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新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第1课《古风新韵》教案教学设计 [打印本页]

作者: 桂馥兰香    时间: 2020-4-6 20:52
标题: 新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第1课《古风新韵》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课 古风新韵




教学目标:
1.聆听两首古诗词歌曲,体会作品所表现的意境。知道歌曲《但愿人长久》在乐句结束音运用上的特点,以及所表现的情景和情感。
2.能饱含深情地背唱歌曲《游子吟》,表达自己对母爱的感激之情。并能说出两段不同的旋律在音区、旋律上的不同。
3.能用轻柔、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花非花》,在吟诵中感知词曲之间的紧密关系。
4.在聆听古琴曲《关山月》的过程中,认识民族乐器古琴,并记住古琴的音色。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经典。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力度的变化、唱法上的不同来唱好歌曲。
教学时间安排:
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作者: 桂馥兰香    时间: 2020-4-6 20:52
第一课时

一、聆听 古琴曲《关山月》
1.导入
从主题“古风新韵”直接进入。聆听古琴曲《关山月》片段,教师可从演奏乐器的音色上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古风”,问:你认为乐曲中的什么因素让你有“古风”之感?听到这首音乐,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情景?
2.认识古琴
认识古琴的形状、演奏方法以及历史影响。出示乐器图形,让学生观察了解古琴的形状与构成。
教师简单介绍:古琴又名七弦琴,演奏时以左手按弦,右手弹奏,通过多种指法形成其特有的演奏风格。古琴是古代文人必修的乐器,历史上孔子、李白、杜甫等名人都是又名的琴家。
聆听古琴的音色,播放古琴《流水》的音乐片段,请学生边聆听古琴的音色,边随音乐模拟古琴的演奏。
3.初听乐曲《关山月》,感受古琴的意境。让学生边听边闭着眼睛,随音乐用手模拟古琴的演奏动作,如同身在其中。
4.随音乐默诵古诗《关山月》,体会古琴曲的意境。让学生诵读古诗《关山月》,谈谈这首诗所表现的情景和情感。
5.选一首与古琴曲《关山月》已经相配的古诗,进行配乐诗朗诵,体会古代文人的气质与情感。
作者: 桂馥兰香    时间: 2020-4-6 20:52
第二课时

一、演唱 歌曲《游子吟》
1.导入
复习学过的《咏鹅》和《春晓》等故事歌曲导入。
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教师请学生朗诵唐诗《游子吟》,体会诗中的情感。
3.再听歌曲,听出两段旋律在情绪上的变化,启发学生:这首唐诗呈现了两遍,在情绪上你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4.用歌曲的伴奏音乐做背景音乐,请学生诵读唐诗《游子吟》两遍,并要求学生读出不同的情感。
5.学唱歌曲,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感情。
(1)视唱旋律。要求学生带着感情来视唱歌曲前八小节的旋律,视唱时可不带装饰音。熟练后跟教师的琴声、用模仿的方法唱一唱前八小节旋律(带装饰音)。
(2)跟音乐哼唱歌曲的旋律,体会两段旋律在音区、旋律进行方面的不同。可请学生用“M”哼唱第一段,用“WU”来哼唱第二段旋律,感受两段旋律的变化。引导学生从音区、旋律的走向比较他们的不同。
(3)学唱歌词,演唱歌曲。
这首歌深受学生喜爱,且容易学唱。在演唱时,教室可从旋律的走向、音区的变化上,引导学生通过力度的变化、唱法上的不同来唱好歌曲,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如:第一段可用优美、连贯的声音深情地演唱,装饰音的地方可以请学生用动作(模拟柔弦)来带动,唱出效果;
第二段可在情感上做细处理,“临行密密缝”可用连音与断音演唱,“意恐迟迟归”可启发学生根据旋律的走向(上行),用渐强的力度来演唱,把歌曲的高潮推至“谁言寸草心”;最后结束句“报得三春晖”的休止之处,要唱得声断气不断,可用渐弱渐慢的处理,以表达念念不忘的深情。
二、聆听 歌曲《但愿人长久》
1.用“对诗”的形式,从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的名句入手,如:教师出上句“人有悲欢离合”,学生对下句“月有阴晴圆缺”;教师吟上句“但愿人长久”,学生诵“千里共婵娟”。
2.简单赏析苏轼的诗词《水调歌头》及创作背景,知道诗词所表达的情感。
3.有感情地配乐朗诵《水调歌头》。可选用古琴曲《关山月》和歌曲《但愿人长久》作为背景音乐,朗诵后请学生谈谈不同的配乐有什么不同的感受,感知“古风”与“新韵”。
4.聆听歌曲《但愿人长久》,听出歌曲在乐句结束音的运用上的特点。
(1)聆听时,可让学生边听边跟着唱,熟悉歌曲。
(2)在感受歌曲特点时,用师生接唱的方式,教师唱“明月几时”,学生唱“有”,帮助学生感知结束音基本运用长音的特点。
三、拓展
1.安排对比并聆听邓丽君和王菲演唱的版本,比较她们在演绎这首歌曲中的不同韵味。
2.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诗词的理解,用自己喜欢的节奏、语调来吟诵歌词,给诗词赋予新韵。

作者: 桂馥兰香    时间: 2020-4-6 20:52
第三课时

一、演唱 歌曲《花非花》
1.复习学过的歌曲《西风的话》导入。唱完后,请学生回顾歌曲的作者是谁,从而进入本课的学习。
2.用“WU”哼唱旋律,边唱边划旋律线,感受旋律的线条美。
3.聆听歌曲范唱,理解歌词表达的意境。请学生用轻而高位置的声音来朗读歌词,用高位置的发声感觉来帮助学生感受这首“朦胧诗”的意境。朗读后,请学生谈谈对这首诗的理解。
4.有情感地吟诵歌词,体会词曲音调的紧密结合。请学生根据诗中每个字的声调,适当地放慢速度,延长韵母来吟诵。
5.学唱歌曲,表现歌曲的意境。
(1)在学唱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来演唱,每个字的字头可唱的稍为“虚幻”而“柔美”些,体会朦胧诗的意境。
(2)唱好歌曲中的力度变化,注意气息的运用,尤其是最后一句的“去似朝云无觅处”的渐慢与渐弱的处理,气息要控制好。
6.复习和交流学生已掌握的诗词歌曲,可以个人或小组演唱等多种形式与同伴分享和分组展示。
二、编创与活动
教师通过借助图片营造特定的情境,引导学生感受和体会作品所表现的意境,以及词曲两者之间的紧密联系。
请学生选唱一首自己喜欢的诗词歌曲,用自己喜欢的表演形式来与同伴分享、交流。

课后反思: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