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观察中的发现作文 米缸中的小“芝麻”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21-10-27 18:41
标题: 观察中的发现作文 米缸中的小“芝麻”
 今天吃晚饭的时候,我无意间发现了一粒“芝麻”混在了自己碗里的米饭中,我用筷子拨动了一下,然后随手将“芝麻”挑出来放在旁边的桌子上。爸爸看见了,等待全家吃完饭后,和我讲起了这个“芝麻”的故事。

  原来这个黑色的“芝麻”是一只虫子,名字叫做米象,也叫米虫或者谷牛,是一种特别喜欢吃谷物的小虫子,尤其是陈年谷物。我将刚才放置在一旁的“芝麻”拿在手心里,目不转睛地观察着,它果然有头部,躯干和四肢,只是它非常的渺小,不仔细看的话,真的会认为它是一粒“芝麻”。

  看到我对这个小虫子那么感兴趣,爸爸说到:“其实米虫具有强烈的负趋光性,就是非常不喜欢阳光的意思,同时它们还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而米缸就正好符合了这些要求,所以有时候我们能在米缸里发现这些小虫子,而大米在存放时间长了之后也需要把它拿出来晒一晒,这样既能赶走米虫,还能去除湿气,防止大米发霉变质哦。”

  我恍然大悟地点点头,但是又一个问题情不自禁地从嘴巴里蹦了出来:“那米虫到底是如何躲进米缸里的呢?”

  爸爸再次娓娓道来,给出答案。当大米还在庄稼地里的时候,自然界的成虫就将饱满的米粒掏空,然后将卵产在了米粒里面,并且严格恪守一粒大米只放一颗卵的规律。人们把粮食收取后进行加工,为了保留大米的营养,所以不宜采取过度的手段进行处理。成虫是被消灭了,可是虫卵却被保留了下来,米虫是无毒的,以后即使被我们食用了,也没有多大关系。最后经过了多次地转运,这些夹杂着虫卵的大米就来到了我们的米缸里。

  我半信半疑地听着,爸爸又补充了一句:“不信的话,你可以去米缸里取出一碗大米,将他们浸泡在水里,看看是否有漂浮起来的米粒。如果有的话,那肯定就是已经被成虫掏空的米粒,也就是虫卵的‘家’。”

  我按照爸爸的建议动手实践了一次,果然发现了两三颗漂浮的米粒,取出之后用勺柄揉碎,还是可以隐隐约约地看见它们挖好的“藏身之所”。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21-10-27 18:41
二 (5)班 王一赫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