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的过程必然伴随着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体验。然而,“个性化”不等同于“自由化”。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与文本“接触”,寻找学生与文本的“交叉点”及“未定点”,一方面引导和鼓励学生理解、读懂文本中那些确定性的因素,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思想感情来补充、改造、创新文本中那些可变性的内容,在“视界融合”的对话中达到一种既以我为主又内外补充,既情感激荡又思维缜密的阅读境界。
一、研读文本,找准切入点
就语文教学来说,选择切入文本阅读的角度,是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关键所在。如果把教材内容当作教学内容,一堂课从文章的开关到结尾,从文本的“可讲处”到“可衍生处”,大大小小提出很多问题,东碰一下,西摸一把,就会造成学生体验与理解的浮光掠影。一篇优秀的文章,总有那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关键的词语、文眼、警句、过渡段、文题,等等。在正确把握文本的基础上,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教材中“淘出”极宝贵的可教因素,通过二度创作,精心设计,突破一点,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思维的触角深入到文本的内核,从而让课堂成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场所。比如一位教师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在共同探讨“什么样的林冲”中提出一个“忍”字,重锤敲击,让学生感悟到这个“忍”字是林冲区别于其他107个好汉的个性特征,他是一忍再忍,最后忍无可忍、走投无路,才被逼上梁山的,这样就通过“林冲棒打洪教头”这个片段,让学生了解林冲这个人,了解整个《水浒》。再如一位教师教学《科学怪人》紧紧围绕“怪”字层层展开教学:你觉得“怪人”应该是怎样的人?英国有位伟大的科学家,他死后被称为英国“继牛顿之后最伟大的一位科学家”。然而这样一位有着非凡成就的科学家在他生前却被人们称为“科学怪人”,这是怎么回事呢?教师把学生分成“怪”方和“不怪”方,引领学生深入钻研教材,开始了关于“怪”与“不怪”两种观点的辩论赛。学生充分感悟了科学家的“怪”,并对开文迪产生了崇敬、赞叹、敬佩之情。这样以“怪”为突破点,将精彩段落欣赏纳入文章整体读、品、思,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
二、关注学情,点击兴奋点
学生的个性是有差异的,主要体现在兴趣、爱好方面,这些个性差异决定了他们在阅读内容、阅读方式,尤其是对阅读材料的难易程度上的需求不同。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缺乏情趣的导入,抹平了学生情感的涟漪;纯知识性的要求,遏制了学生的感性渴望;不作适度的阅读暗示和恰当的兴趣激发,使学生在迷茫和无趣中踯躅,读书浮光掠影,流于形式。个性化阅读教学在于能够了解学生的“需要”,以及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这就需要教师不仅要考虑“我应该讲什么知识”,还要考虑“我应该如何让他们对这些知识有热情”,合理而有效地点击到学生兴奋的关键点上,不断地激发和引导学生就某个问题进行质疑、讨论、争辩和探索。如有位教师执教的《只有一个地球》,先围绕“地球”讨论,让学生认识到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地方;再围绕“只有一个”讨论,让学生理解只有一个地球能够养育生命;然后以“读了这篇课文,你心里是什么滋味?―----酸甜苦辣,你是哪一味”这个问题导读课文,学生兴致盎然地谈“味”,并朗读、体味课文中的语句,力图将“味”表现出来;最后组织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实话实说”节目,老师为主持人,学生分别扮演环保局长、生物学家、地质学家、女宇航员、“破坏过环境的”公司老板。教师的教学,始终“点击”着学生的兴奋点,给学生留出选择,留出空间,形式多变,方式灵活,紧扣文本又超越文本,形成了一条多姿多彩的阅读主线,创造出情趣横生的语文韵味。
三、多向互动,捕捉生成点
教学过程是多向互动、动态生成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呈现“非预设”的特征。文本阅读无“唯一答案”,读出自己的见解,读出自己的思考,正是个性化阅读教学所追求的。因此,我们不要把心思只放在教材、教参和教案上,而更要关注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尊重并正确对待学生的“阅读初感”,紧紧扣住学生对文本的初步“反应”,即文本对话中的“亮点”“错误点”“质疑点”“争论点”“困惑点”等展开教学,向着文本更深处的内容展开对话,从而创造出更独特、更深厚、更丰富的对话成果。如有位教师教学《黄鹤楼送别》,当学生齐读到长江水“浩浩荡荡”的时候,不约而同地提高了嗓门。这时候,一位学生提出来这个地方不应该重读,而应该读得轻轻的。教师意识到这是个有价值的生成信息,就把这个问题抛给全班学生讨论。学生们联系“送别”这个语境,并抓住“依然”“伫立”“凝视”等关键词语进行感悟,认识到轻轻地读,不仅更能表现长江水那种无限延伸、悠远的韵味,还能表现诗人那种依依不舍、悠悠的情思。再如一位教师教学《草船借箭》,让学生读课文,说说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结果学生得出的结论很多:机智勇敢的人、诚恳的人、多谋的人、视死如归的人等,这与教师预设的“神机秒算的人”不同,但教师认识到学生的看法有道理,立即调整了教学思路,要求学生再读课文,以课文内容为依据进行个性化解读,使得诸葛亮的形象在学生的心中更为丰满,更为鲜活。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个性化阅读必须坚持“价值引导”,不能让学生的个性感悟“像雾像雨又像风”。当学生的自由感悟过于散乱,或者与课文的价值取向发生矛盾,出现了原则性的错误时,教师要及时评价引导,防止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误入歧途。
四、填补空白,寻求发散点
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寻求知识生成、知识扩展的发散点,善于打开学生思维的空间,释放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开发学生沉睡的潜能。寻求发散点,并有效进行思维的发散,要求教师具有开放的思维方式和广阔的知识背景。要让学生的思维与事物建立多样的不确定的联系,在具体的操作上,可以利用课文所留出的“空白点”,开展创造性阅读活动;可以利用课文主题的“相似点”,开展拓展性阅读活动;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未知领域,抓住“知识盲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热情,指导他们进行研究性阅读活动;可以找到与其他学科、与社会生活的“交叉点”,组织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等。如教学《雨点》,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教师一般可以提出:“雨点还会落在哪些地方,给大自然带来哪些变化?”师生依照课文共同编儿歌:“雨点落在雨伞上,在雨伞上跳舞;雨点落在树梢上,在树梢上欢笑;雨点落在花瓣上,在花瓣上唱歌……”通过发散有效地实现知识的迁移,也培育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这里也需要特别注意一点,“发散”必须要“以原文为基础”,成充满个性色彩的东西,而不能脱离文本进行“无中生有的创造。”
五、寻求“相似”,形成整合点
教学活动要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和预期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学不仅要善于放开,也要善于收网,不仅要发散,也要善于整合;不仅要有知识增加,而且要形成知识的序列和结构。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始终清醒地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具有一种围绕规定的教学目标,把握教学过程整体性和结构性的强烈意识和比较强的能力。有位老师大胆地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用一节课的时间教学《题临安邸》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位老师把这两首内容似乎不相关联的诗歌置于南宋这一特定的时代背景之下,纳入“忧国忧民”的主题之中,一下子提升了文本的意蕴与价值,形成了有机的整体。还相机补充了陆游的《示儿》、岳飞的《满江红》等诗词,经过多个文本的交融与碰撞,达到“举三反一”,多角度地、有创意地解读文本的目的。三个维度的学习目标得到有机的整合,课堂教学因此而生机勃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