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读书随笔 《触龙说赵太后》影响我一生的文章 [打印本页]

作者: 最新资料    时间: 2020-7-11 01:10
标题: 读书随笔 《触龙说赵太后》影响我一生的文章
不知道编者为什么把《触龙说赵太后》这篇古文从初中语文教材中删去,那可是影响了我一生的文章,出自《战国策》。

   文章大意思赵孝王元年(公元前256年)前266年,赵国国君惠文王去世,他的儿子孝成王继承王位,因为年纪轻,故由太后执政。赵太后即赫赫有名的赵威后。当时的赵国,虽有廉颇、蔺相如、平原君等人辅佐,但国势大不如前,而秦国看到赵国正新旧交替之际,国内动荡不安,孝成王又年幼无知,认为有机可乘,于是派兵遣将“急攻之”,一举攻占了赵国的三座城池,赵国危在旦夕,太后不得不请求与赵国关系密切的齐国增援,齐国虽然答应出兵,但提出赵国必须派太后的幼子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但赵太后溺爱少子而置国家于不顾。于是赵左师触龙冒死进谏,最终使“长安君质齐,齐兵乃出”。说明真正的关爱孩子,考虑孩子的前程,就必须让孩子分担国难,经受磨练。

    经受磨难方能担起重任,在国事上有所作为,蒋经国1925年到苏联学习,但1927年后由于蒋介石叛变国共革命,使蒋经国被苏联政府滞留,不准回国期间被下放到工厂、车站,做过学徒、搬运工甚至流浪汉,直到1937年,经历了大苦大难的蒋经国才回到中国。这一段刻骨铭心的非凡历练使蒋经国成为蒋介石几个儿子中最有能力,能担当国事的一位。如果没有这番磨练,说不定蒋经国或成为纨绔子弟或政治上平庸无能。

    很多人从中见到的是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外交斗争艺术,而我认为,触龙游说成功的主要原因还在于他其言合理——“父母之爱,为之计深子”作为当时位高权重者,尚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而守金玉之重也”何况我们这些寻常百姓家的孩子,赵太后正是认识到了“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的危机,才“恣君之所使之”。

    我们怎能溺爱?当为孩子的终生发展计,为之计深远。
作者: 最新资料    时间: 2020-7-11 01:10
港区中心学校  朱瑞美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