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小学三年级语文老师教学随笔 细讲不如巧问 [打印本页]

作者: 最新资料    时间: 2020-10-30 09:30
标题: 小学三年级语文老师教学随笔 细讲不如巧问
多读少问,精心提问,主动质疑。

——题记

连续一周的重感冒,嗓子的灼烧感让我“惜字如金”,与学生说的每一个字都在脑海中停留思考1秒……这样的教学使我更加重视备课与反思,把表达的机会留给学生。一周下来,让我深深感悟到了课堂中细讲不如巧问。

课堂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主阵地,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需要依托课堂教学来达成。进入三年级后,语文课程的学习重点由识字写字转移到了通过阅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有效提问能唤醒和培养学生的思维,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学中的提问,关键不在于数量的多少,而在于质量的高下。有的语文课堂,可能只有一个主问题,但却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样的问题也是真问题;但有的课堂,尽管问题满天飞,却不能触及文本灵魂的深处,也不能拨动学生思维的琴弦,这样的问题即使再多,课堂再热闹,那也只可能是假问题,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需要打假!

那么,课堂提问,问于何处?

叶圣陶先生在《谈教学的着眼点》一文中早就提倡,教师教学的着眼点就在于能使学生开窍。语文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理解,与文本本身的内涵之间始终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和落差。如果没有了这种距离和落差,语文课堂教学也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就是要通过教师对问题的设置,去引导学生发现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文本内涵与自己的理解之间存在的这种落差,尽可能缩短学生的理解与文本内涵之间的距离,这就是思维的训练。因此,课堂提问就应该问于落差处。那么,怎么通过提问减少这种落差?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实践反思,得出以下几点感悟:

一、提问紧扣目标,少而精,有条理,有主次。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远远不够,需要教师站在完成目标的高处,从整节课、整篇课文规划,设计一组有步骤、有深浅的系统化提问。根据文本特点,学生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环环相扣,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纵深发展。

比如讲解《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引出本课的线索问题“为什么老屋总也倒不了?”通过小猫、老母鸡、小蜘蛛与老屋发生的故事,让学生在读——想——说的训练中,找到“反复”的结构特点。根据反复进一步提问“可以从哪些地方进行预测?怎样才能猜的合情合理呢?”从而总结出预测的方法,并解决线索问题,升华老屋总也倒不了是因为他总被别人需要,学习他的乐于助人。总之,问题设计要有整体意识,提问紧扣目标,少而精,有条理,有主次。

二、依据认知规律,抓契机,设矛盾,激思维。

可能有的老师与我一样,刚开始并不知道怎么设问?问题要不就是太简单没有价值,要不就是过于难,学生答不出来。其实针对文本的某一部分或某一环节发问,可以依据认知规律,帮助学生把握文本核心,由浅到深。例如:我们在教记叙类文本时,经常采用这样的问法,写的是什么(具体内容)——怎么样写的?(手法技巧)——为什么写这些?(主题)——为什么这样写?(特点)。教议论文时,我们会提问,文章观点是什么——用了哪些材料——怎样的论证过程——采取什么样的论证方法——为什么这样论证等。我们教学生欣赏一首诗歌,往往会提示学生,这首诗写出了什么样的景象?怎样写出这样画面的?为什么会用这样的意象这样的手法写这样的画面呢?

以上是针对普遍意义的语文课堂的主问题设计思路,但也要贴合文本内容,使之变得形象灵活贴合文本。还需要抓住契机,深入把握文本,解读好文本,找到问题设计的矛盾点,激发学生思维碰撞。例如黄厚江老师的《台阶》,并没有直接提问小说有什么特点,或主题是什么,而是用阅读提示中加引号的“我”,来设计问题,让学生明白小说的文体特点,是虚构故事的一种文体,从而引出学生思考对农民父亲这一形象的普遍与典型意义。

三、关注提问效果,有评价,巧碰撞,恰引导。

语文教师应是高明的引领人,对于学生的回答,既不能只问不答,也不能总是习惯性用“好!”、“不错!”、“见解独到”笼统评价,而应该有问有评,评价适当,积极引导。首先要有问有评,学生提问后,对学生的回答,教师一定要及时积极关注,要肯定学生回答得“对不对”,如果学生回答的话语较多,教师可跟着复述一遍,以增加学生印象;千万不可在学生回答问题后,不置可否,就让学生坐下,就转入另一项活动。其次要评价回答得“好不好”,而且教师给予的评价要准确适当而有针对性。例如:你的回答准确很简洁;你很细心,能瞻前顾后;也很会读书,从课文摘词组合回答。能结合自己的感受回答,使人容易接受……如此富有智慧而又针对性的回答,定会让学生的思维严谨。

当然,学生回答很可能偏离正确的轨道,教师绝对不能担心伤害学生自尊心和积极性而其自生自灭,而是要在肯定学生敢想敢说的同时,给予正确的引导。例如:你对菲利普夫妇看法很独到,能否换个角度想想,你是不是认为穷人不应该有美丽的梦想吗?……教师应以丰富的阅读体验和宽广的知识面而应该成为引导课堂教学的主流,应毫不谦让的起到正确导向、开启思维、适时示范、精要点评等主导作用。


肖培东老师说:“学生的思维往往从问题开始,课堂就是探讨、解决疑难问题的。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好的问题,能吹皱一池春水,能一石激起千层浪,诱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开掘学生的创造潜能,进而优化教学效果。”当然好的提问也应该不落窠臼,与时俱进。以上是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感悟,希望大家都能沉浸在高效课堂中,并与学生心灵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收获成长,收获职业幸福!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