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读书随笔 [打印本页]

作者: 最新资料    时间: 2020-6-19 10:56
标题: 《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读书随笔
利用假期时间读了孙绍振教授的《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将近400页的一本书又厚又重,好在作者是分章节、分体裁,以不同视角和独特的观点对作品进行多元品读、对比解析的,所以阅读起来并不觉得单调乏味。厚厚的书一点一点地读,没想到一段时间下来竟读完了。

孙教授在作品自序中提到:课本上的难点、疑点,如果教师不加阐释,学生不可能凭着自发的感性理解悟透彻。科学或者外语教师的权威,建立在使学生从不懂到懂,从未知到已知,而语文教师却没有这样的便宜,老师们面对的不是惶惑的未知者,而是自以为是的已知者,如果不能从已知中揭示未知,指出学生感觉和理解上的盲点,将已知转化为未知,再雄辩的揭示深刻的奥秘,让他们恍然大悟,就可能辜负了教师这个光荣称号。有这样对老师教学现状的担忧,加之心中的责任感,于是孙教授带领我们在“细读”中去品味“经典”,以提升教师们语文阅读教学的品质。

很叹服孙教授的名作细读功夫,他在解读文本时能抓住每一个字,每一个词充分阅读,品味每个字词后面的意蕴和味道。他以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杜牧的《江南春》等诗为例,概括了春天的九种不同情怀,以杜甫的《登高》、杜牧的《山行》、刘禹锡的《秋词》等为例,概括了秋天的六种不同情怀,这种细读让我对不少古诗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对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背影》、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的解读别具一格,令人信服。他用还原法分析《再别康桥》,对文本所蕴含的丰富内涵进行充分的挖掘,尊重文本从文本出发,注重细节的解读和结构的分析,通过细致和反复的阅读,对文本所蕴含的深厚意蕴作出了丰沛地阐释。

以作者解析的贺知章《咏柳》一诗为例。在教学时,我关注更多的是柳树的样子、枝条的特征、春风给人的感觉、我们看到及想象到的画面等。孙教授认为这样子对抒情诗的解析是无效的,其实根本经不起推敲。抒情诗到底以什么才动人呢?究竟该如何品读抒情诗呢?首先读者要了解诗人的身份、背景,试想以诗人的身份及社会地位可能会以什么样的角度看待世界?接着用“还原”的方法,把未经作者加工的原生的形态想象出来,找出艺术形象和原生形象之间的差异,有了差异就有了矛盾,比如这首诗中的矛盾点:春风并不是剪刀;柔和的春风给人的感觉不好用剪刀来形容;柳树并不是碧玉可为什么偏偏要说它是呢?找出等等这一系列矛盾,进而分析矛盾产生的原因,我们不难发现。噢,原来是作者发现了柳树的特点:别的树,枝繁则叶茂,而柳树的特点不同,枝繁叶不茂,柳丝茂密而柳叶很纤细、很精致,作者发现了这一点,他觉得如果用无心的自然而然来解释是远远不够的,这应该是有意的剪裁,精心加工的结果,于是便有了“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样的绝句。同样,树并不是玉,但是为什么作者要这么写呢?因为他感叹于自然的美,他觉得只有用珍贵的物品来寄托珍贵的情感才足以表达,这一点也是我平时教学时忽略的,根本没想过。所以学习了孙教授的这种“还原”的方法,找出矛盾点再深入解析、品味古诗,真觉得我们中国古诗词的魅力无限。

孙教授说:“揣摩教材是一种细功夫、慢功夫、苦功夫。”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作为一个基础教育者,我要能潜下心,认真钻研教材,要有一种韧劲儿和钻劲儿。努力把自己成长为那棵摇动生命成长的树,推动生命精彩的云。
作者: 最新资料    时间: 2020-6-19 10:56
新区小学  鲍莉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