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与重难点分析 | |||
教学重点 | 教学重点: 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神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复杂的内心活动。 | ||
难点分析 | 教学难点: 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 | ||
教学目标设定 | |||
教学目标: 1 .复习生字词语,练习根据重点词语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朋友真挚的友谊,树立正确的友情观。 3 . 抓住描写阮恒献血时的神情、动作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学习课文具体、真实的描写方法。 | |||
教学过程设计 | |||
授课过程: 一 复习词语,导入新课: 1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8课——(板书:她是我的朋友) 2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语,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我们先来开火车读词语。 ⑴出示: 医院 是否 草垫 酒精 竭力 掩盖 制止 拳头 轻柔 安慰 我们再来看这几个词语: ⑵出示: 输血 血型 血管 抽血 流血 献血 读得很准确,注意了血字在不同词语中的读音。 ⑶ 我们再来看几个四字词语: 出示: 持续不断 迫在眉睫 1.这个词语中说到了人身上的两个部位,哪两样?(眉毛、睫毛)这个词语什么 意思?(事情临近眼前,十分紧急。)都到眉毛和睫毛了,多紧急啊! 2.打开书,快速浏览课文,回忆文章中是什么事情迫在眉睫?(输血) 3.输血这件事怎么就叫“迫在眉睫”呢? 出示: 经过查看,他们确认这个小姑娘伤得最重,如果不立刻抢救,就会因为休克和流血过多而死去。(你能联系前文思考) 一位女医生告诉这几个孤儿,如果他们不能补足这个小姑娘失去的血, 她一定会死去,问是否有人愿意献血。(你能联系下文思考) 4. 我请两个同学分别读这两句话,看看你读懂了什么?(说得具体一点,哪写出不马上输血小姑娘就会死去?)(如果下划横线,马上要给这位小姑娘输血,不能再等了。)这样紧急的情况就叫——迫在眉睫,刚才我们就是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的这个词语,这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现在谁能带着的你的理解再来读读这两句话?(听出危急了吗?谁能再读得危急点?) 二 回忆内容,学生质疑: 1 看起来大家上节课学习得不错,小声读读课文,回忆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战争时期,阮恒给一个小姑娘献血,他误以为献血会死,但毅然为小姑娘献血,当别人问他时,他只回答“她是我的朋友”。)你说的很简练。 2 同学们,学贵有疑,在读课文的过程中,你都有哪些问题呢?(为什么别 人都不给小姑娘献血,只有阮恒愿意给她输血?阮恒为什么举起手又放下然后又举起手?阮恒开始时害怕把自己的血都输给小姑娘,可他为什么还坚持输给她呢?……) 3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通过学习描写人物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 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文中有一句话能回答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那些问题。找到了吗?(指板书:她是我的朋友) ㈠ 学习课文5——11自然段: 阮恒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请大家默读课文,把描写阮恒的语句用 横线画下来。我们来按课文顺序进行汇报。 1 出示: 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⑴ 谁来读读这句话?大家边听边想这是在描写阮恒的什么?(动作)请你赶快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有哪几个描写动作的词语?(板书:举放 举) ⑵ 我请同学再来读这句话,边听边模仿阮恒的动作。 出示: 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⑶ 刚才有同学提问,为什么阮恒的手举起来又放下,然后又举起来?每个人 的动作变化都是由心理想法引起的,请你们结合课文,想一想此时阮恒心里会想些什么?老师读提示,你来试着揣测一下。 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他想—— 忽然又放下去,他想—— 然后又举起来,他想—— ⑷ 你能通过阮恒的动作体会出阮恒的内心活动,很会学习。大家想一想这两次举意思一样吗?(不一样,第一次是颤抖地举,说明阮恒心里很害怕,第二次举是下定决心了。) ⑸ 体会得这么好,能读好吗?谁来?你再读读。 ⑹ 听老师读,一起读。(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感受到了阮恒这不断变化的心理。) 2 能说说还有哪些描写阮恒动作的语句吗?谁来继续汇报? 出示: 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疼吗,阮恒?”医生问道。阮恒摇摇头。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医生又问是不是针刺疼了他,他又摇了摇头。 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 ⑴ 我请两个同学读读这两段话,其他同学认真听,想一想这两段话仅仅是描写阮恒那个为小姑娘输血时的动作吗?(还描写了阮恒的神态)你从哪些词语中知道的?自己从课文中圈出来。谁来汇报?(啜泣、呜咽、低声哭泣、抽泣)(这都是描写阮恒什么时候的神态?) ⑵ 看这几句话, 出示: 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 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 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 他的眼睛紧闭着,用手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 同样是描写哭,却用了四个不同的词语,请你们这行同学每人读一句,大 家边听边想,如果把这几个词调换一下顺序行吗? ⑶ 我们先不急于回答问题,啜泣是怎样一种哭?(很委屈的,抽抽嗒嗒,声音很小)你给大家表演一下,怎样就叫啜泣?呜咽呢?(呜呜地,哼着哭)哭泣呢?(出声音哭,还留着眼泪)那抽泣呢?(一吸一顿地哭)大家看这几个词,从它们的顺序上,联系课文,你发现了什么?(越哭越厉害,声音越来越大,快控制不住了。)作者的用词多么准确啊! ⑷ 我请四个同学再来读这四句话,注意要把它读准确了。 ⑸ 阮恒一次次强忍着哭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联系上下文想一想,看看你们能不能走进阮恒的心里。想好以后,在小组中每人说一句。 出示: 一根针扎进阮恒的血管。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他想:—— 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他想: 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想:—— 他的眼睛紧闭着,用手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他想:—— 多么可爱的小男孩,再大的痛苦也改变不了他救朋友的决心。 有什么样的心情就有什么样的动作、神态,这才叫真实、具体。 3 这部分内容大家学得不错,让我们完整地读读5——11自然段。先在小组里分角色读读,读的时候要注意通过阮恒的动作、表情体会他的心理变化。哪组愿意展示你们的朗读?(你们的朗读让我仿佛看到了这一动人的场面) ㈡ 学习课文第12—14自然段: 在医生的安慰下,输血终于成功地结束了,谁来读读后面的内容? 四 拓展延伸,启发写话: 1 课文学习到这儿,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解决了吗?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当小姑娘生命面临危险时,只有阮恒决一个人决定为她献血,是因为——她是我的朋友,阮恒的手举起来又放下,最终又举起来是因为——她是我的朋友,输血过程中阮恒害怕会把自己所有的血都输走,但为了救小姑娘,他仍然竭力控制着抽泣是因为——她是我的朋友。 2 多么朴实的语言、多么真诚的感情!此时,我想大家一定被阮恒的行为深深打动了,让我们饱含深情一起再来读课题。 3 同学们,假如阮恒来到我们中间,你想对他说写什么?(你舍己为人、你对朋友很真诚……) 4 学习了课文之后,相信你们对什么是真正的朋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把自己的想法用一句话表达出来,写在你的小卡片(当朋友遇到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才是朋友……)课下可以把你写好的小卡片送给你的朋友。 5 课文我们学习完了,大家一定有不少新的收获吧?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过一个收获节,总结一下这节课中,你学到了什么? 6 说说课下你还想做些什么? 老师希望大家能够写一篇学习后记,分类把自己的收获写下来。 刚才很多同学说还想多读读这篇文章,那老师推荐你们读读这篇文章的原文,题目是《至高无尚的爱》,这上边还有刘老师班的博客地址,文章已经转载在上面了,有时间欢迎你们登陆看一看,也希望我们成为能够成为永远的朋友! 板书: 她是 我 的 朋 友 动作 举 放 举 神态 啜泣 呜咽 哭泣抽泣 | |||
教学效果检测题 提示:提供的检测题需根据其难易程度,填在相应的表格内。 | |||
易 | 读准词语 | ||
中 | 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 ||
难 | 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 | ||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