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新西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梯形(一)》教案教学设计 [打印本页]

作者: 桂馥兰香    时间: 2020-3-6 21:33
标题: 新西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梯形(一)》教案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梯形(一)
【教学内容】
课本第73--74页中的例1以及课堂活动1和练习二十第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梯形的特征和梯形各部分的名称,认识梯形的高。
2、经历从实物形象中抽象出梯形的过程,了解它的基本特征,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抽象出梯形的几何图形,了解梯形的一些特征。
【学具准备】
每人准备一个正方形、一个长方形、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一把剪刀和一张梯形白纸。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师出示大坝、梯子等实物图。
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图,你发现了这些图的横截面是什么图形吗?(学生仔细观察,感受生活中的梯形现象。
学生汇报时,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图中各种不同的梯形)
教师:同学们,这些图形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看到的一些梯形。
那么什么样的图形叫梯形呢?它都有些什么特征呢?它与平行四边形又有什么不同呢?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研究这几个问题。
(板书课题:梯形)
二、探究新知
  1、剪一剪、折一折、说一说。
教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第73页,仔细观察例1中的情景图。
同学们,你知道这些物体的面都是些什么图形吗?
(学生说时,老师分别在黑板上画出这些形状不同的梯形)
教师:请大家拿出课前准备的图形放在桌子上。
(课前准备了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你能在这些图形中找出梯形来吗?(不能)
教师:因为这里面没有我们想要的梯形,同学们能不能想办法把这些图形中的哪些图形变成梯形呢?请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试一试,比如通过剪一剪、折一折等,然后进行小组交流。
(学生交流剪的方法,感知梯形的特征,老师巡视指导)
教师:你们是怎样做的呢?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第一个来汇报?(学生交流试做的方法,感知梯形的特征)
教师:从刚才的操作中你知道了梯形的哪些知识?
教师:那么什么样的图形叫梯形呢?(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形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教师:对!这样的四边形就叫做梯形。
请各小组的同学检验一下你们剪出的图形是不是梯形。
(学生独立操作检验,教师巡视)认识梯形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同学们,在梯形中我们把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底,通常把较短的底叫上底,较长的底叫下底。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腰。
(教师给黑板上的梯形标出各部分的名称。学生在自己折或剪出的梯形上也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2、折一折,说一说。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梯形纸折一折,使上底和上底、下底与下底重合,然后打开,观察折痕与上底和下底有什么关系?(折痕与上、下底互相垂直)
教师:那么你认为这条折痕是这个梯形的什么?(这条折痕就是梯形的高)
教师:仔细观察梯形的高与梯形的底还有什么关系?(梯形的高是和两底都垂直的线段。)
三、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些什么知识?你都学到了些什么?那课前的问题——什么样的图形叫梯形,它的特点以及与平行四边形有什么不同?你们都清楚了吗?
四、课堂活动
  1、练习二十第1题。
学生先独立操作,然后到展示台前展示。
   2、练习二十第2题。
[总评:梯形是小学阶段学生认识的最后一个四边形,学生在前面已经充分认识了3种四边形,因此学生在认识梯形时并不困难。该教学设计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来进行的,让学生从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上抽象出梯形,然后让学生在折一折,剪一剪等活动中,在与四边形的比较中认识梯形,了解梯形的特征以及高。这些充分体现了在教学中“重视学生自主活动与合作交流的有机结合。”]
教学反思: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