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岭南版三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计划 [打印本页]

作者: 最新资料    时间: 2020-8-1 17:11
标题: 岭南版三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计划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
一、  全册教学要点:(综合能力、活动能力、思维训练)
1.     综合能力:能观察和关注生命世界的运用形态、空间、机理、质感特征与变化之美,产生了解与感受多种艺术媒材表现的兴趣,初步体会友情,乐于与伙伴分享合作的喜悦,感受热爱生活与自主表现生活的乐趣。
2.   活动能力:侧重探索美术与身边事物联系的活动能力美化。(创作、表演、展示、发展)。
3.   思维能力:关注发现、友情自主、协作乐趣、自信自理。
二、  全册教学要求:
1、课堂准备、课堂引入、课堂发展、课堂延伸。
  2、形、色、质感,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的组合、设计、装饰与欣赏表述。
  3、要求学生在学完一课后,要会说一说、想一想、看一看、做一做、评一评、我学会了什么等感觉和感受。
三、  教学方法:
1、要以学生的趣味心理结构和学科知识结构之间的最佳组织为切入点,优化教材的组织方法,建成以学习活动过程和学生成体验为主要的新的教学课堂模式。
  2、重点突出:“美术、人文、科技”的创新教育理念,体会“内容综合化、教学活动化、作业弹性化、评价多元化”的系列性。
3、开发和使用图象、音响、互联网等多媒体课件,加强学生对美术学科的认识,体现信息时代的特点。
4、注意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基础,选择与提供观念新颖,趣味性和冲击力较强的视觉形象。同时也注意视觉形象的多样性与美术语汇的综合训练。
四:教学进度表:
序号
课题
课时
周 次
1
古老的交通工具
1
2
现代的交通工具
1
3
上学的路
1
4
红绿灯下
1
5
壮观的高架桥
1
6
汽车博览会
1
7
我们的地下世界
1
8-9
表情丰富的脸、
我喜欢的运动
1
1
10
休息的人
1
11-12
剪团花、巧装饰
巧变虚形与实形
1
1
13-14
大嘴巴纸玩偶
春天的消息
1
1
15
夏日的凉风
1
16
秋天的落叶
1
17-18
冬日的乐趣“捉迷藏”
1
19
复习、考试


作者: 最新资料    时间: 2020-8-1 17:11
第1课:古老的交通工具
一、  教学目的:
1、        知识与技能:①知道“风俗画”、“历史画”②能用语言和绘画形式评述古代交通工具的造型,色彩与功能特点。
2、      教学过程和方法:①在欣赏或临摹中,探索古老交通工具的造型与功能特点。②在欣赏和评述中,感受平面与立体的交通特点作品,不同质材和艺术造型特点。③在比较中、体会“风俗画”、“历史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①知道“陶船”是中国最早的发明“舵”的物证。②知道中国建筑木船的技术至今还流传在世界造船史上。③感受古老交通工具发展的过程,体会我国劳动人民高超的制作技术和聪明才智。
二、  教学要点:
1、        重点:能用语言评述和用绘画形式表达古典交通工具的造型与功能特点。
2、      难点:了解古典不同时期的交通工具的发展过程与历史环境、科技发展的关系。
3、      兴趣点:①听历史故事。②看古代有关交通工具、风土人情的录象。③在进行比较观察评述。
4、      观察点:①古代交通工具的造型、色彩与功能特点。②感受作品中生动的线条③欣赏平面和立体美术作品中的交通工具等。
三、  课前准备和课时:1、1课时、2、让学生收集有关古代的交通工具的资料。3、准备绘画工具。
四、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
引入
1.      放课件
2.     欣赏教师范画
3.     了解课件中的意境
1.      欣赏作品
2.     讨论
3.     提出看法
讲授新课
1.      课题:(古老的交通工具)
2.     提问:谁说一说你所知道的古老的交通工具是怎样的?
3.     欣赏《清明上河图》
4.     提问:你听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画面给你什么感觉?(热闹、紧张、人声鼎沸、繁华、传流不惜等)画面中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
5.     你能用语言描述画中的景物,并能说出各种交通工具与当时人们生活的关系。
1.      学生活动:我能行
2.     运用多种绘画材料和工具画出自己喜欢的古老的交通工具。
3.     学生讨论:你见过这些交通工具吗?在哪里见过?有什么作用和功能?
4.     从独木舟、羊皮筏、牛车、手推车、帆船等到现代的交通。
5.     你准备用什么绘画方法来描绘古代的交通工具。
1.了解不同时代交通工具的文化及发展过程。
2.能用语言平述不同时期交通工具的的异同。
学生活动
学生想象与创作:1、能运用语言、文字和绘画形式表现古代交通工具。2、要有美观的造型、律动、柔和的色彩、特别的功能。
小组活动:
1.积极想象和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2.能与同学合作。
3.明确自己的任务。
小结
评价目标:1.有创意2.装饰美
作业自评:1、能设计一个古代的交通工具。2、要有色彩和功能。3、作品独特,与众不同。
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能用语言评述古代交通工具的造型、功能特点。
2.较高的要求:能用语言文字评述古代交通工具的造型、功能特点以及交通工具的发展过程。
3.个性探究:能用简易的绘画形式表达自己对古老交通工具的认识和视觉感受。
课后记:
第2课:现代与未来的交通工具
一、教学目的:
1、        知识与技能:能用语言评述现代、未来交通工具的美观的造型、色彩、功能等特点。
2、      教学过程和方法:①在欣赏与比较活动中,体验现代交通工具流线型的造型和先进功能。②探究现代交通工具带来的现实问题、了解“高效、节约能源、无噪音、无污染、多功能”将是未来理想的交通工具的设计思路。③提供学生“资料收集——欣赏——想象——评论”等空间、鼓励大胆想象与评论。
3、      情感、态度、价值观;①体验科技发展离不开人类创造性的劳动、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感情。②对交通工具的发展感兴趣。
二、教学要点:
1、重点:能选择1——2种现代活未来的交通工具、并能从其美观的的造型、简洁的色彩、以及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美的享受等方面进行评述。
2、难点:了解流线型是现代交通工具的主要特征、轻巧、全自动、环保、多功能将是未来理想的交通工具设计的要素。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
  1、1课时、2、让学生收集有关现在与未来的交通工具的资。3、准备绘画工具。
五、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
引入
1.放课件
2.欣赏教师范画
3.了解课件中的意境
1.欣赏作品
2.讨论
3.提出看法
讲授新课
1.课题:(现代与未来的交通工具)
2.提问:谁说一说你所知道的现代和未来的交通工具是怎样的?
3.你能用语言评述不同时期的交通工具的异同,如;造型、色彩、材料与功能、形式美等。
4.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现代交通工具给你什么感觉?(造型、色彩、功能等)还有哪些地方带来了现实问题?(消耗大量石油资源)
5.你能用语言描述未来的交通工具的功能和改进的方法,并能说出各种交通工具与当时人们生活的关系。
1、学生活动:我能行
2、运用多种绘画材料和工具画出自己喜欢的未来的交通工具。
3、学生讨论:你见过这些交通工具吗?在哪里见过?有什么作用和功能?
4、从独木舟、羊皮筏、牛车、手推车、帆船等到现代的交通。
5、你准备用什么绘画方法来描绘未来的交通工具。
1.了解不同时代交通工具的文化及发展过程。
2.能用语言平述不同时期交通工具的的异同。
学生活动
学生想象与创作:
1、能运用语言、文字和绘画形式表现未来交通工具。
2、要有美观的造型、律动、柔和的色彩、特别的功能。
小组活动:
1.积极想象和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2.能与同学合作。
3.明确自己的任务。
小结
评价目标:
1.有创意
2.装饰美
作业自评:
1、能设计一个未来的交通工具。
2、要有色彩和功能。
3、作品独特,与众不同。
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能用语言评述自己喜欢的现代交通工具的造型、色彩、功能特点。
2.较高的要求:能从现代交通工具带来的现实问题评述未来交通工具的先进性。
3.个性探究:能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对现代交通工具进行欣赏与评述。
课后记:

第3课:上学的路
一、教学目的:
1、        知识与技能:①感知“平面地图和立体地图”,会看简单的路线图②能用线条或色彩画出从家里到学校的路线,并画出记忆中的沿途景物。
2、      教学过程和方法:①在感受与交流中,学会细心观察身边的景物。②在观察与思考中,发展空间方位能力。③在观察与比较中,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比较平面或立体路线图的异同。④在自评与他评中,感受创作的乐趣。
3、      情感、态度、价值观;①对地图感兴趣,知道地图在生活中的作用。②热爱生活,学会细心观察身边的景物。③懂得上学路上要注意安全。
二、教学要点:
1、重点:能用线条或色彩表现从家里到学校的路线,并画出沿途景物。
2、难点:能选择主要的标志物,根据指向标,画出平面或立体路线图。
3、兴趣点:①玩拼地图游戏。②探究学校在自己家的哪一方,描述上学行走的路线和见过的景物。③比较谁的地图绘制得有趣的路线图。
4、观察点:①平面地图与立体地图的异同。②地图上的路线与景物的关系。③认识指向标与地图的关系。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
  1、2课时、2、让学生收集有平面地图的的资料。3、准备绘画工具。
四、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
引入
1.放课件
2.欣赏教师范画
3.了解课件中的意境
1.欣赏作品
2.讨论
3.提出看法
发展空间方位的感知能力
讲授新课
1.课题:(上学的路)
2.欣赏:《立体地图》与《平面地图》?
它们有什么异同?(提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色彩、线条、路线、具体物象形态、标志等有何特点)
着些作品中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3、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4、.你能用语言描述从你家到学校是经过几个弯和几个路口,路边有什么特别的建筑。
5、教师讲授新课:
①上学的路线:家——学校
②画出指向标
③添加路边的景物。
④上色
1、学生活动:我能行
2、运用多种绘画材料和工具画出自己喜欢的平面或立体的地图。
3、学生讨论:你见过这些平面或理由的地图吗?在哪里见过?有什么作用和功能?
4、小组讨论:
1.了解平面与立体的地图。
2.能用语言平述从家到学校路线和路边的景物。
学生活动
学生想象与创作:1、能运用语言、文字和绘画形式表现一幅美丽的路线图。2、要有美观的造型、律动、柔和的色彩、有景物。
小组活动:
1.积极想象和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2.能与同学合作。
3.明确自己的任务。
进行创作。发展个性
小结
评价目标:1.有创意2.装饰美
作业自评:1、能设计一个平面或立体的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图。2、要有色彩和路边的景物。3、作品独特,与众不同。
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能用线条或色彩表现简单的上学路线图。
2.较高的要求:能画出上学路线图及周围的标志物。
3.个性探究:能根据指向标,画出有取舍、有明显标志物象的平面或立体地图。
发展空间方位的感知能力
第二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
讲授新颗
教师活动:感受美、认识美、
活动一、想象美、欣赏美、
活动二、探索美、
活动三、表现美、
活动四、评价美
学生要学会:1、按地图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绘制从家的学校的平面图,并画出“指向标”。
2、画出经过的明显的标准。
能知道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学生活动
评价目标:1、有创意、2、色彩美、3、能画出指向标和周围的环境。
1、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绘画简单的上路线。
2、热爱生活,学会细心观察身边的景物。
3、知道上学路上要注意安全。
进行创作。发展个性
小结
教师讲评:①画面简洁、概括、清晰、色彩协调、②指向标的设计有特色、③路线突出清晰、④能描绘出家与学校、路线周边的物象、标准等。
学生自评:
今天喜欢不喜欢这节课,请在作业的右下角画出笑、哭、的娃娃的脸。
教师布置下节课所要带的学习工具
课后记:


作者: 最新资料    时间: 2020-8-1 17:12
第4课:红绿灯下
一、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①感知马路、汽车、红绿灯等造型、色彩、了解一些交通设施。②体验“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能描绘红绿灯下有前后遮挡和空间排列的道路交通情景。
2、教学过程和方法:①在观察与记忆中,认识马路、汽车、红绿灯等重要的交通设施。②在欣赏与评述中,激发创作的内容和选择表现的方法。③在尝试与表现中,大胆运用各种物象组合成有前后遮挡关系的道路交通景色色彩画。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遵守交通规则、营造良好的交通持续、应“从我做起”的道理。
二、教学要点:
1、重点:能描绘红绿灯繁忙的道路交通情景。
2、难点:能运用各种物象组合成有前后遮挡关系的道路交通景色色彩画。
3、兴趣点:①带着问题观察。②表现交通小故事。③创设红绿灯下的情景。④举办“红绿灯下”小展览。
4、观察点:①红绿灯繁忙的道路交通情景。②各种交通设施的造型、色彩、功能。③人物动态、神态。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
1、2课时。
2、让学生收集有关红绿灯繁忙的道路交通情景的资料。
3、准备绘画工具。
四、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
引入
1.放课件
2.欣赏课件和教师范画
3.了解课件中的意境
1.欣赏作品
2.讨论
3.提出看法
发展空间方位的感知能力
讲授新课
1.课题:(红绿灯下)
2.提问:你知道怎样过马路?马路上有什么交通设施?
观察红绿灯下,城市的交通情况。如:繁忙、堵车、畅通等。
3、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4、.你能用语言描述红绿灯繁忙的道路交通情景。
你知道各种汽车的不同的造型、色彩、功能特点吗?
5、教师讲授新课:
①画出马路、红绿灯和汽车的走向。
②画出红绿灯繁忙的道路交通和天桥上的人们从人行天桥穿过马路的情景。
③添加路边的景物。
④上色
1、学生活动:我能行
2、运用多种绘画材料和工具画出自己喜欢的红绿灯繁忙的道路交通情景。
3、学生讨论:你知道怎样过马路?马路上有什么交通设施?
观察红绿灯下,城市的交通情况。如:繁忙、堵车、畅通等。
3、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4、小组讨论:你准备用什么材料和方法完成你的创作。
1画出红绿灯繁忙的道路交通和天桥上的人们从人行天桥穿过马路的情景.。
学生活动
学生想象与创作:1、能运用语言、文字和绘画形式表现一幅美丽的红绿灯繁忙的道路交通情景。2、要有美观的造型、律动、柔和的色彩和 汽车、人物、景物。
小组活动:
1.积极想象和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2.能与同学合作。
3.明确自己的任务。
进行创作。发展个性
小结
评价目标:1.有创意2.装饰美3、前后遮挡。
作业自评:1、能画出红绿灯繁忙的道路交通和天桥上的人们从人行天桥穿过马路的情景和走向的汽车。2、要有色彩和路边的景物。3、作品独特,与众不同。
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能画出马路、汽车、红绿灯等重要的交通物象。
2.较高的要求:能记忆并描绘红绿灯下有前后遮挡关系的道路交通情景。
3.个性探究:选用多种手法,表现红绿灯下有“近大远小”透视现象的道路交通情景。
遮挡并突出主题遮掩次要景物。
第二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
讲授新颗
教师活动:感受美、认识美、
活动一、想象美、欣赏美、
活动二、探索美、
活动三、表现美、
活动四、评价美
学生要学会:
1、遮挡并突出主题遮掩次要景物。
2、选择物象时注意把主题安排在主要的位置。
3、要尝试“近大远小”的绘画方法。
4、人过天桥时人的动态。
学会景物前后遮挡和人物的动态、汽车的走向。
学生活动
1、创作主题,表现交通故事,如:“繁忙的十字路口”“堵车真烦”、“在人行桥上观察汽车”“跨护栏危险”“请走人行到”等。
2、材料工具表现:绘画、油棒、
3、个人、小组合作都行。
1、能运用语言、文字和绘画形式表现一幅美丽的红绿灯繁忙的道路交通情景。
2、热爱生活,学会细心观察身边的景物。
3、知道上学路上要注意安全。
进行创作。发展个性
小结
教师讲评:①画面简洁、概括、清晰、色彩协调、②、学会景物前后遮挡和人物的动态、汽车的走向。③路线突出清晰、④能描绘马路周边的物象和人物过红绿灯的情景。
学生自评:
今天喜欢不喜欢这节课,请在作业的右下角画出笑、哭、的娃娃的脸。
教师布置下节课所要带的学习工具
课后记:
第5课:壮观的高架桥
一、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高架桥的功能、知道高架桥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②能凭记忆、想象和运用自己喜欢的工具材料,画出高架桥壮观的造型、川流不息的汽车和其它景物。
2、教学过程和方法:①在记忆活动中,了解高架桥的功能。②在比较观察中,学会选择不同视角观察高架桥与景物。③在想象与创作中,能大胆想象、大胆表现。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关心生活、体会现代交通。
二、教学要点:
1、重点:能凭记忆、想象和运用自己喜欢的工具材料,画出高架桥壮观的造型、川流不息的汽车和其它景物。
2、难点:①能选择不同视角观察高架桥与景物。②能画出有“遮挡、空间感“的高架桥,车辆和背景等物象。
3、兴趣点:①说说高架桥的故事。②观察游戏。③合作组画。
4、观察点:①以不同视角观察高架桥的造型特点。②整体与局部。③静态与动态。④近景与远景。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
  1、2课时、2、让学生收集有关高架桥的资料。3、准备绘画工具。
四、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
引入
1.放课件
2.欣赏教师范画
3.了解课件中的意境
1.欣赏作品
2.讨论
3.提出看法
发展空间立体的感知能力
讲授新课
1.课题:(壮观的高架桥)
2.欣赏:《壮观的高架桥》和?川流不息的汽车和其它景物。
高架桥给你什么感觉?(壮观)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能给同学说说你印象最深、造型最美的高架桥吗?
3、提问:高架桥有什么设施?各有什么造型特征?(整体与局部观察:高架桥的路面、桥墩、灯拄、指示牌等造型、色彩、花纹特点)
4、.在学生作品中找一找,哪些是静态物象,哪些是动态物象?哪些是进景?哪些是远景?如何现在与表现画面才好看?(引导静态物象与动态物象,进景与远景的选择与组合)。
5、教师讲授新课:
①勾出高架桥:
②添加车辆:
③配画背景:。
④表现色彩:
1、学生活动:我能行
2、想象与创作:①你准备选择哪种视角取向高架桥造型?②怎样表现近景与远景?(近景大些、远景小些、近景清晰些、远景摩糊些)
③自主学习“记忆想象画的构思、创作过程”。。
3、学生讨论:你见过这些高架桥吗?在哪里见过?有什么作用和功能?
4、小组讨论:有怎么不明白的地方?你准备用什么材料工具表现?
1.了解立体的高架桥。
2.能用语言平述高架桥的造型与功能和路边的景物。
学生活动
学生想象与创作:1、能运用语言、文字和绘画与创作形式表现一幅美丽的高架桥。2、要有美观的造型、律动、柔和的色彩、有景物和造型、功能。
小组活动:
1.积极想象和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2.能与同学合作。
3.明确自己的任务。
进行创作。发展个性
小结
评价目标:1.有创意2.装饰美
作业自评:1、能设计一个立体的高架桥与造型、功能。2、要有色彩和路边的景物。3、作品独特,与众不同。
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能凭记忆、想象画出高架桥、各种车辆和其他景物的造型和色彩。
2.较高的要求:能运用自己喜欢的工具材料,画出高架桥壮观的造型和遮挡关系。
3.个性探究:能记忆创作有“视角取向、主体突出空间感”的高架桥画面。
发展空间立体感知能力
第二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
讲授新颗
教师活动:感受美、认识美、
活动一、想象美、欣赏美、
活动二、探索美、
活动三、表现美、
活动四、评价美
学生要学会:1有创意与造型壮观、主体突出2、构图饱满、色彩对比、3、能画出高架桥的造型和来往的车流和周围的环境。4、有视角取向、有空间感。
能知道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学生活动
评价目标:1、有创意与造型壮观、主体突出2、构图饱满、色彩对比、3、能画出指向标和周围的环境。4、有视角取向、有空间感。
1、有创意与造型壮观、主体突出、构图饱满、色彩对比、能画出指向标和周围的环境、有视角取向、有空间感。
2、热爱生活,学会细心观察身边的景物。
3、知道上学路上要注意安全。
进行创作。发展个性
小结
教师讲评:①画面简洁、概括、清晰、色彩协调、②高架桥的设计有特色、③有川流不息的车辆、④能描绘出高架桥的造型、功能、周边的物象、色彩。
学生自评:
今天喜欢不喜欢这节课,请在作业的右下角画出笑、哭、的娃娃的脸。
教师布置下节课所要带的学习工具
课后记:
第6课:汽车博览会
一、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①认识汽车的种类及其它不同造型、色彩特点。②感知“博览会”是展示交流艺术、科技和商品饿公共场所。③能凭记忆或想象表现现代或未来的汽车。
2、教学过程和方法:①能参与对资料进行整理与归类的活动。②在欣赏活动中,能大胆评述。③在探究学习中,能从现在有交通工具存在的问题,大胆改良及创新设计。
3、情感、态度、价值观;对交通工具进行改造和创新设计发生兴趣。
二、教学要点:
1、重点:①认识汽车的种类及其不同的造型、色彩特点。②能凭记忆或想象画出一辆汽车的造型、色彩、功能。
2、难点:能根据汽车的基本结构、优缺点、进行改良设计、创作出与众不同的汽车、创造出与众不同的汽车。
3、兴趣点:①为“汽车博览会”设计汽车。②根据汽车的基本结构进行创新设计。③能根据汽车的基本结构、优缺点、进行改良设计。
4、观察点:①汽车的造型、色彩特征。②客车的异同。③工具车的异同。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
  1、2课时、2、让学生收集各种汽车的资料。3、准备绘画工具。
四、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
引入
1.放课件
2.欣赏教师范画
3.了解课件中的意境
1.欣赏作品
2.讨论
3.提出看法
发展立体感知能力
讲授新课
1.课题:(汽车博览会)
2.欣赏:各种款式的汽车图片?对现在常见的汽车进行整理分类:①客车、②货车、③工具车
3、探究现在有交通工具存在的问题:①消耗大量石油资源、②制造噪音、污染环境。
4、提高改良方法及新意念、例如:太阳能汽车、利用废物作颜料、超音速汽车上天入地汽车等。
5、对未来的汽车进行整理分类:
①节约能源、②多功能、③高效、④环抱。
6、着些汽车中你喜欢哪一辆汽车?不喜欢哪一辆汽车?为什么?(提供:造型、色彩、质感、对称、节奏、现代、优美、强劲、多功能、环抱、高速、有趣、夸张)
7、教师讲授新课:
①分析了解汽车的基本结构:车头、车身、车轮组成。
②想象变化汽车的造型与功能。
③根据现在有的交通工具的优缺点,进行创新设计。
④根据美的要素进行创意变化。
1、学生活动:我能行
2、运用多种绘画材料和工具画出自己喜欢或想象中的汽车。
3、学生讨论:记忆创作一辆自己见过的汽车你?有什么作用和功能?
4、小组合作:以小组为单位制定参展汽车设计方案,如:什么类型的汽车?什么功能?运用什么美的要素?讨论后,个人可以按自己喜欢的汽车进行创作。
1.了解平面与立体的地图。
2.能用语言平述从家到学校路线和路边的景物。
学生活动
学生想象与创作:1、能运用语言、文字和绘画形式表现一幅美丽的路线图。2、要有美观的造型、律动、柔和的色彩、有景物。
小组活动:
1.积极想象和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2.能与同学合作。
3.明确自己的任务。
进行创作。发展个性
小结
评价目标:1.有创意2.装饰美
作业自评:1、新颖、创意。2、造型美观。3、色彩和谐、线条流畅。
作业要求:
1.记忆创作一辆自己见过的汽车。
2根据现在有的交通工具的优缺点,进行改良设计。
3、根据汽车的基本结构进行创新设计。
异想天开、想象中的汽车
发展空间方位的感知能力
第二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后延伸
讲授新颗
教师活动:感受美、认识美、
活动一、想象美、欣赏美、
活动二、探索美、
活动三、表现美、
活动四、评价美
学生要学会:
①分析了解汽车的基本结构:车头、车身、车轮组成。
②想象变化汽车的造型与功能。
③根据现在有的交通工具的优缺点,进行创新设计。
④根据美的要素进行创意变化。
设计“汽车博览会”展板:
学生活动
评价目标:
1.记忆创作一辆自己见过的汽车。
2根据现在有的交通工具的优缺点,进行改良设计。
3、根据汽车的基本结构进行创新设计。
4、异想天开、想象中的汽车。
1、想象与创意设计:
2、分析了解汽车的基本结构:汽车由车头、车身、车轮组成。
3、想象变化汽车的造型与功能。
4、提出作业要求:
5、自评与他评。
1、每个人设计一块展板:2、按分类展板:
3、对展品的介绍说明。
小结
教师讲评:
①新颖、有创意②造型美观、③色彩和谐、④线条流畅
学生自评:
今天喜欢不喜欢这节课,请在作业的右下角画出笑、哭、的娃娃的脸。
教师布置下节课所要带的学习工具
课后记:


作者: 最新资料    时间: 2020-8-1 17:13
第7课:我们的地下世界
一、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地下交通世界”是缓解地面交通、有利环境的交通设施:②能用线条或色彩表现记忆或想象的“地下交通世界”。
2、教学过程和方法:①在参与欣赏与想象活动中、感受画家对“地下交通世界”的观察和细致描绘的特点。②在参与记忆与想象活动中,了解地铁能力为人类提供比地面更加方便、舒适和安全的交通。③在创作与表现中,大胆记忆或想象创作自己心目中的地下交通世界。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对地下交通世界感兴趣,学会关心生活与社会发展。②体会建筑师与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二、教学要点:
1、重点:能用线条或色彩表现记忆或想象的“地下交通世界”。
2、难点:如何表现“地下交通世界”有趣的场景或生活细节。
3、兴趣点:①“鼹鼠”的生活习性。②欣赏画家的作品。③有趣的地下交通世界故事。
4、观察点:①作品中粗细疏密的线条、和谐的色彩。②地下列车的造型、色彩。③车站的设施。④车厢的设施⑤地下商场的造型色彩⑥不同场所的人物动态。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
  1、2课时。
2、让学生收集地铁地图的的资料。
3、准备绘画工具。
四、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
引入
1.放课件
2.欣赏教师范画
3.了解课件中的意境
1.欣赏作品
2.讨论
3.提出看法
发展空间方位的感知能力
讲授新课
1.课题:(我们的地下世界)
2.比较观察与想象:将鼹鼠的生活情景图与《错综复杂的地下交通世界》进行比较?
①共同点:错综复杂的地下活动情景。②不同点:地面是植物,动物在底下活动情景,地面是闹市,人类在地下活动的情景。③体会:受到鼹鼠生活习性的启发,开启了人们创作适合人类生存的“未来的底下世界”的思路。人类创造了挖建隧道的各种机器和技术。
3、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记忆:
①激发学生乘坐地铁的情境,比较底上与地下的交通的异同。②激发学生观察与记忆地下交通诚的设施,启发创作的思路。
4.欣赏画家的作品:
5、欣赏同龄人作品的画面构思与有趣的情节:
6、创作与表现
1、学生活动:我能行
2、知道:地下交通城是缓解地面交通,有利环抱的交通设施。
3、学生讨论:你见过这些地铁?你承坐过吗?在哪里见过?有什么作用和功能?
4、小组讨论:
1.了解错综复杂的地下活动情景。
2.能用语言平述错综复杂的地下活动情景。
学生活动
学生想象与创作:1、能运用语言、文字和绘画形式表现一幅美丽的地下世界。2、要有美观的造型、律动、柔和的色彩、有景物。
小组活动:
1.积极想象和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2.能与同学合作。
3.明确自己的任务。
进行创作。发展个性
小结
评价目标:
1.有创意
2.装饰美
作业自评:
1、能运用线条或色彩表现记忆或想象中的“地下交通世界”的场景。
2、要有色彩和路边的景物。
3、作品独特,与众不同。
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能用线条或色彩或想象的“地下交通世界”。
2.较高的要求:能用线条或色彩生动、细致、地表达想象的“地下交通世界”的场景。
3.个性探究:能生动、细致的表现地下交通世界中有趣的情节。
第二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
讲授新颗
教师活动:感受美、认识美、
活动一、想象美、欣赏美、
活动二、探索美、
活动三、表现美、
活动四、评价美
学生要学会:
1、对地下交通世界感兴趣,学会关心社会生活与社会发展。
2、体会建筑师与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能知道错综复杂的地下活动情景
学生活动
评价目标:
1、有创意
2、色彩美
3、能画出“地下交通世界”和周围的环境。
1、在参与欣赏与想象活动中,体会画家整体或局部的表现。
2、积极参与记忆与想象活动,大胆表现心目中的“地下世界”。
进行创作。发展个性
小结
教师讲评:①画面简洁、概括、清晰、色彩协调、②选择人们乘坐地铁、逛商场、在游乐场活动等1表现物象。、③表现乘坐地下列车时人们进站的情景、④描绘地面顺畅的交通情境与地下交通状况。
学生自评:
今天喜欢不喜欢这节课,请在作业的右下角画出笑、哭、的娃娃的脸。
教师布置下节课所要带的学习工具
课后记:
8课:表现丰富的脸
一、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①感知刻画人物面部表情、能使画面生动、有趣:②能运用硬笔等工具,在吹塑纸上进行刻画、拓印,表现人物丰富的面部表情。
2、教学过程和方法:①在参与欣赏与想象活动中、感受画家对“地下交通世界”的观察和细致描绘的特点。②在参与记忆与想象活动中,了解地铁能力为人类提供比地面更加方便、舒适和安全的交通。③在创作与表现中,大胆记忆或想象创作自己心目中的地下交通世界。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对地下交通世界感兴趣,学会关心生活与社会发展。②体会建筑师与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二、教学要点:
1、重点:能运用硬笔等工具,在吹塑纸上进行刻画、拓印,表现伙伴脸部五官特征。
2、难点:能运用不同的版画机理效果,表现伙伴“表情丰富的脸”。
3、兴趣点:①猜一猜游戏。②听词语做表情游戏。③制作简单的版画。④一版多画。
4、观察点:①水印版画与黑白版画不同的艺术效果。②体会刀味、木味、墨味、印味、纸味。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
  1、1课时、2、收集学生的各种表情的照片资料。3、准备绘画工具。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
引入
1.放课件
2.欣赏教师范画
3.了解课件中的意境
1.欣赏作品
2.讨论
3.提出看法
发展观察的能力
讲授新课
1.课题:(表情丰富的脸)
2.猜一猜,他(她)是谁?
①出示两幅学生肖像作业,让学生猜猜他(她)使谁?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
②让一个学生说说自己好伙伴的外貌、发式、五官特征,最富有特征的地方,然后让其他学生猜猜他(她)是谁?
③画一画,自己好伙伴的外貌、发式、五官特征。
3观察与记忆:
①同位互相仔细观察,记住一个表情的变化。如:大笑与微笑、平静与发怒等。
②观察教材中的“不同表情特点的简笔示意图”,思考怎样表现“表情丰富的脸”。
4.尝试与探究:
①尝试:在吹塑纸上描绘自己记住的表情。说说“用硬笔在吹塑纸上画,有什么发现?
②体验吹塑纸表面的机理及叠裂纹,用铅笔、
5、欣赏同龄人作品的画面构思与有趣的情节:
6、创作与表现
1、学生活动:我能行
2、培养对人物特定表情、动态的感受、记忆和造型能力。
3、学生讨论:你的好伙伴是谁?你见过他(她)喜怒哀乐的表情吗?你能从学习伙伴的表情上理解他(她)吗?
4、小组讨论:
1.了解拓印制作方法。
学生活动
学生想象与创作:1、能运拓印的方法形式表现一幅美丽的人物表情画。2、要有美观的造型、律动、柔和的色彩、有景物。
小组活动:
1、积极想象和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2.能与同学合作。
3.明确自己的任务。
进行创作。发展个性
小结
评价目标:
1.有创意
2.装饰美
作业自评:
1、知道刻画人物面部表情,能使画面生动、有趣。
2、能运用硬笔等工具,在吹塑纸上进行刻画、拓印、制作出学习伙伴“表情丰富的脸”。
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能用硬笔等工具,在吹塑纸上进行刻画、拓印、表现人物五官特征。
2.较高的要求:运用简单的吹塑纸上进行刻画版画的方法和技巧,表现脸部表情。
3.个性探究:能运用吹塑纸版画表现火把“有趣丰富的脸”。
积极参与尝试与探究、创作表现的能力。
9课:休息的人
一、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①体会“休闲”的活动动态:②能运用“叠帖纸版画”的方法,表现课间休息的人物的动态。
2、教学过程和方法:①在欣赏活动中,大胆想象与评述。②在自由探索中,掌握“叠帖纸版画”的制作方法,。③在造型表象中,学会抓住人物动态进行观察,记忆与表现。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感知课间运动也是积极的休息,体验同学之间融洽相处、彼此接纳带来的快乐。②对“叠帖纸版画”产生兴趣。
二、教学要点:
1、重点:能运用“叠帖纸版画”的方法,表现课间人物休息的动态。
2、难点:能运用“叠帖纸版画”的方法,表现群体人物休息时的有趣的动态。
3、兴趣点:①猜一猜游戏。②观察游戏。③表演“有趣的运动动作。④探究“叠帖纸版画”的制作方法。
4、观察点:①作品中的人物精神、动态。②人物的前后、遮挡、粘贴、制版、印刷。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
  1、2课时、2、让学生收集休息人物的的资料。3、准备绘画工具。
四、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
引入
1.放课件
2.欣赏教师范画
3.了解课件中的意境
1.欣赏作品
2.讨论
3.提出看法
发展空间方位的感知能力
讲授新课
1.课题:(休息的人)
2.激发记忆的兴趣,体会活动性休息是积极的休息。
①猜一猜:请几位学生做课间休息时的动态,其他同学猜“他们在赶什么?”
②看一看:哪一个动作最有趣?哪些是休闲的活动?课间,哪些是激烈的活动?哪些休息和娱乐最有益身心健康?
3、欣赏画家作品,启发创作思路。
①学一学画中人物生动的动态:仰起的头部、曲着的双腿、往恰们倾斜的身体、双手在前、一手那着蒲公英,想上跷起的小嘴巴正用力地吹着。
②作品怎样表现人物动态?画家想说些什么?
③作品给你什么感觉?(提示:生动、轻松、休闲、愉快、优美、愉悦)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
4、自由探究“叠帖纸版画”制作方法。
①观察比较:叠帖纸版画与剪帖画有什么异同?怎样表现正面与恻面人物?。
②拼图游戏:
③尝试与探究:依教材所示步骤进行练习。
5、欣赏同龄人作品的画面构思与有趣的情节:
6、造型表现:
①课间有趣的休息活动、如:“闭目养神、聊天、讲笑话、跳飞机“等。
②怎样表现“正面还是侧面“的人物动态才能形成有趣的画面。
③剪出认为形象各部件后,在底版上自由摆人物动态,创造有趣的情节。
④按前后上下层次粘贴。
⑤拓印。
7、自评与他评:①人物动态。②生动。③有趣。
1、学生活动:我能行
2、知识与技能
①能比较“剪帖画”与“叠帖纸版画”的异同。
②能运用“叠帖纸版画”的方法,表现课间人物休息的动态。
3、过程与方法:能积极参与记忆——比较——欣赏——尝试——评价活动。
4、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喜欢课间活动:
②体验分享同学之间融洽相处的快乐。
1.了解纸版画的制作方法。
2.能用体验分享同学之间融洽相处的快乐。
学生活动
学生想象与创作:1、能运用语言、文字和粘贴的方法表现一幅美丽纸版画的课间活动。2、表现“正面还是侧面“的人物动态才能形成有趣的画面。
小组活动:
1.积极想象和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2.能与同学合作。
3.明确自己的任务。
进行创作。发展个性
小结
评价目标:1.有创意2.装饰美
作业自评:1、表现“正面还是侧面“的人物动态才能形成有趣的画面。
2、体验分享同学之间融洽相处的快乐。
3、作品独特,与众不同。
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能运用“叠帖纸版画”方法,表现人物休息的动态。
2.较高的要求:能能运用“叠帖纸版画”方法,表现群体人物休息的动态。。
3.个性探究:能凸显休息人物的趣味性活动细节。
第二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
讲授新颗
教师活动:感受美、认识美、
活动一、想象美、欣赏美、
活动二、探索美、
活动三、表现美、
活动四、评价美
学生要学会:1、注意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活跃课堂。
2、剪出认为形象各部件后,在底版上自由摆人物动态,创造有趣的情节。
3、借物想象。
4、引导学生大胆尝试,激发兴趣。
能知道纸版画的制作过程和方法。
学生活动
评价目标:1、有创意、2、人物生动、3、能能运用“叠帖纸版画”方法,表现人物休息的动态。
1、在参与欣赏与想象活动中,体会画家整体或局部的表现。
2、积极参与记忆与想象活动,大胆表现能运用“叠帖纸版画”方法,表现人物休息的动态。。
进行创作。发展个性
小结
教师讲评:①能运用“叠帖纸版画”方法,表现人物休息的动态。、②表现“正面还是侧面“的人物动态才能形成有趣的画面。
学生自评:
今天喜欢不喜欢这节课,请在作业的右下角画出笑、哭、的娃娃的脸。
教师布置下节课所要带的学习工具
课后记:学生初步接触纸版画,但效果很好。


作者: 最新资料    时间: 2020-8-1 17:13
10课:我喜欢的运动
一、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能运用自己熟悉的纸版画形式,表现“人物运动时的动态”。
2、教学过程和方法:①在参与记忆活动中,大胆表演“动感”人物动态。②在构思创作中,能综合运用各种纸材今年系版画创作,表现人物运动动作。③在作品欣赏传阅或相互赠送中,体会版画“一版多幅”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激发热爱生活、运动的感情。②产生观察人物运动动态的兴趣。
二、教学要点:
1、重点:能运用自己熟悉的纸版画形式,表现人物运动时的动态。
2、难点:能综合运用各种纸材进行版画创作,表现“动态美”的人物运动动作。
3、观察点:①“动态美”的姿态。②人物前后遮挡的粘贴、制版、印刷过程。③不同的动作与躯干、四肢的伸屈关系。
4、兴趣点:①表演“动感”人物动态。②作品欣赏传阅或相互赠送。③听音乐联想运动的动作。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
  1、课时、2、人物动态资料。3、准备绘画工具。
四、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
引入
1.放课件
2.欣赏教师范画
3.了解课件中的意境
1.欣赏作品
2.讨论
3.提出看法
发展动手的能力
讲授新课
1.课题:(我们喜欢的运动)
2.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与记忆:
①一音乐激发学生回忆校运动会上“我”喜欢的运动:
问题:你听到什么?能做一个具“动态美”的姿势吗?
②以季节和环境的变化,激发记忆不同季节的运动。
提问:不同的季节有什么不同的运动内容?说说“我”还喜欢那些户外活动、室内活动?
3、激发学生仔细观察与比较发现:
①游泳有些不同的运动姿势?如:自由泳、蛙泳、仰泳、蝶泳等。
②你认为哪些运动能表现动态美——优美、刚劲、果断、等运动动态。
③构思:准备用什么线条。
④观察人物运动时不同的运动姿态。
4.记忆与创作表现(可自己创作、可以与同学合作):
①构思:②选择纸材:③选择制作方法:④印
5、自评与他评:
1、学生活动:我能行
2、知道:什么是纸版画?
3、学生讨论:你了解纸版画的制作过程吗??在哪里见过?有什么作用和功能?
4、小组讨论:
1.了解纸板画的制作过程。
2.能用语言平述人运动时产生的动态美。
学生活动
学生想象与创作:1给学生提供多幅的运动照片,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2、要求学生大胆表现“我”参与运动时生动的动态,因此选择的动作要注意美感动态。
小组活动:
1.积极想象和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2.能与同学合作。
3.明确自己的任务。
进行创作。发展个性
小结
评价目标:1.有创意2.装饰美
作业自评:1、能运用自己熟悉的纸版画形式,表现“我运动时的动态”。2、作品独特,与众不同。
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能运用自己熟悉的纸版画形式,表现“我运动时的动态”。
2.较高的要求:能线综合运用熟悉的纸版画形式,表现“我运动时的动态”。
3.个性探究:能综合运用各种纸版画形式,表现具有“动态美”的人物运用动作。
发展立体思维
课后记:学生有创意。
11课:剪团花、巧装饰
一、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①感知团花剪纸纹样的连续性、装饰性、趣味性与实用性的特点。②学习团花的设计与折剪方法。
2、教学过程和方法:①在欣赏与平述中、体会团花剪纸的审美情趣。②在尝试与变化中,大胆创作不同纹样的团花剪纸。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体验民间远花剪纸的审美情趣。②探讨与传承民间剪纸的兴趣。
二、教学要点:
1、重点:能运用“折剪与剪镂”方法社,设计制作上下左右对称的团花纹样。
2、难点:能运用团花的重复构成规律,创作与众不同的团花剪纸。
3、兴趣点:①民间剪纸的故事。②尝试团花的折剪、镂刻方法。③串联团花剪纸、美化生活环境。
4、观察点:①不同外形的团花剪纸纹样。②纸折叠,镂空形成的重复构成的规律。③刀味纸感。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
  1、1课时、2、让学生收集各种剪纸图案的的资料。3、准备制作工具。
四、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
引入
1.放课件
2.欣赏教师范画
3.了解课件中的意境
1.欣赏作品
2.讨论
3.提出看法
欣赏—构思创作—评价。
讲授新课
课题:(剪团花,巧装饰)
1、欣赏教材图例。
①找出团花的基本特点:上下、左右对称,严整、大方。
②感受“团花”图案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剪纸艺术具有透雕感、连接性、装饰性、趣味性与实用性的特点,体会民间剪纸中隐含着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憧憬。
2、欣赏古老的《对猴团花》,启发创作思路。
①感知团花以圆心作对称放射式布局设计的方法。
②感受表达祥和、团圆的意义。
3、剪纸的艺术特点:
①意象造型、概括夸张。
②装饰性强。
③透雕感。
④连接性。
4、创作素材来源于生活、大自然。
5、构思与创作.
6、制作方法:
①折纸、②画图案、③剪贴、
1、学生活动:我能行
2、你见过剪纸作品吗?你为什么喜欢?
3、学生讨论、感知团花剪纸的连续性、装饰性、趣味性与实用性的特点。能创意设计不同和折叠层次有变化的团花纹样。
4、小组讨论:
1.了解民间团花剪纸的审美情趣。
2.探讨与传乘民间剪纸学习兴趣。
学生活动
学生想象与创作:1、感知团花剪纸的连续性、装饰性、趣味性与实用性的特点2、能创意设计不同和折叠层次有变化的团花纹样。
小组活动:
1.积极想象和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2.能与同学合作。
3.明确自己的任务。
进行创作。发展个性
小结
评价目标:1.有创意2.装饰美
作业自评:1、能运用团花以圆心作对称放射式布局设计的方法。2、能设计作品独特,与众不同。
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能设计制作一组上下、左右对称的团花剪纸纹样。
2.较高的要求:能运用剪纸吻样创作与众不同的团花图案。
3.个性探究:能富有创意地利用团花剪纸进行平面构成的装饰设计。
发展空间方位的感知能力
课后记:上课采用了分小组创作,进行小组比赛,课堂非常活跃。
12课:巧变虚形与实形
一、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感受正负形构成的艺术形式,能剪贴出对称的正负形画面。
2、教学过程和方法:①在探究正负形画面的构成规律中,感受对称与虚实的节奏美。②在欣赏画家作品时,感受正负形的艺术感染力。③在创作与探究中,掌握虚形与实形构成画面的规律,进行“平面分解——对称构成”设计练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对正负形构成产生兴趣。
二、教学要点:
1、重点:能剪贴出对称的正负形画面。
2、难点:能掌握虚形与实形的构成规律,创造虚实、对称的生动画面。
3、兴趣点:①欣赏画家的正负形构成作品。②画面、剪剪、拼拼的活动。③有趣的、对称正负形画面。
4、观察点:①“图形与底版”的关系。②巨象或抽象的形态设计。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
  1、1课时、2、让学生收集虚形与实形剪纸图案的的资料。3、准备制作工具。
四、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
引入
1.放课件
2.欣赏教师范画
3.了解课件中的意境
1.欣赏作品
2.讨论
3.提出看法
讲授新课
课题:(巧变虚形与实形)
1.、复习对称形的艺术特点:庄整、庄重、大方。
2、探究正负形画面的构成规律。
①做游戏——找对称形的“朋友”。
分给各小组一张各种对称形图形的“实形”。
让各组学生分别找出自己小组图形(实形)的对称图形(虚形)。
②欣赏画家作品:
这幅美术作品是剪纸吗?为什么?
你认为作品中的一对形状,那些是实形?那些是虚形?
体会:以剪影的技法,表现物象的整体、简练的实形,与镂空实形后的虚形,形成虚实对比、对称有趣的立体画面,给人虚幻、轻松、深远的感觉。
③欣赏学生作品,找出正负画面设计的规律与方法。
你喜欢哪一幅作品?给你什么感觉?(整体、简练、有趣、对称、虚实)为什么?
每一对的形状中,哪些是实形?哪些是虚形?有什么规律?
引导学生找出正负形构成设计的规律。
选择纸材——体会物象色彩与底版形成色彩对比或色彩和谐的关系。
选择表现的技法——阴刻、阳刻、剪影。
正负画面设计、制作、根据实形的物象形态,找出实形对称部分的各种形状,进行摆放、粘贴,形成正负形构成图案。
3、探究与创作:
①自学教材中的“步骤图”。
②思考与创作:引导学生掌握虚形与实形的对称规律,设计剪出有创意的正负形构成画面。
4.习作展评:(自评与他评)
1、学生活动:我能行
2、“平面分解——对称构成”的设计练习让学生通过“看看、比比、剪剪、摆摆”的过程,体验平面形的分解和对称重组。
3、学生讨论:你见过这些实形与虚形的作品吗?在哪里见过?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
4、小组讨论:
1.感知“阴刻、阳刻、剪影”的剪纸技法。
2.运用基本形的折叠、剪贴、分解、重组的方法,制作纸平面造型与纸立体造型。
学生活动
学生想象与创作:
1、感知团花剪纸的连续性、装饰性、趣味性与实用性的特点
2、能创意设计不同和折叠层次有变化的团花纹样。
小组活动:
1.积极想象和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2.能与同学合作。
3.明确自己的任务。
进行创作。发展个性
小结
评价目标:
1.有创意
2.装饰美
作业自评:
1感知“阴刻、阳刻、剪影”的剪纸技法。
2、运用基本形的折叠、剪切、分解、重组的方法,制作纸平面造型与纸立体造型。
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能剪贴出简单的几何正负形构成画面。
2.较高的要求:能剪贴出对称的抽象的或具象的几何正负形构成画面。
3.个性探究:能掌握虚形与实形的构成规律,创造出虚对称的立体的正负形画面。
发展立体的正负形的构成的感知能力
课后记:通过这课,学生分辨出什么是虚形和实形,并能用剪纸的方法剪出虚形和实形。
13课:大嘴巴纸玩偶
一、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①能模拟“东南西北”折法。②能设计制作大嘴巴纸玩偶。
2、教学过程和方法:①在看图模拟折纸中,培养自学能力。②在想象创作活动中,大胆进行添加,创新想象、创作与众不同的玩具。③在表演活动中,体验设计与应用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享受操作大嘴巴纸玩偶的乐趣。②能与同学互相合作,共享完成。
二、教学要点:
1、重点:能模拟“东南西北”折法和能设计制作大嘴巴纸玩偶。
2、难点:能发挥想象,进行创造性的添加、装饰、设计制作一个神态可爱的大嘴巴纸玩偶。
3、兴趣点:①模拟“东南西北”折法。②创意想象添加游戏。③编故事与表演。
4、观察点:①“东南西北”折纸。②添加装饰的方法。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
  1、1课时、2、让学生收集大嘴巴玩偶图案的的资料。3、准备制作工具。
四、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
引入
1.放课件
2.欣赏教师范画
3.了解课件中的意境
1.欣赏作品
2.讨论
3.提出看法
讲授新课
课题:(大嘴巴纸玩偶)
1.、看图模拟折纸造型。比一比,看谁折得最快
①出示“东南西北”折纸步骤图。
②小组讨论:我是怎样折纸。
③复习折法,掌握折纸方法——正方形四角对中折。
2、激发想象:能上下左右一张一合的造型,像什么?。
①导入主题:大嘴巴。
②记忆与讨论:哪些动物是大嘴巴?拓展创作的思路。
③欣赏“大嘴巴青蛙”激发有趣的添加。
你喜欢哪一幅作品?给你什么感觉?(整体、简练、有趣、对称、虚实)为什么?
每一对的形状中,哪些是实形?哪些是虚形?有什么规律?
引导学生找出正负形构成设计的规律。
选择纸材——体会物象色彩与底版形成色彩对比或色彩和谐的关系。
选择表现的技法——阴刻、阳刻、剪影。
正负画面设计、制作、根据实形的物象形态,找出实形对称部分的各种形状,进行摆放、粘贴,形成正负形构成图案。
3、探究与创作:
①自学教材中的“步骤图”。
②思考与创作:引导学生掌握虚形与实形的对称规律,设计剪出有创意的正负形构成画面。
4.习作展评:(自评与他评)
1、学生活动:我能行:知识与技能。
①能模拟“东南西北”折纸的造型折法。
②能设计制作大嘴巴纸玩偶。
2、过程与方法:
①能积极参与欣赏、想象、添加、装饰等活动。
②能与同学合作完成任务。
3、学生讨论:你见过这些作品吗?这些作品美在哪里?你准备怎样设计?
4、小组讨论:
1.感知“折纸和添加”造型的折纸技法。
2.运用基本形的折叠、剪贴、分解、重组的方法,制作纸平面造型与纸立体造型。
学生活动
学生想象与创作:1、感知团花剪纸的连续性、装饰性、趣味性与实用性的特点2、能创意设计不同和折叠层次有变化的团花纹样。
小组活动:
1.积极想象和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2.能与同学合作。
3.明确自己的任务。
进行创作。发展个性
小结
评价目标:1.有创意2.装饰美
作业自评:1感知“阴刻、阳刻、剪影”的剪纸技法。
2、运用基本形的折叠、剪切、分解、重组的方法,制作纸平面造型与纸立体造型。
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能模拟“东南西北”折法和设计制作大嘴巴纸玩偶。
2.较高的要求:能发挥想象,进行创造性的添加,运用剪纸装饰。
3.个性探究:能综合折纸、剪纸的造型手法,设计制作与众不同的纸偶玩具。
发展立体的正负形的构成的感知能力
课后记:利用平时学到的知识,进行装饰。


作者: 最新资料    时间: 2020-8-1 17:14
14课:春天的消息
一、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①感知明信片的文化。②能根据明信片的设计要素设计一张明信片。
2、教学过程和方法:①在“找一找”的活动中,感受春天的美。②在欣赏活动中,了解明信片的设计要素,体会明信片的装饰性和功能性特点。③在设计与变化中,培养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感受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②喜欢明信片。
二、教学要点:
1、重点:能根据明信片的设计要素,手绘设计一张明信片。
2、难点:能运用明信片的设计要素对明信片进行实用与装饰设计。
3、兴趣点:①找春天的活动。②收集明信片。③明信片的故事。
4、观察点:①春天的色彩。②明信片设计的四要素。③明信片的外形与色彩设计。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
  1、1课时、2、让学生收集明信片。3、准备制作工具。
四、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
引入
1.放课件
2.欣赏教师范画
3.了解课件中的意境
1.欣赏作品
2.讨论
3.提出看法
讲授新课
课题:(春天的消息)
1.、感受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
①创设“春天的情境”:风铃草、桃花、小鸟。
②“找一找春天的色彩”活动:
春天的感觉,如百花盛开,鸟儿给美丽的春天带来了生机,春天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
春天的色彩,如谈红、粉花的桃花,白色的风铃草,翠绿色叶子,启发学生运用色彩创作的兴趣。
春天的想象:如一个个白色小铃似的风铃草,被春风吹过,“小铃”相互碰,表达“敲响春天的钟声”。
2、欣赏明信片。
①了解明信片的设计要素,体会明信片的装饰性和功能性。
对比两张画面装饰美观、简洁明快、色彩鲜艳的明信片。
明信片是一种不用信封就可以直接投寄的有信息的卡片。
明信片上必须粘贴邮票和一面有装饰。
明信片的功能:通信功能、宣传功能、收藏功能。
②学生根据“设计的几要素”对学生作用进行欣赏与评价。
邮政编码的位置:邮票设计美观:写上春天的祝福的文字。
3、设计与变化:
①画面设计——方形:变化——几何、抽象。
②邮政编码与邮票设计——画面的右上方,方形的邮票画面:变化——还可以是其他形状的邮票。
③以迎春为题,进行装饰设计——内容是植物、动物、风景等。色彩——红、黄、绿。
④写上关于“春天的祝福”的文字:文字的位置——横写或竖写。
4、习作展评:(自评与他评)
评价点:①具备明信片设计四要素。②画面美观,③有祝福语。
1、学生活动:我能行
2、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明信片的审美性与功能性。
②能根据明信片的设计要素,设计一张“迎春”的明信片。
3、过程与方法:积极参与“联想、欣赏、设计、变化等学习活动。
4学生讨论:你见过这些明信片的作品吗?在哪里见过?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
4、小组讨论:
1.感知明信片的设计、装饰、色彩和造型。
2.运用基本形的折叠、剪贴、分解、重组的方法,设计明信片。
学生活动
学生想象与创作:1、感知明信片、装饰性、趣味性与实用性的特点2、能创意设计不同形式的有装饰性的有变化的明信片。
小组活动:
1.积极想象和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2.能与同学合作。
3.明确自己的任务。
进行创作。发展个性
小结
评价目标:1.有创意2.装饰美:
作业自评:1感知①具备明信片设计四要素。②画面美观,③有祝福语。。
2、运用基本形的折叠、剪切、分解、重组的方法,制作纸平面造型与纸立体造型。
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能根据明信片的设计要素,手绘设计一张换简单的明信片。
2.较高的要求:设计的明信片能突出迎春的主题,色彩装饰美观。
3.个性探究:除迎春主题外,能创意设计以其他内容来表达亲情、友情的明信片。
发展立体的正负形的构成的感知能力
课后记:自己动手制作明信片送给同学,增加同学之间的友谊。
15课:夏日的凉风
一、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扇子文化,体会扇子的实用性和艺术性。②能巧用纸材料,设计制作一把画面具有装饰美和结构对称的扇子。
2、教学过程和方法:①在参与比较发现中,感受扇子的形状、对称和节奏美感,启发创作思路。②在欣赏评述中感受扇子的基本结构、体会花鸟画装饰扇子的审美情趣。③在设计创作活动中,能妙用纸材料,创意制作扇子。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检扇面文化和创作扇子的乐趣。
二、教学要点:
1、难点:能妙用各种纸材料,设计制作一把装饰美观、对称实用的扇子。
2、重点:能妙用纸材料,设计制作一把精美的扇子。
3、兴趣点:①扇子的故事。②比较发现游戏。③中国花鸟画的审美情趣。
4、观察点:①中国工笔画与意笔画的异同。②扇面的装饰特点。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
  1、1课时、2、让学生收集各种扇子的的资料。3、准备制作工具。
四、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
引入
1.放课件
2.欣赏教师范画
3.了解课件中的意境
1.欣赏作品
2.讨论
3.提出看法
讲授新课
课题:(夏日的凉风)
1.、找一找、考一考。
①找一找:寻找纳凉的实物和画面、尝试感受夏天的美。
②问题:谁能把一张纸“变成”一把扇子?你是怎样变出来的(运用了哪些工具、技能)?
③欣赏:扇子实物,初步感受扇子各式各样的形状和节奏美感。
2、比较发现。
①教材提供的扇面与扇子有什么关系?
②你见过哪些最有特色的扇子?说说它的外形特点、装饰图案、功能作用。
③教材提供的三幅扇面作品,有什么异同?(提示:中国花鸟画、工笔、意笔、团扇扇面、折叠扇面等)
④找一找,扇子是用什么组合成的?(扇子的基本结构)
3、欣赏评述:
①观察教材中的扇面画,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异同?你喜欢拿一幅?为什么?(为形、书画装饰)
②评价教材中间三件学生作品,你喜欢拿一类、那一件?为什么?
4、设计创作:
①选择材料(引导妙用)
②设计外形(造型特别)
③剪裁、装饰、制作(运用线描、色彩、剪贴)
5、作业评价(字评与他评)
作业评价点:①外形对称②构图巧妙③装饰美观④富有创意
1、学生活动:我能行
2、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扇子文化,体会扇子的实用性和艺术性:
②妙用纸材料,设计制作一把精致美观的扇子。
3、过程与方法:
积极参与“比较发现、欣赏评述、设计创作”的活动。
4、感情、态度、价值观:
①对扇子的艺术性和功能性发生兴趣:
②体会扇艺中花鸟画的情趣。
了解扇子文化,体会扇子的实用性和艺术性:
2.运用基本形的折叠、剪贴、分解、重组的方法,制作纸平面造型与纸立体造型。
学生活动
学生想象与创作:1、感知扇子、装饰性、趣味性与实用性的特点2、能创意设计各种各样的扇子。3装饰纹样。
小组活动:
1.积极想象和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2.能与同学合作。
3.明确自己的任务。
进行创作。发展个性
小结
评价目标:1.有创意2.装饰美
作业自评:1感知①外形对称②构图巧妙③装饰美观④富有创意。
2、运用基本形的折叠、剪切、分解、重组的方法,制作纸平面造型与纸立体造型。
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能合理运用纸材料设计制作一把精致美观的扇子。
2.较高的要求:能巧用纸材、设计制作一把装饰美观、对称实用的扇子。
3.个性探究:能巧用纸材,创意设计制作与众不同的团扇折扇。
发展立体的正负形的构成的感知能力
课后记:巧妙的利用卡纸制作,并能进行装饰,懂的装饰美。
16课:秋天的落叶
一、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秋天的“落叶”的自然现象。②把握书签的基本特征、进行装饰变化。
2、教学过程和方法:①在收集资料中,了解秋天“落叶”的自然现象。②探讨书签的设计方法,拓展设计思路。③在创作表现中,提高审美设计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感受美丽的秋天。②对秋天的落叶自然现象产生兴趣。
二、教学要点:
1、重点:把握书签的基本特征、进行装饰变化。
2、难点:①能设计合适书签外形的装饰纹样。②能设计“实用”、“美观的书签。
3、兴趣点:①落叶的自然现象。②设计书签送朋友的游戏。③翻书比赛游戏。
4、观察点:①书签的外形、装饰蚊样。②秋天的色彩、自然现象。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
  1、1课时、2、让学生收集各种各样的书签。3、准备制作工具。
四、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
引入
1.放课件
2.欣赏教师范画
3.了解课件中的意境
1.欣赏作品
2.讨论
3.提出看法
讲授新课
课题:(秋天的落叶)
1.、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如收集一把落叶,达开一包秋天的种子,展示一盆秋菊,介绍一幅“秋天“的美术作品)、寻找秋天的美。
2、了解书签的作用。
①你见过书签吗?书签有什么作用?。
②在课前收集的书签中,选一枚你认为最美观的书签,与同学说说“美在哪里?(外形、色彩、装饰纹样)
3、创设秋天的情境:
①出示课文中的“枫叶图”和“瓜果飘香图”。
②激发联想:你看到什么?想到什么?说说你心目中的秋天美在哪里(自然现象、色彩)?说说你的希望。叶子有什么形状?秋天有什么瓜果?。
4、了解书签的作用:
①创设情境:课前让学生找一本关于秋天的书,并让学生找出书中一段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
②游戏活动:看谁最快在书中翻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体验书签的作用。
5、探讨书签的设计方法:
①书签的设计要素:外形、装饰纹样、色彩、彩带。
②书签设计的审美要素:适合外形,选择美的形势,如对称、均衡等。
6、创造表现:
①构思与表现书签的“外形、装饰纹样、色彩、彩带等”,鼓励凸显秋天的意境。
②提供作业评价要点:外形美观、装饰纹样、色彩对比、妙用材料。
7、作业评价:
①根据作业评价点进行自评、他评:
②互送书签,想好朋友送上“秋天的祝福”。
1、学生活动:我能行
2、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秋天“落叶”的自然现象:
②能把握书签的基本特征,进行装饰变化。
3、过程与方法:
积极参与“想象——探讨——创作“等学习活动。
4、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感受秋天的美丽。
②对秋天落叶的自然现象产生兴趣。
1、能把握书签的基本特征,进行装饰变化。
2.运用基本形的折叠、剪贴、分解、重组的方法,制作纸平面造型与纸立体造型。
学生活动
学生想象与创作:1、外形、装饰纹样、色彩、彩带。
2、书签设计的审美要素:适合外形,选择美的形势,如对称、均衡等。
3、外形美观、装饰纹样、色彩对比、妙用材料。
小组活动:
1.积极想象和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2.能与同学合作。
3.明确自己的任务。
进行创作。发展个性
小结
评价目标:1.有创意2.装饰美
作业自评:1感知外形美观、装饰纹样、色彩对比、妙用材料。
2、运用基本形的折叠、剪切、分解、重组的能把握书签的基本特征,进行装饰变化。
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能把握书签的基本特征设计一枚书签。
2.较高的要求:能设计“实用”、美观的书签。
3.个性探究:能设计美观的以秋天物象为外形或内容的书签和适合书签外形特征特点的图案。
发展立体的正负形的构成的感知能力
课后记:懂得观察,寻找生活中的美。


作者: 最新资料    时间: 2020-8-1 17:14
17课:冬日的乐趣
一、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①对比了解南方与北方冬天的自然现象。②学会“油水分离法”。③能根据记忆中冬天的物象组织有趣的画面。
2、教学过程和方法:①在参与“冬天的联想”中,感受南方或北方冬天不同的自然景色与生活情趣。②在记忆冬天物象的画面构图活动中,丰富构图知识。③在“创作表现与展示评价”活动中,体验创作的乐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体会南方、北方冬天不同的美景。②对冬天“下血”与“四季如春”的自然现象感兴趣。
二、教学要点:
1、重点:①能运用“油水分离法”表现“冬景”。②能根据记忆中的冬天的物象组织有趣的画面。
2、难点:能综合运用工具材料,表现冬天场景生动有趣的人物活动动态。
3、兴趣点:①尝试“油水分离法”。②讲述冬天的趣事。③南方、北方不同的自然情景与生活情趣。
4、观察点:①观察人物、景物与雪景的造型和色彩。②雪人滑稽的造型、色彩、装饰。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
  1、1课时、2、让学生收集冬天雪景的图片。3、准备制作工具。
四、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
引入
1.放课件
2.欣赏教师范画
3.了解课件中的意境
1.欣赏作品
2.讨论
3.提出看法
讲授新课
课题:(冬日的乐趣)
1.、创设情境,寻找冬天的特征,感受冬天的美。
2、冬天的连续(捉冬天的自然景色,感受冬天的自然现象)。
①冬天,大自然给南方、北方的人们带来什么礼物(漫天雪花、百花盛开)?冬天有哪些难忘的天气?给你什么感受(如冷风刺骨)。
②冬天,有什么难忘的活动?有趣的故事?你喜欢什么活动?哪些是有趣的活动?
③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希望在冬天玩什么游戏?
3、引导学生把记忆中的物象组织成画面。
①欣赏“堆雪人”,雪人的滑稽造型、色彩、添加装饰。
②欣赏“滑雪”时色彩鲜艳的服装、滑雪用具、滑雪运动等,引导:你见过滑雪吗?在哪里见过(引导看书)?做一做滑雪的动态。
③欣赏“学生作品”
组织画面:小作者是怎样表现“冬天的乐趣”(以人物有趣的动态、场景组织画面)?
构图饱满:你认为学生作品中哪一幅构图最饱满(画中主题突出)?
色彩对比:白色主调画雪疆,搭配深兰色的天空和鲜艳的人物服装。
4、创作表现:
①构思:②构图(组织画面:③色彩
5、展示与评价。
作业评价点:①画面生动,主体突出:②画面饱满,内容有趣:③色彩鲜艳,冷暖对比。
1、学生活动:我能行
2、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南方,北方冬天的自然现象:
②懂得“油水分离法”:
③能根据记忆中的冬天的物象组织有趣的画面。
3、过程与方法:
积极参与“冬天的联想一把积极中物象组织成画面一创作表现一展示评价”等活动。
4、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体会南方,北方不同的美景和不同的自然现象。
②对描绘“冬日的快乐”很感兴趣。
1、感知和体会南方,北方不同的美景和不同的自然现象。
学生活动
学生想象与创作:
1、南方,北方冬天的自然现象:
2、①构思:②构图(组织画面:③色彩
小组活动:
1.积极想象和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2.能与同学合作。
3.明确自己的任务。
进行创作、发展个性。
小结
评价目标:1.有创意2.装饰美
作业自评:①画面生动,主体突出:②画面饱满,内容有趣:③色彩鲜艳,冷暖对比。
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能根据记忆中冬天的物象组织有趣的画面。
2.较高的要求:能表现冬天有趣的活动中生动的人物动态和场景。
3.个性探究:能综合运用工具材料和技法表现冬天的趣事。
能画出画面生动、主体突出、画面饱满,内容有趣、色彩鲜艳,冷暖对比。
课后记:让学生利用色彩的冷暖色描绘出冬天的景色。
18课:“捉迷藏”
一、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①设计一个“捉迷藏”的柱体玩具。②能创意添加适合的景物。
2、教学过程和方法:①在记忆中,感受生活的情趣,体会童年的快乐。②在联想中,感受创作思路。③在欣赏与创作活动中、掌握创作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感受生活的情趣。②体会童年的快乐。
二、教学要点:
1、重点:能设计一个“捉迷藏”的柱体玩具。
2、难点:如何巧妙构思“捉”与“藏”的画面构成与纸立体玩具造型的整体设计。
3、兴趣点:①玩““捉迷藏”的游戏。②制作“捉迷藏”玩具。
4、观察点:①“捉迷藏”玩具的造型。②“捉迷藏”场景设计。③“捉”与“藏”的人物精神、动态。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
  1、1课时。
2、让学生收集纸盒和各种彩色纸。
3、准备制作工具。
四、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
引入
1.放课件
2.欣赏教师范画
3.了解课件中的意境
1.欣赏作品
2.讨论
3.提出看法
讲授新课
课题:(“捉迷藏”)
1、激发玩“捉迷藏”游戏的情境,启发学生的创作思路。
(1)课间,我们玩过“捉迷藏”游戏,谁能说说自己担任的是“捉”还是“藏”的角色?当时自己的心情是怎样的?能做做“捉”与“藏”的动作吗?引导学生观察动态的难点。
(2)一联想激发画面表现的思路。。
①环境。这是一个集体游戏,游戏的地方应该是个可以躲藏的地方,如森林、公园、家里、学校。
②一“捉”与“藏”的人物精神、动态、激发画面表现的思路。
问题:请问担任“捉”角色的同学,当你睁眼一看,十秒钟前还在一起的伙伴,一下子不见了,只剩下自己一个人时,你是怎样想的?(害怕?还是想一想怎样找)能做做“捉”的动作吗?
问题:担任“藏”角色的同学,为了不被同学找到,躲到安全的地方藏起来时,你心里是怎样想?做一做“藏”的动作,说说“藏”的环境。
2、欣赏“学生作品”
问题:①你喜欢哪一个玩具?为什么?
问题:②比一比,哪个人物描绘得最生动?
问题:③比一比;哪一个造型最美?
问题:④比一比,哪一个玩具最有创意?
3、设计与创作:
外形设计,场景设计,描绘人物动态。
4、展示与评价:(自评与他评)
作业评价点:①创意的造型:②有趣的场景:③生动的动态。
1、学生活动:我能行
2知识与技能:
①能设计一个柱壮“捉迷藏”玩具:
②能在玩具上添加适当的立体景物。
3、过程与方法:
积极参与“记忆、联想、欣赏、设计与创作”等活动。
4、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感受生活的情趣:
②体会童年的快乐:
1、.运用基本形的折叠、剪贴、分解、重组的方法,制作纸平面造型与纸立体造型。
学生活动
学生想象与创作:
1、感受生活的情趣:
体会童年的快乐:装饰性、趣味性与实用性的特点。
2、能创意设计不同场景。
小组活动:
1.积极想象和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2.能与同学合作。
3.明确自己的任务。
进行创作。发展个性
小结
评价目标:1.有创意2.装饰美
作业自评:①创意的造型:②有趣的场景:③生动的动态。
2、运用基本形的折叠、剪切、分解、重组的方法,制作纸平面造型与纸立体造型。
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能设计制作一个柱体“捉迷藏”玩具。
2.较高的要求:能设计制作一个美观的“捉迷藏”柱体玩具,并创意添加适当的景物。
3.个性探究:能巧妙用废材,并巧妙构思,设计一个与众不同的“捉迷藏”玩具。
发展立体的正负形的构成的感知能力
课后记:小组合作,共同完成。
19课:小魔盒
一、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能利用盒子的开合特点,设计制作一个“动态”或“静态”的小魔盒。
2、教学过程和方法:①在“猜一猜”活动中,了解“小魔盒”的趣味性。②在探究设计制作方法中,了解能“伸缩”的设计方法。③能根据作业评价要点,设计制作“小魔盒”。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大胆想象和创新设计,满足表演边魔术的欲望,体现创作的乐趣。
二、教学要点:
1、重点:能合作设计制作一个“动态”或“静态”的小魔盒。
2、难点:创意设计一个艺术造型能“伸缩变化”、有色彩对比的小魔盒。
3、兴趣点:①裁一裁游戏:②魔术师的故事。③设计小魔盒。
4、观察点:①动态、静态的小魔盒。②“能伸缩”的设计方法。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
  1、1课时、2、让学生收集魔术师的故事。3、准备制作工具。
四、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
引入
1.放课件
2.欣赏教师范画
3.了解课件中的意境
1.欣赏作品
2.讨论
3.提出看法
讲授新课
课题:(小魔盒)
1.、魔术表演,每个小组发一个“小魔盒”。
①猜一猜,里面是什么?
②讨论,能变出什么?(想象魔盒的名字)有趣在哪里?(能伸缩、造型夸张)美在哪里?(造型独特、色彩对比、废物妙用)
③评价,小组写出评价,放在“魔盒展示会”上,互相参观。
④联想,我的小魔盒能边出什么?(如变出小猫、一束花、小树林、小怪物等)
2、探究设计制作方法。
①盒子外形开合选择。如:横放还是竖放?
②物象设计。如盒子里面藏些什么?变些什么才有趣?:
③探究。伸缩变化的设计。
探究伸缩位置:物象哪些部分可以伸缩?如关节部位、或其他部位(如脖子、手臂、腿部等):
3、参与魔盒设计实践过程。
①构思与想象:盒子怎样开合?变什么物象才有趣、神奇?
②装饰与设计:对称设计还是均衡设计,主体物突出、色彩对比。
4、展评与评价:
①提供评价点:造型夸张、材料妙用、生动有趣、色彩对比。
②自评与他评。
1、学生活动:我能行
2、知识与技能:
能利用盒子开合特点设计制作一个“动态”或“静态”的小魔盒。
3、过程与方法:
积极参与联想与创新活动,以及小魔术表演,探究设计制作方法。
4、感情、态度、价值观:
产生表演魔术、展示作品的欲望,体现创作的乐趣。
1造型夸张、材料妙用、生动有趣、色彩对比。
2.运用基本形的折叠、剪贴、分解、重组的方法,制作纸平面造型与纸立体造型。
学生活动
学生想象与创作:1、造型夸张、材料妙用、生动有趣、色彩对比。装饰性、趣味性与实用性的特点
2、能创意设计不同小魔盒玩具。
小组活动:
1.积极想象和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2.能与同学合作。
3.明确自己的任务。
进行创作。发展个性
小结
评价目标:1.有创意2.装饰美
作业自评:1能利用盒子开合特点设计制作一个“动态”或“静态”的小魔盒。
3、过程与方法:
①构思与想象:盒子怎样开合?变什么物象才有趣、神奇?
②装饰与设计:对称设计还是均衡设计,主体物突出、色彩对比。
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能设计制作一个“静态”的小魔盒。
2.较高的要求:能合作设计制作一个“动态”的小魔盒。
3.个性探究:设计一个能“伸缩”、有创意、有色彩对比的小魔盒。
发展立体的正负形的构成的感知能力
课后记:让学生发挥想象,突出创作。
20课:小舞台
一、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①感知“舞台布景”,知道装饰画:②能根据表演内容设计舞台,布置及表演物象。
2、教学过程和方法:①在资料收集过程中,了解生活中舞台及舞台布景的作用。②在欣赏画家作品过程中,感受装饰画夸张,概括、装饰美化的艺术效果。③在想象与创作中,体检舞台布景设计的乐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现创造“舞台玩具”的快乐。
二、教学要点:
1、重点:能根据表演内容,设计舞台布景及表演人物的造型。
2、难点:能妙用废旧材料,根据表演内容,设计美观的舞台布景及表演人物的造型。
3、兴趣点:①表演节目。②欣赏作品。③创作活动。
4、观察点:①装饰画作品夸张,概括、装饰美化的艺术效果。②观察画面表现的空间层次感。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
  1、2课时、2、让学生收集各种废旧的纸盒和旧挂历。3、准备制作工具。
四、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
引入
1.放课件
2.欣赏教师范画
3.了解课件中的意境
1.欣赏作品
2.讨论
3.提出看法
发展立体制作的感知能力
讲授新课
1.课题:(小舞台)
2.激发记忆:
①你到过剧院看戏吗?哪些布景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②看看连环画,观察一下,背景与故事情节有什么关系?
③观察课本中的学生作品,分析作者用什么手法、材料工具表现背景?(水彩、水粉、国画、剪纸)。
3、感知“舞台布景设计”(欣赏:廖冰的《舞台布景设》。
①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②猜一猜,画家描绘了美丽的山水,表达什么感情?(热爱生活、美的追求、)哪些地方表达了这种感情?
③比一比,画中景物的造型、色彩与现实的景物有什么异同?
④你知道舞台布景有什么作用?你见过舞台背景是怎样更换的吗?
⑤想象:着布景合适什么故事情节?
⑥你喜欢这件《舞台布景设计》作品吗?为什么?
4.“舞台布景设计”的方法:
5、想象与创作:
6、作业(自评与他评)
1、学生活动:我能行
2、知识与技能:能妙用废旧材料,并根据表演内容设计舞台布景及表演人物的造型。
3、过程与方法》
积极参与资料收集、欣赏评述、想象创作等活动。
4、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现创造“舞台玩具”的快乐。
能妙用废旧材料,并根据表演内容设计舞台布景及表演人物的造型。
.
学生活动
学生想象与创作:1、能妙用废旧材料,并根据表演内容设计舞台布景及表演人物的造型。
2、要有美观的造型、律动、柔和的色彩、有背景。
小组活动:
1.积极想象和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2.能与同学合作。
3.明确自己的任务。
进行创作。发展个性
小结
评价目标:1.有创意2.装饰美
作业自评:1、能妙用废旧材料,并根据表演内容设计舞台布景及表演人物的造型。
2、要有色彩和背景。
3、作品独特,与众不同。
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能根据表演内容,设计舞台背景及表演人物的造型。
2.较高的要求:能根据表演内容,设计美观舞台背景及表演人物的造型。
3.个性探究:能妙用废旧材料、根据表演、创意表现舞台活动布景及表演人物的造型色彩。
第二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
讲授新颗
教师活动:
1、引导学生按纸箱画幅大小,选择与剪裁背景画面材料。
2、可激发学生创造其他更换背景的方法。
3、教学时,要启发学生进行故事情节的联想、材料妙用的联想、表现手法的联想等?
4、注意引导学生为自己的舞台模型配一个好题目,这是创作教学的策略之一。
5、课后延伸:
学生要学会:能妙用废旧材料,并根据表演内容设计舞台布景及表演人物的造型。
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作。
学生活动
评价目标:1、妙用废旧物2、舞台造型美观、有创意。3、有色彩对比、④表演内容与舞台布景和谐结合。
1、在参与欣赏与想象活动中,体会画家整体或局部的表现。
2、积极参与记忆与想象活动,大胆表现心目中的“舞台背景设计”。
进行创作。发展个性
小结
教师讲评: 1、妙用废旧物2、舞台造型美观、有创意。3、有色彩对比、④表演内容与舞台布景和谐结合。
学生自评:
今天喜欢不喜欢这节课,请在作业的右下角画出笑、哭、的娃娃的脸。
教师布置下节课所要带的学习工具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