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一节很平常的课堂上,我正在讲《少年闰土》这篇文章中的“看瓜刺猹”时,一个学生突然举起手来,于是我就停下来,问他:“××,你有什么事吗?”没想到他沉思了片刻,对我说:“老师,我也会‘看瓜刺猹’。”顿时教室里一片哄笑。也有的学生高声地说:“老师,我会‘雪地捕鸟’。”……当时面对这样的情况,我犹豫不决,不知怎么办才好。我是按照自己的教案讲下去,还是尝试随着学生的思路往下走呢?那样我能完成教学任务吗?思考片刻后,我决定按着学生的思路试一试。于是:
片段一:
师:刚才这几位同学都谈出自己的想法,其他的同学,你们想和闰土一起干什么呢?
生:我想去体验一下看瓜刺猹的感觉,我想去看看猹这种小动物到底有多么地伶俐。
师:还有想去看瓜刺猹的吗?喜欢的同学举手。
师:这么多的同学想体验看瓜刺猹,现在请你们再来读“我”与闰土关于看瓜刺猹的对话,看一看你们怎样判断猹来了吗?
生读对话。
生:当你听到西瓜地里有“啦啦”的响声,就可以判断猹在咬瓜了。
师:“啦啦”的响了,猹在咬瓜了,你该怎么做?
生:我觉得应该捏住胡叉轻轻地走过去。
师:为什么要轻轻地走过去呢?
生:因为猹是种很伶俐的小动物,不轻点,就跑了。
师:你觉得呢?
生:我觉得应该在轻轻地走过去后,特别在看到猹时,要非常快地刺,不然它就跑了。
师:大家谈得非常好,你们能够带着自己的体会来表演一下吗?注意既不要惊动了猹,还不能让猹跑了。
师配乐朗诵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学生边听边表演。
师:说说看,你们表演得怎么样?
生:我好像感觉自己在一片绿油油的西瓜地里,正拿着胡叉用力地刺猹。
生:我仿佛真得到了沙地里,看到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圆月,下面有许多西瓜。
师:你看到了美丽的月色,其他同学呢?
生:我听到了猹在吃瓜,可当我刚发现它的时候,它就跑了。
生:我轻轻地走近它,拿着胡叉用力地刺下去,我刺住了猹。
……
片段二:
师:同学们,下面我们来做个小游戏,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
师:那你们就赶快画出我和闰土第一次见面时,描写闰土样子的语句。
生读课文,师指导。
师:找出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来了吗?
生: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师:同学们,游戏开始了,请大家拿出铅笔来,轻轻地把“圆脸”的“圆”,“小毡帽”的“小”,和“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句话划掉。
师:再来读一读,和原文对比一下,从中找出了少年闰土的什么特点?
生:闰土是个农村的孩子。
生:闰土是个很讨人喜欢的孩子,憨厚老实。
生:从他颈套银项圈可以看出家里人很疼爱他,怕他死去。
师:我们再将“紫色的”划掉,换上“苍白的”或“蜡黄的”等词语,再来对比地读一读,你有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此时我更加感觉到闰土是个活泼可爱的孩子。
生:他可能是经常在海边风吹日晒,所以脸是紫色的。
生:他很健康,他是个穷苦人家的孩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