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运用于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调查与思考 | ||||||||||||||||||||||||||||||||||||||||||||||||||||||||||||||
保定师专定州分校 陈秀琴 | ||||||||||||||||||||||||||||||||||||||||||||||||||||||||||||||
摘要: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是一种全新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形式,也是一种借助网络,倡导自主学习的开放式学习形式,其优势是不言而喻的。但实践中却存在诸多问题,也使许多一线教师“因噎废食”。本文重点是关注现实问题,探究传统与现代教学方式的优势互补。 关键词:网络环境 语文课堂教学 优势互补 有专家预言,网络教学是未来教学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无论是在资源共享、情景的创设还是教学的过程、方式或方法上,都有着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和先进性。网络环境下语文教学的目标,或者可以说是让学生获得与课文相关的知识,增强学生搜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一个自主探索的过程,让网络学习成为课堂学习的延伸,成为学生终生学习的开始。 中学阶段是学生一生中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网络环境下的学习适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心灵共鸣和思维共振,使他们感到学习是一种享受、乐趣,是一种愉悦身心的体验。如果我们把课堂教学过程只是当作一次经历,一个开端的话,我们的心态便能平和许多。因为学生经历了知识建构的过程,他们可以以此为新的起点,以后的发展会远远大于现在的所得,而这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吗? 所谓网络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广义上讲:凡是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了网络技术的语文教学活动均可称之为“基于网络运用的语文课堂教学”,无论你是通过网页发布教学内容;通过电子邮件与学生交流;通过网络传递视频信息,将一堂讲授型的课共享给另外一个课堂的样式(类似电视直播);还是基于网络信息资源的信息加工样式,或者基于网络应用的语文研究性学习等等都属于“基于网络运用的语文课堂教学”。狭义地看,基于网络运用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指将网络技术作为构成语文学习环境的有机因素,以自主探究或者研究性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多篇综合阅读的读写相结合的教学活动。这个环境一般是指有控制的网络环境。本文中是狭义的概念。 基于网络的语文课堂教学,是一种展现学生个性的教学方式。它可以使学生不致于被铃声所规定的学校生活“磨灭了各自的差异性”,把学生“丰富多彩的个人世界展现出来”(苏霍姆林斯语)。环境优势不言而喻,但学习的效果可以说褒贬不一,也确实有很多实践者尝试了网络教学后,又"返朴归真"了。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教师对我们的传统教学情有独衷呢?调查结果值得我们思考: 一、关于网络使用情况的调查 表1 教师网络教学情况调查
调查显示:大家对网络的发展前景是一致看好;网络环境下教师及教学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从共享资源的情况看教师观念需要进一步转变;对校园网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主要有:要求更切合教学实际的网上资源;对教师自己开发网上资料提供帮助;加快网上资料更新的频率等等。更集中的建议是组织由教育专家、教学人员、网络技术人员联合开发校园网资源,真正开发出富有教学实践的教学资料,及早提供与新的课程计划相配套的校园网信息。 表2 学生网络学习情况调查
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出,学生们对网络学习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关注,但用于学习信息的搜集还不占多数。在跟学生交谈时了解到,有20%的学生"浮光掠影"地浏览了全部信息,有14%的学生只浏览了小部分信息,有些是阅读速度慢,有些是不分主次"细嚼慢咽"每一个信息。信息量大是网络教学的特点,但能运用网络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只有1/5不到,而答案也相对粗浅。可见,学生的搜索信息能力非常薄弱,更不用说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分析、判断、整理、归纳、加工、传递和创造了。无须讳言,网络的功能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二、思考 在研究和实践中,笔者不断受到观念的冲击、技术的阻碍,体验着探索的艰辛和创造的快乐,引发的思考是广泛而深入的,归纳如下: 1.信息化时代的语文教师必须有更高的素质 本课题对于教师而言,困难的不是IT技术,而是整体学习的设计,它包括:语文专业知识、课程设计、学生心理等因素。对教材、教法、学生的把握是传统教学中所一贯强调的,这一基本功在信息时代显得更加重要,同时也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如教材的处理、学生的思维特点、教法的变革等,都与现代技术挂上了勾;还由于网络走进课堂尚处起步阶段,整个教材没有匹配响应的学习问题,而学习任务与学习问题直接影响到了学习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接受更多课程理论方面的培训,有更广博的专业知识及更高的信息素养。作为一种高级认知能力,信息能力是未来社会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能力,信息的获取、选择、加工更是未来社会中语文的一项基本能力。“教育人博客”等平台为教师提供了展示、交流、成长自己天地,每个教师应重视并充分利用资源以提高丰富自己。 网络是个新兴的事物,我们大家都站在同一的起跑线上,对于教师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2.建立各学科富有个性化的学习平台是当务之急 传统教学已使我们的学生习惯于灌输式、听从式,自主学习能力很差。在网络教学中,面对眼花缭乱的信息呈现,面对多层次的学习目标和多样化的学习途径,如何自主调用信息,如何自主 |
优化语文课教学设计的几点建议 |
桑植县第四中学 谷永胜 |
教师要想有所作为,面对新课程,最重要的是要有好的教学设计。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不尽人意,这与教学设计不良不无关系。所以改变目前语文教学不景气的现状,语文教师一定要优化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要条理清晰 一堂课条理清晰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教师要对教学内容、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教学过程要清晰。其次,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这堂课要了解什么、懂得多少、掌握多少。这样,师生对一堂课目的明确、内容清晰,必然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山中避雨》,要学生掌握“山中避雨的过程”,可以在黑板的右上角写“避雨的过程”,让学生有的放矢地学。接着让学生集体朗读文章整体感知,也可叫一个有朗诵水平的同学有表情地朗读。让学生通过朗读感悟,讨论,总结。得出了这样的结果:避雨──借琴──拉琴──惜别。如此清晰的思路,自然会让学生容易理解,记忆深刻。然后,让学生再细细阅读,把握主题。如果直接问学生文章的主题是什么?很难让学生回答。这时侯,教师要善于引导,必须要由感性的认识再上升为理性的思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看一下人物心情和山村气氛有什么变化,学生很容易从文字中看出变化,然后让学生思考变化的原因,自然而然揭示了“乐以教和”这一主题,教师可以用对比的板书使学生的思路更为清晰,板书如下: 二、教学设计要趣味横生 运用多媒体手段享受“趣”,还以《山中避雨》为例,我以文中提到的《梅花三弄》和《渔光曲》为音乐背景,播放了避雨的全过程。第一幅是避雨,细雨蒙蒙,雨声滴答,两个女孩一副愁苦的样子;第二幅是借琴;第三幅是拉琴,这时候,《梅花三弄》音乐响起,在优美的乐曲中,两个女孩唱起歌来,三家村的青年也齐唱起来;第四幅是惜别,这时《渔光曲》响起,画面展示了“我”与三家村青年依依不舍的情景。整个过程以雨声开始,以乐曲之声弥漫。整堂课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感受到人物和气氛的变化,又欣赏到古典音乐的无穷魅力,既掌握了知识,又享受到无穷的趣味。 从教学对象上变出“趣”。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精心预习,做一次老师,每组请二个学生上课:一个主讲,一个补充。看那个组讲得好、教得好。听同学上课,特别有劲,个个都很专心,重点部分同学们都能讲到,字、词、句、篇的分析,有些可以互补。超出预期效果。一堂《小巷深处》的课用这种方式上,重点部分各组都讲了,学生记忆深刻牢固,起到反复巩固的作用。这种方式何乐而不为呢? 从教材内容上找出“趣”。在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先让学生说自己小时候喜欢那些动植物:看蚂蚁搬家、斗蟋蟀、种花、养猫、栽葡萄……再让学生谈谈七彩的校园生活:运动会上各班四百米接力赛紧张激烈、扣人心弦,元旦国庆联欢会节日的丰富多彩,离队入团时的感慨喜悦,测验考试后成败的喜悦与烦恼……然后导入新课,看看鲁迅小时候是怎样的呢?百草园怎样?三味书屋怎样?大家认真钻研教材开动脑筋,找出文章的亮点,课就有趣多了,缩小了时空,理解课文就不难了。 从教材的题目上引出“趣”。如上《风筝》,老师先问:“同学们都放过风筝吗?”大多学生都回答放过。老师又问:“你觉得很快乐吗?”学生回答很快乐。老师就势导入:“是的,放风筝让我们童年时光充满了快乐,让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可鲁迅先生一回忆起儿童放风筝的事,就深感自责和痛苦。不信,请看《风筝》,看谁找到其中原因。”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读书兴趣,同学们很快就找到了原因:鲁迅少年时虐杀了弟弟的风筝梦。 三、教学设计要节奏和谐 教学设计要有和谐的节奏。教学时教师要给学生感知教材留下思考、联想的余地,让学生有消化、吸收的时间。听课不是简单地“接受”,需要有个“悟”的过程。间歇不是思索的中止,而是思索的开始和深化。如果只像“电闪雷鸣”一掠而过,其结果必定是“云里雾里”。当然也不能太慢,太慢则不仅浪费时间影响教学进度,且使学生容易倦怠,分散注意力。例如:《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学生看一遍不懂。学生初次接触讲演,既要弄清讲演者的观点,又要把握其严密的讲演逻辑。作者既摆出了现状,又指出了正确的做法,其中有事实论据又有道理论据,这些对初中学生来说,学习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必须根据学生感知水平放慢节奏,弄清概念,然后再落实教学目标。又如文言文,老师讲授的内容相对多:有的还要记录下来,一定要放慢。但是当讲解一部分内容后可要求当场快速背默,此时的节奏要快。心理学研究证明,人的遗忘呈一条曲线,距学习时间越近,记忆的效果越好,反之则差。教师可引用竞争机制,比赛谁背得快。只要节奏掌握得好,文言文可以背出的,这样帮助学生减少背默的苦恼情绪,又减轻了作业量。所以说教师必须快慢得宜,疾缓有致,疏密有间。凡重要的问题,难懂的知识可以反复,速度放慢。慢是为了保证质量。课堂节奏的和谐也是美的表现。 总之教学设计要有艺术性、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这样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必须是思想高尚知识广博,思维活泼,感觉敏锐,情感丰富,品味高雅的人。 |
向教材的阅读课文要练笔题材 |
浙江省建德市寿昌初中 唐正富 |
常常听到农村中学学生为练笔而眉宇不舒而叫苦连天而愁肠百结。究其原因,在于学生们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较单调和课外阅读奇缺。要说咬着笔杆强说愁却写不出文章,实在是种痛苦。那么,有没有手到“擒”来的灵丹妙药可解除苦于练笔的病痛呢?笔者认为,练笔除了从正规渠道要题材外,还可以向教材的阅读课文要写作题材。下面结合某教材节选自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百草园》,以它为典型例子来作个管窥。 从《百草园》范文中,我们可以为自己命意出这样一些题目来供练笔用。笔者还给出其命题设想,并猜想揣测练笔效果或益处。 第1题:将文中“确凿、吟、伏、窜、臃肿、扫、支、撒、拉、罩、拔、严厉、抛、跳”等14条词语,另外联缀成一篇文章。题目自拟。这种串联生字词语的成文法,在每篇阅读课文学习后都可运用。写作天地一下子宽起来。因为学习语文最终目的在于运用。这活学活用生字词法经运用而一举多得,且方法简便;一旦拥有它,练笔趣味也就相对多起来了。 第2题:仿照“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为自己的文章开头造一个类似句式,比如“本地有一座公园。”,进而介绍它,写成一篇文章。这种结合课文定下开头句再续写的方法,既有趣又能扩散我们的思维。 第3题:仿照“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和木莲们!”造一类似句式作为末句,写一篇文章。这种归总结尾法,又有利于我们的求同思维训练。 第4题:文章第2段写景段中,描摹“绿、红”属视觉反应,描摹“唱、叫、弹”属听觉反应,描摹“光滑”属触觉反应,描摹“酸、甜”属味觉反应,描摹闻到“斑蝥放屁”属嗅觉反应……鲁迅综合运用多种感官参与描摹感受,将《百草园》写得美极了。我们不妨也用全这些感觉去感受事物并写出一篇文章来。描摹多种感官的感受,实在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第5题:用进“……似乎确凿……”,“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也许是……也许是……也许是……”等句式写一篇文章。能揣摩文章精彩句并用它编织成自己的文章,对于文章精彩句必定终身不忘。 第6题:仿《百草园》章法写一篇《百花园》。 第7题:在总结“仿写《百花园》”优劣的基础上,再写一篇《百树园》。其中,“百花、百树”中的“百”皆为虚指,含义是“多”。该两题难在写出花与树的“多样性”。练写繁复事物后,还会怕写单一事物吗? 第8题:我们读了《百草园》一文,会觉得爱不释手。鲁迅自己在文中也说过“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的趣味”。原文题似乎也可改为《有趣的百草园》。请以《有趣的某某》(某某可为人,也可为物)为文题写一篇文章。练这种意在笔先的中心发散写文法,对我们目今及日后写命题作文极有好处。 第9题:擅长用“之”不擅长用“的”的老一辈文学大师鲁迅在《百草园》一文中大致用了38个“的”,可以说用得多用得巧。请擅长用“的”的我们写一篇文章,用进50个以上的“的”。写完后,读一读;然后改去一些不必要的“的”。并比较改前改后的文意效果。在对比写作中提高,也是练笔的一种好方法。 第10题:“我”家穷与朱家富、嫌蜈蚣斑蝥的恶丑与喜蟋蟀油蛉的善美、春夏百草园多趣与冬天百草园较少味、“我”不很能抓着鸟与闰土父亲善于抓到鸟、爱百草园及惧私塾……行文一路将或人或事“对比”着写下来,饶有意味。请“通篇运用对比”写成一篇文章。这多种多样的对比写法,作者好恶、爱恨显得一目了然,毫不拖泥带水。 第11题:《百草园》全文运用了“对比、夸张、排比、比喻、反复”等多种修辞手法,请用全这五种修辞(具体对某种修辞法可重复使用)写一篇文章。我们说,修辞毕竟能使文辞更美呢。 第12题:《百草园》第二段写景文是写景,主要更应是写喜悦之情。该段写得情景交融。即写美景就是在写喜悦;而喜悦却由美景来展现。请我们以写景为主,要求不带“愤怒、生气”之类字眼写出全是景物描写却能反映人物“愤怒”情绪的文段来。有人说,练以景衬情、借景抒情写法,能使练笔文章语言多味且含蓄。 第13题:儿时的鲁迅因为要被“关”进严厉的私塾,就更怀念起能给人带来快乐的百草园来。请我们以《忆某某》为文题写一篇回忆性文章。因了大家实在有话说,这类文章还是较好写的。 第14题:《百草园》文题不能改为《春天的百草园》,是因为文章还写到了冬天。在鲁迅固然认为不只春园有趣,而在冬园也有味。给我们的启示却还有应该是──如果写《校园的晨景》光写春天文字不够,就可以再补写“夏、秋、冬”的情景来补救。同学不妨试一试。只是要注意安排好详略。 第15题:多读几遍《百草园》,至少读三遍;然后合上书本,将自己看成是鲁迅在百草园中玩耍,再将所见所闻写下来,使它成为一篇文章。题目可以仍旧是《百草园》,也可以另外拟为《某某的百草园》。这种用自己去替换作者的练笔法,往往也能出新意出奇思。 第16题:将第15题由自己所心游到百草园写成的《百草园》与鲁迅写的《百草园》相互比较,写一篇谈各自优缺点的说明性文章。可以不必抒情、议论,也可以不必描写,而如产品说明书一样解说明白即可。这样对我们写人写事时,总要虚情假意地来一番赞美可以进行有效遏制。以使感情发于当发处,止于当止处。 第17题:《百草园》一文中,你认为哪个句子写得最美?请找出来揣摩一番,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试作一个表面比较或深刻比较的解释,写成一大段文字。这种识美读美法最能反映练笔者主观情绪及才情高下。品味语言练多了,何愁语文水平不能提高? 第18题:与几位同学交流写关于“百草园”的各式文章后,写写自己觉得最有收获或最有启发的一点,并扩展成文。题目自拟。由相互启发感应,生成思维生成文章,谋篇布局、构思立意、驾驭文字等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第19题:读原整篇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谈谈你是更爱“原文”还是更爱“节选文”,为什么?不妨用你的观点来作个综合性评价,写成一篇文章。这种阅读原著法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对我们课外补充学习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第20题:鲁迅祖父是清朝科考官员,因涉嫌科场舞弊案被收审,家道由此中落,到鲁迅父亲手里已如《百草园》文中所述竟变卖了家产,后因鲁迅三兄弟皆有文名,家宅又被政府买回作为鲁迅纪念馆……你对由盛到衰、又由哀到喜也定有感慨。请结合自己的家况,写一篇有关于“盛衰”变化的文章。我们说,这种汇聚相关资料破译文章奥秘及作者心声进而知人论世的方法,能让学语文增添兴趣。 就《百草园》一篇课文,我们已经列出这样20道可以供练笔用的文题。何况教材中像这类阅读课文还是比较多的呀!向教材的阅读课文要练笔题材,天地广阔,大有可为。换言之,将它们作为平时练笔的素材,也就不能不说丰富了。再说,在注重研究性学习的今天,我们能对一个专题进行突击性研究,语文综合素质(特别是写作水平)定能稳步提高。抛砖引玉谈了以上拙见,希望能对广大同学有所裨益。 编辑短评:课外练笔是整个作文教学中的一个环节,本文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说明学生课外练笔可以从阅读课文中找到练习的材料,很有借鉴意义。(熊江平) |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