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14.故乡 [打印本页]

作者: 最新资料    时间: 2020-9-7 11:23
标题: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14.故乡
14.故 乡

教学目标

1.把握主要情节,初步感知小说的叙事手法。

2.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人物形象。

3.结合讨论、抒情性文字,理解小说主旨。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你有远离故乡外出的经历吗?如果你将离乡远行,很久才会返回故里,甚至永不归来,你会有怎样的感受?(留恋、不舍、惜别……)

然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鲁迅的这篇文章,鲁迅先生却在文章结尾离开故乡时写道:“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使我非常气闷……又使我非常的悲哀。”为什么鲁迅先生会不怎么留恋,甚至非常气闷,非常的悲哀?这其中藏了什么秘密?就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文,一探究竟。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写作背景

材料链接: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但是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军阀官僚的统治。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由于这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中国的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作者于1919年回故乡期间,耳闻目睹了中国农村疮痍累累的残酷现实,加之在这个风雨飘摇的社会中求索了三十余年的生活体验,于是写出了这篇悲凉沉郁但又不失希望的小说。

【教学提示】

本文主旨理解须对写作历史背景有一定了解,在教学的过程中穿插对历史背景的叙述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把握文本内容。

目标导学二:把握本文线索,梳理故事情节

1.默读课文,说说本文的写作顺序及写作线索。

明确:小说以时间为序,以“我”回故乡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

2.请根据线索给课文分层并概括层意。

明确:依据这个线索可以分为“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描写了故乡的萧条景象和“我”见到故乡的复杂心情,交代回乡目的。

第二部分:写“我”在故乡的见闻与感受。其中包括“见到老屋的寂寥,决定搬家”“回忆与少年闰土的友情”“杨二嫂的变化”“闰土的变化”。

第三部分:写“我”离开故乡时的种种感触和矛盾心情。

目标导学三:分析人物形象,感受“悲哀”之源

1.在故乡,“我”见到了许多人,其中哪两个是重点刻画的人物形象?

明确:闰土和杨二嫂。

【分析闰土形象】

2.仔细阅读课文有关段落,关注少年闰土与长大后闰土形象的区别,说说闰土都发生了哪些变化,产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①肖像变化:“紫色的圆脸”——“灰黄”且有“很深的皱纹”。

“小毡帽”——“破毡帽”。

“红活圆实的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明确:“脸色灰黄”是饥寒交迫造成的营养不良,“很深的皱纹”是生活的重负刻下的痕迹,“像是松树皮”的手是长年累月超负荷的劳动造成的。

②称呼的变化:“迅哥儿”——“老爷”。

明确:身份、地位的变化使人与人之间产生了一种隔膜。

③语言变化:由少年的活泼健谈到中年的吞吞吐吐。

明确:闰土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谦恭而又含糊,表现了他的迟钝麻木。

④神态变化:“怕羞”“高兴”——“欢喜”“凄凉”,像“石像”,像“木偶人”。

明确:由于饱受生活的折磨,闰土已经变得呆滞、迟钝、衰老、麻木,了无生气。

3.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使闰土产生巨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明确:“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说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统治是当时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根源,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4.作者为什么要提到闰土拣“香炉”和“烛台”一事?

明确:这是个细节描写,旨在说明闰土也寄未来于神佛。通过该细节说明他受封建迷信思想愚弄之深,说明了他的麻木迟钝,说明了闰土是旧中国一个尚未觉醒的农民形象。

探究:闰土形象之变化是作者“悲哀”的源头吗?

明确:闰土形象的变化是时代的反映,代表着时代的黑暗,诉说着下层人民的艰苦生活,同时,专制制度下的人变得麻木、迷信,这无不诉说着这个时代的悲哀,也是作者“悲哀”的源头。

【分析杨二嫂形象】

1.昔日的杨二嫂是怎样的一个形象?

明确:昔日被称作“豆腐西施”,“擦着白粉”“终日坐着”,是一个安分守己的妇女形象。

2.如今的杨二嫂是怎样的形象?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刻画的?

明确:“凸颧骨”“薄嘴唇”“圆规”等肖像描写,“尖利的怪声”“大叫”“两手搭在髀间”“贵人眼高”等动作和语言描写,表现出了杨二嫂泼悍、放肆、尖刻的性格特征。讨东西、造谣、塞手套又表现出她的自私、泼悍、爱贪小便宜。

探究:作者塑造杨二嫂这一形象有什么作用?杨二嫂的形象是作者“悲哀”的源头吗?

明确:杨二嫂的变化说明了辛亥革命后,城镇小市民阶层的贫困化,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破产的广度和深度。杨二嫂的变化,是不合理制度下的人性转变,如果说闰土是“精神麻木”的状态让作者觉得“悲哀”,那么杨二嫂便是因为失去真善美的人性而使作者觉得“悲哀”。

【教学提示】

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1.分析肖像描写,体会人物精神风貌和思想品德。

2.分析语言描写,揣摩人物思想情感,体会人物精神境界。

3.分析动作描写,了解人物形象特点。

4.分析心理描写,感受人物内心世界。

目标导学四: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1.思考:本文在刻画人物时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明确:(1)采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2)从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各方面刻画人物。(3)能够抓住人物的个性来写……

2.借鉴本文的写法,用片段作文的形式,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人。

三、板书设计
作者: 最新资料    时间: 2020-9-7 11:23
第2课时

一、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品味环境描写

本文有两处集中写故乡景物的语句,请分别找出来。

明确:(1)回故乡时所见:“时候既然是深冬……没有一些活气。”

(2)回忆二十多年前的故乡:“深蓝的天空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1.仔细品读这两处写景句,说说它写出了故乡的什么特点,给了我们怎样的感受。

明确:第一处:故乡萧索、荒凉,读起来很悲凉。

第二处:故乡静谧、美好,读起来令人神往。

2.同样是写故乡,为什么给人的感受差别如此之大呢?

示例:所选取的景物不同:前者选取了荒村、冷风、阴晦的天气;后者选取了金黄的圆月、碧绿的西瓜、矫健的少年等。

所选景物的色彩不同:前者昏黄、阴晦;后者碧绿、金黄。

……

3.在文章的结尾,再次出现金黄的圆月、碧绿的沙地,试体会这样写的作用。

明确: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美好的回忆以及对故乡未来的一种憧憬。

【教学提示】

如何分析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及场面描写。自然环境描写主要有渲染故事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深化作品主题等作用。

目标导学二:分析对比手法,赏析对比艺术

本文处处运用对比的手法,在对比中刻画人物形象,在对比中彰显人物主题。请找出本文运用对比手法的内容,并说说使用这种“对比”艺术所达到的效果。

明确:人物形象的对比:

a.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的对比:

(1)外貌的对比

闰土受尽生活的折磨,使人怅惘。

(2)动作、语言对比

由“聪明勇敢,活泼开朗”变成“迟疑麻木,痛苦难言”。

(3)思想、精神对比

①对“我”的态度:由“情真意切,亲密无间”到“被封建礼教牢牢束缚”。

②对生活的态度:由“朝气蓬勃,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到“受封建迷信思想的毒害,生活绝望,只能将希望寄托于神灵”。

b.闰土父亲、闰土、水生三代人的对比:

三十年以前,在生活重压下的闰土的父亲,将希望寄托在后代身上;为了怕儿子死了,给他取名为闰土,还“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三十年以后,在沉重的生活压迫下的闰土,生活比父亲更悲惨了,已无力给儿子套上明晃晃的银项圈;香炉、烛台代替了银项圈,将希望寄托于神灵,连希望也比父亲更渺茫了。

三十年以前,闰土是一个聪明勇敢、天真烂漫的少年。

三十年以后,闰土的儿子水生又长成了当年闰土的模样,所不同的是,“黄瘦些,颈子上没有银圈”。

这组形象对照揭示的是:故乡没有变,闰土们一代接一代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制度下生活、挣扎,当牛做马,一代接一代地遭受经济上的剥削,政治上的压迫,精神上的摧残,重复着同样悲惨的命运;故乡变了,剥削变得更重了,压迫变得更深了,摧残变得更烈了,因而劳苦人民的命运也一代比一代更悲惨了。

c.闰土、“我”、杨二嫂三人的对比:

闰土世代做奴隶,苦得已经形容不出,却没有醒悟,不但自己事事按奴隶的“规矩”办,而且要自己的后代也老老实实地做奴隶;

“我”是一个同情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已叛离了原先的阶级,但没有奋起为社会的解放而努力,只是为个人的“谋食”辗转奔波;

杨二嫂是一个破产的小市民,她明抢暗夺,尖酸刻薄,对上层阶级既憎又慕,完全只是为着自己而在生活旋涡中争斗。

三个人都是社会直接的或间接的奴隶,由于不觉悟,各自为着自己而辛苦,彼此间隔着厚厚的墙。

d.现在的“我”与闰土的关系和过去的“我”与闰土的关系的对比:

现在的“我”和闰土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彼此有话“吐不出口外去”了;而过去的“我”和闰土则是一对亲密的朋友,心心相印,无话不谈。时间不同、色彩各异的两种大相径庭的关系拿来一比,就会生发出对人生的慨叹与思考。

e.现在的宏儿与水生的友谊和“我”与闰土的关系的对比:

宏儿与水生的友谊如同旧时“我”与闰土的友谊,然而这种友谊是否会变成现在“我”和闰土式的隔膜?作者在这种对比中同时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目标导学三:深入理解文本主题

文章最后一部分有许多议论性文字,请做简要分析。

1.为什么“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

明确:闰土崇拜神鬼的偶像,态度虔诚,他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好起来,这种愿望是“切近”的;而“我”对未来充满希望,“我”的希望是让后辈过幸福的生活,我的愿望是“茫远”的,实现自己的这一希望又是非常艰巨的。因此,“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

2.“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的含义是什么?

明确:“手制的偶像”比喻“我”的主观愿望。如果说闰土是用泥塑木雕的偶像来麻木自己的话,那么“我”则是用“希望”来安慰自己。

3.怎么理解“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明确:作者把“希望”比作“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段文字告诉我们,希望的有无,取决于实践,只有希望,而不去努力奋斗,等于没有希望;希望虽然遥远,虽然实现起来困难重重,但只要努力去奋斗,去实践,希望就能实现。这段文字,意味深长,表达了“我”对“新生活”一定会来临的坚定信心。

探究:请你说说本文的主旨。

明确:(1)时代说:这篇小说写了两个故乡:一是记忆中的故乡,一是现实目睹的故乡。记忆中的故乡,色彩鲜明,是一幅“神奇的图画”,现实的故乡一片荒凉、沉重、窒息,“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对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实目睹的故乡的描写,作者采用了对比的写法。这样写,突出了现实故乡的每况愈下的变化,反映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残酷蹂躏下日趋破产的旧中国农村的社会现实。

(2)隔膜说:作品中的“我”是一个要求进步的知识分子形象。故乡萧索的景色显示了当时农村的凋敝,衬托了“我”的悲凉心情。现实的故乡与记忆中的故乡距离太大,“我”非常失望;在故乡所遇到的人和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这“高墙”就是社会造成的精神上的“厚障壁”,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3)创造说:通过闰土悲惨遭遇的描述,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旧中国农村日益破败的面貌,深刻地揭露了旧社会对农民从肉体到精神的严重残害,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念。

【教学提示】

关于本文主旨,教育界一直存在争议,可在引导学生感知“悲哀”的前提下联系写作背景自由论述。

二、板书设计


作者: 最新资料    时间: 2020-9-7 11:23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围绕“悲哀”二字来剖析文本,解读人物形象,并通过探讨对比手法,引导学生理解主旨。

不足之处

故乡的变化是有深刻的历史根源的,由于时间限制,对历史背景只能点到为止,因此,学生很难对课文领悟得更加深刻。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