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天气很好,艳阳高照。金色的太阳高高地挂在碧蓝的天空上,家里的小猫咪懒洋洋地卧在阳光之下,贪婪地享受着温暖,时不时还舔一舔自己的爪子,而赖在床上的我无意间打开了央视纪录片——《我不是笨小孩》。一口气看了两个半小时,看完,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这部纪录片分别记录了三位明显患有阅读障碍症的孩子以及他们对于一个家庭的影响。
一:我不是“笨”小孩,我只是不一样
你听说过阅读障碍症吗?在看纪录片之前,我听过多动症、自闭症、抑郁症、幽闭恐惧症……没听过阅读障碍症,没想到竟然真的存在着。
纪录片里的三个孩子在上学之前都是传说中“别人家的孩子”,聪明伶俐,讨人欢心。然而,上学之后却变成了“问题孩子”。原因是他们学习时跟其他孩子不一样,在口语阅读方面,他们在朗读时会漏字、加字、朗读速度慢、长时间的停顿或不能正确的分解;在写字时容易多一笔或少一画,偏旁部首更是容易颠倒;在阅读理解方面他们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不能回忆起所读的内容,记不住字母的顺序和乘法口诀表。由于大家对于“阅读障碍症”的不了解,这个“不一样”就被大家所误会、歧视、被贴上了“笨”的标签。我喜欢最后武老师所说的一句话:你就是不一样,你就是不一般,你就是很独特。是独特,而不是落后;是独特,而不是笨。这才是看待所有特殊孩子所应该有的正确态度。
作为教师,我们面对的是形形色色的小孩,发现孩子们之间不一样的概率也会更加大一些,这时,请一定要尊重、耐心、关心、帮助、爱护她或他,不歧视他或她,不给她或他贴“笨小孩”标签。他们真的不是“笨小孩”,他们只是跟别人不一样而已呀,“笨”从来都不是他们的代名词。
二:我不是“笨”小孩,我只是受困扰
校校饱受困扰,为什么成绩不好就要被同学叫“垃圾”?竖中指?被欺凌?他的付出从来都没有得到过结果,明明自己已经非常努力了,却长期体验挫败感,自卑、不自信,厌学情绪加重,抵触读书和写字。
群晓饱受困扰,为什么成绩不好就要从小被同学们叫“笨孩子”?她每次考试前都极度紧张,高度焦虑,甚至在自己的胳膊上刻字自残。
若汐饱受困扰,为什么成绩不好就要被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甚至威胁?小小年纪的她惊得从此不敢再去学校。
并不是他们不想学,而是他们也无能为力。他们明明只是成绩暂时的落后,但是内心却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明明一切都好好的,怎么一上小学突然就变得跟别人不一样了呢?这不仅影响孩子的学习,对孩子成长中性格的形成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他们的生活饱受困扰,充满着剑拔弩张,鸡飞狗跳和令人心梗的画面。他们明明不是“笨小孩”,怎么受到这么多的困扰?
作为教师,我深刻反思,试问,有没有对班里的后进生失去耐心,只看到他的成绩不好而忽略他们身上的其他闪光点呢?现在素质教育强调全面发展,我们一定不要做“唯分数”、“唯成绩”的教师,不要做用分数衡量孩子的教师。
三:我不是“笨”小孩,我只想被接纳
这部纪录片的导演在接受采访时是这样说的:“这些孩子都是独特的生命,每个生命都有差异,他们只是恰好呈现为读写困难而已,他们都不是笨小孩。”其实记录片里的三个孩子只是成绩不太好而已,除了成绩,其他方面都有自己的优势,笑笑乐观幽默,群晓坚韧自律,若汐沉稳懂事,但大家却只看到了他们成绩不好。从三个家长的身上,我看到了他们的焦虑与冲突,但看到更多的是他们的接纳与守护。尽管他们的爸爸妈妈已经如此的艰难,但是从来都没有放弃过他们,用无条件的爱与孩子一路同行,接纳孩子的一切不完美。
作为老师,我们要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赏识、理解、接纳他们的所有不完美,看到他们的优点,肯定他们的长处,不盯着一个缺点看,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们,温柔而坚定地把孩子们当成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尊重、关爱、守护他们,让他们自由成长,用不同的姿态绽放光芒,带他们去向更远的地方,看到更远的光。他们不是“笨小孩”,只是很需要被理解、被接纳、被肯定、被关爱。
爱真正的底色是接纳、是包容。就如《我不是笨小孩》所宣传的一样:接纳不完美,反而更完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