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黄山奇石》教学参考资料 [打印本页]
作者: 最新资料 时间: 2020-2-3 01:54
标题: 《黄山奇石》教学参考资料
教材解析
本课讲的是在闻名中外的黄山景区,奇峰罗列,怪石嶙峋,景色神奇,十分有趣。
全文有6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介绍黄山风景区的地理位置,以及景色秀丽神奇的特点,用“尤其”一词引出本课主题——黄山奇石。第二至五自然段每段各介绍一块奇石, 具体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这几块奇石的神奇有趣。这几段都介绍了奇石的名字和形状,但每段写法各有不同。有的段落先介绍名字,再说形 状,有的则相反,这样避免了重复单调。第四段用过渡句承上启下,使段落之间更连贯紧凑。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地介绍了其他怪石,表现了黄山奇石数量之多和形状之趣,给读 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黄山奇石有趣,作者写得也很有趣,一块块本无生命的石头,被作者描绘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读了这篇课文,我们每个人一定会更喜爱黄山奇石,也一定会更欣赏黄山 奇石了!
课文中插图是“猴子观海”的照片,形象地诠释了“陡峭的山峰”“翻滚的云海”,图文对应,妙趣横生。
教学目标
1.认识“闻、名”等15个生字,会写“南、部”等9个字,会写“黄山、南部”等10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至五自然段。
3.学习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陡峭”等词语的意思。
4.能用积累的词语说一处景物,仿照课文的句子,用“像”说说图片中的石头,并写一写。
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 识字。
本课要求认识15个生字,读音方面,“闻、仙”是前鼻音,“名、景、省、形、状” 是后鼻音,“天都峰”的“都”读dU,可结合课文语境组成词语反复练读。具体建议如下:
(1) 结合课文语境,组块识记。
课后生字条的前9个生字集中出现在第一自然段,可以借助课文语境认读。教学时可 以在学生自主练读的基础上,提取出“中外闻名、风景区、安徽省、南部、秀丽神奇”等词语,复现认读。然后让学生练习用这组词语连词成句。在词语的组块运用中,促进对生 字的识记与意义理解。
(2) 辨析区分字词,拓展识记。
“区、巨”的字形相近,可组成词串强化识记。比如,“山区、地区、风景区”“巨大、 巨人、巨变”。
“闻名、著名”词义相近,可以在认读后让学生练习说说其他词义相近的词语,如 “出名、知名、有名”;再由教师给出一组四字词语,如“举世闻名、远近闻名”,识字学词的同时促进语言积累。
(3 )图文结合识字。
“仙”在本文多次复现,如“仙桃石”“仙人指路”“仙女弹琴”,既可以集中出示这组 词语,大致了解“仙”的意思,也可以通过图片配词的方式构筑“仙桃、仙人、仙女”的画面,识字的同时直观感受黄山石之奇。
(4)词语运用,巩固识字。
学文后可引导学生认读课后练习中的词串,并用上几个词语介绍某处景物,在运用中巩固生字新词。教师也可以编写含有本课生字的短文或句子,让学生在新语境中认读巩 固。比如,“黄山景区,景色秀丽。山峰巨石,形状神奇。金鸡鸣唱,闻名中外。仙人指 路,逼真有趣”。
2. 写字。
“巨”的笔顺很容易出错,第二笔是横折,第四笔是竖折;“每”的笔顺也是难点,第三笔是竖折,第五笔是点;“此”左部的笔顺是竖、横、竖、提,右边“匕”先写撇,再写竖弯钩。
作者: 最新资料 时间: 2020-2-3 01:54
本课9个字书写要点:
“南”字书写要点
“部”字书写要点
“些”字书写要点
“巨”字书写要点
“位”字书写要点
“每”字书写要点
“升”字书写要点
“闪”字书写要点
“狗”字书写要点
本课要求写的字,可以和熟字组成常用词语,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读读写写:南方、那些、巨石、方位、每当、升高、闪亮、天狗、天南地北、金光闪闪。
作者: 最新资料 时间: 2020-2-3 01:54
二、课文学习
1. 朗读指导。
本课有许多轻声词,要关注轻声的读法。比如,“望着翻滚的云海”这一句的朗读, 要避免出现“着”“的”不轻且拖音的读法。建议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感受语音的变化。还可以在呈现句子时用区分字体大小、颜色深浅的不同方式来提示轻声词语的 读法。
关注短语连读。频繁密集的轻声词,增加了短语连读的难度。在指导读好轻声词语的基础上,将词语放入短语中,慢慢扩大视读范围,如“飞下来一从天上飞下来一从天上飞 下来的一个大桃子”,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试读等方式体会其中的节奏感。个别难度较大的句子还可以采用在短语下画线的方式提示注意连读。
关注重音。比如,“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其中的“尤 其” “极了”可以作重音处理。又如,“'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为了表达感叹句的语气,其中的“更”可以作重音处理,要避免拿腔拿调的朗读方式,引导学生自然地朗读。
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应让学生借助课文插图,或引导学生想象课文中奇石的形状,在朗读中自然流露对黄山奇石的赞叹之情,进而结合对课文的内容理解、生活体验,通过 再现图片、抓关键词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背诵。
2, 理解运用。
本课的学习重在朗读中想象,在想象中朗读,要引导学生借助文字想象画面,感悟黄山奇石的生动有趣,再把这些想象外化为自己的朗读,进而将丰富的想象迁移到其他景物 上表达出来。
“仙桃石”之奇妙可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来感受。第一,从外形看,它真像一个大桃子,这已经很神奇了。第二,从来源看,这么大的石桃人间少有,只能是从天上飞下来的吧,这就更神奇了。第三,从动词的运用看,一 “飞”一 “落”把石头写活了,那么大的 一块石头宛如小鸟一般轻松自如地从天上飞来,落在了山顶的石盘上,真是妙不可言。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来体会“仙桃石”的奇妙与有趣,自然会收到好的效果。
“猴子观海”的奇妙不仅在于它的外形像一只蹲着的猴子,更引人注意的是这只“猴子”所处的位置奇特一它蹲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教学时要关注本单元学习要点,引导学生联系插图理解“陡峭”的意思,再根据生活经验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细究“翻 滚的云海”,就能感受到“猴子”所处位置之奇特了。生活中,我们从下往上看,天空中的云层只是轻轻地飘动,而“猴子”所处的位置高,从上往下看到的云,就像从飞机看到 的云一样,像大海的波涛那样上下翻滚。此刻,再读课文,就可以融合刚才的想象,读出画面感。
“仙人指路” “金鸡叫天都”可让学生自读自悟,感受作者描绘的自然景色之神奇。
在此基础上,要指导学生背诵积累语言,并在此过程中发现第二至五自然段写法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相同的是以丰富的想象来写奇石的样子并起一个有趣的名字,不同的是 表达的顺序。
课文的结尾概括地介绍了其他怪石,表现了黄山奇石数量之多和形状之怪。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些有趣的名字想象奇石的样子,还可以仔细观察课后题提供的图片,展开想象用“像”描述它们的样子,给它们起名字,以此 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3. 课后练习。
背诵第二至五自然段尽量在课堂中进行,让学生在借助文字展开想象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其中具体描写奇石的句子,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关键词背诵,如第三段的“猴子观海”, 可以让孩子们圈画出“猴子”的动作“抱、蹲、望”,并借此背诵。四段连起来背诵时,可引导孩子们发现各段在内容安排上的变化,是先写奇石的名字还是先写奇石的样子,以 此掌握背诵的线索。对于学有余力的孩子,还可以鼓励其运用背诵中积累的词句,以导游的身份来介绍这些奇石。
第二题仿照课文根据图片中石头的形状展开想象,用上“像”说一说、写一写,要鼓励学生运用积累词语,或本课新学的词语,比如,插图二可以引导学生用上本课新学的
“陡峭”一词来说话一那巨石真像一位背着箩筐在陡峭的山峰上采药的人。可引导有兴趣的学生模仿课文给这些奇石起名字,还可以请学生在自己收集到的石头图片旁边,模仿 课文写一段介绍,合成有趣的照片读本。
第三题鼓励学生选用词语说说某处景物,不限词语个数。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选择学生都熟悉的公园,引导孩子们选用词语进行描述。如果学校组织户外活动,也可以让学生选用合适的词语说说所见的景物。
教学设计举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闻、名”等15个字,正确书写“南、些”2个字。通过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图文对照等方法,理解 并积累“石盘、陡峭、一动不动”等词语。
2. 运用创设情境、想象画面等多种形式朗读,体会黄山 奇石的“奇”。
3. 通过看图介绍、借助关键词介绍、情境介绍等方式,背诵第二、三自然段,初步体会连句成段的有序表达。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词卡。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感知题目中的“奇”
1. 导入:看图,介绍黄山风景区。
教师:黄山有四绝,云海、奇松、温泉和怪石,吸引了许许多多的游客前来旅行呢!今天让我们跟着课文去旅行,就去看看那黄山的奇石。(板书课题。)
2. 解“奇”。教师:“奇”是什么意思?(奇怪、奇特、神 奇、奇妙……)
3. 读题。教师:带着对“奇”的理解,读读课题,进入课文的学习。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借助“圈一圈、说一说”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习字词、梳理文脉,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语言表达的有序性和完整性。
二、初读课文,感受“名字奇”
1. 初读课文。二、初读课文,感受“名字奇”
过渡:作者介绍了哪些奇石呢?让我们读一读课文吧!出 示自读要求:
(1) 自己读课文,读准字音,难读的词语多读几遍。
(2) 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石呢?请把它们的名称圈一圈。
2. 关注词语,书写生字。
第一组词语:中外闻名、风景区、安徽省、南部、秀丽神 奇、尤其。
(1) 引导读准。关注“名、景、省”都是后鼻音。
(2)放入句子中读一读。
(3)书写生字:南、些。
① 仔细观察。发现相同点:都是上下结构;发现不同点: “南”字上小下大,“些”字上宽下窄。
② 教师示范书写,学生书空。
③ 学生书写,反馈评价。
第二组词语:陡峭、翻滚、金光闪闪、奇形怪状。
(1)引导读准。
(2) 变成短语读一读:陡峭的山峰、翻滚的云海、金光闪 闪的雄鸡、奇形怪状的岩石。
3. 感知:奇石名字的“奇”。
(1) 交流:圈出的奇石的名字。
预设1:课文介绍了 “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 路” “金鸡叫天都”这些奇石。(板贴名称。)
预设2 :还有“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些 奇石。
(2) 发现:黄山石的名字取得有什么特点?
预设1 :这些石头的名字很有趣。
预设2 :许多名字跟动物有关。
预设3 :很多名字都跟“仙”有关呢!
教师引导朗读:是啊,黄山“奇石”的名字取得多有趣、多神奇! “仙桃”“仙人”“仙女”都来了,“猴子”“狮
子” “金鸡”也在黄山聚会啦。(识记生字:仙。)学生齐读奇石的名字。
三、朗读语段,感受“样子奇”
过渡:黄山奇石的名字有趣、神奇,作者写得也妙趣横生呢!先让我们来看看第一块奇石一“仙桃石”。
1. 学习第二自然段“仙桃石”。
(1) 学生读第二自然段。
(2) 交流:说说从哪里感受到了 “仙桃石”的奇特。
预设1 :形状像个大桃子特别神奇。
教师:好像一个大桃子,这块石头真是奇特!
(板书:好像。)
预设2 :桃子从天上飞下来,很神奇。
教师:大石头居然能轻松自如地从天上飞下来,刚刚落在 石盘上,真是太不可思议了!(随机板书:飞、落。)
预设3 :山顶上居然有一个大石盘,真有意思!
图文对照,理解词语:石盘。
(3) 梳理句序:这段话先介绍奇石的名字,再说说它的形状,多有条理。教师指着板书梳理,师生合作读。
(4) 介绍“仙桃石”,积累语段。
① 借助板书介绍。先自己练一练,再进行介绍。
② 创设情境介绍。
教师:有位小朋友叫文文,她第一次来到黄山,就被这些奇石吸引了。走啊走啊,哟,看到那个山头上的一块大石头很 奇特,它叫什么名字呢?请你给他介绍介绍吧。
学生介绍,评价。
2. 学习第三自然段“猴子观海”。
(1) 创设情境,引出语段。教师:一边走一边看,文文又看到了一块有趣的大石头,瞧,在那边呢!(出示图片。)
(2) 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出示第三自然段。)
请同学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画面。
(3) 交流画面,朗读提升。
预设:我仿佛看到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
①联系生活理解词语:陡峭。教师:你觉得“陡峭的山 峰”指的是什么样的山峰?可以在图中指一指,也可以联系你 的生活经验说一说。
设计意图:通过“联系生活经验、图文对照”等方法,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再与后面的“翻滚的云海”等词句建立关联,帮助学生初步理解“陡峭”一词。
②想象画面,读好第一句。
预设:我仿佛看到猴子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呢!
① 引导圈画动词(板书:抱、蹲、望),做动作理解“一 动不动"。
② 联系生活经验,理解“翻滚的云海”。教师:猴子怎么 能望到翻滚的云海呢?引导学生发现:因为猴子在陡峭的山峰 上,从上往下看到的云,就像从飞机上看到的云一样,像大海的波涛上下翻滚呢!
③ 做做动作,读好第二句。
(4) 梳理句序:这段话先介绍奇石的位置,再介绍奇石的样子,最后介绍奇石的名称。不仅有趣,也很有条理呢!
(5) 男女生合作读。
(6)创设情境,介绍“猴子观海”。
教师:文文旅行结束回到学校,她的同学都很好奇,“猴 子观海”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如果你是文文,你会怎么介 绍呢?
①学生自主练习。(引导:遇到困难时可以借助板书,也 可以借助图片。)
②尝试介绍给伙伴听。
设计意图:在朗读中想象,在想象中朗读。引导学生借助文字想象画面,感受黄山奇石的生动有趣,在通过“梳理句序,情境介绍”等方式,为学生的背诵积累搭建学习支架。
四、小结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感受了“仙桃石”“猴子观海”的奇特之处。回去试着背诵第二至三自然段,也给家里人介绍一下。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