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28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1年6月事业单位编制改革最新消息(高校、教育、卫生、文体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06:4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全国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上海、重庆、浙江、山西等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地区的负责人,就当地试点情况做了汇报。

  在当日的会议上,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国家行政学院院长马凯强调:“各地要在中央总体部署下,结合当地实际对事业单位改革做出具体安排。”

  台下,坐着来自各省(市、区)政府和相关部门负责人,这意味着事业单位改革,将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据新华网报道,目前,全国共有126万个事业单位,其中,有3000多万名正式职工,900万名离退休人员,而这次改革几乎涉及到所有的事业单位机构和人员。

  同时,据《中国经济周刊》报道,在中央所属的事业单位中,仅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央编译局等少数几家划入政府序列;中央党校和国家行政学院则实行区别管理岗和技术岗,分开管理的办法。而类似中国社会科学院等这类学术单位划入公益性事业单位。

  另据本报了解,改革主导部门的思路是,对于完全或基本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比如金融监管机构(如银监会、证监会及保监会)、执法监督机构等,将根据各地开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时机,逐步将转为行政机构。

  有审批权的回归政府

  有审批权事业单位调整为行政机构,没有审批权的就保留为事业单位

  今年3月,《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实施指导意见》正式下发,以此为基础,事业单位改革正式推进。

  “事业单位不像政府有权利,要靠主管部门进行改革推动与操作,这么多年事业单位改革进展不大,跟缺乏改革的动力是有关系的,现在终于有了明确的思路。”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胡仙芝告诉记者。

  当日的座谈会上,马凯明确提出,按照社会功能将现有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根据不同事业单位的特点分别实施不同的改革和管理措施。

  根据分类指导意见,中央明确了事业单位改革分类的时间表:2011-2015年,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承担行政职能和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改革基本完成;到2020年,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中国特色公益服务体系。

  据本报了解,改革主导部门的思路是,对于完全或基本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比如金融监管机构、执法监督机构等,将根据各地开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时机,逐步将之转为行政机构。

  “简单来说就是看你的职能,有审批权的事业单位调整为行政机构,没有审批权的就保留为事业单位。”胡仙芝解释说。

  原本围绕公共利益设立的事业单位,有些却是上一轮机构改革为政府财政减负、卸包袱而设立,此次改革中有部分事业单位将重新回到行政编制,比如一些“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其中一部分具有行政执法权,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的,将回到政府体系,人事制度回归公务员序列。

  不过胡仙芝认为:“虽然有部委下放给事业单位执行审批权,但有这种权利的不多,包括专业性较强的部门机构,按照分类将回归行政序列,但这部分机构和人数很少。”

  事业单位改革全国铺开 5年内完成分类

  “这次改革,从中央到地方,对行政编制卡得很严,想通过这次改革寻找机会从操作上比较难。”胡仙芝表示。

  目前国务院直属的有14个正部级或副部级事业单位,包括银监会、保监会、新华社等机构的分类改革倍受关注。

  有消息称,目前中央所属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绝大部分已经进行完毕。

  胡仙芝认为,在这个过程中还涉及到政府换届,又会涉及到新一轮的政府改革,事业单位改革肯定会与政府改革密切相关,这个时候会出现什么变数都很难说。

  稳妥实施改革

  对于地方来说,产权改革更是事业单位改革的“重中之重”

  这次从中央到地方的事业单位改革,涉及的机构、人员数量众多,尤其是各地进行中的分类改革,改变了几千万人饭碗的成色,容易引发矛盾。

  虽然中央给出了明确的改革时间表,但据地方编办人员介绍,这次分类改革的精神首先要确保稳妥实施。

  上海、重庆、浙江、广东、山西5个省市于2009年率先在全国进入分类改革试点,按照要求,省属事业单位改革于2009年底完成,市、县乡镇事业单位改革于2010年底完成。

  重庆是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试点城市之一。

  从去年2月份开始,重庆合川区派出六个联络组队全区事业单位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实地调研,并于当年8月将分类名单上报。

  目前,地方事业单位分类审批权限已经下放,各级部门所属的事业单位,由主管部门提出初步意见,报上级机构编制部门,有的还需财政、人事部门提出审核意见,按照程序报批。

  按照分类指导意见,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已经实现或经过调整可以实现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比如应用型科研机构、招待所、文化事业单位将逐步转为企业,并注销事业单位,核销事业编制。

  据重庆合川区编办人士介绍,当时上报名单中的部分事业单位,对划入的分类意见很大,编办再次派出工作组,对问题突出的事业单位类别特征开展专题调研,通过事业单位履职调研记录,明确了分类的原则和基础,说服有意见的单位,化解分类中出现的矛盾。

  分析人士认为,对于地方来说,产权改革更是事业单位改革的“重中之重”。

  长期供养体制下的事业单位,如何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完善的激励与制约机制,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北京市已经完成了市属14家经营性出版社由事业单位转为企业的工作,撤销了事业单位身份,注销了事业单位法人,总计收回事业编制373名。

  据浙江省人事厅官员透露,该省的事业单位改革将在2-3年内基本完成。在他们看来,尽管事业单位尤其是省本级事业单位改制异常敏感,但在浙江这样市场已初步发育、民众利益观念已同步得到更新的省份,绝不至于引起社会的不稳定。

  “事业单位改革在地方试点已经有了很多年的经验,新一轮的改革,需要巩固前期的成果。”胡仙芝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06:44:00 | 只看该作者
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向纵深推进,原有的乡镇体制已严重不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从2003年起,湖北在全国率先试点开展乡镇综合配套改革。

  湖北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包括乡镇行政机关改革和乡镇事业单位改革两个方面。行政机关改革的主要内容是:规范乡镇机构设置,精简领导职数、内设机构和工作人员,同时逐步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事业单位改革的主要内容是:转变经费管理方式,转变单位用人机制;建立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以钱养事”新机制,建立公益性服务考评机制。

  到2007年改革基本完成,全省乡镇内设机构的平均精简率约40%,领导职数平均精简约40%,乡镇事业单位整体改制,事业单位人员平均精简率超过70%。改革后的湖北农村治理呈现全新局面:乡镇统一只设党委、人大、政府三大机构,三大机构“班子”成员实行交叉任职,乡镇内设机构统一重组为“三办一所”,即党政综合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和财政所。重新按照新标准核定各乡镇行政编制,行政机关人员实行“一人一编一卡”的编制实名制管理。

  乡镇综合配套改革是继农村税费改革后更为深刻的农村改革。改革创新了体制和机制,转变了政府职能,加强了编制管理,构建了新型农村公益性事业服务体系,切实提高了对“三农”的服务水平,推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06:43:00 | 只看该作者
本次改革的目标是让事业单位更好更快的发展,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发展社会事业。这一目标的定位,让“事业人”有一个好的职业前景预期。这一目标是积极的,一改以往事业单位改革减人员、简机构、减轻财政负担这种“甩包袱”的消极表述。

  《意见》中将改革的目标定为到2020年,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公益服务新格局,形成基本服务优先、供给水平适度、布局结构合理、服务公平公正的中国特色公益服务体系。这一目标给事业单位描绘了一个蓝图,作为向全社会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载体和平台,作为公共服务的主要承担者,涉及2962万在职人数的全国125.6万个事业单位将大有作为。

  早在1992年,事业单位改革就已破题。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机构改革进行了六次,涉及到事业单位的就有四次。事业单位改革的“三驾马车”分别是:以组织部门和人事部门为主的人事制度改革,1995年原人事部、中编办就启动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试点;事业单位本身的经营性和公益性改革,如科技部、文化部、教育部在部内进行的改革,以市场化、产业化为改革方向等;最后一类是体制改革,这种改革伴随着行政体制改革,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放权搞活。由此可知,事业单位的改革并不是才启动,其实与国企、政府改革是同步的,形象地说只是“醒得早,起得晚”。

  事业单位改革为何给人滞后的印象?原因之一就是缺乏一个整体推进的方案,而此次改革整体方案制定出来了,并且将时间表都明确列出。最为可贵的是事业单位改革明确到了分类改革。分类是改革的过程也是改革的前奏,科学分类是事业单位改革成功的关键,此次改革找到了要害。

  《意见》中,事业单位改革被划分三类,“参照公务员类”即承担政府职能的事业单位划入政府序列;“自收自支”类即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将被推向市场,而一部分“财政补贴”类即公益性事业单位,将从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社会保险、财税政策和机构编制等方面推进,采取“管办分离”等办法完善治理结构。中编办还出台了分类目录,不粗也不细,基本上是承担行政职能的,划定一个范围,如食品监督,卫生监管,既宏观也具体。在操作上解决了地方事业单位的界定。

  与以往不同,本次事业单位改革有“1+10”文件,针对总体文件有10个配套文件进行解释和规定操作办法。《意见》还明确了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的推进。对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改革方向,确定为要逐步建立起独立于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险体系。

  绕不开的“深水区”

  五省市实施方案“难产”,最大原因就是事业单位改革牵涉面广,涉及行业多,涉及单位每个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各试点省市谨小慎微很有必要,避免引起“震动”导致被动,都在等待、观望中择机推出。

  改革的动力影响着改革推进的程度。我们发现,事业单位改革两头热,中间冷。领导层热,因为要巩固机构改革的成果要进行事业单位改革。一般的群众也热,看病难,上学难,看到这些公共服务的问题,认为改革事业单位就能解决,所以拥护改革。但恰恰事业单位自身没有这个热情。事业单位改革,“事业人”既得利益要失去,社会和政治地位会改变,事业单位自身怎样才能支持,如何能够顺利推进?这是改革的“深水区”。

  达奇·李奥那多的“三圈理论”告诉我们,一个公共政策能够有效,需要价值、能力和支持三方面达到平衡。事业单位改革体现了公共价值,但是政策方案的实施与执行中的约束条件仍是一大难题,以养老保险为例,方案提到要建立职业年金,以提高事业单位人员改革后的养老待遇。但由于方案并未给出任何具体措施,学者称职业年金“是没影的事”。这其实就是改革的财力并没有保障。再次,必须认真考虑所涉及的利益关系者的态度与意见,即支持问题,自上而下的“被改革”容易引起反弹。例如取消了行政级别,“事业人”没有体现社会政治地位的替代制度,每个人都奋斗了十几年或几十年,如何能够平衡?

  尽管从单位性质上看,要进行分类划分并不困难,但由于所有事业单位都与政府行政机关有着密切的关系,为平衡和照顾各方利益,要进行公平有效的划分争议极大。有些事业单位没有界定是做什么。例如:中编办同意成立一个事业单位,批文涉及名称、核定编制、领导职数、级别,却恰恰没有界定职能。现在事业单位都担心分到不利的类别,纷纷打报告要参照公务员管理,提出自己具有公共管理职能,要求全额拔款,回归行政部门。中编办去核实,被核实的事业单位说有公共职能,能道出一万个理由;但中编办得出核实结论为没有公共职能,却找不到依据。5个试点省,方案“难产”说到底还是最后的分类不敢公布。所以,在划分时要将行政性事业单位回归政府,但是在回归过程也要防止不应该回归的也搭政策便车。

  事业单位改革在很大程度上不取决于事业单位本身,而取决于政府。政府如果仍然把事业单位看成下属机构,改革肯定受阻,目前主管部门与事业单位的利益纽带没有切割。例如:中央部委实行“阳光工资”,原则是限高、稳中、托低。这说明各部委在财政预算拨款下还有其他收入来源,这些来源就是事业单位。管办分离是改革“深水区”的一个难题。

  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是事业单位要迈的门槛。法人治理结构与党管干部要统一起来,党管干部就是内部控制,而法人治理结构就是外部控制。避免法人治理结构流于形式,同时也要让党管干部得到体现,是改革“深水区”要面对的问题。

  最后,事业单位改革中,有一部分是推向市场。目前进行的改革中,已出现国有资产流失的案例。“单位内部收购”无论是经营层、技术人员还是市场人员,多数都可以拿到数量不等的股份,利益均沾。这样一来,改制过程中国有资产被严重低估,因为绝大多数人都能获益,所以这种腐败最不容易被发现,也最缺乏监督。这种流失比国有企业更难监督。事业单位改制过程做到公开透明,程序严格规范,独立客观审计尤显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8 02:5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