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39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部编版教材六上《语文园地四》中的“词句段运用二”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7-23 11:07: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此次教学的内容是部编版教材六上《语文园地四》中的“词句段运用二”,要求学生品读两个心理描写片段,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并学习写一段内心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的心理活动。

教材提供的两个片段都是刻画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的经典之作,表达特征明显,学生能通过自学找到人物多种心理的变化,并能通过比较迅速发现两段文字的不同(一个是直接描写,一个是内心独白,且第一段中标点符号的运用也呈现人物心理活动)。但藏于其中的刻画人物复杂心理的方法却是一根看不见的线,想要找出它,避开“学”“练”两张皮的雷区,并且轻松地运用它,就需要在教学中搭好三座“桥”。

一、搭建“得法”之桥

基于以上考虑,我在“得法”环节中加入了一个“寻找相同处”的设计。在教学中,我以第一个片段为例,让学生聊一聊桑娜在内心矛盾的过程中都有想到了谁,想到了事情的哪些方面?学生在交流碰撞中找到了桑娜想到了丈夫(他人)、自己、事情的结果,甚至由于紧张产生了幻觉,这样,写好一段复杂心理活动的方法便水到渠成了。我顺势总结这就是写好内心矛盾的秘诀——多角度描写,并让学生再在片段二中去按图索骥,他们惊喜地发现这些方法竟然一一得到印证。

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从文中梳理出切实可用的“法”,只有“法”接了地气,其实操性才会大大提升,避开后面无处下笔的尴尬。

二、搭建“用法”之桥

“方法”水落石出,学生得法了,又如何用法呢?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又在“用法”这个环节前加入了“创设情景说一说”的设计。创设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场景——“你在公交车上看到一个小偷正在偷一位女乘客的钱包,你想提醒女乘客,但许多乘客都看到了却没有吱声,这时你会想什么呢?”小组根据情景,参照方法进行练说。展示后,再请全班同学根据“从哪些角度进行描写”的标准进行评价。

这个过程,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组内帮帮带,将方法渗透进学生的思维,再与刚刚的“法”——多角度描写,进行点对点的评价,将“法”与“思”进行了反复的揉搓,成为了不同层次学生自由发挥的一个生发点:学困生能循法可写,中等生能运用得当,而优生可在此基础上更有自己的语言特点,使心理描写更生动。

三、搭建“评法”之桥

学生练写之后,展示与评价也是“用法”后“固法”、“优法”的一个有效途

径。学生练说之后,我们便顺势拟出一段好的复杂心理活动的评价标准——①至少包含三种心理变化,★;②至少包含三种角度的描写,★;③恰当地运用标点,★。学生按此要求写片段、评片段。本课中学什么就评什么,靶向精准,将“点”深入。

   同时,在评的过程中,我也将富有特点的语言表达推荐给全班同学,如,自改古诗、调皮诙谐的语句——“人生自古谁无死,早死晚死都得死,我还是招了吧!”又如,无可奈何的乞求词——“上帝呀,观音菩萨,玉皇大帝呀,你们保佑保佑我吧”等等,倡导学生拥有自己的语言特点,写出属于自己的、生动的心理活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1-7-23 11:07:55 | 只看该作者
外国语学校  杜黎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5 18:4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