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在教学中师生共同提高与成长
[打印本页]
作者:
与你同行
时间:
2008-6-6 16:07
标题:
在教学中师生共同提高与成长
鞍山市铁东区教师进修学校 张楠
上过与听过很多课,但对课堂内容的深刻思考却是在下面的一次教学听课中收获的。也许这就是现在所倡导的教学中的反思。
因为,我们目前的初中教学正处在传统教学与新课程理念撞击与交融的状态和背景下。虽然新课程已经在其他地区开始很多年,但由于历史原因,我市的四城区还在使用老教材。但由于多方努力,我们在两年前已经开始进行新课程理念教学的渗透,努力打造新观念教学。无论使用的教材是什么,而关注学生与教师在课堂上的交流、合作与研究。教师的角色正发生真正意义的改变,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渐成为主流。
下面是笔者最近经历过的初中几何《中心对称图形》一课的感受,可以深刻邻会新课程的深远教育意义;感受新老方式教学设计的碰撞;关注学生与教师在课堂上的共同成长。
教学片段(一)如下:
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三幅图形有什么特点?(慢演示,让学生观察清楚)
生:都是轴对称图形。
师:除轴对称图形外,还有其它特点的对称图形吗?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研究一种新的对称图形。(板书)
4.7 中心对称图形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大屏幕上对线段AB和平行四边形ABCD的演示。(三遍)(注:两个图形都是绕本身上某一点旋转180度。)
师:你观察到了什么?
……
引课的前三句话,清晰准确,并在无声无息的状态下运用了数学中类比的思想方法。干净利落的切入上课的主题《中心对称图形》,使学生在无形中把新知识“中心对称图形”与旧知识“轴对称图形”建立了联系,这样从已有的知识出发达到了邻近知识区域的扩充教学。虽然淡淡几句话,却让学生感受了数学的良好思考方式;这看起简单的一笔却是授课教师智慧的结晶,也是对教材、教学深入研究的厚重体现。
再者“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大屏幕上对线段AB和平行四边形ABCD的演示。(三遍)
师:你观察到了什么?……”
这句提问是新课程理念的再一次真实表现。“中心对称图形”在定义时,很多教师采用的传统方法是线段和平行四边形边旋转教师边解释的形式教学。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听和记。这样做很显然失去了学生探究和思考的环节与空间,无形中约束了学生的思维。没有还课堂给学生,存属“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只注重“教”的数量,而不注重“学”的质量。而这堂课的方法是教师不提出问题,由学生观察大屏幕上的图形演示,然后问学生观察到了什么。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观察、思考、想像等各方面能力。同时也由学生自主发现、总结了教师要传授的知识。其实,笔者认为: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化归”就由此破土而出的应用了。
学生的总结能力、对问题的归纳能力,都是在具体教学中体现的。教师的语言与计算机课件的有机结合使学生逐渐感受到了思想的升华,能够认识与体味“化归”思想的无穷魅力。笔者以为,教书不仅仅是教书,育人更为重要。曾经有人把“教书育人”改写成“育人教书”,笔者觉得意义更加深刻。做教师的你我,当我们冷静深思时会发现,很多习题是千变万化的,但他们的思考方法却很多相似。那么,怎样教给学生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思维方式就成为教育者的要务。教师不是讲题的机器,学生也不是盛水的容器。教出智慧、能力的学生才是国家需要的精英,社会恳求的栋梁。可见,只有把这看成是对学生作为人的培养,才能拥有上面教师的设计。这样,才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
教学片段(二)如下:
师:下面我们通过一组练习来加深对中心对称图形的理解
师:下列图形哪些是中心对称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观察五大银行标志)
师:请看下面两幅熟悉的图案:五角星、紫荆花,它们是中心对称图形吗?(肯定学生回答,答得很好)
师:通过大屏幕演示来验证我们的结论。
师:通过对中心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的学习,我们会发现它们有一定的相同点。
师:请同学们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1.举例说明所有的中心对称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吗?
(生:平行四边形。)
2.举例说明所有的轴对称图形都是中心对称图形吗?
(生: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等腰三角形。)
上面片断教师教学语言准确清晰。善于鼓励学生思考问题。与以往的教学语言对比中发现:传统课堂上,语言亲切细腻、导语重复、多启发性、多归纳性、多随意性。当有同学自己归纳定义时,教师可能觉得不满意,就说“谁还有更好的说法?潜台词:教师不信任该生,这个孩子说的不够好,无形中降低了学生的发言热情与学习激情。这节课的设计,语言热情精炼、引课简捷、多专业性、多问题性、多人文性。使学生具有“问题意识”独立充分的去思考自己发现的问题,激活学生大脑,并主动求知。
在前面的例子中学生举手发言后,教师及时对发言者的勇气与反应速度给予肯定,并以合作研究的口吻提问:大家同意他的说法么?潜意识:让全体同学判断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发现结论。把学生引进问题,教师跳出问题。笔者以为,这是新理念最精彩的设计环节,也是学生能力培养的源泉。
老师的语言是课堂的领航灯。学科语言专业、准确、科学是非常重要的。这节课保持教师的亲切与人文的特点,标准的普通话,付有磁性的语音再加上精炼、准确的特色,使学生在感受与欣赏之中轻松进入每一个教学环节。应该说是一节语言环保的课堂,真正考虑了学生的用耳卫生。精心设计的导语引入、课堂发问、课尾结束语,让人身心均能够享受亲切、干练、准确、激情的教学语言大餐,是对活力生命课堂的真正意义的感悟,更是新课程提倡的“对学生的尊重“。
这节课内容若按传统教学理念设计的重点为两个,一是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另一个是中心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的区别,这样整堂课的内容太多,重点不明确,显得时间安排过于紧张,问题处理不清晰,学生反馈较差。
本节课在新课程理念设计下,主要研究中心对称图形,将二者区别放在习题中渗透,体现化归的数学思想。由于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自主研究和消化中心对称图形的特点。在习题中对二者区别的反馈效果反倒比采用原方法的效果好。通过实践,显然知识已经内化成学生自己的知识,并能够进行此方面问题的全面应用,可见课堂重点不在于“多”而在于“精”;不在于“题量”而在于“设计”。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学习与思考时点、线、面三层次的升华。(点—知识学习;线—知识理解;面—知识应用)
由于笔者参加了市骨干教师的教育叙事课题研究受益匪浅,能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这节课引发了笔者的思考:靠近了新课程中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设计;强化问题意识,以主干定义为主要问题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探究、合作、归纳、总结、呈现。课堂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教学效果,更体现了对知识学习、理解、应用的螺旋式上升的最高教学境界。
欣赏完上面的两个教学片段之余,大家可以感受到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研究、学生的活动;教师的引领、学生的思考;教师的设计、学生的反馈。教师与学生两者成为课堂中最为默契的搭档。学生成为生命课堂的主宰。教师从台前退为幕后,却更让学生尊敬与钦佩。笔者以为,这节课的最重要反思是教师考虑了知识的生成,数学的建模思想。因为有更深的内涵才体现出很精彩的外延。并且,使课堂内外达到一个共识:在教学中师生共同提高与成长。
作者:
xingkong
时间:
2008-6-7 13:55
标题:
回复:在教学中师生共同提高与成长
关注学生与教师在课堂上的共同成长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