美好的印象,游出教室,游到更广阔的海洋里去探索。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6-9 06:51
标题: 回复: 小学美术教案精选
一、  教学目标
1、会设计对比实验研究蚯蚓喜欢的环境,了解科学探究的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能倾听他人的意见。
   2、愿意合作与交流,体验到合作交流的乐趣;关爱生命,实验完毕应把蚯蚓放回大自然。
   3、知道蚯蚓适于生活的环境,并进而认识到动物和环境的关系。
二、   实验准备:
   学生准备:捕捉的蚯蚓若干 长方形纸盒 黑湿布 透明的塑料薄膜  玻璃片 干土(要事先晒干) 湿土(刚刚采集的自然湿土)
   教师准备:投影 有关动物与环境的图片及资料
三、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师问:鱼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但是鱼生活在江河湖海里,捕捉不方便,能不能把鱼搬到陆地上来,让鱼在陆地上生活呢?让学生稍加思索后,可接着说,鱼生长离不开水,蚯蚓需要什么条件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蚯蚓找家,板书课题:蚯蚓找家。
2、我的实验
师问:蚯蚓喜欢什么样的环境?
学生讨论,提出自己的猜想,学生猜想的有时是相矛盾的,
师问:怎样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呢?       学生回答:用实验。
根据桌子上的材料,长方形纸盒、透明的塑料薄膜、黑湿布、干土、湿土、玻璃片、蚯蚓若干,根据材料学
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实验设计,学生可能这样汇报:
实验一的设计:
1、找一个长方形纸盒把里面涂黑,把盒底挖掉一半,铁一块透明的塑料薄膜。
2、在桌上铺一块黑湿布,在布上放5条蚯蚓,用盒罩住,使蚯蚓正好在盒内的明暗交界处,观察蚯蚓往哪边爬,比较亮处和暗处蚯蚓的数量。
实验二的设计:
1、用一个长方形纸盒,在盒底垫上塑料薄膜,在盒左边放干土,盒右边放湿土,干土与湿土间隔一段距离。
2、在盒中间没有土的地方,放5条蚯蚓,用一块玻璃片把盒盖上,观察蚯蚓往哪边爬,比较干土与湿土中蚯蚓的数量。
学生根据设计的实验,在进行实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控制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以使实验结果更准确;要可能选择健壮的蚯蚓,防止蚯蚓太弱小或有伤残,出现不应该出现的结果;实验完毕后,把实验用的蚯蚓放回自己的家,不要伤害蚯蚓。在实验中填好实验记录表,可以边实验边记录。
实验记录表
蚯蚓数量时间环境
5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




















我的发现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多数蚯蚓会爬向黑暗、湿土的一边)
说明:蚯蚓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注意在汇报时让学生明确:第一个实验是只有光的条件不同,第二实验是只有土的干湿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还可汇报实验中控制的实验条件,哪些条件相同,哪些条件不同,这是教师再问,如果蚯蚓离开黑暗、潮湿的环境,它会怎么样呢?学生意识到,蚯蚓必须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里,否则将无法生存。
师问: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其他动物喜欢什么样的环境呢?
出示投影:大象、鲸鱼、北极熊、骆驼这些动物。
学生根据投影上的动物讨论。
讨论后汇报:说出热带丛林、海洋、北极、沙漠的特点。再说出大象、鲸鱼、北极熊、骆驼有哪些适合生活在这种环境里的特点。
学生回答:大象生活在热带丛林。
鲸鱼生活在海洋中。
北极熊生活在北极。
骆驼生活在沙漠中。
师问: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适宜生活在什么环境里?学生讨论并填表。
          记录表
动物名称
生活环境








学生根据表汇报:有蝴蝶、蛾子、猴子、白熊、长颈鹿、企鹅等动物。
   学生说出名称后,教师尽可能出示图片,然后说出生活的环境。
   师问:通过我们对这些动物的研究,你们发现动物与环境有什么关系?
   学生通过讨论汇报,归纳出: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动物与环境相互依存。
3、师问:通过本课实验我们已经知道,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在实验时,关于蚯蚓的其他生活习性,你认真观察过吗?请你把知道的介绍给同学们听听。
4、生活中的科学
   苹果树往往生长在北方,而柑橘树则生长在南方,我国南方盛产水稻,而北方则盛产小麦,你知道这说明了什么吗?
5、聪明大王
   把蚯蚓放在一张白纸上,仔细观察蚯蚓的运动,只见它的身体时而变得细长,时而变得短粗,呈波浪式向前滚动,我们用耳朵贴近蚯蚓,仔细去听,还能听到沙沙声,然后我们把蚯蚓放在玻璃片上,发现蚯蚓一动也不动,赶它也不走,在玻璃片上铺一张白纸,它又能爬行了,这是为什么呢?
6、布置作业
   到大自然中去观察一些小动物,看它们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生活。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6-10 07:08
标题: 回复:小学美术教案精选
人美版小学美术二册教案

《手形的联想》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手形的联想》是人美出版社小学美术实验教材第二册第七课,旨在通过多种方式的手形表演与联想,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游戏式的活动中,体会简单的、变化的手形带给我们的丰富联想与无穷乐趣,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对创造发明的良好愿望,并鼓励学生通过平面绘画和立体彩绘的方式尝试将自己借助手形联想到的形象表达出来。引导学生借助手形展开联想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启发学生寻找到手形与实际形态之间的联系是一个难点。
教学设想:


在对课改精神的理解上,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与发展现状,我从切实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和生成状态出发,进行了教学设计。教师的教学设计直接影响到课堂上学生的状态,好的教学设计更能促进学生良好课堂状态的形成,使学生在每一次课堂学习中得到更有效的发展。同时,教学设计在课堂实施中又不是一成不变的,老师必须根据学生的课堂状态,灵活地改变教学设计与实施,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为了实现学生的真正参与,激发他们良好的参与状态,我不断提出新的问题,给予学生多角度的外部刺激,并努力挖掘教材的兴趣教学因素,注重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情感渲染,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例如,在导入新课时,教师直接用手蘸颜料快速印出大树的树枝和树干,在强烈的视觉冲突下,学生的视线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同时,老师用启发性的语言问:“边看边想,柴老师是用什么来画树枝和树干的?”引导学生参与观察与思考。接下来,老师又问:“谁能像我这样很快地给大树披上绿衣服?”学生急于表现、向往参与的状态被激发。在学生上台印手印时,老师问:“怎么只有大叶子,你能加点小叶子吗?”通过一个个新问题的设计,学生的情绪一次次被调动起采,参与的愿望显得那么地强烈。有了学生参与的愿望、意识与情绪,在强调学生的感受、体验和学习的游戏性的前提下,我进一步鼓励学生借助手形自由表现、大胆创造,用语言、绘画、人体彩绘、表演等各种形式外化自己的情感与认识,使每个学生都能全身心地主动参与活动。


整课的教学设计中,从平面手印图形——看立体实物、做立体手形——平面绘面表现——立体彩绘,我不断激发学生的兴奋点,不断创设参与情境,使学生做到全程参与。在关注学生参与的广度、深度时我做了许多尝试,如:在本课引导学生做手形展开联想时,我不仅设计了伸手出来做手形的环节,还设计了“你是怎么想的?”“能教教我吗?”“我学得好吗?”等提问,使学生既参与了想、做、说,还参与教与评。


总之,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设计,不仅要强调学习的结果,更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参与的状态,使学生在课堂上人人参与;全程参与,多方位参与。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 “看看这个东西怎么做?”给学生提供了相互交流、共同切磋的机会; “把你们组摆手形想到的都画在一张大纸上”,让学生更多地体验到互相帮助、共同合作、共同分享的快乐;“需要同学帮忙吗?”让学生在个体、群体的交往中,学会沟通、学会互助,“把你劳动的成果展示给你的好朋友看一看”,使学生学会分享,既能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欣赏他人,同时也能使自己更好地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与欣赏。
  除了给学生间生生交往的机会,教学中还创造出了师生交往的和谐环境,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者与受教育者的痕迹被淡化了。师生间呈现自由舒畅、无拘无束、彼此尊重、相互交流的氛围,如:教师抛开权威的状态,走进学生的心灵,以平等对话的方式问学生,“你想得可真好,你是怎么想到了?”“你做的手形真有趣,能教教我吗?”“我学对了吗?谢谢你!”在这样的氛围里,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力量与存在,乐意发表自己的观点、吐露真情,大大缩短了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自始至终,学生高涨的情绪、大胆的尝试、亲密的合作、心理的开发构成了一种相融的人际关系,这种良好的交往状态有助于学生从小性格开朗、积极进取、与人亲切交往、真诚合作等心理素质。从课堂上学生的状态来看,既有小组互动,全班互动,又有师生互动多种形式,促进了交往的实质性发展。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借助手形展开联想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启发学生寻找到手形与实际形态之间的联系是一个难点。
教学准备:水粉颜料、绘画纸、收集有关手形的信息,了解生活中的常用手语、聋哑人的手语、舞蹈中的手形、佛教中的手形、特殊职业,如交警、裁判的手势等等;了解了艺术作品中手形的运用,如标志、雕塑作品等等;搜集儿童用手形进行的游戏等。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平面手印图形


1、导入新课,教师直接用手蘸颜料快速印出大树的树枝和树干,


2、教师用启发性的语言提问:“边看边想,老师是用什么来画树枝和树干的?”引导学生参与观察与思考。


3、老师问:“谁能像我这样很快地给大树披上绿衣服?”


学生上台印手印。


4、老师问:“怎么只有大叶子,你能加点小叶子吗?”


二、看立体实物


教师设问“看看这些东西怎么做?”让学生欣赏美术手的雕塑作品。可以借助大屏幕。


三、做立体手形


1、引导学生做手形展开联想。教师使用实物投影手的造型。


2、请学生伸手出来做手形。


3、问答: “你做的手形真有趣,你是怎么想的?”


“能教教我吗?”


“我学得好吗?


“我学对了吗?谢谢你!”


“快给你的好朋友看看吧!”


四、平面绘画表现


1、“把你们组摆手形想到的都画在一张大纸上”。


2、谁能想出用手形可以画出哪些美丽的画?


3、让学生欣赏书中的几幅平面绘画作品。


4、小组合作创作一幅手形作品。


五、立体彩绘


欣赏书上的立体手形彩绘作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要求学生创作一个立体手形的作品,可以两个人合作,也可四人小组合作,或独立完成。


六、彩绘手形表演


“你的手形做得真有趣,画得真好! ”快给大家看看吧!


七、作品评价


1、 请你介绍你们小组的作品好吗?


2、 有谁觉得自己想得特别新颖有趣?


3、 你觉得别人的作品中哪些形象想得最新颖、画得最有趣?”

作者: 往事悠悠    时间: 2008-6-13 16:50
标题: 回复:小学美术教案精选
确实好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