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2021年中考复习|专题16 诗歌鉴赏(一)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21-4-27 10:26
标题:
2021年中考复习|专题16 诗歌鉴赏(一)
(一)课内古诗词阅读理解
例【一】(2020·北京市)阅读《己亥杂诗(其五)》,完成1—2题。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首诗的前两句,诗人写到了 ① 的自然之景,抒发了 ② 之情。
【答案】①白日西斜,广阔天涯 ②离愁的无限感慨与豪放洒脱。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词中的意象。(1)首联: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其意象是“白日西斜”“天涯广阔”的自然景象。(2)“浩荡离愁白日斜”中“浩荡离愁”直接抒发了作者的离愁,而“吟鞭东指即天涯”则通过“天涯”这个开阔的意象表现了豪放和洒脱。
2.孟浩然《春晓》中“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与本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都写到了落花。请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分别借“落花”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龚诗中“落花”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非没有感情,而是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以此来表达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孟诗中“落花”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落花的惋惜之情和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愁。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己亥杂诗》应通过三、四两句理解分析。这两句采用了比喻的手法,作者自比为落花,落花从枝头落下,化为肥料,滋养大地,为新花的成长做贡献。作者虽然离开朝廷,但是依然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依然坚持对理想的追求,表现了一片拳拳爱国之情。(2)孟浩然的《春晓》一诗第一联从听觉角度描写了鸟儿清脆的鸣叫,营造了美好的、充满生机的春天的氛围,表达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而第二联则从视觉角度,运用联想,写春花被吹落到地的景象。写出了对春花凋零的怜惜,作者喜爱春天,可是春天的花被吹落了,这是否意味着春天的逝去,故表达了对春天落花的惋惜之情和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愁。
【参考译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不是无情之物,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21-4-27 10:26
例【二】(2020·福建)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2题。
【甲】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乙】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开篇写杨花落尽、子规哀啼,渲染暮春冷落、凄凉的气氛
B.乙诗“沙似雪”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月下大漠苍茫的景象。
C.“夜郎西”“回乐烽”既表明地点,也能引发对特定情景的联想。
D.两首诗都从视觉、听觉和嗅觉等角度描写景物,使人如临其境。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鉴赏能力。其中D项有误。甲诗“杨花落尽”是视觉描写,“子规啼”是听觉描写,无嗅觉描写。乙诗“沙似雪”“月如霜”有视觉描写,“吹芦管”是听觉描写,无嗅觉描写。
2.这两首诗都写到“月”,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甲诗想象奇特,借明月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牵挂;乙诗描写“月”,表现边塞的苦寒,衬托征人思乡的愁绪。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要结合标题、背景、诗歌内容来分析。甲诗是李白在好友王昌龄左迁龙标而写的,表示对好友思念、关心、同情和劝慰之情。乙诗看标题得知是与戍边这一主题有关。诗人借助“夜”“霜”这样凄冷的环境描写,以及“一夜征人尽望乡”的细节描写,表现了将士们思念亲人,渴望回家的思想感情。
【参考译文】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在柳絮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要经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的沙地洁白似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深秋白霜。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惹得出征的将士一夜都在思念家乡。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21-4-27 10:26
例【三】(2020·甘肃天水)古诗词赏析。
【甲】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乙】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甲】诗主要写的是王维出使边塞途中的所见所感。
B.【甲】诗通过“归雁”、“大溴”、“孤烟”“长河”、“落日”、“候骑”等自然景物,向我们展示了边塞的神奇壮丽。
C.【乙】词境界阔大,气魄宏伟,刚健峭拔,苍凉悲壮。所以王国维称之有李太白“西凤残照,汉家陵阙”之风。
D.【乙】词的上阕写景,围绕“异”字,分别从雁无留意,边声四起,孤城闭三个方面勾勒出西北边境肃杀凄凉的秋景,暗含着军事态势的严重。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B项,通过“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自然景物,向我们展示了边塞的神奇壮丽大漠的雄浑景色。而“候骑”是“担任侦察巡逻任务的骑兵”,不是自然景物。故选B。
2.在诗词大会上,有道文字线索题的答案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在比赛中,主持人已给出了A、B、C三条线索,请你再编写一条D线索,让答题者最终锁定答案。
A.该诗人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尤长五言。
B.世人将李白、杜甫与他并称为“天才、地才、人才”。他精通诗、书、画、音乐等,有“诗佛”之称。
C.此诗是诗人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凉州,出塞宣慰,察访军情途中所作。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①:这两句诗运用对偶手法,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奇观”,其中“圆”、“直”两字极富神韵。示例②:营造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氨围,表达了诗人对大漠奇特壮丽风光的赞美。(只要能够体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线索的答案即可得分)
【解析】本题考查积累作家作品、理解与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A项,考查的是文学常识;B项,考查的是对诗人的评价;C项,考查的是这首诗的写作背景简介。D项,由于这道文字线索题设定的答案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以可以从内容或写法这两个两个方面设题。
3.【甲】诗和【乙】词都借用了“勒石燕然”的典故抒发感情,有什么异同?
【答案】相同点:都表现了边关战事吃紧。都含蓄地表达出慷慨雄壮的思想感情。(答对一点即可得分)不同点:①【甲】诗作者借此典故,将镇守边关的节度使崔希逸比之为窦宪,有称颂其战功之意。②【乙】词作者借此典故,写了将士们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先通读诗词,理解大意,然后结合用典的句子,来理解作者借用典故表达的思想感情。【甲】《使至塞上》中“都护在燕然”中的“燕然”指燕然山,东汉窦宪曾在此刻石记功。既是实写,又暗示了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将士们戍守边关、奋勇杀敌的敬意。【乙】《渔家傲》用典句子“燕然未勒归无计”,运用了车骑将军窦宪北伐匈奴,大破之,在漠北燕然山刻石记功的典故,表达了将士们渴望建功立业,不甘心无功而返的思想感情。
【参考译文】
【甲】轻车简从将要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黄河边上落日浑圆。到萧关时遇到侦察骑士,告诉我都护已经到燕然。
【乙】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大不同。大雁又飞回了衡阳,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黄昏时分,号角吹起,边塞特有的风声、马啸声、羌笛声和着号角声从四面八方回响起来。连绵起伏的群山里,夕阳西下,青烟升腾,孤零零的一座城城门紧闭。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眼下战事未平,功名未立,还不能早作归计。远方传来羌笛的悠悠之声,天气寒冷,霜雪满地。夜深了,在外征战的人都难以入睡,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都被霜雪染白了头发,只好默默地流泪。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21-4-27 10:26
例【四】(2020·广东广州)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词的题目是“秋思”,词中哪些景物点明了季节?
【答案】衡阳雁去 霜满地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由“衡阳雁去”等现象和“霜满地”等自然景物描写,可知是秋季。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饮一杯浊酒遥寄万里思乡之情,功名未立,没有理由盘算还乡日期。此句用典,表达词人的思乡,却因未建功立业不甘还乡的矛盾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者思想情感的能力。“燕然未勒”使用了典故。东汉和帝永元元年,车骑将军窦吴宪北伐匈奴,大破之,在漠北燕然山刻石记功,由班固执笔,颂汉威德。诗人借用这个典故,委婉地表出了将士们的心理:一杯独酒难解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但久戍边关功业未成,归家遥遥无期。这种心理是矛盾且复杂的。据此总结概括即可。
【参考译文】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在重重叠叠的山峰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喝一杯陈酒怀念家乡远隔万里,思绪万千,想起边患不平,功业未成,不知何时才能返回故里。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夜深了,将士们都不能安睡,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都被霜雪染白了头发,只好默默地流泪。
例【五】(2020·广西北部湾)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下面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精用“接”“连”“转”“舞”四个动词,开篇即宏阔大气,画面感强,意象鮮明,意蕴朦胧,想象奇特,境界浪漫。
B.“殷勤问我归何处”,天语问“归”,殷勤殷切,随后词人嗟叹,却道诗文何用,语藏艰辛苦闷,看似答非所问,实则意脉承接连贯。
C.“九万里风鹏正举”用了《庄子》寓言中大鹏扶摇而上九万里的典故,词人想象自己乘着大鹏飞到三山,以大鹏翱翔表露雄阔胸襟。
D.这首词以豪迈清空的意境,雄健矫拔的笔力,刻画了李清照的精神世界;梁启超曾评论说“此绝似苏辛派”,指出了此词豪放的特色。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内容和写法的能力。其中选项C表述有误。词人化用《庄子·逍遥游》中的句子,说“九万里风鹏正举”,要像大鹏那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离开这让人伤痛的现实社会,并不是词人想象自己乘着大鹏飞到三山,以大鹏翱翔表露雄阔胸襟。故选C。
【参考译文】水天相接,晨雾蒙蒙笼云涛。银河转动,像无数的船只在舞动风帆。梦魂仿佛回天庭,听见天帝在对我说话。他热情而又有诚意的问我要到哪里去。我回报天帝路途还很漫长,现在已是黄昏却还未到达。即使我学诗能写出惊人的句子,又有什么用呢?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风啊!千万别停息,将我这一叶轻舟,直送往蓬莱三仙岛。
例【六】(2020·广西贵港)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1—2题。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赏析“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这两句诗。
【答案】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一方面,离别是忧伤的,毕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往事如烟;另一方面,离别是轻松愉快的,毕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笼,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为。这样,离别的愁绪就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广阔天涯。这两个画面相反相成,互为映衬,是诗人当日心境的真实写照。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句的能力。赏析诗句可以从写法、修辞、内容等方面赏析。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一方面,离别是优伤的,毕竞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往事如烟;另一方面,离别是轻松愉快的,毕竞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笼,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为。这样,离别的愁绪就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广阔天涯。这两个画面相反相成,互为映衬,是诗人当日心境的真实写照。
2.两诗画线句都流露出忠贞报国的意愿,诗人抒情方式与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
【答案】“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笔锋一转,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是借景(物)抒情。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充分表现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意思是: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自古以来,人世间谁能免于一死?只求留下一颗赤胆忠心,永远照耀在史册上。此句慷慨陈词,直抒胸中正气,表现出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昂扬斗志,因此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思想感情及抒情方式的能力。“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翻译: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这里运用比喻修辞,作者以落红自比,落花飘落了,还要化为春泥滋养下一代。作者虽然辞官,但是仍然要为国家做贡献。这是借物抒情、移情于物的抒情方式。表达了作者虽然辞官回乡但是仍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感情,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翻译: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这里作者直接的表达了自己的感情,属于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面对生死,文天祥做出了选择,宁愿死也要用自己的爱国之心照耀史册,这里表现了一种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表现了舍生取义的决心。
【参考译文】
【己亥杂诗(其五)】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过零丁洋】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21-4-27 10:27
例【七】(2020·广西桂林)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1—2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批注(示例):“枯”“老”两字妙!既写出“藤”“树”的特点,又为“断肠人”所处环境增添悲凉的色彩。
1.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案】表达了游子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的感情。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此曲借助景物抒发诗人思想感情。在曲中,作者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令天涯骑一匹瘦马的游子面对一派凄凉的景象上,自然产生哀愁的情调。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2.仿照示例,从炼字的角度给“古道西风瘦马”中加点的字做批注。
【答案】瘦的不只是马,更暗指马上的人因奔波而消瘦,一个“瘦”字,将游子浪迹天涯的悲苦表现得淋漓尽致。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句的能力。题干要求从炼字角度赏析。“瘦”是用来形容马的,结合写作的背景可知诗人此时正处在羁旅途中,马是他的交通工具,马都瘦了,是经历了长途跋涉的记过。人跟马一样也经历了长途跋涉,写马瘦,实际上是写人的旅途跋涉之难,写出了路途跋涉之艰辛。从中流露出主人公悲苦、凄凉的心境。
【参考译文】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例【八】(2020·广西贺州)按要求回答问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所展现的画面描绘出来。
【答案】夕阳渐渐落下,游子骑着瘦马浪迹天涯,归家无期,心中无比痛苦。
【解析】本题考查描绘诗句展现的画面的能力。应抓住“夕阳”“天涯”描绘,并结合“断肠”这一意象,展开合理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同时也应点明诗人的内心情感及原因。
2.“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你结合小令内容说说诗人运用了哪些“景语”,表达了怎样的“情语”。
【答案】景语有:枯萎的藤蔓,垂老的古树,黄昏下的乌鸦;别致的小桥,潺潺的流水,低矮的茅屋;荒凉的古道,萧索的秋风,消瘦憔悴的马,夕阳。情语是: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借景抒情及其作用的能力。“景语”即描绘的景物或景色。本诗中描绘的景物有:藤、树、鸦、桥、水、人家、古道、西风、夕阳等自然景物。从诗中看,每一种景物都一个修饰性词语进行修饰,所以分析情感的时候就从这些修饰语入手。这些修饰语都体现了秋季萧条、破败的景象,再结合诗人远离家乡的背景分析总结概括所渗透的情感即可。
【参考译文】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21-4-27 10:27
例【九】(2020·广西柳州)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小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我报路长嗟日暮”中的“嗟”在词中的含义是① ,“学诗谩有惊人句”传达处作者② 的苦闷心情。
【答案】①叹息(或感叹,哀叹,慨叹等);②才华无用(或空有才华,才华无法施展等)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和分析思想感情的能力。“我报路长嗟日暮”的意思是:我回报天帝说:“路途漫长又叹日暮时不早”。“嗟”,叹息的意思。“学诗谩有惊人句”,意思是学作诗,枉有妙句人称道,却是空无用。词人在天帝面前倾诉自己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因此“谩”字流露出心中的哀怨惆怅。其一是诗人空有诗情诗才,却因知音(丈夫)早逝,而无知己会意;一是抒发自己身逢乱世,怀才不遇的愤懑。
2.“九万里风鹏正举”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你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引用它?请结合此句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示例:我会在遇到困难(或希望自己有所作为,遭遇变故,孤独无依,奋力挣扎,感觉前路迷茫等意对即可)的时候引用这句话。我要想大鹏鸟那样乘风高飞,鼓励自己不被现实打到,要执着于对美好境界的追求。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与赏析句意的能力。“九万里风鹏正举”是诗人想象的情景。作者把生活不幸遭遇和悲凉的感受融入梦境中。作者借向天地诉说,进而以展露理想与抱负。使这首诗具有浪漫情调,流露出作者宏伟的气魄和豪放之美。这句话适合在困境中激励自己,因此“我”会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引用这句话。我要想大鹏鸟那样乘风高飞,鼓励自己不被现实打到,要执着于对美好境界的追求。
【参考译文】天蒙蒙,晨雾蒙蒙笼云涛。银河欲转,千帆如梭逐浪飘。梦魂仿佛又回到了天庭,天帝传话善意地相邀。殷勤地问道:你可有归宿之处。我回报天帝说:路途漫长又叹日暮时不早,学作诗,枉有妙句人称道,却是空无用。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风啊!请千万别停息,将这一叶轻舟,载着我直送往蓬莱三仙岛!
例【十】(2020·贵州黔东南)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文后1—3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的意思是
【答案】停宿
【解析】本题考查对词语意思的理解能力。理解词语要结合整个句子或者整首诗歌的意思来理解。“次北固山下”这是诗人在一年春初由楚入吴,在沿江东行途中泊舟于江苏镇江北固山下时有感而作的。次:停宿的意思。
2.请你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帆悬”所展现的画面。
【答案】示例:春潮上涨,江水与两岸齐平,江面更显宽阔;船行江中,春风吹拂。船帆高挂,船行平稳而轻快。(考生能根据诗句大意描绘出基本最象即可视其作答情况分层次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描述诗歌画面的能力。应在翻译基础上用优美的言辞对其进行润色和加工。语言不仅要生动,还要要进行合理的想象,描绘出动人的意境。避免以翻译句子的形式替代答案。为了做到生动形象,作答时可以使用修饰性词语或修辞。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中的“生”和“入”用得精妙,请结合诗意简要赏析其妙处?
【答案】“生"和“入”都采用了拟人手法(1分),将“日”和“春"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在描述自然的时序更替中,景中含情,景中寓理,给人积极、乐观向上的力量。(意思表述相近即可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句的能力。要求从词语角度赏析。从炼意角度,作者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用“生”字“入”字描述,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即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参考译文】郁郁葱葱的山外是旅客的道路,船行在绿水之间。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我的家书应该送到什么地方呢?北去的归雁啊,请给我捎回洛阳那边!
例【十一】(2020·贵州遵义)古诗阅读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直”“圆”的妙处。
【答案】“直”字写出了孤烟直冲云霄的劲拔,“圆” 字写出了落日在地平线的衬托下又大又圆的视觉感受,直的是烟,圆的是落日,和地平线一起构成了一-幅完美的几何图案;一“直”一“圆”描绘出在苍茫大漠背景下,塞外壮丽独特的景象。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语言的能力。从诗歌内容分析,句中的“直” 字既形象地描绘了茫茫大漠中烽烟孤单直立景象,又突显了大漠既孤寂荒凉又壮观、刚劲、坚毅的奇异特点。“圆”字形象地描写了蜿蜒黄河之上圆日独挂的景象,又突显了大漠给人的既苍茫孤寂又亲切温暖柔和的奇特感受。
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首联点题,交代地点和事由,表现了关塞迢迢,山高路远,烘托了孤寂心境。
B.颔联“征蓬”“归雁”的意象,或是实写所见景物,更是即景生情,以景物自比。
C.整首诗采用“起承转合”的结构,布局精巧;领联采用对仗的手法,韵律和谐。
D.“候骑”是等候在此的土兵,表现了边塞将士对诗人的欢迎,让人倍感温暖。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辨析诗歌内容的能力。其中D项有误。候骑:骑马的侦察兵。“萧关逄候骑,都护在燕然”,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将领正在燕然前线指挥作战。尾联两句虚写前线有战事,流露出对戍边将士们的赞美之情。
【参考译文】轻车简从将要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黄河边上落日浑圆。到萧关时遇到侦察骑士,告诉我都护已经到燕然。
例【十二】(2020·海南)古诗词阅读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诗的前两句中“ ”和“ ”两样景物点明事情发生的时节,富有象征意义,给人以画面感。
【答案】杨花 子规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景物特点的能力。首句描绘“杨花落尽”“子规啼”,是一句自然环境描写,表明的时间季节,渲染了凄凉冷落的气氛,给人以画面感。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两句诗在情感的表达上有何独特之处,请简要赏析。
【答案】诗人想象奇特,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明月人格化,把明月当成使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和怀念之情,使诗歌更有韵味。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意思是“我”把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它能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希望它能一直陪着好友到夜郎以西。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拟人化,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借此表达了诗人对王昌龄的同情和慰藉。
【参考译文】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要经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它能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例【十三】(2020·河北)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1—2题。
赤壁 幽州台歌
杜牧 陈子昂
折戟沉沙铁未销, 前不见古人,
自将磨洗认前朝。 后不见来者。
东风不与周郎便, 念天地之悠悠,
铜雀春深锁二乔。 独怆然而涕下!
1.请解释《赤壁》这首诗中加横线的句子。
【答案】折断的戟沉埋在泥沙中未被销蚀,自己拿来磨洗后辨认出是前朝的遗物。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句的能力。“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意思是折断的戟沉埋在泥沙中还未销蚀。自己磨光洗净,辨认出是前朝遗物。
2.阅读《登幽州台歌》,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你体会到的作品情境。
【答案】示例:诗人独自站在高高的幽州台上,面对广阔的原野和辽远的天空,思绪万千,不禁落泪。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诗歌情境的能力。解答这类题要在读懂诗歌、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特点、抓住意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描述能力、审美能力。能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中展现的画面或情感即可。
【参考译文】
【赤壁】一支折断了的铁戟(古代兵器)沉没在水底的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
【幽州台歌】往前不见古代礼贤下士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想到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自己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
例【十四】(2020·河南)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2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诗歌讲述了卖炭翁 的悲惨故事。
【答案】以烧炭卖炭为生却横遭掠行(意想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诗歌主要内容的能力。这个故事讲的主人公是一个以烧炭为生的老翁,本来他想趁着天冷的时候烧一车炭好换取衣食物,但结果却被宫廷里的使者变相掠夺。据此答题即可。语言应简洁概括。
2.请分析“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在诗中的作用。
【答案】①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宫使的仗势歟人、粗暴蛮横。②间接地表现了卖炭翁在强权面前的无奈、无助。③表达了对统治畍级罪恶的控诉。或: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诗句作用的能力。从内容上,宫使手里高举皇帝颁布的文告,口称皇帝的命令,不由分说,强行扭转车头,驱赶着老牛向皇宫方向走去。句中动作描写反映了宫使仗势欺人、蛮横无理的态度。情感上,从侧面反映了卖炭翁的无奈的心理。从主题上,作者借助这一事件,是对当时黑暗的封建社会的控诉,对劳动人民的深刻同情,体现了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
【参考译文】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斑白十指漆黑。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换取身上的衣服和填肚的食物。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不值钱希望天更冷些。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拂晓他急忙驾着炭车轧着冰路往集市上赶去。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就在集市南门外泥地中歇息。那得意忘形的两个骑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他们手里拿着文书嘴里称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百般不舍,却又无可奈何。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买炭的钱了。
例【十五】(2020·黑龙江绥化)赏析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下列各句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亲射虎,看孙郎”中的“孙郎”指孙权,这里是作者自喻,“辛苦遭逢起一经”一句中,“起一经”是指作者因精通某一经籍而通过科举考试得官。
B.《江城子·密州出猎》和《过零丁洋》的表达方式都是先记叙后抒情。
C.“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两句诗巧借地名,运用双关语,渲染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D.“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一个“狂”字贯穿全调,突出表现了作者少年时期的豪情壮志。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诗歌内容的能力。D项中“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一个“狂”字贯穿全调,突出表现了作者少年时期的豪情壮志。这是“中年苏轼”依然充满豪情的表现,并不是“少年时期”。
2.这两首诗词的画线句都是作者思想情感的集中体现,请任选一处从修辞、炼字或表现手法等角度进行赏析。
【答案】示例一:“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运用典故,表达作者报效国家,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天狼”喻指西夏军队,生动形象的表达了作者报效国家,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
示例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直抒胸臆,表现诗人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民族气节。(“取”“照”两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表现了诗人舍生取义的民族气节。)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句的能力。如从修辞角度赏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使用了运用了用典、比喻的修辞。天狼星隐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喻指侵略者。从中塑造了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进而表达了作者渴望回到战场,杀敌报国的感情,展现了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句中的“汗青”指代史册。直接表达了宁可死去,也要留下爱国之心照耀史册感情,直抒胸臆,表达自己舍生取义、为国捐躯的民族气节。同时用问句的形式,让感情更加强烈,情感更浓郁。
【参考译文】
【江城子·密州出猎】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起苍鹰,头戴华美鲜艳的帽子,身穿貂鼠皮衣,带着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像疾风一样,席卷平坦的山冈。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两鬓微微发白,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一样信任我呢?那时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瞄准西北,射向西夏军队。
【过零丁洋】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千辛万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经过四年的艰苦岁月。国家危在旦夕似那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可叹我零丁洋里身陷元虏自此孤苦无依。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