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新课导入 (第1课时) (3分钟) | 根据上节课生活中的透镜提出利用什么光学元件成像和成像有什么差异的问题,再由凸透镜成像的差异引入新课。 | 回忆生活中的透镜成像情况并回答问题,并产生凸透镜有什么规律的想法,从而激发探究的兴趣。 | 创设问题情景,从生活走向物理,使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产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
新课导学 提出问题 猜 想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分析和论证 (第2课时) | 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都有凸透镜,但有大小、倒正和虚实的差异,通过引导学生由凸透镜成像的差异提出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倒正与物距有什么关系。 继续观察投影仪、照相机和放大镜成像的同相点及不同点,引导学生针对像的大小、倒正和虚实分析并做出其与物距或者像距大小关系有关的猜想与假设,同时板书。 指导学生要检验猜想是否正确需要实验,提出实验是探究物理知识最基本的一种方法。 给出器材,让学生根据猜想设计实验方法,并说出器材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66,明确实验观察什么、测量什么和记录的数据以及实验的主要步骤及过程。 演示:根据学生的实验方法补充说明实验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如:蜡烛、凸透镜、光屏的摆放位置。 根据猜想,实验时先改变物距,由大到小进行几次实验。 并提醒学生怎样观察像;怎样记录物距、像距;注意分工合作。 教师巡视,对学生的探究过程进行指导,及时对学生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并鼓励最先完成实验的学生填写黑板的数据.(见附表) 教师事先画好表格,指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及数据思考得到什么结论,是否证实了猜想和假设,并进一步思考、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并让学生以书面或口头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 学生观察投影仪、照相机和放大镜的成像情景,从而提出问题。 学生讨论、观察投影仪、照相机和放大镜成像情况,做出猜想与假设。 学生阅读、讨论、作答,举手发言。其他同学评估、改进实验方法。明确实验目的。 回顾凸透镜焦距测量的方法,并让两位学生测出本节课凸透镜的焦距. 分二人小组实验,观察记录,思考猜想是否正确。 实验、记录、思考、作答。 讨论思考得出凸透镜所成像的大小、倒正与物距或与物距和像距的大小关系有关,进一步综合、分析归纳出: 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验像; 当f<u<2f是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成实像时,物距变小时,像距变大,像也变大。 | 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由生活现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学生猜想有多种多样,有正确的,也有不正确的猜想,但需给予肯定与鼓励。教师可以创设适当的猜想情景,引导学生猜想,并明确猜想的理由是什么,同时,教师板书学生猜想,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科学的能力及精神。 培养交流合作精神、制订计划能力、创造能力、表达能力、评估能力、勇于发表见解的意识。 教师指导、让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示范实验过程,是为了使所有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及方法,强化对物距、像距概念的理解,从而突破难点。起到教师的引导作用。 培养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科学探究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交流合作精神、创造意识。激励学生的自我表现意识与成功感。 启发学生从实验数据中找出规律。数据较多,要加强引导。自行总结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加深了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突破了难点,培养了分析归纳的能力。 |
归纳小结 | 请学生小结本节课的收获,教师同时用Flash动画展示凸透镜成像规律.Flash动画下载地址: http://flash.9d.ng.c.m/s.ftd.wn /33/517K_swf_36-10852.swf | 从知识、方法、有什么体会方面小结,并观看动画进一步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 重点小结凸透镜成像规律和科学探究方法,让知识和方法系统化。利用Flash动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体现的新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 |
实验次数 | 物距与焦距的关系 | 物距u/cm | 像的性质 | 像距v/cm | 实验者 姓名 | ||
实虚 | 大小 | 正倒 | |||||
第1次 | u>2f | ||||||
2f>u>f | |||||||
u<f | |||||||
第2次 | u>2f |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