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综合性学习活动《身边的文化遗产》说课稿
[打印本页]
作者:
最新资料
时间:
2020-5-19 16:24
标题:
综合性学习活动《身边的文化遗产》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与作用:
《身边的文化遗产》是统编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本单元的课文都是我国古代的经典名篇,都是厚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好材料。通过这些课文的学习,对于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增加文化积淀,都有很大的帮助。《身边的文化遗产》这一综合性学习,就是在这一基础上,更好的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以及民族自豪感,同时对培养学生的审美也有很大的帮助。
2.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认识文化遗产、了解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搜集身边的文化遗产活动,积极参加有关文化遗产的推荐、评选、撰写申请报告等各项活动,对身边地域特色鲜明的文化遗产资源进行相应的了解,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3.教学重点:
通过搜集身边的文化遗产活动,对身边地域特色鲜明的本土化文化遗产资源有较深的了解。
4.教学难点:
认识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二、说学生。
《身边的文化遗产》面对的学习群体是一群十四五岁的初中生,受经历与知识积累水平所限,虽然对文物有所听说,但对文化遗产的概念不理解。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带领学生明确区别,这对引导学生认识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有一定的作用。作为八年级的学生已经了解如何搜集资料,也有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将材料进行整合,并进行交流合作。
三、说教法。
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现代教育理论也认为,比传授现成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因此,教学中最重要的是研究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积极性,如何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鉴于此,我觉得应该在教学中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本着启发式原则,通过多种具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因此,我采用讨论式、合作探究式等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尽可能多的制造语文学习的自由空间,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大力提倡自由研讨。
四、说学法。
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曾说过:“凡是教师能够讲述的能够传授的知识多半是死的,凝固的无用的知识,只有学生自己发现探究的知识才是活的有用的知识。”因此向学生传授学法,使学生会学、会实践,是教学这节课的真正目的。根据教材和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运用“说、思”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实践综合性学习。
五、说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播放视频“历久弥新的新疆桑皮纸制作技艺”宣传片。
2.完成抢答题,检查自学情况。
国务院规定,每年( )月( )日是文化遗产日。
文化遗产可以分为( )和( )
在我国,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 )节。
④农历九月初九是( )节。
(二)思考交流:说说你知道的文化遗产
1.阅读课本141、143--145页的内容,思考问题:什么是文化遗产?文化遗产可分为哪几种?
2.出示图片(如北京故宫建筑群、莫高窟飞天壁画、苏州古典园林、吐鲁番坎儿井、西安的兵马俑、新疆天山山脉、端午节赛龙舟、京剧表演、十二木卡姆、达瓦孜、艾德莱斯绸、阿凡提的故事)思考:上述图片所展示的哪些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遗产?
设计目的:通过练习使学生对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更深的认识。
3. 你还知道哪些物质文化遗产或者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生自由发言)
(三)合作讨论:谈谈身边的文化遗产
1. 你知道在我们的家乡新疆,有哪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吗?并说一说我们新疆人民是如何保护它们的。
如:民间文学中的玛纳斯(柯尔克孜族) 江格尔(蒙古族);音乐中的维吾尔木卡姆(十二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刀即木卡姆);舞蹈中的塔吉克族鹰舞;杂技与竞技中的维吾尔族达瓦孜;手工艺技艺中的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维吾尔族花毡、印花布织染技艺、桑皮纸制作技艺;民俗中的锡伯族西迁节、维吾尔刀郎麦西热甫
2. 思考:
在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如今面临什么问题?
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保护措施?
师生明确:
正面临着被破坏、得不到传承等问题。
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因素有:人为因素、非人为因素。比如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等。
加大宜传、落实责任、加强执法等。
3.你认为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有哪些?
联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
4.2019年6月10日是我国第14个“中国文化遗产日”,主题是“非遗保护,中国实践”。结合这个主题,就维吾尔刀郎麦西热甫的保护实践请你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麦盖提县设计两项与此相关的活动。
(四)探究实践:想想生活中这些事儿
1.看看下面母女在微信里的对话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母亲:闺女,今天周末不上课,快回家跟妈学唱戏?
女儿:妈,你太落伍了,谁还学这个,哪还有人听戏!
母亲:闺女,这是你姥姥手把手教给妈的,不能在妈这断了弦。
女儿:宝宝不想学,太土了!
思考:妈妈为什么让女儿学唱戏? 你同意谁的看法?说明理由。
2.实践活动:“走近达瓦孜”,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达瓦孜知识】
根据下面的材料,从三个方面概括维吾尔族达瓦孜的特点。
“达瓦孜" 是维吾尔族一种古老的传统杂技表演艺术。"达"在维吾尔语是"悬空"之意,"瓦孜"是指嗜好做某件事的人。"达瓦孜"一词,是借用波斯语"达尔巴里",意思是高空走大绳表演,古时称为"走索"、"高原祭"、"踏软索"等。它是新疆 的一种走钢丝 杂技,古称“走索”、“高原祭”、“踏软索”等。达瓦孜最早于汉代为中原人所知,东汉张衡 在《西京赋》中曾记载“临回望之广场,呈角抵之妙戏……跳丸剑之挥霍,走索上而相逢。”所记为西汉元封三年时汉武帝 召集各族艺人表演之事。新疆的达瓦孜传人阿迪力,被誉为中国的“高空王”。(历史悠久 动作险难 表演性强)
(2)【达瓦孜欣赏】请你仔细观察下面这幅照片,描绘画面内容。
画面内容:新疆“高空王子”,新疆达瓦孜第六代传人阿迪力在铜丝上骑独轮车的表演照片
(3)【我看达瓦孜】
班里有些同学认为达瓦孜艺术太高难度了,不是大众化的,没必要发扬光大。请用简明的语言阐述你的观点。
示例1:我认为这种说法不可取。达瓦孜是民族艺术,是中华瑰宝。它经历漫长的岁月发展到今天就说明了这一点。
示例2:我认为这种说法可取。达瓦孜太艰险了,已经跟不上当代社会的发展,也很难融入新时代审美的因素,没必要发扬光大。
(4)观看视频:新疆“达瓦孜”新传承——在高空绳索上跳芭蕾
3.根据课上的讨论与思考,针对自己查阅的资料,以及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写一份倡议书,提倡同学们共同保护我们身边的文化遗产。
(五)学生对此次综合性实践活动进行总结。
作者简介:马红霞
自治区王玉桂初中语文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成员
新疆师范大学“国培”“区培”中学语文培训专家
乌鲁木齐市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
乌鲁木齐市首届名师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
新疆首届精品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新疆分会中学语文优质课大赛一等奖
多篇论文获国家、自治区、市级一等奖
多篇论文在国家、市级刊物发表
主持课题分获乌鲁木齐市级一、二等奖
学为中心,生本课堂,价值解读,构建属于自己的语言名片。
作者:
最新资料
时间:
2020-5-19 16:24
第六十六中学 马红霞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