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意图】:课标提出培养学生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这一环节的设计为四年级学习概括段意做铺垫。
(三)复述故事,体验神话的口口相传 1.组内复述 (借助刚才的表格,请学生用加一加、串一串、编一编的方法,创造性复述大禹治水这个神话传说,在复述中加入之前的想象内容。) 2.组际交流 (学生在聆听中体验口口相传中,哪些情节留下了,哪些消失了,哪些最为神奇,经历神话创作的过程。) 【设计意图】:神话传说具有集体创作、口头传承的特点。荣格说:“成年人写的神话是幼稚的,只有经过儿童的再创作,这些神话才能成为真正的神话。”同时,落实课标复述要求。 三、延学,链接英雄形象 拓展阅读《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提示学生:发现了?中国古代神话里有许多英雄形象,盘古、夸父、女娲……选一个你喜欢的故事读一读,看看你又能读到怎样的英雄形象? 【设计意图】得法于课堂,得益于课外,在课堂中学习的感悟英雄形象的方法,并不能因为下课铃声而打上句号,而应在课外的拓展阅读中延续思考,带着更深的思考走出课堂。 | |||||||||
5.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 |||||||||
1.考察目标1的达成:你认为禹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 2.考察目标2的达成:在语境中运用本课生字词。 hónɡ yě huānɡ l 很久很久以前,(洪)水淹没了村庄和田(野),人们四处逃(荒)。 dǔsè l 鲧用(堵塞)的方法治水。 jǐn jǐn l 为了治水,禹三十岁才结婚,在家(仅仅)住了四天,三次路过家门,也顾不得进去看一看。 xiónɡ l 最后,洪水退了,禹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 3.考察目标3的达成:请你写一写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时的内心独白: | |||||||||
6.教学设计特色说明与教学反思(300-500字) | |||||||||
教学特色 1. 多种策略,感悟英雄形象:这样做,一符合神话的文体特点,神话总是用人物形象来引发人向善、向上的积极愿望。二符合文本行文的机理,结构上,段落之间的对比,表达上,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篇幅上,短小简略,适合采用对比、抓关键词和想象补白等策略。三符合儿童思维发展的最近区域,在学生难以真正理解“奉献”的原有水平上,采用多种方法,为学生搭理解的梯子,引导学生走向深入感悟人物形象的更高区域。 2. 变序教学,引发阅读兴趣:我们从学生的难点出发二度开发教材,一是将首尾段变序,是为了引发悬念,激发阅读兴趣。第二次变序,学完重点段三四自然段再回第二自然段对比鲧治水,是为了避免人物形象扁平单一,形成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深入学生心中。 3. 自主合作,触发思维生长:自主合作探究说易做难,课堂上,我给学生广阔的自主合作空间。给学生的天空有多大,学生思维的风筝就放得有多高,但放飞思维风筝的线是我们的主问题,我们用“为什么禹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这样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形成层层深入的阅读体验,然后通过小组合作中思维的碰撞最终生成了对人物形象的感悟。 |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