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案例:给“成功体验”增加含金量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1-5-10 13:39
标题:
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案例:给“成功体验”增加含金量
【教学片段】《3的倍数的特征》
多媒体呈现一张含有1~100各数的正方形百数表。
师:你能在这张表中找到3的倍数,并把它们圈出来吗?
学生拿出课前由教师印发的百数表,并按要求动手圈。
师:谁来说说自己圈出的是哪些数?
生:3、6、9、12……
师:想一想,个位上是3、6、9的数都是3的倍数吗?
生:不是,例如13、16、19就不是3的倍数。
师:你能一下子就报出几个个位是3、6、9,但又不是3的倍数的数,这很好!
生:话不能这么说。因为个位上是3、6、9的数有时也是3的倍数,所以只能说个位上是3、6、9的数不一定是3的倍数。
师:你的发言非常严密,真了不起!
师:那么,3的倍数究竟有什么特征呢?请大家再找出几个3的倍数,并把它们各个数位上的数相加,看看所得的和有什么特点。
学生各自按要求找数、计算。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发现?
生1:我找出的是17、33、78,算出的和分别是9、6、15。
生2:我找出的数是45、66、99,算出的和分别是9、12、18。
……
师:那么算出的和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学生纷纷交头接耳,但没有人公开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算出的和都是3的倍数吗?
短暂的沉默后,有学生迟疑地站起来:是的,都是3的倍数。
师: 3的倍数的特征就是,它各个数位上的数相加的和一定是3的倍数。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1-5-10 13:40
【分析与思考】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情感态度”方面的课程目标中强调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这一目标应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不要过于强调数学学习的艰苦性,一味给学生的数学学习制造困难与障碍,以免影响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丧失学好数学的信心;另一方面,要提供具有适当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经历克服困难获取成功的过程,从而增强克服困难的意志,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因此,,我们应努力在上述两个方面之间寻找到合适的平衡点,使学生体验到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给学生制造了很多成功的机会,如从1~100各数中圈出3的倍数;发现个位上是3、6、9的数不一定是3的倍数;把3的倍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相加,得到的和也一定是3的倍数,等等。然而,联系整个教学过程,我们也不难发现:上述所谓的成功似乎很容易就能获得。事实上,就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这一数学问题而言,最有价值的部分是“不失时机地转换思维的角度,从只关注研究对象个位上的数,想到可以把研究对象各个数位上的数相加”。而这一点恰恰被教师一笔带过。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丧失了“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机会,反而会将所谓的成功归因于运气(也就是能否被老师叫到)或其他各种偶然的因素。
那么,应该如何恰当把握问题的挑战性呢?笔者认为主要应关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深入分析相关教学内容的特点,准确把握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精心设计探索活动的关键环节,或把着力点放在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的关联上,或把着力点放在关乎思维方向的拐点处,或把着力点放在建立猜想以及验证、修正或否定猜想的过程中。二是当学生面临困难时,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激活学生内在的对未知世界的探求欲望和巨大潜力,可以提醒他们通过讨论交流,在思维的碰撞中实现互相启发;可以启发他们通过动手操作,借助直观突破经验的局限或思维的障碍;也可以设置一种阶梯式的问题串,引导学生拾阶而上,逐步逼近并领悟问题的本质。
以上述教学片段为例,当学生认识到“个位上是3、6、9的数不一定是3的倍数”之后,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再写出一些较大的3的倍数,同时在计数器上把这些数拨出来,看看各用了几颗算珠;也可以让学生用1、2、3这几个数字组成不同的三位数,思考这些三位数为什么都能被3整除,如果换成其他的三个数字情况会是怎样的;还可以先引导学生依次考察3的倍数中的一位数、两位数,再提出猜想,并用三位数、四位数加以验证,等等。
总之,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需要设置一些合理的障碍。有了这些障碍,“成功体验”才会有足够的含金量。当然,这些障碍既不是多多益善,而是要让学生直面他们经过努力能够跨越的障碍,并适当指导他们寻求跨越障碍的方法,从而获得对数学学习及成功体验的正确理解。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