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把握知识的呈现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打印本页]
作者:
小燕子
时间:
2008-5-31 11:00
标题:
把握知识的呈现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应是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新问题进行积极探索、主动建构的过程。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呢?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思考,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握好知识的呈现方式,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从而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 一、猜想——论证的方式 科学史上的许多伟大的发现和发明都缘于人们的大胆猜想。由于猜想,人们产生了创新动力,许多神话变成了现实。科学家曾言:人们不可能做的事,往往不是由于缺乏金钱和力量,而是由于缺乏想象。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异想天开”,提出独特见解,然后再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验证,把猜想变为现实,使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如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可这样引导学生猜想、论证。 ⑴分组讨论,进行猜想。除法和分数都有各自的性质,而比又与除法、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比是不是也有性质呢? ⑵交流讨论,提出猜想。 ⑶各自验证,全班交流。 ⑷学生概括,总结出比的基本性质。 二、实践——发现的方式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智力活动是与他周围物体的作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儿童的理解来自他们作用于物体的活动。由于小学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学生又缺乏感性经验,因此,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经验,才能进行正确的概括,形成概念和法则,最后达到灵活运用知识,能力有所提高。 如教学“梯形的面积”时,可采用如下呈现方式: ⑴启发思考: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三角形呢?你能把梯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计算出它的面积吗?组织学生观察比较,得出结论? ⑵学生实验:我们在推导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是怎样做的?现在呢?让学生借助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按要求分组实验。 ⑶交流实验结果。 ⑷得出结论: 每个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三、讨论——归纳的方式 学生知识的掌握要经过一个内化的过程,教师要充分提供表象,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使学生具体形象的感知过程内化为学生脑中的智力活动。与此同时,教师还要给学生提供讨论的机会,促使学生归纳新知识,形成新概念。 如教学“积的变化规律”时,可以采用“讨论——归纳”的方式把知识呈现给学生。 投影出示: ⑴ 3×2=6 ⑵ 3×20=60 ⑶ 3×200=600 ⑷ 3×400=1200 ⑴提出讨论问题: ①第一个因数变化了没有?第二个因数变化了没有?积变化了没有? ②从上往下比较,第⑵、⑶、⑷式与第⑴式比,其中一个因数没有变,另一个因数分别怎样变化?积各有什么变化? ⑵学生观察讨论。 ⑶引导学生归纳积的变化规律。 四、争论——统一的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诱发学生争论能使他们学习情趣高涨,营造出人人想探究,个个能创造的良好局面。学生只有通过争论,才能激发灵感,激发创造,促使他们深入探究,最后达成共识。 如教学“分数的大小比较”时,可进行如下设计: ⑴复习旧知,唤起回忆。你学过哪几种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⑵学习新知,诱发“争论”。怎样比较4/5和6/7的大小呢?讨论时,学生展开了“争论”。甲说:因为这两个分数分母不同,所以我先通分再比较;乙说:我认为把它们的分子变成一样,比较起来容易些;丙说:我认为1-=,1-=,因为>,所以<。我觉得这样比较更容易。 对于上述几位学生的比较方法,教师在鼓励学生有创见的同时,应引导学生掌握解决这一类问题的一般方法。 ⑶共同归纳,达成统一。比较分数的大小,方法很多,一般先通分再比较。有些特殊的分数也可以用特殊的方法,这样比较起来更方便。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