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地球的公转》探究型学习活动设计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21-7-29 01:19
标题: 《地球的公转》探究型学习活动设计
一、学习主题:地球的公转运动
二、学习目标:
1、通过观看地球公转演示动画,初步建立地球公转的空间概念,能正确说出地球的公转特点(绕转中心、方向、周期和地轴倾斜方向等)。
2、通过用地球仪模拟演示地球公转过程和观察地球的公转演示动画,说出地球公转过程中阳光直射点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并进一步能解释说明四季形成、五带划分等地理现象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3、在探究过程中逐步树立求真务实的科学探究精神。
三、学生情况分析:
优势:
1、知识储备:学生刚刚学习了地球的形状大小,并认识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及经纬线知识,为本节课提供了必备的知识基础。
2、心理特点:七年级学生对千变万化的自然界充满好奇心,而本节内容可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
劣势:
初一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不足,对公转的过程及产生的地理现象了解非常少,所以需要通过模拟实验,进行探究学习,进而理解地球公转过程的特点及产生的各种地理现象等问题。
四、探究任务:
1、通过观看地球公转演示动画,初步建立地球公转的空间概念,能正确说出地球的公转特点(绕转中心、方向、周期和地轴倾斜方向等)。
2、通过用地球仪模拟演示地球公转过程和观察地球的公转演示动画,说出地球公转过程中阳光直射点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并进一步能解释说明四季变化等地理现象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五、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资料展示:(1)天安门广场升旗时间表;
(2)教学楼影子长短的比较;
(3)欧洲某国和澳大利亚圣诞节景观的差异
2、提问:一年四季冷热、白天长短有什么变化?
引导:根据以上现象,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并作出怎样的假设?
学生观察、思考,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教师引导归纳,确定本节课探究方向:地球公转
(二)探究过程:
1、观看动画:
教师播放地球公转模拟演示动画:
要求:观察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有什么特点,从地球公转的旋转中心、方向、地轴倾斜方向、绕太阳运行一周的时间等方面,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学生按照要求观察动画,描述说明地球公转的基本特点。
2、模拟实验:
要求:
(1)由一名同学扮演地球,全体同学扮演太阳,第一次由“地球”按照正常的走路方式,绕着大家(太阳)走一圈,太阳们观察自己的视线在“地球”上有没有变化,如果有事怎样变化的;第二次“地球”伸出双臂,倾斜身体,并且要注意保持自己的头部(北极)的空间指向不变,绕着大家(太阳)再走一圈,太阳们观察自己的视线在“地球”上有没有变化,如果有事怎样变化的。
(2)假设我们的头部就是太阳,我们目光就是太阳光,平举地球仪,让地球仪绕着我们的头部沿着固定的轨道转动,但要注意保持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的方向,观察你的视线在地球仪上是怎样移动的。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21-7-29 01:20
3、交流讨论:
(1)结合上图和下列问题填表:
①在地球仪位于图中A、B、C、D时,太阳光(我们的视线)分别直射哪条纬线?
②太阳直射点是如何在南北半球之间移动的?南北半球得到热量情况有什么变化?南北半球看到的经度范围有什么变化?
(2)播放动画:阳光直射点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北半球)师生共同归纳地球公转过程中的这些变化情况并解释说明四季变化现象的产生。
(三)总结归纳:
填表归纳—地球公转过程中,阳光直射点、南北半球获得热量、昼夜长短、影子长短的变化情况。
六、学习资源:
地球公转演示动画、地球公转过程中阳光直射点的变化讲解视频、地球公转过程中昼夜长短的变化动画等
七、评价要求:
1、能按要求正确模拟演示地球公转,并在演示过程中注意观察发现阳光直射点和观察到的南北半球纬度弧度的变化。
2、通过模拟实验和观察动画,说出地球公转过程中阳光直射点、昼夜长短、影子长短的变化,并进而能解释四季变化的产生原因。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