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课后练习题有答案免费下载
[打印本页]
作者:
桂馥兰香
时间:
2020-2-13 20:58
标题: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课后练习题有答案免费下载
这套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课时练课后练习免费下载为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整理,所有内容与小学新编教材同步,本站试卷供大家
免费使用下载
打印。
因为试卷复制时一些内容如图片之类无法显示,需要下载的老师、家长可以到帖子下面(往下拉)
二楼
下载WORD编辑的DOC附件使用!
作者:
桂馥兰香
时间:
2020-2-13 21:00
苏教五数下课后练习.zip
(743.56 KB, 下载次数: 1845)
2020-2-13 21:0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打开微信
关注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公众号
,免费获取解压密码。
如果已关注,请
进入“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公众号,在底部输入“密码”会自动回复最新下载密码。
请打开微信扫下面二维码关注本站公众号
或
添加微信号:Lspjyw 方式,打开微信,添加朋友,点下面公众号,输入Lspjyw ,点击搜一搜。添加关注
作者:
桂馥兰香
时间:
2020-2-13 21:00
1.1 方程的意义
1、判断下的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1)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
(2)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做方程。 ( )
(3)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是一回事。( )
(4)x2不可能等于2x。 ( )
(5)10=4x-8不是方程。 ( )
(6)等式都是方程。 ( )
(7)方程都是等式。 ( )
(8)x=0是方程5x=5的解。( )
2、下面哪些是方程,在括号里画“√”。
(1)x+3=28( ) (2)32x>64( )
(3)56+x-8( ) (4)15÷x=1( )
(5)20-8=12 ( ) (6)24-x=17( )
(7)X=5 ( ) (8)A+4=56( )
参考答案
1、(1)√(2)×(3)×(4)×(5)×(6)×(7)√(8)×
2、(1)√ (4)√ (6)√(7)√ (8)√
作者:
桂馥兰香
时间:
2020-2-13 21:00
1.2 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1)
1.根据等式的性质,在○里填运算符号,在□里填数。
x+32=56
解:x+32○□=56○□
x=□
2.解方程。
x+46=59 6.4+x=10
3. 看图列方程,并解答。
4. 小明打一篇一共1200个字的文章,已经打了一些,还剩下280个字没打。小明已经打了多少个字?
参考答案
1.- 32 - 32 24
2.x=13 x=3.6
3. 25+x=92
解:25+x-25=92-25
x=67
4.解:设小明已经打了x个字。
x+280=1200
x+280-280=1200-280
x=920
答:小明已经打了920个字。
作者:
桂馥兰香
时间:
2020-2-13 21:01
1.3 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2)
1.解方程。
12x=96 x÷40=14 x÷2.5=5
2.看图列方程并解答。
3.养殖场有200只羊,是牛的数量的5倍,养殖场有多少头牛?
参考答案
1.x=8 x=560 x=12.5
2. 4x=4.8
解:4x÷4=4.8÷4
x=1.2
3.解:设养殖场有x头牛。
5x=200
5x÷5=200÷5
x=40
答:养殖场有40头牛。
作者:
桂馥兰香
时间:
2020-2-13 21:01
1.4 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1)
1.解方程。
x+65=201 x÷1.2=5
2.果园里有1000棵梨树,比苹果树多200棵,苹果树有多少棵?
3.一个游泳池的长是宽的1.5倍,这个游泳池的长是150米,这个游泳池的宽是多少?
4.小明带了40元钱去买了一个文具盒,还剩下35元,这个文具盒多少钱?
参考答案
1.x=136 x=6
2.解:设苹果树有x棵。
x+200=1000
x+200-200=1000-200
x=800
答:苹果树有800棵。
3.解:设这个游泳池的宽是x米。
1.5x=150
1.5x÷1.5=150÷1.5
x=100
答:这个游泳池的宽是100米。
4.解:设这个文具盒x元。
x+35=40
x+35-35=40-35
x=5
答:这个文具盒5元。
作者:
桂馥兰香
时间:
2020-2-13 21:01
1.5 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2)
1.解方程。
5x+10=35 5x-2.5=17.5
2. 李明到书店买了4本连环画和3本故事书,一共付了29.7元,连环画每本4.8元,故事书每本多少元?
3. 图书室科技书的本数比文艺书的3倍少75本,科技书有495本。文艺书有多少本?
4. 看图列方程。
参考答案
1.x=5 x=4
2.解:设故事书每本x本。
3x+4.8×4=29.7
3x+19.2=29.7
3x+19.2-19.2=29.7-19.2
3x=10.5
x=3.5
答:故事书每本3.5元。
3.解:设我也是有x本。
3x-75=495
3x-75+75=495+75
3x=570
x=190
答:文艺书有190本。
4. 4x+550=1150
解:4x+550-550=1150-550
4x=600
x=150
作者:
桂馥兰香
时间:
2020-2-13 21:01
1.5 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2)
1.解方程。
5x+10=35 5x-2.5=17.5
2. 李明到书店买了4本连环画和3本故事书,一共付了29.7元,连环画每本4.8元,故事书每本多少元?
3. 图书室科技书的本数比文艺书的3倍少75本,科技书有495本。文艺书有多少本?
4. 看图列方程。
参考答案
1.x=5 x=4
2.解:设故事书每本x本。
3x+4.8×4=29.7
3x+19.2=29.7
3x+19.2-19.2=29.7-19.2
3x=10.5
x=3.5
答:故事书每本3.5元。
3.解:设我也是有x本。
3x-75=495
3x-75+75=495+75
3x=570
x=190
答:文艺书有190本。
4. 4x+550=1150
解:4x+550-550=1150-550
4x=600
x=150
作者:
桂馥兰香
时间:
2020-2-13 21:01
1.6 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3)
1.解方程。
5x+6x=220 0.25×16+0.2x=5
2.看图列方程并解答。
3. A,B两城相距150千米,甲乙两人同时骑自行车从两地相对出发,甲每小时行16千米,4小时后,两人还相距30千米, 乙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4.果园里有桃树和杏树一共1080棵,已知杏树比桃树的棵数多180棵,杏树和桃树各有多少棵?
参考答案
1.x=20 x=20
2. x+5x=27
解: 6x=27
x=4.5
3.解:设乙每小时行x千米。
16×4+4x=150-30
64+4x=120
4x=56
x=16
答:乙每小时行16千米。
4.解设桃树有x棵,则杏树有x+180棵。
x+x+180=1080
2x+180=1080
2x=900
x=450
450+180=630(棵)
答:杏树有630棵,桃树有450棵。
作者:
桂馥兰香
时间:
2020-2-13 21:01
2.1 折线统计图
1.( )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
2.医生需要监测病人的体温情况,应选用( )统计图。
3.我们学过的统计图有( )。
4. 下面是好运公司2001年各月利润情况折线统计图。
(1)( )月的利润最多,是( )万元。
(2)( )月的利润最少,是( )万元。
(3)11月和12月的利润相差( )万元。
5.小明把昨天的气温变化记录到下面的统计图中。
(1)小明每隔( )小时测量一次气温。
(2)这一天的平均温度是( )℃。
(3)这一天从8:00到16:00的气温从总体上是如何变化的?
你能猜猜这大约是什么季节吗?
参考答案
1.折线
2.折线
3.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4.(1)10 50
(2)4 20
(3)4
5.(1)2
(2)19.8
(3)先上升,再下降,春季或秋季。
作者:
桂馥兰香
时间:
2020-2-13 21:01
2.2 复式折线统计图
1.填空。
(1)这是一幅( )统计图。
(2)( )月到( )月营业额下降得最快。
(3)( )分店的营业额较高。
2.李欣行车情况统计图。
根据上面的统计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李欣从甲地到乙地一共用了多少时间?甲乙两地的路程是多少千米?李欣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李欣在路上停留了吗?停留了多少时间?
(3)李欣骑车行驶的最后30分钟走了多少千米?比他骑车行驶全程的平均速度快了多少?
3. 你能根据下表画出折线统计图吗?
李宁和张雪3~7岁身高统计表
姓名 三岁 四岁 五岁 六岁 七岁
李宁 98 104 108 114 122
张雪 95 104 110 117 125
参考答案
1.折线 3 4 第一
2.(1)2小时 30 15 (2)停了 30分钟 (3) 15 15
3.
作者:
桂馥兰香
时间:
2020-2-13 21:01
3.1 因数和倍数
1.30=1×30=( )×( )=( )×( )=( )×( )
2.30的因数有( )。
3.50以内6的倍数有( )。
4.找一找、连一连
60 18 680 3 6 12 9 24 36
12的倍数: 12的因数:
5.判断。
(1)一个数的倍数一定比它的因数大。 ( )
(2)4的倍数比40的倍数少。 ( )
(3)5的倍数数有无数个。 ( )
参考答案
1. 2 15 3 10 5 6
2. 1、2、3、5、6、10、15、30
3. 6、12、18、24、30、36、42、48
4. 12的倍数:60、12、24、36;12的因数:3、6、12
5.(1)×;(2)×;(3)√
作者:
桂馥兰香
时间:
2020-2-13 21:01
3.2 2和5的倍数的特征
1.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 ),0也是( ),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 )。
2.个位上是( )的数是2的倍数 ,是( )或( )的数是5的倍数 ,是( )的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
3.把各数归类。92 11 6 28 15 30 33 70 58 125 50 110 810 108 63
2的倍数:( ), 5的倍数:( )
即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有:( )
4.三个连续的偶数的和是108,这三个数分别是( )、( )、和( )。
5.我是一个两位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十位与个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我是多少?
参考答案
1. 偶数;偶数;奇数
2. 0、2、4、6、8;5;0;0
3. 92、6、28、30、70、58、50、110、810、108;15、30、70、125、110、810;30、70、50、110、810
4. 34;36;38
5. 210或120
作者:
桂馥兰香
时间:
2020-2-13 21:01
3.3 3的倍数的特征
1.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找“√”,错的打“×” )
(1)个位上是3、6、9的数能被3整除。 ( )
(2)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 )
(3)111不能被3整除。 ( )
(4)325□这个四位数能被3整除,□里只能填2。 ( )
2. 32□,要使这个数能被3整除,□里要填( )。
3.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25□即能被3整除,又能被5整除,□里的数可能是( )。
A 2、5、8 B 5 C 0、5 D 0
(2)826至少加上( )就能被3整除。
A 1 B 2 C 3 D 5
4. 334□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5.写出四个能被3整除的偶数。(限三位数)
参考答案
1.(1)×;(2)√;(3)×;(4)×
2.1或4
3.(1)B;(2)B
4.5
5.300、330、126
作者:
桂馥兰香
时间:
2020-2-13 21:01
3.4质数和合数
1.最小的自然数是( ),最小的质数是( ),最小的合数是( ),最小的奇数是( )。
2.20以内的质数有( ),20以内的偶数有( )。
3.20以内的数中不是偶数的合数有( ),不是奇数的质数有( )。
4.下面是一道有余数的整数除法算式:A÷B=C……R
若B是最小的质数,C是最小的合数,则A最大是( ),最小是( )。
5.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写“√”,错的写“×”。)
1.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 )
2.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 )
3.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4.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是合数。 ( )
参考答案
1.0;2;4;1
2.2、3、5、7、11、13、17、19;0、2、4、6、8、10、12、14、16、18
3.9、15;2
4.11;9
5.(1)√;(2)×;(3)×;(4)×
作者:
桂馥兰香
时间:
2020-2-13 21:02
3.5 分解质因数
1.把一合数用几个( )的形式表示出来,叫作( )。
2.42的质因数有( )。
3.小红打开数学书时,看见两页之积为420,这两页分别是( )和( )页。
4.有三个小朋友,他们的年龄正好是三个连续的自然数,且他们年龄的积是210,这三个小朋友的年龄分别是( )岁、( )岁、( )岁。
5有一个长方形,长和宽都是整厘米数,它的面积是231平方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可以分别是( )厘米和( )厘米。
6.A、B、C是三个不同的质数,且A-B=C,若得数最小,那么A=( )B=( )C=( )
参考答案
1.质数相乘;分解质因数
2.2、3、7
3.20;21;
4.5;6;7
5.77;3或7;33或21;11
6.7、5、2
作者:
桂馥兰香
时间:
2020-2-13 21:02
3.6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1.按要求写数。
12的因数有:
18的因数有:
12和18的公因数有:
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
几个公有的因数叫作它们的( ),其中最大的一个叫作这几个数的( )。
2.在下面集合圈内,分别填上24和32的因数和公因数,再说说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多少。
8的因数 18的因数 24的因数 32的因数
9和18的公因数 24 和32的公因数
9和18的最大的公因数是( ) 24和32的最大公因数是( )
3.写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5和10 24和36 6和7
4.自然数a除以自然数b,商是15,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
5.解决问题。
(1)五年级一班有48人,二班有54人,如果把两个班的学生都平均分成若干组,要使两个班每个小组的人数相等,每组最多有多少人?
(2)有一张长方形的纸,长80厘米,宽60厘米,如果要剪成若干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而没有剩余,剪出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最长是多少厘米?
参考答案
1.1、2、3、4、6、12;1、2、3、6、9、18;6;公因数;最大公因数
2.略
3.5;12;1
4.b
5.(1)6人;(2)20厘米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