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后题答案10.古诗三首 [打印本页]

作者: 最新资料    时间: 2020-4-7 02:06
标题: 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后题答案10.古诗三首
10.古诗三首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竹石》。

〔名师来指导〕

根据书中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再进行背

诵。在熟读背诵《竹石》的基础上,默写古诗,做到正确书写,没有错

别字,不加字,不丢字。

2.借助注释,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答案大家找〕 (1)骏马啊,什么时候才能够套上镶金的笼头,

在明净爽朗的秋天的辽阔原野上任意驰骋呢?

(2)即使身体粉碎变成石灰,也不畏惧敲打撞击、烈火焚烧,还要

把洁白干净的石灰留在人世间。

(3)千种磨难万种打击仍然坚忍劲拔,不管你刮的是什么风。

3.三首古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表达的方法有什么共同

特点?

〔答案大家找〕 (1)《马诗》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不被统治者

赏识,但又热切期望自己的抱负得以施展,可以为国建功立业的志向。

《石灰吟》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

品质和不同流合污的情操。

《竹石》借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

铮铮的骨气。(2)这三首古诗有一个共同点,即看起来描写的是物,实际上是在

赞颂人的一种精神。

这三首古诗都是咏物诗,都突出了所咏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点。

《马诗》通过马表现贤才的雄心壮志及其怀才不遇的愤慨;《石灰吟》

突出了石灰不怕击打、不怕烈火,甘愿粉骨碎身而把白白的粉末奉献

给人们的特点;《竹石》突出了竹子扎根于岩缝之中坚韧不拔的特点。

在表达方式上都是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