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听小学语文名师、骨干教师示范课反思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21-8-18 08:25
标题: 听小学语文名师、骨干教师示范课反思
新课程改革已经迈进了新阶段,部编教材也即将全面推开。在这一过程中,我有幸聆听名师、骨干教师示范课七节,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位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师,一节节撞击着智慧火花的语文课堂。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在他们和他们的学生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几位老师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我谨以个人观课体会谈谈自己的一点反思。
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我以为:“教师在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1.一节完整的语文课,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童年!”如,陈静老师执教的《路旁的橡树》一课:一开课就让学生一道回顾本单元的主题,从中找到本单元与树有关、与环保有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中,老师充满激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筑路工人高尚的心。
2.注重“溶情”。课堂中,师生融入课文、作者情感和情景之中,做到入情入境。 如,李春蓉老师执教的《普罗米修斯》一课:在开课前围绕“体会心情”展开,创设情境体会老师参加上课的心情;教学中,通过“抓关键词,体会宙斯与普罗米修斯的心情”,层层深入感受到两个不同的人物形象。
二、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
评价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就看是否很好地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中的指导作用。几位老师的课,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了“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他们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联想的翅膀,飞越文字的直接意境,通过指导诵读、品味语言、想象联想、引领升华,分别去感受艺术美、体会文字美、领悟意境美、创造精神美。如,黄福萍老师执教的《访兰》一课:她充分采用了学生合作交流,师生互动等多种方式,感受家兰和野兰因为生长环境不同,品味也不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也比较活跃,课堂效果达成也很好。
三、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
如,肖雪老师执教的《儿童诗两首》一课:肖老师注重诗歌的文本特点,教会学生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读诗、悟诗、学着写诗。“童年是美好的,如果让你大胆想象,你最想干什么?”学生大胆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有想太空遨游、有的海底漫步……他们的想法新奇多样。老师让他们结合自己的想法,模仿诗歌写一小节,50个孩子就有50个创意。
四、给孩子一个具有“语文味的课堂”
1.语言训练扎实。
崔峦老师说“语文教学一定要删繁就简,返朴归真,简单实用,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几位老师对于学生的语言训练,做好以下三点:首先,要注重词语的理解。第二,引导学生品词析句。第三,引导学生积累语言。
2.反复朗读深化文章重点。
阅读教学从始至终应贯穿“读”。在教学中从整体读,到词句、语段的交流读、品读,做到了有点有面,点面结合的朗读指导。如简俐老师《自然之道》一文,在学习的时候,要引导学生用 “悲叹、后悔”等的语气来朗读向导和我们的话,同时也体现朗读的个性化。
3.突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语文教育要坚持语言训练和人文熏陶的统一。小学阶段是基础的基础,理应抓住工具性不放,通过工具性渗透人文性。即实实在在指导学生读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认读、概括、感悟、探究四种能力。
陈静老师指导学生抓关键词,品味人物心理活动;简俐老师指导学生抓关键词,表情达意;联系生活,谈体会;黄兴老师指导学生抓文本特点感受神话的神奇和夸张;李春蓉老师抓关键词、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体会人物心情;黄福萍老师通过抓文眼细读,读出背后的东西。
几位老师的语文课启迪了我的思维,使我受益匪浅,看着名师讲课给学生带来的新体验、新感受,更奠定我当好一名语文教师的决心。我也认识到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养,增加自己的教学技巧和文化底蕴的重要性。虽然我离我的目标还很远很远,但我不会放弃,不管是专业学习还是自身条件,我都会持之以恒的努力前进。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21-8-18 08:25
听名师、骨干教师示范课反思
渝北区农业园区实验小学  廖有波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