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教学辅助】 第9课 对外开放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22-4-24 01:13
标题: 【教学辅助】 第9课 对外开放
 一、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经济特区的建立

  创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的伟大创举。1980年,我国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的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为进一步对外开放提供了积极、可借鉴的宝贵经验,促进了中国的改革,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2.教学难点: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20世纪90年代,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我国的对外开放是面向世界的,是点线面相结合、从沿海到内地逐次推进的,涉及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多个领域,具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特点。

  二、问题解答

  课后活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84年,邓小平视察了深圳、珠海、厦门经济特区后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结合邓小平这段话,谈谈经济特区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起了哪些作用。

  【解读】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1980年到1984年底,经济特区生产发展水平大幅提升。但在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走私贩私的严重情况,引起了对经济特区的责难和非议。在特区建设艰难推进之际,邓小平于1984年1月22日至2月17日,视察了深圳、珠海、厦门等经济特区和广州、上海。回到北京后,邓小平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肯定了经济特区的发展。材料出自邓小平的这次谈话,指出经济特区可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等,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这则材料对应教材所讲“经济特区的建立”的内容,阐述了经济特区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所起的作用。

  【参考答案】经济特区引进了大量外资、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现代经营管理经验,促进了经济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经济特区积累了经验,培养了大批人才。这些对进一步扩大开放,推动中国其他地区的发展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时,经济特区也是对外的窗口,可以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有助于世界了解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