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2019年重庆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答案解析)word免费下载
[打印本页]
作者:
水水水
时间:
2020-6-15 20:33
标题:
2019年重庆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答案解析)word免费下载
此套
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各省市共20套word下载
由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整理,供大家
免费使用下载
,
转载前请注明出处
。
部分图片、表格、公式、特殊符号无法显示,
需要下载的老师、家长们可以到本帖子二楼(往下拉)下载word压缩文件附件使用!
如有疑问,请联系网站底部工作人员,将第一时间为您解决问题!
文件预览:
2019年重庆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分)在下列三十六计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能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A.上屋抽梯 B.打草惊蛇 C.趁火打劫 D.调虎离山
2.(2分)薯片等易碎食品宜采用充气袋包装,下列气体中最不适宜充入的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空气
3.(2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
A.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稀有气体﹣﹣﹣﹣作电光源
C.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D.烧碱﹣﹣﹣﹣厕所清洁剂的成分
4.(2分)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如图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若整个大圆圈表示纯净物,则下列物质属于Z范围的是( )
A.红磷 B.干冰 C.乙醇 D.铁锈
5.(2分)要改正下列错误的操作,不需要再补充仪器的是( )
A. 取用固体 B. 称量NaOH固体
C. 过滤 D. 稀释浓硫酸
6.(2分)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H2O)和过氧化氢(H2O2)分子中都含有氢气分子(H2)
B.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用肥皂水可以软化硬水
D.常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水
7.(2分)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出现白烟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D.混合研磨硝酸铵和熟石灰,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
8.(2分)在空气中放置较长时间的锌片,表面会形成一层薄膜,其中含有Zn2(OH)2CO3.若该物质通过化合反应生成.反应物除了Zn外,还有①N2②O2③CO2④H2O中的( )
A.一种 B.两种 C.三种 D.四种
9.(2分)可溶性钡盐有毒.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酸的硫酸钡不但对人体无毒,还由于它不易被X射线透过,被医疗上作为X射线透视胃肠的内服药剂﹣“钡餐”.若误食了溶于水的BaCl2,可用于解毒的药剂是( )
A.糖水 B.食盐水 C.硫酸钠溶液 D.碳酸钠溶液
10.(2分)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用洗涤剂洗去油污 洗涤剂能溶解油污
B 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用水浇灭 水能降低纸箱的着火点
C 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 Fe+CuSO4═FeSO4+Cu
D 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规定应使用碳素墨水 使用方便,宇迹清晰
A.A B.B C.C D.D
11.(2分)已知Mg能在CO2气体中燃烧,反应方程式为CO2+2Mg(〖点燃〗┬¯)/2MgO+C.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Mg发生还原反应
C.镁条着火不能用CO2灭火器灭火
D.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12.(2分)某化肥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植物叶片发黄,可施用该肥
B.“含氮量”中的“氮“是指氮元素
C.硝酸铵受热可能会分解
D.硝酸铵中氮、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2:4:3
13.(2分)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由此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溶液对外不显电性
B.反应前后溶剂质量不变
C.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D.图中A代表水分子
14.(2分)小明同学归纳总结了初中所学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并用“H2SO4+X→盐+Y”这种表达式进行整理。下列小明的观点正确的是( )
A.若X为金属铜,则Y是氢气
B.若X为铁,则盐是Fe2(SO4)3
C.若X为BaCl2,则生成白色沉淀
D.若Y为水,该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15.(2分)分析处理图表的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表是A和B两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温度/℃ 10 20 30 40
溶解度/g A 35.8 36 36.3 36.6
B 12.2 21.8 39.7 53.2
A.10℃时,对于两者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A>B
B.若要配制浓度相同的A、B的饱和溶液,则温度范围为20℃<t<30℃
C.若要配制等质量的A、B的饱和溶液,则B所需溶质更多
D.40℃时,A、B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固体质量:A<B
16.(2分)取石灰石与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的溶液A,向其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并用pH数字探测仪连续监测,得曲线如图(pH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液A中的溶质有两种
B.A、B段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C.B、C段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呈无色
D.D、E两点溶液中的溶质种类相同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1分)
17.(4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下列各类食物中糖类含量最丰富的是 。(填序号,下同)
A.草莓 B.西红柿 C.米饭 D.鸡蛋
(2)下列最适合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 。
A.浓硫酸 B.生石灰 C.氢氧化钠固体
(3)图甲为物质中元素的含量图。其中分布在人体中的是 。
(4)被蚊虫叮咬会出现红肿或瘙痒,这是由蚊虫分泌出的蚁酸引起的。涂抹图乙中的 (填物质名称)可以减轻症状。
18.(5分)碳和碳的氧化物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了金刚石硬度大的是 (填序号)。
(2)炭雕是活性炭成型技术与传统雕刻工艺的完美结合。因为活性炭有硫松多孔的结构,具有 能力,所以炭雕既可以净化室内空气,又可以美化居住环境。
(3)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与其核外电子排布有关。请画出碳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4)二氧化碳是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如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制造金刚石,化学方程式为:3CO2+4Na(〖一定条件〗┬¯)/C(金刚石)+2X,则X的化学式为 。
(5)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常用于冶炼金属。小京取20g氧化铁粉末与CO反应一段时间后,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5.2g,则该反应中生成的CO2的质量为 g。
19.(4分)化石燃料在日常生活中用途广泛,但燃烧可能产生SO2,最终导致降雨的酸性增强。如图是形成酸雨的其中一条途径: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 。
(2)以上途径的各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有 种。
(3)关于酸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pH<5.6的雨才是酸雨
②为减少酸雨,应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③将燃煤磨成粉末,减少SO2的排放
④为减少酸雨,应开发太阳能等新能源
(4)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其化学方程式为 。
20.(3分)图中打开K1,关闭K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为 。若关闭K1,打开K2,观察到烧杯中蜡烛熄灭,利用的灭火原理是 。
21.(5分)某兴趣小组欲探究Zn、Cu、Ag、R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R为未知金属),进行了如下实验:
(1)如图1所示,将四根金属丝同时插入烧杯中,则甲中的现象为 。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一段时间后,将烧杯中四根金属丝依次替换为R、Ag、R、Cu,如图2所示)。
①若甲中出现气泡,乙中无明显现象,则烧杯乙中的溶质是 (填名称)。可得出Zn、Cu、Ag、R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 。
②若甲中无明显现象,乙中R表面出现红色固体,则不能推出的结论是 (填序号)。
a.R>Ag b.R>Cu c.R>Zn d.R<H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1分)
22.(5分)某同学对含有泥沙的粗盐进行提纯,并用提纯后的氯化钠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请回答有关问题:
I.粗盐提纯
(1)实验操作顺序为 (填序号)以及计算产率。
(2)在上述实验步骤中,都使用了同一仪器,它在①和③的目的不同。步骤①的目的是 。
(3)利用上述实验得到的氯化钠晶体,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配制溶液的步骤:计算、 、量取、溶解、装瓶;量取所需的水应选用 mL的量筒。
(4)配制NaCl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 (填序号)
①粗盐溶解时不充分②过滤时滤纸破损
③量取溶剂水时俯视读数④配溶液时称量的精盐仍潮湿
23.(6分)火锅是我国独创的美食,历史悠久,火锅常用的一种燃料是固体酒精。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固体酒精产生了好奇,对其成分进行探究,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
a.固体酒精是用酒精、氯化钙和氢氧化钠按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制成。
b.氯化钙、氯化钠溶液均呈中性
【提出问题】
①酒精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②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实验探究】
(1)按上图所示进行实验,观察到 ,可得出酒精中含有碳元素的结论。
(2)取少量固体酒精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后静置,发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沉淀是如何形成的: ,由此说明氢氧化钠已变质。
(3)为进一步确定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分组进行探究。甲组同学取烧杯上层清液于两支试管中,按如下所示进行实验。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溶液变红 产生
实验结论 清液中有氢氧化钠 清液中有碳酸钠
乙组同学认为甲组实验不能证明清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钠,理由是 。他们另取烧杯中上层清液,加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红。
【实验结论】小组同学经过讨论,一致认为该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已部分变质。
【反思交流】
(1)乙组实验中加足量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 。
(2)下列物质能代替实验中的氯化钡溶液的是 (填序号)。
A.氢氧化钡溶液B.稀盐酸C.硝酸钡溶液D.氯化钠溶液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24.(6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采用的方法为:取该石灰石样品5g,把6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实验过程所得数据如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根据实验数据计算:
实验次数 1 2 3 4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15 15 15 15
剩余固体的质量/g 3.50 x 0.75 0.75
(1)表中x= 。
(2)第 次加入稀盐酸时,碳酸钙已经反应完全。
(3)求原60g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要求书写计算过程)。
2019年重庆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 2.A; 3.D; 4.B; 5.D; 6.D; 7.D; 8.C; 9.C; 10.C; 11.B; 12.D; 13.B; 14.C; 15.C; 16.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1分)
17.C; B; ③; 肥皂水; 18.①③; 吸附; Na2CO3; 13.2; 19.天然气; 3; ①④; 2NaOH+SO2═Na2SO3+H2O; 20.2H2O2(〖MnO_2〗┬¯)/2H2O+O2↑; 蜡烛燃烧更旺; 隔绝氧气; 21.有气泡产生; Zn+CuSO4═ZnSO4+Cu; 硫酸锌; Zn>R>Cu>Ag; cd;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1分)
22.②③①; 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 称量; 100; ②④; 23.烧杯内壁出现白膜; Na2CO3+CaCl2=CaCO3↓+2NaCl; 白色沉淀; 碳酸钠溶液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除去碳酸钠,以免对氢氧化钠的检验造成干扰; C;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24.2.00; 3;
作者:
水水水
时间:
2020-6-15 20:53
下载
链接
2019年重庆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rar
(168 KB, 下载次数: 547)
2020-6-15 20:53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打开微信,
扫描下方二维码
或
添加公众号“
czwkzy
”,
关注
初中微课资源
公众号, 免费获取
解压密码
。
如已关注,请进入“初中微课资源”公众号,在底部输入“密码”会自动回复最新下载密码。
更多教学资源,免费、持续更新。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