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要求听清字音、节奏。
朗读方法:力求使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重音。把握节奏。节奏划分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按音节划分,一种按意义划分。按音节划分,七言诗一般分四个音节。读出重音。所有的韵脚都应重读,关键词语要重读,以体现诗歌语言的音韵美。
2.请两位同学播放课前自行制作的配乐朗诵带,其余学生听读并点评。
3.学生练读,全班齐读。
【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再读诗词,梳理诗句内容。
《行路难》(其一)
前四句:设宴;五六句:象征仕途的艰难;七八句:用典故,表示对前途仍抱有希望;后四句:抒情。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首联:表现辛酸,愤懑不平;颔联:悲悼旧友,感叹变迁 ;颈联:新贵得意,悲叹身世;尾联:意志不衰,坚忍不拔。
《水调歌头》
上阕:月下饮酒;下阕:对月怀人。
【品味亮点词语】
1.“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中“停、投、拔、顾”四个连续动作,有什么表达效果?
形象地表现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2.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和“弃置身”表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贬地之荒凉,贬时之漫长。痛苦而又孤寂。
【感悟精彩语句】
《行路难》(其一)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
描写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诗人悲愤、失望的心情。
2.理解诗中引用“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一典故的意义。
一是引用了姜太公渭水河边垂钓,遇周文王,被重用的典故;二是引用了伊尹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之旁,不久受到国君重用的典故。诗人的用意是为了表明他虽遭权贵的排挤,但对从政仍有所期待,仍希望有一天会被朝廷起用,为国家做出一番事业。
3.联系全诗,谈谈你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句的理解。
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我相信仍将会有一天,我一定能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也就是说:总会有一天,能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突出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远大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实现愿望的坚定信念。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描写了怎样的现状?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用典。写回乡所见,人事俱非,今昔对比,恍如隔世。面对此景诗人百感交集,不胜感慨。
2.颈联写的是什么意思?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原意是表达对现实的愤懑:“沉舟”“病树”自比遭贬;“千帆过”“万木春”则比喻被贬后,新贵们仕途得意。但这两句诗在客观上饱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充满哲理,或可理解为诗人心胸豁达。
3.结合标题说说尾联有什么用意?
回应题目,答谢友人并与之共勉,表现诗人虽遭遇挫折而意志不衰,积极乐观的思想境界。
《水调歌头》
1.词的小序有什么作用?
透露了写作本词的时间和目的。
2.“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写出了诗人怎样的矛盾心理?
不愿回朝廷做官,讨厌那里的党派相争,勾心斗角;又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孤单冷清。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词人怎样的祝愿?
祝愿离别之人都能身体健康,共同欣赏月光。
4.赏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词。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关于祝福而流传千古的名句。作者唯愿离别的人们各自珍重,远隔千里,共浴月光,一同欣赏中秋明月之夜美好的景色,表达了他能够不为离愁别苦所束缚的乐观思想。
【把握文章主旨】
理解每首诗表达的诗人的情感。
《行路难》(其一):诗人以行路难来描写人生路上的坎坷,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愤懑,同时表达了诗人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对理想的不懈追求。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通过写自身的坎坷遭遇和无限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进取精神。
《水调歌头》:作者因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弟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但他没有陷入消极悲观的情绪中,而是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以及对生活抱有的美好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