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预习资料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21-9-28 02:35
标题: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预习资料
知识点
教材分析:
本文记叙了一次观潮的盛况。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细腻的笔触,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写出了大潮的雄伟壮观,表达了对钱塘江大潮奇观的惊叹与热爱。课文按照“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退之后”的时间顺序记叙的,重点描写了潮来之时潮水的壮观景象;从声音和样子两方面写出了潮水的宏伟气势。
我会写:
潮cháo(热潮、观潮、心潮澎湃)
据jù(据守、据说、据为己有)
堤dī(河堤、大堤、千里之堤)
阔(广阔、宽阔、高谈阔论)
盼pàn(期盼、盼望、左顾右盼)
滚gǔn(翻滚、滚动、滚瓜烂熟)
顿dùn(顿悟、顿时、茅塞顿开)
逐zhú(追逐、逐渐、随波逐流)
渐jiàn(渐渐、渐变、循序渐进)
堵dǔ(堵塞、堵车、堵截、围堵)
犹yóu(犹豫、犹如、虽死犹生)
崩bēng(崩溃、崩盘、土崩瓦解)
震zhèn(地震、震动、震耳欲聋)
霎shà(霎时、一霎、片霎、半霎、霎时间)
余yú(剩余、余波、高兴之余)
多音字:
笼:lónɡ(鸡笼 、蒸笼)lǒnɡ(笼罩 、笼络)
闷:mēn(闷热 、闷声不响) mèn(烦闷 、闷闷不乐)
号:háo(号叫、风号浪吼)hào(号令、括号)
隆:lōnɡ(轰隆、黑咕隆咚) lónɡ(隆隆 、兴隆)
观:ɡuān(观看 、奇观)ɡuàn(道观 、白云观)
薄bó (薄弱 、单薄 、薄雾) bò (薄荷)
近义词:
顿时——立刻 奔腾——奔驰
依旧——依然 屹立——矗立
犹如——如同 宽阔——宽广
反义词:
宽阔——狭窄 平静——喧闹
人声鼎沸——鸦雀无声
风号浪吼——风平浪静
理解词语:
霎时:形容时间极短。
余波:指事件结束以后留下的影响。课文中指潮头过去以后留下的水浪。
笼罩: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本文形容雾很大。
颤动:短促而频繁地振动。
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比喻坚定不可动摇。
闷雷:声音低沉的雷。
涌来:急速地流过来。
横贯:横着通过去。课文里是说大潮滚滚而来,横着漫过整个江面。
漫天卷地:布满天空,席卷大地。形容水势很大。
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浩浩荡荡:课文里是讲大潮滚滚而来,水势很大的样子。
风平浪静: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比喻平静无事。
山崩地裂:山岳倒塌,地面裂缝。文中形容浪潮声音巨大。
风号浪吼:狂风号叫,波浪怒吼。形容风浪大,声音响。
词语扩展:
文中四字词语积累
天下奇观 若隐若现 人山人海
昂首东望 闷雷滚动 人声鼎沸
风平浪静 水天相接 白浪翻滚
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
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课内词语:
奇观 农历 据说 宽阔 人山人海 滚动 顿时 逐渐 犹如 齐头并进 山崩地裂
霎时 余波 依旧
句子解析:
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这句是本课的中心句,一开头作者就把观潮后的感受写得清清楚楚。
2.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昂首东望”、“等着”、“盼着”说明了人们急切的心情。
3.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人声鼎沸”“踮着脚”生动地写出了观潮人迎接大潮的惊喜之情,从侧面衬托了江潮的奇特、壮观。
4.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把浪潮比作齐头并进的千万匹白色战马,写出了钱塘江大潮到来时奔腾的形态特点。
5.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用夸张的手法把潮来时的声响说成“山崩地裂”,形象地写出大潮到来时的巨大声音,这样有声有色的描绘,使人如身临其境,让人无不惊叹钱塘江大潮非凡的气势!
6.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地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这句话写潮头过后的余波。从余波“漫天卷地”和“风号浪吼”可以想象出潮头到来时大潮的气势是何等的巨大。
段落大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用“天下奇观”总起,指出钱塘江大潮的特点和地位。
第二段(第2自然段):写潮来前在海塘大堤上的所见。
第三段(第3--4自然段):写潮来时由远而近的变化过程。
第四段(第5自然段):写潮头奔腾西去后的情景。
课文主题:
本文记叙了一次观潮的盛况。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细腻的笔触,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写出了大潮的雄伟壮观,表达了对钱塘江大潮奇观的惊叹与热爱。
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课文按照“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退之后”的时间顺序记叙的,重点描写了潮来之时潮水的壮观景象;从声音和样子两方面写出了潮水的宏伟气势。
2.“观潮”和“天下奇观”,两个词语中都有一个“观”字,这两个“观”字意思一样吗?
不一样。“观潮”的“观”是“看”的意思。“奇观”的“观”是“景象”的意思。“奇观”,指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或出奇少见的事情。千百年来,钱塘江以其奇特卓绝的江潮,不知倾倒了多少游人看客,因此人们由衷地赞叹其为天下奇观。
3.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闷雷的响声是怎么样的?“轰隆隆”这个响声,作者用哪个词来形容?
闷雷的响声是低沉的;“轰隆隆”这个响声,作者用闷雷滚动来形容的。
4.你理解“人声鼎沸”吗?能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在什么时候或什么情况下会出现“人声鼎沸”的情景?
喧闹的场面就可以用这个词语来形容。人声鼎沸,人 们说话的声音就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例如:开运动会时;大型集会时;六一活动等。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21-9-28 02:35
课后习题答案:
二、说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你的头脑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选择印象最深和同学交流。
答:课文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观察描写钱塘江大潮。
“潮来前”的景象:江面上很平静,观潮人的心情急切。闷雷滚动、一条白线
“潮来时”的景象:潮的声大,潮头有数丈之高,声如“山崩地裂”,形如“白色城墙”、“白色战马”, 横贯江面。给人的印象就是如巨雷般的大潮像千军万马席地而卷,在呐喊、嘶鸣中奔来。狂潮拍石,如同几里岸边同时金钟齐鸣。
“潮头过后”的景象:潮头汹涌,漫天卷地,余威犹在, 恢复平静,水位上涨。
我印象最深的是:
示例1:
“潮来时”的景象: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示例2:
“快看,潮来了!”人们不约而同向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在天水相接的地方,拱起了一条白线,浮在宽阔的海面上,向葫芦把儿这边促来,越来越近,清晰地看见白线伸出的地方巨浪翻滚,伴着闷雷般的轰鸣,大地仿佛也在颤抖。游客们屏息凝神,惊恐好奇的眼睛注视着神使鬼差的奇景……
三、读下面这首诗,从课文中找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
浪淘沙唐 ·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知识拓展:
本课运用形象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钱塘江潮水汹涌澎湃、雷霆万钧的情状和声威。 如:“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这句话绘声绘色地描绘出浪潮浩荡的气势,令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如何写好比喻句呢,首先,要恰当使用好比喻词(如:好像、像、犹如、仿佛等),其次,比喻要形象贴切,富有新意,不落俗套。第三,本体和喻体之间要有相似性比喻要通俗易懂不能牵强附会。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21-9-28 02:36
同步练习1
一、补充下列词语。
山( )地( ) 人( )人( ) ( )天( )地
人( )鼎( ) 风( )浪( ) ( )头( )进
二、精挑细选。
1.潮 嘲 朝
( )笑 ( )廷 浪( )
2. 笼 珑 拢
合( ) 鸟( ) 小巧玲( )
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聚集的人极多。( )
2.形容隐隐约约。( )
3.没有风浪,比喻平静。( )
4.形容许多人在一起大声讲话声音喧闹,像开了锅一样。( )
5.山岳倒塌、地面开裂,形容声响巨大或变化剧烈。( )
四、句子练习。
1.大潮 钱塘江 天下奇观 被 称为(连词成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运用加粗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给下面的句子排序。
(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 )那条白线很快向前移动,逐渐拉长、变粗。
( )潮来了,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条白线。
( )潮头奔腾西去,过了很久,江面才恢复了平静。
( )白线更近了,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水墙。
六、课文整体梳理。
课文是按照潮来前、 和 的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你想到了用课文中的词语“ ”来评价钱塘江大潮。
七、重点段落品析。
《观潮》片段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潮来了的时间是____________。
2.这段话中描写了钱塘江大潮声音的变化,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江面景象的变化,从“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踮着脚”说明观潮的人____________,心情____________,由“人声鼎沸”和“人群又沸腾起来”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描写间接地表现了钱塘江大潮的奇特、壮观。
八、想一想,填一填。
假如你有机会去钱塘江观潮,面对如此壮观的奇景,你会怎样表达你的内心所想呢?
先
思
考
再
看
答
案
图片
一、
山(崩)地(裂) 人(山)人(海) (漫)天(卷)地
人(声)鼎(沸) 风(号)浪(吼) (齐)头(并)进
二、1.嘲 朝 潮 2.拢 笼 珑
三、1.人山人海 2.若隐若现 3.风平浪静 4.人声鼎沸 5.山崩地裂
四、1.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
2.雪花飘飘,好像柳絮在空中飞舞。
五、4 2 1 5 3
六、潮来时 潮退后 天下奇观
七、1.午后一点左右
2.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响声越来越大 江面风平浪静 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3.多 迫切 人们看到潮来了十分惊喜、激动
八、钱塘江大潮太壮观了,它是大自然的奇迹,它不愧为“天下奇观”!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21-9-28 02:36
同步练习2
一、补充下列词语。
山( )地( ) 人( )人( ) ( )天( )地
人( )鼎( ) 风( )浪( ) ( )头( )进
二、细读课文深感悟。
1、课文开篇以“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总起全文,“天下奇观”是指:( )
A、钱塘江大潮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景象。
B、钱塘江大潮是世界上雄伟美丽而又不多见的景象。
2、如果你有机会亲眼目睹这雄奇的钱塘江大潮,你会说(想)什么呢?
答:
三、按要求改写句子。
(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钱塘江不是天下奇观么?
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排列下列句子顺序,用序号表示。
(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
( )潮来了,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 )潮头奔腾西去,过了很久,江面才恢复了平静。
( )潮近了,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水墙。
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 ),好像( )。顿时( ),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向东望去,江面还是( ),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 )的地方出了一条白线,人群又( )起来。
1、给文章空白处补充完整文章首发来自多品小学教育网百度可找到我们。
2、解释“人声鼎沸”:
造句:
3、按时间顺序把这段话分成两层,用“|”标出,点明这一顺序的词语是
4、第一层写江潮要来时的特点是:
第二层写江潮来时的特点
先
思
考
再
看
答
案
图片
一、补充下列词语。
山(崩)地(裂) 人(山)人(海) (漫)天(卷)地
人(声)鼎(沸) 风(号)浪(吼) (齐)头(并)进
二、细读课文深感悟。
1、课文开篇以“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总起全文,“天下奇观”是指:(B)
2、如果你有机会亲眼目睹这雄奇的钱塘江大潮,你会说(想)什么呢?
答:钱塘江大潮果然雄伟壮观,波涛汹涌。
三、按要求改写句子。
(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把”字句:自古以来人们把钱塘江大潮称为天下奇观。
(2)钱塘江不是天下奇观么?
陈述句:钱塘江是天下奇观。
四、排列下列句子顺序,用序号表示。
(4) (2) (1) (5)(3)
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给文章空白处补充完整。
(隆隆的响声) (闷雷滚动) (人声鼎沸) (风平浪静) (水天相接) (沸腾)
2、解释“人声鼎沸”:人声喧闹的意思。
造句:春节到了,街头人声鼎沸,都急着看舞狮子表演呢!
3、按时间顺序把这段话分成两层,用“|”标出,点明这一顺序的词语是过了一会儿。
4、第一层写江潮要来时的特点是:江面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第二层写江潮来时的特点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了一条白线。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