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第5课《做守法公民 第二框 预防犯罪》资源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21-7-19 07:49
标题: 第5课《做守法公民 第二框 预防犯罪》资源
一、文字、图片资源
资源一:
主题:
内容及形式:展示表格,说明犯罪的三个特征。
目的:
让学生通过对比,认识犯罪的三个特征。
教学使用建议:
从不同角度认识犯罪的三个特征。
资源二:
主题:比较法律名词
内容及形式:
(1)罚金和罚款有何不同?
性质不同。罚金属于刑罚处罚;罚款则属于行政处罚。
处罚依据不同。罚金由刑法加以规定,罚款则由行政法律规范加以规定。
适用主体不同。罚金由人民法院判处,而罚款则由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科处。
适用的对象不同。罚金是对犯罪者的惩罚,而罚款则是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者的惩罚,其程度比罚金轻。
(2)拘役和拘留有何不同?
性质不同。拘役是一种刑罚处罚;刑事拘留是刑事诉讼中的一种强制措施;行政拘留属于治安行政处罚;民事拘留属于司法行政性质的处理,是民事诉讼中的一种强制措施。
适用的对象不同。拘役适用于犯罪分子;刑事拘留适用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行政拘留适用于违反治安管、尚未达到犯罪程度的行为人;民事拘留适用于不构成犯罪的民事诉讼参与人或其他人。
适用的机关不同。拘役和民事拘留均由法院适用,而刑事拘留和行政拘留则由公安机关。
适用依据的法律不同。拘役以刑法为依据;刑事拘留以刑事诉讼法和逮捕拘留条例为依据;行政拘留以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为依据;民事拘留以民事诉讼法为依据。
期限不同。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刑事拘留的期限最多延长至30日;行政拘留的期限为1日以上15日以下;民事拘留的期限为15日以下。
目的:
通过比较一些易混淆的法律名词,辨别刑事处罚和行政处罚。
教学使用建议:
资源三
主题:
内容及形式:犯罪者的路线图。
目的:
让学生通过对比,认识犯罪的三个特征。
教学使用建议:
选用学生身边的案例,从常见的不良行为入手。
二、活动资源
活动一:
活动主题:“罪行名称知多少”——罪行名称“飞花令”
活动形式及要求:全班同学分成两组,以“飞花令”的形式(一组说出一个罪行名称,另一组接着说出一个,循环往复),进行罪行名称对抗赛。
比赛规则:
A:双方用“石头剪刀布”,决定先说的小组;
B:一方说出后,由老师裁判,老师默认表示正确,对方要在5秒钟内接上,说对一个得1分,没说上或说错得0分;
C:5秒钟内没接上或者说错的一方,在裁判后,由另一方继续说,说完后,对方继续接……如此持续;
D:比赛时长:5分钟。5分钟后统计双方得分,得分高者获胜,并给予小奖励!
目的:通过比赛,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犯罪行为和犯罪类型,全面了解犯罪的三个特征。
教学使用建议:
1.提前布置让学生阅读刑法,了解有哪些罪名。
2.教师提前阅读刑法,熟练了解刑法中规定的罪名。
3.根据学生的意愿,自愿报名,安排好裁判员(可由老师兼任)、计时员、成绩统计员和监督员。
活动二:
【主题】“十四岁的花季意味着什么”宣传海报
【活动形式及要求】通过漫画、小诗和案例等方式,展示已满十四岁犯罪的人,该承担哪些刑事责任。
提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围绕以上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选择其中一种行为,进行漫画、或小诗、或案例的完成,制作海报。
【目的】
让学生通过漫画、小诗和案例等方式,了解刑法规定的已满十二和十四周岁的人,应该承担哪些刑事责任。
【教学使用建议】
活动三
【主题】“看谁记得快”
【活动形式及要求】
快速记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分别规定的九种“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
每个同学默记5分钟,先在小组内自查;然后每组选出用时最短者,在全班比拼。决定出小组名次。
【目的】
让学生通过记忆,了解哪些行为是需要特别注意防范的行为,增强学生的防微杜渐意识。
【教学使用建议】注意比赛后续的引导,避免搞成一个纯粹的记忆比赛。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