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中考作文临考指导:避免六大误区 写出精彩作文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21-1-11 01:20
标题:
中考作文临考指导:避免六大误区 写出精彩作文
写在前面的话:得语文者得中考,得作文者得语文。在中考作文写作中,几乎所有考生都想发挥最佳水平,写出一篇好作文来。于是大家各显神通,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技巧。可惜的是,不少同学却因此步入误区,严重影响了得分。从阅卷反馈的情况看,常见的中考作文误区有以下六种,下面逐一分析,但愿能给考生以启示。
1、立意:只求正确 不愿深挖
考场写作,在认真审读完作文题目,全面、准确地了解作文要求后,首先要做的事,应该就是立意了。“意”是文章的灵魂,只有事先确定好文章的主旨,那么随后的构思、选材、写作才能有的放矢。
意高文自胜,这样的道理许多同学都懂,都知道只要立意新颖,作文就能胜人一筹。但却有相当一部分考生认为,作文要想在立意上出新并不容易,更何况,语文考试留给作文的时间并不多,与其在立意上绞尽脑汁,白白浪费时间,还不如只求立意正确,确保主题积极向上,然后把时间节省下来用在遣词造句上呢。在这种思想的主导下,不少考生在写考场作文时,往往根据第一感觉,随便确定一个主题了之。
其实,作文立意求新,绝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事。有时只要稍稍深挖一下,就能有令人惊喜的收获。我们来看全命题作文“阳光”,由于“阳光”一般象征着温暖,传递着爱,所以许多考生都一下地想到了“爱的阳光”,扎堆在父母之爱、老师之爱这类层面立意。那么,除了爱的“阳光”外,还有什么东西可以用阳光来比喻呢?这个时候,你只要稍加思索,“知识的阳光”“真理的阳光”“理想的阳光”等就会纷至沓来,更为新颖的立意就能唾手可得。
不难看出,同学们在写中考作文时,一定要避免“立意求新不易,只要正确即可”的误区,尽可能在立意上下点功夫,争取做到立意新颖,与众不同。大家在立意时,不妨运用一些小技巧,以便迅速找到新的切入点。比如写全命题作文“高中,我来了”时,绝大多数考生都是从正面立意,写自己如何满怀信心走向高中,如何下定决心刻苦学习,实现自己的理想。你若能从反面立意,写自己升入高中时的担忧、彷徨甚至恐惧,写自己的孤独无助,这样的立意,自然让人觉得新鲜。
再如写半命题作文“ 从未止步”,考生一般都围绕个人学习、生活进行立意,补写题目,不过如果你能有意识的跳出“小我”,着眼于“自然”“文化”“国家”“民族”等角度进行立意,把题目补为“保护生态环境,我们从未止步”“保护‘非遗’,我们从未止步”“捍卫祖国尊严,我们从未止步”,怎不让人刮目?
总之,立意决定文章品位,考场作文,立意如能出新,那就首战告捷,因此,同学们一定要格外重视。
2、结构:只求完整 不求完美
考场写作,设计文章结构是极其重要一环。只有事先搭好文章框架,做到成竹于胸,行文时才能按部就班,不慌不忙。
一篇好作文,结构必须要合理、紧凑,浑然一起,最好能打破常规,令人耳目一新。但不少考生认为只要确保文章结构完整,有头有尾就行了。所以,他们在打腹稿时,只是粗略地理一下思路,想一想如何开头,怎样结尾,写哪几件事,从哪几个方面论述观点,然后就匆匆下笔。其结果是,文章虽然首尾齐全,结构完整,但极有可能详略不当,重点不明,结构失衡,严重影响表达效果,最终影响得分。因此,同学们在写中考作文时,谋篇布局一定要避免“只求完整,不求完美”的误区,力求在结构完整的基础上,达到完美,最起码不留遗憾。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首先,要对常见文体的结构形式了如指掌。说明文、议论文的结构方式相对简单,基本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当然也有采用“分—总”或“总—分”的)。即先总写,点出说明对象特征,或亮出中心论点;然后再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说明或论述;最后进行总结,结束全文。
记叙文的结构形式稍微复杂一点。最常见的是“一线串珠”式,即设计一条线索,比如以时间变化、地点转换,或某一物体为线,将相关的人和事串连成一个整体,边叙边写。除此之外,记叙文也可采用“镜头转换式”、“倒叙式”“总分式”等结构方式。
其次,要根据作文内容选择最合适的结构方式。说明文、议论文正常都采用“总—分—总”结构,基本无须选择。但记叙文、散文这类文体的结构方式较多,一定要细加挑选。
我们来看一道作文题:
家庭里有亲人的陪伴,学校里有同学、老师的陪伴,大干世界里有朋友、书籍、花草等的陪伴。
请以“陪伴”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写这一题目,如果你想通过具体事例写自己陪伴别人时获得的感受:陪伴是一种付出、陪伴是一种享受、陪伴是一种收获……那就适宜采用“总—分—总”式,可先以“在我看来,陪伴亲人是一种付出,也是一种享受,还是一种收获”开头,然后围绕“付出”“享受”“收获”等分别进行记叙,最后再总结全文,呼应文首。
如果你想讲述自己陪伴某个人或别人陪伴自己的前后经过,就宜采用“一线串珠”式,以时间为线写人记事,表现主题。
如果你想重点写陪伴过程中的某一感人细节,则可以采用倒叙式结构,将最感人的那一刻放到文章开头,然后再回过头来进行记叙。
如果你想写别人陪伴自己,自己的情感态度发生变化,就可采用“递进式”,先写内心厌烦,再写勉强接受,然后写感动、敬佩,如此层层递进,结构一目了然。
总而言之,不同的写作内容,不同的写作目的,往往要选用不同的结构方式,这样才能使文章的结构更加合理。
第三,要认真处理好文章内部的结构关系。一是要处理好首尾关系,最好开篇点题,结尾照应,形成首尾呼应之势。二是要处理好详略关系。记几件事,写几个人,用几个论据,一定要紧扣中心,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恰到好外。三是要处理好过渡关系,上下文之间要过渡自然,确保各个板块联系紧密,形成一个整体。
最后,要尽可能在结构上进行创新,做到新颖别致,与众不同。比如写记叙文尽可能采用倒叙式结构,巧设悬念,引人入胜;也可采用小标题式、日记式等特殊的结构方式。
写作如建房,“材料”再好,但如果设计不合理,结构散乱、失衡,效果肯定不会好。希望同学一定要明白这一点。
3、选材:只求有味 偏离主题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文同样如此,如果平时不注意观察生活,积累素材,那考场写作就会感到无事可记,无景可写,甚至无话可说,只能硬着头皮“挤牙膏”。结果是,写出来的作文不是东拼西凑,杂乱无章;就是内容干瘪,食之无味。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不仅老师会要求学生平时注意积累作文素材,就是同学们自己,也会主动去做这件事,有不少同学还会备上素材本,及时摘记,定期整理。手头的素材多了,写作时选择空间就大了,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有些同学为了强化作文的可读性,在选材时专挑那些生动有趣的故事,或者权威性强的事例,甚至是一些离奇之事,以至于步入误区:只求有味,引人注意,无视主旨,偏离主题。最终适得其反,影响得分。
在写“原来这么简单”这一文题时,一位考生开篇写道:“世界有许多事情看似复杂,其实只要你静下心认真去做,就会发现,原来它是如此简单。”通过此段不难看出作者的中心论点:“复杂的事只要认真去做就会很简单”。接下来,作者对此展开论述,他列举了屠呦呦发明青蒿素的事例。只见作者写道:
“屠呦呦是中国科学家在中国本土进行科学研究获诺贝尔科学奖第一人,他发现的青蒿素,显著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然而你可知道,她发现青蒿素绝非一帆风顺。从1967临危受命,担任 “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项目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到1971年成功发现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这中间整整经历了190次失败。在当时那种设施简陋和信息渠道不畅的条件下,短时间内对几千种中草药进行筛选,其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但屠呦呦却没有被眼前难以逾越的阻碍吓倒,而是下定决心,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最获成功。你看,提取高纯度青蒿素这么复杂的事情,竟然被屠呦呦攻破,怎不令人油然而生敬意!”
这个片段,所引用的事例生动有味,非常感人,再加之是名人故事,说服力极强。可惜的是,作者只注重素材的可读性、权威性,却忽视了素材的适用性,偏离主题,使得论证效果大打折扣,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那考场写作,如何才能在选用素材时避免“只求有味,偏离主题”这一误区呢?
一是要坚持素材一定要为主题服务的思想。在选用素材时,首先要考虑素材的适用性,而不是可读性。为了确保考场之上不会忙中出错,可在平时搜集、整理素材时,就对素材的主题进行提炼,把它可适用的话题一一罗列,并推想可从哪些角度进行运用,做到心中有数。这样,考场写作时就能有的放矢,信手拈来。
二是要养成列写作提纲的习惯。提纲不要复杂,只要画张简图,把主题思想、行文思路(比如写几件事,从几个方面进行说明或论证等)列举出来即可。这样做的好处是,我们可以非常直观的看到某一素材是不是与主题相契合,避免文章写到一半,发现素材偏离了主题,却无计可施。
三是要学会“救场”,如果确实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导致素材运用出错,这时也不要慌,要立即停笔,想方设法把文章往文章主题上引,尽可能的不留痕迹。比如上面考生所写的那个片段,如果把最后一句话改成:“你看,提取高纯度青蒿素如此复杂,但面对屠呦呦的成功,我们又分明感到这其实很简单,只要你紧盯目标,努力去做,就不怕复杂”,就可巧妙弥补素材选用上的不当。
4、行文:只求顺畅 忽视“兴波”
在几种常见文体中,记叙文是绝大多数考生的最爱。原因很简单,大家从小就学写记叙文,已经对记叙文的写作“套路”了如指掌,再加上素材积累非常丰富,有东西可写,自然会情有独钟。而从中考阅卷的情况看,写记叙文很少出现跑题现象,只要正常发挥,一般都能拿到“切入分”。另外,从对高分作文的统计情况看,记叙文更是占到总数的6成以上。所以,老师也会鼓励学生在考场上尽可能写记叙文。
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待清楚,是记叙文写作的基本要求,也是评判一篇记叙文质量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许多考生对于这一点心知肚明。为了确保能拿到一个不错的分数,大家往往都会在情节顺畅上下功夫,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叙写。应该说,这样做一点儿都没有错。问题是,有不少考生在写记叙文时,由于考场时间不多,只求能快点儿把故事讲完,往往不假思索,平铺直叙,不去“兴波”,认为那无伤大局。结果是故事情节虽然顺畅了,却一点儿波澜也没有,让阅卷者根本提不起兴致,得分自然高不起来。
比如有考生在写全命题作文“我心中的英雄”时,按时间顺序讲述了爸爸面对事业失败,不为所惧,重新创业,终获成功的经过。这一故事本来可读性非常强,但由于考生在行文过程中,只求把故事的前后经过讲清楚,按部就班进行记叙,情节平淡,悬念全无,白白浪费了一则好素材。试想,如果这名考生能够在行文时,有意设计一些波澜,那表达效果就大不一样。不难看出,考场作文如果写记叙文,一定要注意“兴波”。
那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首先,要有“兴波”意识。只要写记叙文,那你在构思文章时,就要有意识的去考虑如何让故事情节变得曲折生动,引人入胜。而不能“偷懒”,跟着感觉走,随随便便就开始写作。
其次,要知道如何去“兴波”。在记叙过程中制造波澜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一是巧设悬念。即在记叙过程中,为了激发阅读者的好奇心,精心设计一个或几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使读者产生一种想知道真相的急迫心情,继而形成阅读冲动。比如一位考生在写“走过,才明白”时,是这样开头的:“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猛地把姐姐击倒。”短短几句,悬念顿起,一下地就吸引住阅读者的心。行文过程中,作者又写道:“姐姐被送进手术室,我们在外面焦急地等待着。突然,主刀医生开门出来,拉下口罩,一脸严肃,怎么啦?我们的心不由得都提到了嗓子眼上。”读到此处,悬念再起,读者的心又情不自禁跟着紧张起来。
二是笔锋突转。即在记叙过程中,先让故事情节顺着读者的预期逐步发展下去,层层推进;然而就在人们期待想象中的高潮到时,情节发展却来一个180度的大转弯,令人大感意外。比如一考生在写《考试》这一文题时,写一名考生去参加用人单位组织的一场招聘考试,半路看到一位老人摔伤,赶忙把老人送往医院,结果失去了考试机会,只得垂头丧气回去了。谁知情况却突然发生了变化,这位缺考的考生居然收到了录取通知书,原来用人单位知道真相后,破格录取了他。这种情节上的“突变”,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三是一波三折。即在行文过程中,让某一件事的发展很不顺利,几番周折,最终才获得成功。比如一考生写“发现”这一作文,记叙了自己在老师的指导下去光合作用实验,几经失败,才顺利完成实验,从中有所发现。曲折的情节,紧紧扣住读者的心。
5、语言:只求靓丽 失去本真
语言是文章的外衣,一篇考场作文,如果语言优美,文采斐然,就会让人觉得赏心悦目。一旦阅卷者的心被打动,最终得分肯定不会吃亏。
许多考生都明白这一点,平时非常注重语言积累,好词好句、古诗文名篇背诵得非常多,考场写作时,总是想方设法让自己的语言更加靓丽。本来,努力打造优美的作文语言是好事一件。但从阅卷情况看,有的考生刻意追求语言美,“浓装重抹”,表面上好词频频,佳句连连,实际上却失去本真,适得其反。
不妨来看一考生所写的作文《爽》中的片段:
又是三月,又是一个花红柳绿、草长莺飞、鸟语花香、暗香疏影的季节,处处繁花似锦,莺歌燕舞。远处一片桃林,粉红的一片,像一团团美丽的、充满诗意的火焰在燃烧,让你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叹为观止。这景色真爽呀!
信步走到桃林中,在一朵朵面含笑靥、目含深情,娇滴滴、羞答答的桃花中穿行,仿佛走进一首首唐诗宋词,春风扑面,香入肺腑。在这特别的氛围中,有一种怀恋涌上头。“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 “桃花春水生,白石今出没”“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恍惚中,一群古代文人墨客,正向我走来。这样的相遇,真爽!
这一片段,先写三月桃花盛开的美景;再写信步桃林之中,恍惚中与古代文人墨客相遇的情景,充满诗意。但只要读完之后,我们就会明显感觉到,考生在语言运用上太“过”了,为了追求靓丽,不惜用美词美句进行堆砌,结果不仅让人觉得华而不实,更有卖弄之嫌,最终得分显然会受影响。
那么,同学们在考场写作中,运用语言时如何避免“为了靓丽,失掉自然”的误区呢?只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即可:
一是不滥用成语。恰当地运用成语,确实可以增强表达效果。但如果不根据实际表达需要,无节制地滥用成语,甚至乱用,表面看非常“抢眼”,其实效果并不好。因此,同学们在遣词造句时,特别是运用成语时,一定要节制,绝不能大摆“成语阵”。
二是引用适度。在行文过程中,灵活引用一些古诗文名句,无疑能让文章充满“诗味”,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但引用一定要契合语境,与整个文章浑然一体;同时要适可而止,决不可为了显露自己的才气而滥引,否则,一旦过度,只能让人厌烦。
三是描写应切合实际。描写可以想象,可以联想,可以比喻,可以夸张,但不管你运用什么技巧,都要要牢记一点,就是要切合实际。绝不能为了追求“轰动效应”,刻意在词语上下“功夫”,故作惊人之语,那样的话,表达效果绝不会好。
四是语境要清新自然。语言可以优美,但不可艳丽,要让人读后如同品茗一般,清香淡淡,滋味久长。
下面,不妨根据上述原则,对前面的例段进行修改:
又是花红柳绿的三月,处处春意盎然。前方一片桃林,粉红的花朵,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令人怦然心动。这景色真爽呀!
信步桃林中,一朵朵桃花面含笑靥,却又羞羞答答。穿行其中,仿佛走进一首唐诗宋词。一时间,许多美丽的诗句涌进脑海:“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恍惚中,一群古代墨客向我走来。这样的相遇,真爽!
修改后的文段,语言简洁生动,美而不艳,完全变了一个样。
6、情感:只求抒发 不求真切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篇考场作文,如果字里行间能饱含真情,就能在悄然间打动阅读者的心。相反,如果一篇文章写得冷冷冰冰,一点“温度”都没有,则很难引发读者共鸣。为此,许多同学在写考场作文时,特别注重情感的抒发,或起笔含情,或文中适时抒情,或行文到最后以情作结。有些同学在直抒胸臆的同时,还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此来营造一种浓郁的情感氛围。
写作中有意识地去抒情,这值得提倡。但许多老师在阅卷过程都发现一个共性问题,那就是有些考生在抒情时,表面看感情似乎十分强烈,实际上却矫揉造作,一点也不真切;有的甚至“为赋新词强说愁”,虚情假义,无病呻吟。这样的作文,怎么可能获得高分?
不妨来看一个考生的作文片段:
有一次我有一道题不会,丁老师仔细讲给我听,我一下地感受到了丁老师是多么的温柔,也感受到学习有苦有乐。还有一回我在跑步中,一不小心肚子摔破了一块皮,他得知这件事后,连忙带我去看医生,给我消毒,我感受到丁老师像我的父母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我。丁老师经常在下晚自习时到我们宿舍查看,教我们洗衣、整理床铺,我们感到有这样的老师真幸运。
丁老师,你太了不起了,我要永远铭记你的大恩大德;我要在人生的每一个日子,发自肺腑地感谢你;我要用最真诚的心去祝福你,祝你永远健康,祝你一辈子幸福快乐。我要大声道一声:“敬爱的丁老师,我爱你一万年!”
这一作文片段,先记叙了丁老师给“我”讲解题目、送“我”去医院就医、经常来宿舍看望我们等三件事,然后有感而发,抒发对老师的感恩、祝福之情。应该说,作者这里的抒情,是水到渠成之举。但令人遗憾的是,作者为能达到了以情动人的目的,特意把内心情感抒发得非常强烈,结果却不够真切,影响了表达效果,好心办了坏事。试想,如果作者结尾时如此抒情:“丁老师,谢谢您,我会一辈子铭记您的关爱,我会永远爱您!祝您幸福快乐。”既情真意切,又非常简练。
那么,同学们在写作过程中,如何避免抒情“只求抒发、不求真切”的误区呢?
一是抒情要事先预设。你在一篇文章中想要抒发什么情感,必须在构思时就要确定下来。绝不能边写边想,任意抒情。否则,就有可能把控不准,导致文中前后抒发的情感不一致,或者是过度抒情。
二是抒情要顺其自然。作文中的抒情,一定要出自内心,有感而发,自然流露。换句话说,抒情绝不能凭空而生,而应在充分记叙和描写的基础上,水到渠成。既使是抒情式开头,你所抒发的情感,也要在下文中找到产生这种情感的依据。如果明明没有某种感情,却无病呻吟;或者说本是一种平淡的情感,却硬要添“爱”加“恨”,使其轰轰烈烈,那只能“弄巧成拙”。
三是抒情要准确表述。同学们在抒发某种情感时,遣词造句一定要仔细推敲,防止用词不当,使所要抒发的情感发生偏离,让读者认为是一种虚情假意。比如有考生在抒发与同学离别之情时,竟然写道:“这一别,生死茫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我的心早已痛如刀绞。明天,你会忘记我吗?”同学间的普通离别,本应抒发一种非常纯真的情感,可这名考生由于用词不当,让人读后有一种怪怪的感觉。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