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初中美术《为古诗词配中国画》教学案例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21-7-29 01:41
标题: 初中美术《为古诗词配中国画》教学案例
《为古诗词配中国画》教学案例
摘要: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她哺育了中华儿女,为世界文明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经过数千年的磨炼,中华优秀的文化艺术仍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本人作为一名初中美术教师,有责任有义务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美术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它是引领青少年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的重要途径。
我校使用的湘教版美术教材,欣赏中国画、学习中国画的内容比例非常大,如:《笔墨千秋》、《梅竹言志》等。在这么多年的美术教学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中国画的独特魅力以及学生对中国画的学习由“望而生畏”到自由地表达的美妙过程。
在中国画的教学中,我最常使用的方法是“为古诗词配国画”。古诗词讲究意境,而中国画的精髓和灵魂也是意境。所以,在美术课堂上结合语文课程,“为古诗词配国画”是我国优秀文化传承和发扬的一个有效的手段。事实证明这样做的效果很明显,它帮助学生解决了绘画对象在不同场景下要表达的情感这个难点,通过古诗,很自然、贴切地描绘出应有的意境。下面,我以初中八年级上册的《梅竹言志》这一课为例,具体地讲一讲。
关键词:古诗词   中国画    优秀传统文化
一、教学背景:
我从事初中美术教学工作多年,《梅竹言志》这一课也上过多次了,基本上是先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体会传统笔墨的表现情趣,引导学生欣赏梅竹作品,感受梅竹高洁不屈的象征寓意;再讲梅竹的绘画技法,比如怎样画枝干、怎样画梅花、如何用笔、如何安排疏密。总之,学生的作品呈现比较注重笔墨线条的运用和画面的布局。由于学生接触中国画不多,大多很拘谨,绘画的质量也差强人意,等学生进入状态了,受课时限制,又不能更好地练习了。
直到两年前,我又上了这一课,恰逢央视播出《中国诗词大会》后不久,觉得诗词意境优美,就多看了一些,其中有一些诗词很符合梅竹的意境,于是便摘录下来用在了《梅竹言志》这一课。
没想到效果出奇的好。我重新做了这一课的ppt,将中国画和古诗词联系起来,学生沉浸在国画和古诗的氛围中,在这样的背景下完成的学生作品,一点都没有不知所措、患得患失的拘谨画风,反而呈现出一种稚拙的独特韵味。
二、做法措施:
我采取的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种:
1.        多媒体呈现。
在做课件的时候根据所讲授的国画类课程穿插合适的古诗词内容。
在时间上或开篇引入,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或欣赏名家作品时配诗;或讲完绘画技法在学生习作时插入,开拓学生的思维;或在作业展示时把自己的绘画作品和已知的古诗词配对;或几种同时使用。在内容上选择意境相同或相近的,如学画竹子,就配郑燮的《竹石》等类型。
2.        讲授引导,感受诗情画意。
在课堂上的欣赏感受环节引导学生品味中国画作品和古诗词的相同意境。
描绘祖国河山,其中杜甫有诗:
《望岳》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读到这首诗,不自觉地就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更见气骨峥嵘,体势雄浑,观者心潮澎湃。
而画家傅抱石和关山月合作的《江山如此多娇》表达的亦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再此可以启发学生:《江山如此多娇》可以为《望岳》配插图吗?
3.        鼓励学生在习作时诗词国画相结合。
具体做法是:
(1)        根据课堂需要为自己喜欢的古诗词画本课所学类型的国画插图。
(2)        按照老师讲授的绘画技法绘画,在选一首合适的古诗词配在上面。
课堂实录:随着古典音乐的响起,一幅幅梅花和竹子的画卷映入眼帘,再配上古诗的吟诵,立刻将学生带到了古代文人墨客吟诗作画、摹刻金石的时代。学生也跟着低低地吟诵着,在吟诵诗文的同时,他们也欣赏了名家的梅竹作品,老干新枝、花苞嫩芽、凌风玉竹都深深地刻在孩子们的脑海里。
在练习的环节,我顺势要求学生为自己熟悉的其中一首有关梅竹的古诗配上图,学生们都跃跃欲试,课堂气氛热烈。只见画纸上或圈或点、或提或染,有了古诗做后盾,学生们都胸有成竹。在展示课堂作业的时候,我让学生大声朗读诗歌,书声琅琅、墨香四溢,这节课我们仿佛回到了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                                                                                                                                                                                                                                                                                    三、初见成效:
1.        学生对中国画的兴趣空前浓厚。
在课堂上一些对中国画本来没有什么兴趣的学生,因为对古诗词的理解,也想掌握中国画的画法和渊源。
2.        习作质量提高。
无论是课堂作业还是课后作业,学生或三五人一组,或独自绘画,都能热情高涨,高质量的完成。
3.        学科融合,一举两得。
在绘画的过程中,学生也增进了对古诗词的理解,促进了语文和美术学科的交融,古诗词本身的优美意境也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灵感。
4.        对其它学科的学习迁移。
由于初中阶段的书法中国画的内容也占了很大的比例,由此及彼,也增加了学生对其他书画类内容的基础和兴趣。
5.        优秀文化传承。
通过古诗词与中国画的结合,学生更好的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和精髓。
四、探讨反思:
1.古诗词与中国画的相同意境带给学生的直观感受。
上师大美院硕士生导师萧海春曾介绍“中国画有两方面不能少,一方面是笔墨技法,一方面是文学、哲学内涵,但后者在过去一直被忽视。”所以,自古以来,中国画和古诗词就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有很多画面感很强的诗句随口而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吟诵着诗句,一幅幅画面就在眼前徐徐展开,怎一个“美”字了得!
我国盛唐时期杰出的画家和诗人王维,“诗中有画,画添诗意”是他文学和绘画作品的主要艺术特色。品读王维的诗歌,仿佛进入了奇妙的国画仙境,读《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处在这样的世外桃源,王孙贵族也会流连忘返。诗人通过这样一个有层次、有节奏的如同镜头般的画面,呈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村美景画,给人一种美的艺术享受。所以赏析古诗词的同时自然就感受到了中国画的意境,另外,在赏析古诗词的时候,需要学生对作品及作者的背景进行了解,否则难以理解作品的内涵。中国画的鉴赏也要强调对作品及作者背景的掌握。只有理解社会背景才能更深刻的理解作品才能产生共鸣,感受作品的内涵美。
2.通过熟悉的古诗词理解相对陌生的中国画。
古诗词部分学生甚至在幼儿园时期就开始吟诵,老师对此的讲解也比较多、比较到位,到初中以后学生对古诗词都有了一定程度的积累,对它的意境也有了一定的理解,诗词的欣赏除了对作品意境的感悟外,还要对美词佳句进行仔细品味。
中国画的欣赏也是这样,学生会对古诗词的理解迁移到国画上面。在中国传统绘画中,通过毛笔的提案和笔锋的转动。不但能随心所欲的勾出画家心中的形象,而且线条呈现出千变万化的面貌,表现不同的审美情趣。比如王冕的《墨梅》:
我家洗砚池边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这首诗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妍,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看到课堂上老师展示的一幅幅墨梅图画作品,再联想到《墨梅》这首诗,更加深了“梅花”在学生心中的高洁感受,迫不及待的想要提笔描绘它。
由此可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欣赏感受会拉近学生对中国画意境的理解,进而对中国画产生兴趣。
3.跨学科融合,开拓了学生的思维。
在美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语文古诗词的熏陶,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丰富学生的灵魂,开拓学生的眼界和思维。国画中的形象不同于现实中的形象。它讲究意境,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是经过概括提炼后的形象,是现实的升华和内心的表达。所以,古诗词和中国画的结合会让学生由多方位、多层次的心灵体验,将你体会到的通过画纸描绘、宣泄出来,这时学生会感受到一种更高的艺术的思维表达方式。
最近一次上课,我带着学生欣赏梅花国画作品,看到国画《雪梅》时,有一个学生面色激动,举手发言,说:“从小就读诗歌《咏梅》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唯有暗香来。
  只有今天,才真正体会到了这首诗的好处,我感受到了画家和诗人相同的心跳”。作为老师,我也非常欣慰。
是的,这在无形中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古诗词与中国画的结合,为学生带来了“诗情画意”的课堂体验,是引领青少年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中国画论通要》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中学生必背古诗文》中国文联出版社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