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教师教研论文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探索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21-1-9 10:28
标题:
教师教研论文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探索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是素质教育思想的基本体现,是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要求,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充分激发小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创设开放型课堂教学环境,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从而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自主学习 学习兴趣 学习方法 能力培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教师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把主要精力放在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提供信息交流平台,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 激发小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种伴随着注意而引起的从事学习的积极倾向和感情状态,是发展智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催化剂。兴趣能使学生的神经系统兴奋水平提高,使学生智能潜力得到充分发挥。
1、加强感情投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古人说“亲其师,受其教”。就是说教师可亲可敬,学生才愿意接受他的教诲。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双边活动的顺利进行,需要融洽的师生感情作基础。教师用充满感情、亲切的语言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用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带领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选好学习材料,引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学习材料包括课内外两个方面。因此,教师一方面要挖掘教材中的兴趣因素,把兴趣附着在知识上;另一方面要注意捕捉学生生活中的兴趣点,并善于把学生虽有所感却又不甚明白的课外问题恰当地引入教材。这样不仅使教学内容组织得系统、严密、循序渐进、逐层深入,而且使所教知识新颖、奇妙,从而使学生开一把锁,上一层楼,心弛神往地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尝到学习的乐趣。
3、利用直观教具,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感兴趣的事物首先表现为集中注意力。对小学生来说,有形的具体的事物比无形的抽象的事物更能吸引注意力;动态的新奇的事物比静止的常见的事物更具有吸引力。所以有形的教具要比无形的抽象的语言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4、利用学习成果,发展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兴趣总是和成功的喜悦紧密相连。如果学生在学习上有所收获或进步时,往往能使心情感到兴奋、轻松和愉快,同时能对学习产生自信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功底,还要讲究教育教学艺术,要创造条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并且要不断强化,使他们的成功欲望越来越强烈,学习兴趣越来越浓,这样就会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充分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智慧水平。
二 创设开放型课堂教学环境
课堂教学环境是课堂内各种因素的集合。它是由课堂空间,课堂师生人际关系,课堂生活质量和课堂氛围等因素构成的课堂生活情景。开放型课堂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教学新思想,即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这是开放式教学的必要条件。
1、让学生在思考问题过程中有一定的开放度
教学就是教学生会学,一个好的开放的教学情景是一节课是否开放式教学的必要条件。例如教学比多(少)求和两步计算应用题时,例题:果园里有梨树1480棵,桃树比梨树少280 棵。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教师在教学时没有直接单一的引入例题,而是让学生自己来编出多个以最后求和为基本数量关系的应用题。采用开放性的编题引入,使学生在主动建构的过程中,认识这类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横向联系,从整体上把握解题规律,同时又训练了思维能力,使学生体验获取新知识的成功感。
2、设计开放型的训练题
(1)条件不唯一。就是学生先对题目从不同角度补充条件,然后解答。这种训练在教学应用题时使用较多。例如,补上一个条件使下面的题目成为一道分数应用题:某电器厂今年四月份生产洗衣机500台,____,五月份生产洗衣机多少台?此题条件的补充方法很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补充不同条件,再解答出结果,这就体现了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
(3)问题不唯一。就是让学生在补充不同问题中,得出不同的解答。例如:六年级(1)班有男生25人,女生20人。学生可补充如下等问题:男生是女生的几倍?女生是男生的几分之几?男生比女生多几分之几?女生比男生少几分之几?男生占全班的百分之几?女生占全班的百分之几?
(3)解法不唯一。就是一题多解,思考方法不一样,它的解题策略也就不一样。例如:有些应用题可用算术解,也可用方程解答,而同样是算术或方程解答,找到的等量关系不同,列出的算式也不同。
(4)答案不唯一。就是一道题目有多个解答结果,而且大部分题目在解出不同结果的同时能总结出解题规律。例如在教学倒数后,让学生写出几组互为倒数的数。学生写出许多不同的答案,同时更深入掌握了倒数的规律,即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通过设计开放型的训练题,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直觉思维、辨证思维,而这些都是创新思维的基本组成,可以充分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 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古人日:“授人之鱼,不如授人以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给他们学习方法,让学生由“要学”到“学会”,最后过渡到“会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加强动手操作,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数学知识具有不同程度的抽象性,为适应学生的思维方式,指导学生抽象数学知识和原理,就需要提供丰富的直观材料,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获得大量感知认识,建立表象,以此作为进行抽象数学知识的支柱。实践证明,这是指导学生逐步学会抽象概括的一个重要方法。
2、培养合作技能,指导学生初步学会和别人合作交流的方法。 “合作意识”是一个人生存的需要,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在小学阶段我们应初步培养:听的技能。养成学生倾听别人发言的习惯,能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对别人的发言作出自己的判断,丰富自己的理解,积极发言提出自己的意见。说的技能。有敢说的勇气,说话时声音响亮,条理清楚,语句完整,语言简练且突出重点。交往的技能。尊重他人,不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善于采纳别人的意见,给别人有插话的机会,修改、补充自己原来的想法,体会他人的情感,控制自己的情绪。
3、训练语言表达,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有条理的思维。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正确的思维方法离不开语言的支持。创造机会,鼓励学生敢说。不同年龄、不同智力基础、以及不同个性差异的学生,他们语言表达能力差别很大,但是不管怎样,我们都要给全体学生说话的机会,说错了不要紧,只要大胆说就可以。同时要让学生认真听别人说,提出自己的补充意见或不同意见,使学生说的水平进入到一个新的层次。逐步使学生从敢说到会说、善说、善辩,从而达到促进思维发展的目的。
4、精心设计问题,指导学生逐步学会思考的方法和习惯。如学习梯形的面积时,先引导学生温习一下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再提出这样的问题:想一想,怎么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呢?学生会主动地把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迁移到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中去。又如学习乘法意义时,当出现:2+2+2=6,3+3+3+3=12,5+5=10后,提出:请仔细观察三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这样的提问,促使学生去寻找算式之间的联系,抓住本质,寻找共同点,激活了思维,从中学到有用的思考方法。
5、培养自学能力,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看书,提出问题,归纳知识。从书本上获取知识是学习的途径之一,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指导学生养成看书的习惯,看懂书上的数学表达方式,抓住重要的词和句,依据自学提纲,寻找答案,理解抽象句子的含义,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主体独立参与学习,发挥主体作用奠定基础。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