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不同地理课题探究的目标与策略 [打印本页]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4-30 07:40
标题: 不同地理课题探究的目标与策略
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探究方式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得到广泛运用。在组织地理探究学习时,教师面临不同类型地理知识探究学习的主题、目标和策略选择问题。参照《国际地理教育宪章》的规定,地理知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课题类型,具体包括:地理位置、地理空间分布、地理特征、地理因果关系、地理过程、空间相互作用和空间格局、人地协调途径。不同地理课题之间存在着本质差别,因而对于不同地理课题进行探究学习的主题、目标和策略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一、它在哪里:地理位置与地理空间分布的探究

地理位置是地球表层某一地理客体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是它同周围地理事物关系的总和。分析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先要进行空间定位。不同的地理位置,形成不同的气候、土壤和生物种类,因而要关注位置联系来进行位置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等条件的变化,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意义也不断的发生变化。地理空间分布是指地理事物在地球表层展开的空间范围和位置排列状态,按照延伸方向可分为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地理事物的分布往往是有规律的。本课题的探究主题为:空间定位、位置变化、位置联系、分布规律、空间结构和排列状态。探究目标如下:

(1)能够形成对地理空间格局的敏锐觉察力。

(2)能够理解且形成位置变化观和位置联系观。位置变化观是指“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作用随相互作用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位置联系观是指“某个区域因为其独特的空间占位状况,决定着该区域其他要素的组合特征,优越的地理位置可以促成某些特殊活动的发展。”

(3)能够通过对地图的观察和分析,归纳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格局和规律。

(4)理解地理位置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

(5)通过对地理位置的分析,初步形成区域间相互依存的观念。

在地理位置和空间分布的探究学习中,主要采用以下策略:

(1)指导学生把握地理位置探究学习的要点:例如,对于区域的纬度位置,主要从区域与特殊纬线的关系及区域所跨的纬度范围来认识。从濒临的海洋、距海远近和位于大陆的位置几方面,来分析区域的海陆位置。

(2)建议学生采用比较方法来认识地理位置的变化。可以运用纵向比较法,分析和理解地理位置的变化。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比较指标,应能够突出差异。

(3)提示学生采用综合分析法认识地理位置联系。

(4)指导学生把握地理空间分布的探究要点,重点是引导学生寻找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规律。

(5)引导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归纳,获取空间分布规律。教师可为学生呈现地图、略图或模式图,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对比等过程,得出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空间格局和排列状态。如,教师可为学生呈现全球气候类型分布图,请学生自己归纳地中海气候的分布规律。

二、它是什么样子的:地理特征探究

地理特征,是指某地理事物特别显著的征象或标志,包括地理要素特征和地理区域特征。因而本领域的探究主题是:地理要素特征和地理区域特征。在探究过程中,应突出下述目标:

(1)能够把握认识地理要素特征和区域特征的要点。

(2)能够熟练运用归纳法和比较法来认识区域特征。

(3)形成地理环境整体观和差异观。

(4)通过区域差异的探究,使学生理解因地制宜的意义,形成因地制宜观点。

教师指导学生探究本领域,可运用以下策略:

(1)指导学生掌握认识地理特征的要点。如,一般从以下几方面认识地形特征:地形类型──五种地形以哪一种为主;地势──地形大势、高程、起伏状况;各种地形的分布及其特点,包括特殊地形,如黄土地形、岩溶地形、冰川地形;地形成因──内营力、外营力的作用和发育状况。

(2)指导学生采用类比方法寻找地理事物特征。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相似或相同的一种逻辑方法。如,干燥地区往往牧业发达,西亚如此,澳大利亚如此,南非也如此。干燥地区有地下水,澳大利亚如此,撒哈拉如此,则我国的新疆也如此。但教师要提示学生,采用类比推理的时候,有时不可靠,应与其他方法共同使用。

(3)指导学生采用比较方法认识地理特征。是指通过地理事项间的比较,找出差异显著的征象或标志来作为特征。如利用课本中的各类景观图、曲线图、示意图等进行直接逐项比较,从而得出地理特征。进行比较时,指导学生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地理事物现象或本质的比较。指区域之间某个要素(部门)的全部或部分现象或性质的比较,从比较中找出差异最大的现象或性质来作为该要素的区域特征。

类型结构的比较。指某要素(部门)的各种类型在本区域内的比重,与其他区域作比较,取比重大小次序或比重最大的类型(成分)作为该要素区域特征。如中国地貌特征之一“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下降,以山地为主”,就是以海拨高度的空间排列次序和主要形态类型与其他区域比较而得出。

状态或过程的比较。指某要素(部门)在本区域的变化状态(或过程)与别的区域作比较,找出特征性状态(或过程)的方法。如土壤这一要素的区域特征,常以“某区域土壤形成过程和分布规律”来表示。

(4)指导学生运用归纳法认识地理特征。教师为学生提供或呈现某一要素特征的若干例证、数据或图表等,学生通过归纳来获得要素特征。

三、它为什么在那里:地理因果关系的探究

任何地理事项的产生,都是各种地理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地理因果关系主要包括分布成因、特征成因和过程成因等。在探究的过程中,应体现以下目标:

(1)理解且逐步形成空间上的成因联系观。

(2)能够初步运用因果类比法、因果关系的归纳法、主导因素法、借比法进行探究。

(3)能够运用由因及果和由果及因的推理方法进行探究。

(4)能够把握分布成因、特征成因和过程成因的要点进行探究。

(5)发展对于因果关系的直觉能力。

教师要把握以下策略,指导学生进行探究。

(1)指导学生采用因果类比法进行探究。因果类比法是根据类比的两个对象各自的属性可能具有同一种因果联系而进行的一种逻辑推理方法。其基本模式为:

A对象中,属性a,b,c同属性d有因果联系,

B对象种,属性a'、b'、c'与a、b、c、相同或相似;

推论:B对象可能有属性d'(d'与d相同或相似)

例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主任谢皮罗教授在1962年发现放洗澡水时,水总是成逆时针的漩涡流出浴池。他认为这与地球自转有关。由于地球自西向东的旋转,所以北半球的洗澡水总是逆时针方向流出浴池。他由此推理,北半球的台风同样是逆时针方向旋转,其原理是与洗澡水呈逆时针漩涡流出相同,而在南半球情况应是相反的。

(2)指导学生采用归纳法得出因果关系。在地理因果关系的探究学习中,既可以采用完全归纳法,又可以用因果归纳法,教师应根据课题需要,选择适合的方法。

①完全归纳法。完全归纳法是根据某类事物的全体对象做出概括的推理方法。

②因果归纳法。在地理探究学习中,比较常用的因果归纳法是求同法和求异法。

求同归纳法。是指在不同的事例中寻求共同原因的方法。其具体含义是:对象事物在不同的场合中出现,但在各个场合中只有一个情况是相同的,则这个共同的情况与该现象有因果联系。例如,在探寻地中海气候分布与影响因素的因果关系中,可采用求同归纳法。地中海气候分布在非洲南北端、欧洲南部、南北美洲的西海岸和澳大利亚的西南端等地区。从分析这些地区的海陆位置、纬度位置、气压带、风带、地形、洋流等因素中,通过求同归纳得出,这些地区共同的因素是:都处于南北纬30°~40°的沿海,都处于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冬夏交替控制地带。所以,处于南北纬30°~40°的沿海与处于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冬夏交替控制地带,这两种因素和地中海气候的分布有因果关系。

求异归纳法。是指从不同场合的差异中来寻求原因的方法。其详细含义是:被研究的现象只在几个不同场合的一个中出现,此场合中只有一点与其他场合不同,那么这一点与此现象间有因果关系。例如,在寻找澳大利亚西岸和马达加斯加岛东岸气候差异的原因时,可采用此法。从影响气候因素的分析得出,两地的相同点是:纬度位置相近,都处于东南信风带,都面临海洋。两地的不同点是:马达加斯加岛东岸有暖流经过,其处于东南信风的迎风面,而澳大利亚西岸有寒流经过,其处于东南信风的离岸地区。因而推出两地影响因素的差异形成了两地气候的差异。

(3)引导学生采用因果推理法。因果推理法是地理推理中常用的综合推理方法,包括由因及果和由果及因的推理。如,在探究天津港深挖航道和筑防波堤的原因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由果推因:建筑防波堤防止波浪带来泥沙→河口外泥沙堆积→海河入海带来泥沙。因果推理,一定要推到底,要分清是一般性原因,还是地域性原因。对于前者,要推到系统地理的内容,如,对于纬度地带性的形成原因,要推到地球是球体这一原因;而后者,一定要推到区域地理的特殊性,如,西非纬度地带性明显的原因是面积大,地势起伏不大,海岸线平直。

(4)引导学生通过借比法推导因果关系。借比法就是把难以想象,比较抽象的地理事物,借助学生所熟知的一些事物进行比较的方法。地理中的因果关系往往比较抽象,教师可以通过实验等方法,借助类似的过程,帮助学生探索地理事项的成因。

(5)引导学生领悟不同地理因果关系问题的探究要点。对于地理分布成因的探究,教师引导学生从分析空间关系入手,来寻找空间分布的成因。对于要素特征成因的探究,引导学生从影响的地理因素着手寻找成因,如,影响气候的因素包括纬度因素、大气环流因素、海陆分布因素、洋流因素、地形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对于区域特征成因的探究,引导学生寻找形成区域特征的主导因素,即在全面地综合分析自然、经济、社会因素的基础上,找出决定一个地区地理特征的主导因素。例如,我国青藏自然地理区的区域地理特征主导因素是高海拔,高海拔给其它自然、社会、经济因素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由于海拔高形成了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大部分地区降水少的独特高原气候;海拔高、地高天寒,冰川面积占全国冰川的80%左右,而且是世界中、低纬地带面积最大的多年冻土区;海拔高、修路难、交通落后,现在交通急待开发。

四、它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地理过程的探究

地理过程是指地理事物和现象随时间推移而出现的动态变化过程。地理过程包括循环过程、节奏性变化过程、演变过程、波动性变化过程和扩散过程,本领域的探究应围绕以上方面展开。在指导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目标:

(1)发展对地理过程的分析、想象和预测能力。

(2)能够把握地理过程的要点进行探究学习。

(3)能够通过地理观测和模拟试验法来探索地理过程。

(4)形成发展和动态的地学观点。

教师可运用以下策略,指导学生进行探究。

(1)指导学生掌握地理过程的探究要点。如,对于循环过程的探究,应着重分析循环过程的环节和发生的领域,理解循环过程的地理意义;而对于节奏性变化过程,要把握节奏性变化的时间间隔,分析节奏性变化规律。

(2)鼓励学生大胆的猜测和想象。为了帮助学生进行猜测和想象,一方面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如,地图、图表、模式图等,从而使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为想象准备素材;另一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猜测、合理想象。

(3)指导学生采用观测法探究地理过程。观测法是对于时间尺度不很大的地理过程所采用的探究方法。教师主要从以下方面指导学生观测:


作者: lspjy    时间: 2008-4-30 07:40
标题: 回复:不同地理课题探究的目标与策略
首先,要明确观测目的,即在观测中应注意那些情况。其次,搜集有关观测对象的文献资料,并进行阅读和分析,为观测做好充分准备,而后编制观测提纲。在观测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防止和克服主观因素的影响,以保证观测结果的客观性。②要选择典型的观测条件。要选择干扰比较小的环境进行观测,注意观测时间和地点的选择。③选择适合的观测方法。应根据不同的观测目的和具体条件而定。④注意进行综合观测。综合观测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在观测某一具体对象时,也应注意与对象有关的各种联系和各种因素。二是指不仅仅采用一种方法进行观测,还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否要采用其他方法。⑤做好观测纪录。好的观测纪录具有以下特征:准确无误、周密完整、详细有序。

(4)指导学生采用借比法探究地理过程。借比法是对于时空尺度大的地理过程所采用的方法,如,对于大陆漂移、风化、水循环和元素的地质化学循环等过程,可运用借比法。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熟悉的类似事物或进行演示试验的方法比喻。

(5)指导学生合理的进行预测。教师要向学生介绍预测的一般过程:首先,搜集研究对象的以往变化资料。然后,对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和概括,从而得出地理事物发展的规律或变化的模型。最后,根据地理事物的规律和模型预测事物的发展变化结果或方向。例如,要预测地中海的面积将如何变化,首先要知道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运动方向和规律。

五、它产生了什么作用:空间相互作用与空间格局的探究

空间相互作用体现于两种形式:一种是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如,土壤与生物间的相互作用。另一种是区域间的相互作用。地表上的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为了保障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行,城乡之间、城市之间、城市和区域之间总是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能量、人员和信息的交换。不同空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形成了各种地域空间格局。空间格局,指的是构成特定地理结构的地理事物相互关系在地域空间上的反映,如,工业地域格局,它反映了原料产地、产品加工地和消费地之间的空间关系。在本课题的探究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下述目标:

(1)在观察和领悟空间格局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地理审美能力。

(2)在体会空间格局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学生的地理表象。

(3)在领会空间格局的过程中,熏陶和养成学生宏观的地学思维能力。

(4)形成对空间格局的敏锐觉察力。

(5)通过相互作用的探究,理解区域间的相互依存性,从而培养全球观念和国际意识。

(6)形成地理的联系观。

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可就以下方面加以指导:

(1)指导学生从区域的特征和差异入手,分析区域的相互作用。不同区域间存在着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的差异,每个区域都不能封闭发展,因而区域间存在着相互作用。所以分析区域间的相互作用应从区域的特征和差异出发。

(2)指导学生通过调查分析的方式探讨空间相互作用。如,教师可让学生就以下问题进行调查从而分析区域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①调查自己家生活用品的产地。②调查村中的打工者去哪里?③你经常往哪里打电话?④你的学习用品来自哪里?

(3)指导学生通过归纳的方式获得区域联系。

(4)指导学生通过对地图和图表的分析和观察,领悟空间格局。如,教师可为学生呈现北美洲的地形图,然后学生分析北美洲的地形格局。

六、怎样使它有利于人类和自然环境:人地协调途径的探究

人地协调是指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应遵循自然规律和关注自然的容量,在此基础上实现人地和谐发展。实现上述目的各种方法和手段便是人地协调途径。为了寻找人地协调的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使学生深入理解:地对人的影响和人对地的影响。以此作为基点,探寻人地协调途径。在人地协调途径的探究中,能够实现以下目标:

(1)深入理解地对人的影响。

(2)深入理解人对地的影响。

(3)领悟人地协调的基本途径。

(4)在探究过程中受到环境道德、资源道德和人口道德的浸染与熏陶。

(5)通过对现实人地不协调问题的探索,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形成整体和系统的地理观点。

(7)通过人地协调途径的探索,使学生理解地理环境对于生产和生活的意义,激发学习兴趣。

(8)形成辩证的人地观。

指导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策略:

(1)指导学生领会地对人影响的探究要点。如,指导学生从两个视角分析和理解地对人的影响,视角一:地理环境是人类活动的外部条件,但并不是决定因素;视角二:在特定的条件下,地理环境则是人类活动的决定性因素。

(2)指导学生领会人对地影响的探究要点。如,从正反两方面认识人对地的影响。

(3)指导学生把握人地协调途径的探究要点。人地协调途径主要包括:第一,人类在发展过程中要与地相协调。第二,人类遵循自然规律安排生产和生活。第三,借助科技的发展和运用解决人地矛盾。第四,对现有破坏的生境进行恢复。

(4)指导学生对现实的人地不协调问题进行探索。人地协调途径的探究问题涉及到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转变,而这些转变只有在体验过程中才能实现。因而此种探究学习的最佳途径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经历。通过对身边人地不协调发展产生问题的探究,能够使学生在寻找人地协调途径的同时,深入理解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本质,从而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生转变。

(5)指导学生运用调查法进行探索。教师从以下方面指导学生进行调查:

做好调查前的准备。准备一般包括以下方面:①明确调查目的。②熟悉调查对象。③学习有关的知识。④制定调查计划。⑤拟定调查提纲。⑥制定调查问卷。⑦做好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准备。

客观的实施调查。客观性原则是调查的基本原则。

系统和全面的搜集调查资料。

现场调查时既要注意随时纪录,也要注意事后追记。

注意调查材料的核实审查。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