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竿、舞、烦”3个生字,规范书写“根、最”2个字。
2.朗读课文,借助大象的话,说说大象想法的改变。
3.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回顾课文,提出问题。出示课件19:
二、循文练说,感受变化
1.引导思考:作为小动物们信赖的朋友,从大象的话里,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1:从大象的话语中,我们发现大象的心理在发生变化,由最初的不以为然,变为了信以为真。出示课件20:
预设2:我想它已经决定改变自己的耳朵了。(板书:耷拉→竖着)
2.指名朗读第8自然段中大象说的话,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自言自语”,尝试用“自言自语”的语气说话。出示课件21:
过渡:这种不安,让大象想到改变自己耳朵耷拉的现状,接下来大象是怎么做的呢?认真阅读文章9-12自然段,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三、小组合作,探寻结果
小组合作,完善表格内容。出示课件22:
1.利用图片认识“竿”字;可通过量词搭配进而认识“根”;根据字义认识“烦”。
出示课件23:
2.抓住大象前后行为变化,探究大象耳朵耷拉的作用。出示课件24:
所以大象最后还是把耳朵放下来了。(板书:耷拉→竖着)
四、联系生活,读出不同
1.通过这次尝试,大象也深深体会到自己耷拉的耳朵的作用,所以大象最后感慨地说:“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应该怎样读出来呢?
出示课件25:
读的时候要放慢语速,读出此时大象内心的坚定。
2.引导学生理解“人家”,以及“我”为什么不能像“人家”一样?
在这里“人家”指的是:以小兔子为代表的,拥有“竖着耳朵”的小动物们。通过学习故事我们发现,大象的耳朵之所以耷拉着,是有它自己的作用。出示课件26:
2.引导思考:大象的这句话有没有引起你的思考呢?结合全文内容,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出示课件27:
由于小动物们的质疑,大象先是对自己耷拉着的耳朵产生怀疑,然后想办法让自己像其他小动物那样竖起自己的耳朵,结果竖起耳朵后心痛又心烦,最后还是把耳朵放了下来。
教师小结:(1)明白合适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2)我们应该有自己的分辨能力,不要轻易盲从别人的话。
五、拓展比较,总结提炼
1.出示课件28:
讨论与交流,这些小动物的耳朵竖着是为了听得更清楚,防止天敌来袭。
2.拓展提高。出示课件29:
教师总结:之前我们学习了《比尾巴》知道了小动物尾巴的妙处,今天我们一起又学习了小动物耳朵的不同,大自然真是奥妙无穷呢!课下希望大家积极观察,去搜集一些关于动物的特殊构造及作用的资料,记录下来和同学分享吧。
六、作业布置
根据课上所学内容,尝试将这个故事分享给你的家人和好伙伴。出示课件30:
板书设计:
大象的耳朵
耷拉 竖着
【教学反思】
本篇课文的语文要素:一是能读好问句;二是借助关键句大象的话,说出故事的前因后果。问句在一年级的时候已有课文涉及,主要是指导学生关注标点,读好语气。所以,本课学习在复习以前学到的朗读技巧的同时,更要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读好问句。所以在课上我请学生通过想象小动物的表情,体会人物内心的心情,力求“问由心生,有疑而读”,逐渐引导学生读好了几个问句。“通过大象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样改变的”其实就是借助关键句初步梳理整个故事的前因后果,为本单元后面几篇课文能借助提示讲故事做铺垫的,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我在教学时,特别细读强调大象的答话这个关键信息,辅以小组合作填表的方式,让同学们学着理清故事的主要脉络。当然,由于使用统编教材时间较短,我对各年段教材关于讲故事与复述能力的安排,理解不够深入,对完成目标的方式方法运用不够灵活多样。希望随着执教年级的增长,在对统编版教材的能力训练系统认识更深入时,实现教学设计梯度和难度的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