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同课异构《望洞庭》观摩课有感
[打印本页]
作者:
最新资料
时间:
2020-2-22 15:29
标题:
同课异构《望洞庭》观摩课有感
今天和武凤霞老师一起上了《望洞庭》一课,课后思绪万千:
1.理解诗题是鉴赏古诗的第一步,《望洞庭》“望”字与“洞庭”,给了读者非常强大的信息,怎么望?望哪里?洞庭湖是个什么样的湖,都需要在第一步解释清楚。
2.小学阶段学习古诗、理解古诗是应该建立在读诗的基础上的,而读诗也是分层次的。第一阶段是读准字音,在这一阶段,要处理好生字的问题,包括生字的意义。第二阶段读流畅,通过反复读、各种形式读,把诗词读流畅。第三阶段读出节奏,写景的诗,要求学生能找出描写了哪些景象,借助课下注释等方法,理解大意,就能很自然地读出节奏来,而不要给学生划好节奏让学生照着读。第四阶段读出情感,就是在老师的引导下,细细品味诗句,学生对诗有了整体的画面感,对作者有了了解,自然就能读出情感。第五、在前面四步扎实的训练下,熟读成诵,学生当堂就能背诵。
古诗鉴赏课,一定要在充分读的基础上,把简短精炼的诗读长读厚,最后再读薄读短。
3.对于三年级上册,古诗教学的课堂,还应该有一些趣味的,凤霞导师有一个环节特别巧妙,出示图片,在图中找诗里的意象,特别有趣味。对于读诗,我们也可以找一找其他读的形式,让读诗的过程也有趣一些,比如吟诵,比如赛读、比如学着踏歌等。
4.鉴赏古诗,绝对不是一节课只学一首诗,尝试着组诗教学,横向组诗教学或者纵向组诗教学,组诗教学将内容复合,这样鉴赏课就丰厚了!而对于中低学段的孩子,组诗教学选取的组诗尽量简单一些,最好是学过的古诗,这样也加强了古诗词的复习。这也是新课标对三年级段古诗教学的要求: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加强对学过古诗词的复习,借助插图、注释理解诗文,加强对诗文诵读的研究,读出诗文节奏。新课标的要求也是我们备课时需要格外注意的。
5.凤霞导师对诗人的介绍放在了后面,非常符合当时的教学时机,打破了课堂开始就介绍诗人的惯式,值得我学习。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