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公开课《转化的策略》教学实录及评课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1-4-26 18:19
标题: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公开课《转化的策略》教学实录及评课
教学内容
六年级(下册)第71~72页的例1,随后的“试一试”“练一练”,以及第74页练习十四的第1~3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转化策略形成的过程,初步学会运用转化的策略分析问题,灵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具体的转化方法,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2.使学生通过回顾曾经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从策略的角度进一步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转化策略的应用价值。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策略意识,主动克服在解决问题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题,提取转化。
课件出示例1(图略),师:请看屏幕,观察这里的两个图形,想一想它们的面积相等吗?(停顿)大家可以在作业纸上画一画,比一比,再和小组里的交流。
学生在作业纸上尝试,教师巡视。
师:这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吗?你是怎样想的?
生:可以把第一个图形上面的半圆向下平移5格,得到的长方形面积与原来图形面积相等;可以把第二个图形两个半圆分别旋转180°,得到的长方形面积与原来图形面积相等。两个长方形长都是5格,宽都是4格,面积相等,所以原来两个图形面积相等。
小结并利用课件演示上面的过程。
师:刚才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运用了平移和旋转,平移、旋转的目的是什么?应用了什么策略?
生:平移和旋转的目的是把这两个不规则图形转化成规则的长方形,这里都运用了转化的策略。(板书课题:转化)
师:把这两个图形分别转化成长方形有什么好处?
生:原来的两个图形比较复杂,不容易比较出它们的大小,转化成长方形以后,图形变简单了,很容易比较出它们的大小。
师:是的,运用转化的策略可以把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一些。(板书:复杂 → 简单)
二、回顾转化,感受价值。
师:转化是解决问题的常用策略之一,在以往的学习中,我们曾经多次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过一些问题,回顾一下,我们在解决哪些问题时应用过转化的策略?
生1: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时,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课件演示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过程)
生2:推导圆面积公式时,把圆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
生3:计算小数乘法时,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
生4:计算分数除法时,把分数除法转化成分数乘法。
……
师:我们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过这么多问题。请大家回忆一下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想一想,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都是把未知的问题转化为已知的问题来解决的。(板书:未知 → 已知)
师:(指板书)也就是说,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可能会用到转化策略?
生:遇到复杂的、未知的问题时,通常要想办法把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简单的问题,把未知的问题转化成已知的问题。
小结(略)。
三、巧设对比,强化转化
出示“练一练”右边的图形。(图略)
师:请大家观察这里的图形,想一想,要求图形的周长,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师生共同交流和演示通过平移图形的边,把不规则图形转化成长方形,再根据周长不变求出不规则图形的周长的过程。(略)
四、巩固练习,灵活转化
1.完成练习十四的第2题。
学生在作业纸上独立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并组织反馈。
2.完成练习十四的第3题。
师:这是一个由曲线围成的图形,(指大圆半径)这里的4厘米表示什么?
生:4厘米是大圆的半径,也是小圆的直径。
师:你会求这个图形的什么?
生:我会求这个图形的面积和周长。(出示题目要求: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和周长)
学生在下面尝试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组织反馈。(略)
3.完成“试一试”。
出示题目:1/2+1/4+1/8+1/16。
师:观察这几个分数,它们有什么特点?
生1:这几个分数的分子都是1,第一个分数的分母是2。
生2:从第二个分数开始,每个分数都是前一个分数的一半。
师:你能很快算出它们的和吗?自己先在下面试一试,再和同学交流。
学生在作业纸上独立练习,教师巡视指导,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作业。
生1用通分的方法算;生2用拆项的方法算。(过程略)
生3:我画了个正方形,把正方形的面积看作单位“1”,正方形中涂色部分分别表示1/2、1/4、1/8、1/16的和。从图中可以看出,求涂色部分的大小可以用1减去1/16。所以,1/2+1/4+1/8+1/16=1—1/16=15/16。
师:你能把算式转化成图形,把加法转化成减法,真了不起!如果要计算1/2+1/4+1/8+1/16+1/32的和,你会算吗?
生:直接用1—1/32=31/32。
师:如果是1/2+1/4+1/8+1/16+1/32+1/64 呢?
生(齐):63/64。
师:你还能再写出这样的一个算式并很快求出得数吗?
学生自由写算式,并很快说出得数。
4.完成练习十四第1题。
出示题目。(略)
师:(课件演示比赛过程示意图)数一数,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后才能产生冠军?
生:8+4+2+1=15(场)。
师:画图是一种很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不画图,有更简便的计算方法吗?
生:直接用16-1=15(场)。
师:这么简单啊!有道理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采用单场淘汰制组织比赛,每淘汰一支队伍要进行一场比赛,要淘汰15支队伍,就要进行15场比赛。
师:你的想法真巧妙!把比赛的场数转化为求淘汰了多少支队伍,很多时候转化就是要像这样换个角度去思考。
师:如果有64支球队参加比赛,产生冠军要比赛多少场?
学生交流。(略)
师:(课件出示)美籍匈牙利数学家波利亚强调:“不断地变化你的问题……我们必须一再地转化它,直到成功地找到某些有用的东西为止”。运用转化的策略,把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简单的问题,把未知的问题转化成已知的问题,是我们解决问题时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1-4-26 18:19
【评析】
整节课的教学围绕“为什么要进行转化”“怎样才能实现转化”“转化的依据是什么”“转化过程中要注意什么”的线索展开,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策略、形成策略及自觉灵活的运用策略。具体有以下特点:
1.理解策略内涵,明确转化方向。
“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无处不见,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过运用“转化”的经历,但并没有把“转化”提升到策略的高度。教材在六年级下册安排了“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目的是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激活已有经验,提升对“转化”策略的认识,形成策略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学例1时,教师放手让学生通过平移、旋转分别将两个不规则图形转化为长方形,从而比较出它们面积的大小,并引导学生回顾“在解决哪些问题时应用过转化的策略”,使经验得到提升,进而获得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就是把复杂问题转化成简单问题,把未知问题转化成已知问题的认识。
2.积累运用策略的经验,增强策略意识。
由于策略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强调策略的作用,使学生感受到问题的解决常常是应用正确策略的结果,策略确实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率,对学生策略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在解决有关图形的周长、面积等问题时,教师十分重视激发了学生学习策略的内在动机,梳理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以增强学生的策略意识。
3.关注策略的优化,培养学习能力。
灵活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本课教师设计了有层次、有变化的练习,引导学生在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加工、提炼信息,合理转化的经验,领悟数形结合思想、化归思想、等积变形等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如计算1/2+1/4+1/8+1/16时,有学生先通分再计算,有学生通过将算式变形算出结果,有学生把计算问题转化成图形问题算出结果。对于多样的解题方法,教师没有把最优的算法强加给学生,而是通过“你能把算式转化成图形,把加法转化成减法,真了不起!”这样的激励性评价,帮助学生体会转化的思路和方法,感受最优算法的实际价值,领悟转化策略的实质。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