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老师读书心得 《孩子的教育》读后感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20-12-20 22:14
标题: 老师读书心得 《孩子的教育》读后感
近日看了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孩子的教育》一书,这本书在美国很受校长、老师、家长等人的欢迎。由此问题,笔者想到了中国父母对于美国教育的推崇,美国数不胜数的各领域尖端技术和超级人才,以及中国孩子在中国教育下的高分低能和刚毕业就失业等问题。1977年,中国恢复了“文革”后的第一次高考。在那之后确实涌现了不少人才,如国家的一些领导人和社会知名人士李克强、李东生、张艺谋、易中天等,他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足以傲视群雄。但在这之后,也就是从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中国教育陷入了应试教育的怪圈,学生上学不是为了学习一技之长或者提高修养,而是为了分数,以至于到了最后,分数成了学生和父母的命根子。在分数之外,学生的潜能是否得到开放并顺利发展,是否形成了独立的人格,是否学会了处世技巧,是否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否有一个明朗的未来……则暂时不在父母的考虑范围之内,这个暂时一下就延伸到了孩子完成学业进入社会。于是教育工作者发现了,用人单位发现了,家长发现了,国家领导人发现了,从这往后的孩子多脑子呆板,动手能力差,短时间内根本无法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这种情势进入21世纪后愈演愈烈,很多有条件的家庭不再信任中国教育,都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国外留学。在这些家庭中,留学国家的最佳选择就是美国。
    不可否认,在当今世界,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美国的教育是成功的。在美国的教育体制下,孩子能够形成独立的人格,有生活自理的能力,而且能很快适应工作环境和社会的大环境。关于美国教育到底成功到什么程度,从《孩子的教育》一书中就可见一斑。《孩子的教育》是一本典型的应用型图书,作者将影响孩子成长的各种因素当做孩子发展的资产,并将其从最初的20几个扩建为40个。前20个是外部资产,指青少年所处的环境(如家庭、学校、社区)的支持、抚育、授权、规范与期望以及帮助青少年善用时间等,其他20个是内部资产——态度、价值、每个孩子的能力。《孩子的教育》强调,孩子拥有的资产越多,成长的就越健康,未来发展越好,并号召家庭、学校、社区、社会共同协作,构建孩子的发展资产。《孩子的教育》明确地提出了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各种资产,并将孩子的教育责任从家庭、学校扩展到社区、社会,还给予了不同的行动指导。教育观点明确,方法简单易行,这就是美国的父母、学校推崇这本书的原因。
从《孩子的教育》可以看出,中国的教育之所以失败,其原因是忽视了教育的目的——树人。教育是为了国家的未来服务的,即教育出思想灵活,见识广博,动手能力强,且敏而好学的人。
     那么中国的教育怎么改革才能培养出这样的人?照搬照抄美国的教育模式、课本是行不通的,中国人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思维模式,会对纯粹的美国教育接受不良。那么只能走回归这条路。回归,即回归中国传统教育——树人的教育。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拥有世界上最丰厚的文化教育资产,曾经培养出无数惊采绝艳的大家,文有屈原、司马相如、李白、杜甫、理有鲁班、李冰、张衡、祖冲之,更有无数的教育大家,古有孔子、孟子、墨子,近有陶行知、蔡元培……。中国的教育理念、理论、方法涵盖各个面,结合现在的社会需求和未来发展,逐步完善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体制,也就能培养出自己的人才了。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20-12-20 22:15
《孩子的教育》读后感



人民路小学 赵玲玲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