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因材施教,尊重个体差异——《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
[打印本页]
作者:
最新资料
时间:
2020-6-3 08:33
标题:
因材施教,尊重个体差异——《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阐述了他的和谐教育的思想,他认为学校教育的思想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他的教育思想对世界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当我翻开书看到“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时,我在想什么叫做“抽象的学生”?
在学生入学一个月的时候,班里就出现了一些跟不上学习进程的同学,当时我还在想,为什么会有如此差别?
同样的都上过幼儿园和学前班,在教育工作中,大部分教师都有这样的感觉,对“后进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他们理解和记住教材的时间是大多数的普通学生的2、3倍。他们或多或少都会有以下特点(1)缺乏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习习惯差,上课爱搞小动作。(2)学习态度不端正,消极学习,无所谓的态度很突出。(3)没有基本的学习方法,对基础知识没有基本掌握。(4)有的不能完成作业。(5)对不懂的知识不理睬,对知识的运用较差。
《给教师的建议》中讲到,对于这类儿童来说,可能是把学习仅仅局限于教材,以致于养成了死记硬背的习惯,变得更加迟钝。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写到: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使这些学生尽可能多读些书。在读书的过程中,儿童的头脑里会产生尽可能多的关于周围世界各种现象和事物的疑问,那么在他们上课时就会带着有关的疑问,不至于对于课堂不感兴趣。
阅读好比是使思维受到一种感应,激发它的觉醒。而对于儿童来讲,他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无法克服的障碍就似乎越多,他就更应该多的阅读。阅读能教给一个人思考,而思考则能得到一种活的思想。思考得多了,那么疑问就多了,疑问多了,也就会在课堂上提问。有效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促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知识掌握程度。
对于“后进生”,我们需要在经过周密考虑地、有预见地、有组织地让其阅读一些科普读物的同时,还应该学会降低自己的身份,适时鼓励和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减少心理压力,在课堂上畅所欲言,互相交流,他们自身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加强。
书上说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的脑力劳动的领域,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这和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的“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很相像,因材施教的前提是承认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并且了解学生的特点,在了解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教育。
在同样的一个班级里,有的学生对教材内容感知、理解、识记很快,并且在学习中能够保持得长久而牢固,相对的有的学生则不同,在感知速度和牢固程度上都不如前者。但是不一定,后者就会在将来的生活中不如前者。学习上的成就是一种相对的东西:对一个学生来说“五分”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所以对于我们教师来说,了解学生的各自学习情况是必要的前提。每一个学生在现阶段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掌握的一个重要的教育技巧。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认知水平,不能向学生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但是,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如果在教学中能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那么,所有的学生都在前进,不同的是有的人速度快,有的人慢。在进行教学评价时应充分体现尊重个体差异的原则。
如何能做到使每个学生体验到取得成功的个人的、人格上的欢乐,同时教师又不心情焦躁、筋疲力尽,这一点,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
作者:
最新资料
时间:
2020-6-3 08:33
实验小学 张娇娇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