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学已经一个月了,孩子们也有了由刚开学的拘谨到在教室里自由释放天性的转变,慢慢的,那些不爱听课、上课爱说话的小毛病就展现出来了。
最近,我见黑板上角边上时不时的多出了几个孩子的名字,不用猜,就知道是班干部写上的不遵守纪律的同学的名字。随着黑板上名字的不断变化,决定针对上课说话现象开一个小小的会。什么时间开呢,以什么为契机呢?
终于机会来了。那天上午第四节音乐课下课,我到教室去通知一件事情,正好第三大组的组长递给我三个人的名单,说是在音乐课上说话的同学。
下午的语文课上,我拿着手里的名单,同时指着黑板上的几名同学的名字问全班同学:“同学们,猜猜我手里的这几个名字和黑板上的这些名字是这么回事?”
“上课乱说话了!”
“上课乱说话对不对?”
“不对!”同学们异口同声。
对于六年的孩子们来说这个问题还真有点幼稚。
“怎么不对了?”
“上课乱说话不对,自己没听课也影响别人听课。”
“那同学们说说该怎样让这些同学认真听课呢?”
“我们可以让同桌之间互相监督提醒。”小组长小豪说。
“不行,不行,说话的往往都是同桌之间,得让组长时刻提醒他们。”文静的的小玉说。
“组长总提醒也不合适,耽误组长的学习。如果发现有人说话,可以罚他们抄课文。”孩子们也没有什么绝招。
“罚说话的同学当值日生一天,不对,罚一周。”
“说话一次,罚值日,说话五次,让家长来陪读一次。我家邻居上中学的哥哥在学校违纪,家长都被学校叫去陪读了。”看来,同学们知道的还挺多。
“……”
最后,班长的总结,在全班同学都同意的情况下,决定这样执行:说话一次,组长提醒;说话三次,抄写当天学习的课文一篇;超过五次的罚值日一周;超过十次者叫家长陪读一次(可以是一个上午或下午)。十次一清空,然后重新计算。我微笑道:“估计不会有哪个同学想给家长第二次陪读的机会吧?” “不想”又一次的异口同声。
班级是大家的,让每一个同学都成为班规的制定者,而且制定的这些班规也都有一定的可行性,让同学们不知不觉中也进入了一个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角色中。让他们意识到,这些班规是我自己制定的,不是老师强加给我的,所以他们遵守起来就相对容易的多。
班级的主体是孩子们的,班规班约的制定也应该是孩子们自己来制定,这样一来,不论是谁违反了班级纪律,执行起来就轻松多了,因为这是孩子们自己的约定。
如果我们老师处处事事包办的过多,往往就不自觉间扼杀了孩子们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孩子们健康成长。班级管理中要学会让孩子们多说话、多参与、多商量。 |
|